“請問,有沒有人在?”


    “私家偵探,你可真夠多管閑事的,敢情來我們這兒破案子啦?以為我跟餘貝姐姐會被害不成?再說,調查連環殺人犯是警察的事情,以為誰承認你的職業身份啦……你,你是哪位?餘貝姐姐,來客人啦,男裝噠。”


    “先生您好,請問您是通過什麽方式,知道我這裏可以服裝搭配的?我隻是閑著沒事,在網絡上發了幾個帖子而已。”


    “就是那幾個帖子。”


    “餘貝姐姐,你這不是相當於告訴人家答案嘛?心理學有個框架效應,指同一個問題,通過兩種不同的表達,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


    “鬆含若,你閉嘴,一看這位先生就是來找我做服裝設計的,不是來找你看心理問題的,是不是?先生。”


    “比如一項相關研究,麵向同一群人提出問題:現在,某國正準備對付一種罕見的疾病,但因為資源有限,隻能救治一部分人,現有兩種拯救方案可供選擇。”第一,2億人將被救治,第二,6億人中,隻有13的人,能被救治。請問,先生,你願意選擇方案1還是方案2?”


    “我哪個都不選,為什麽要救治?”


    “先生,你的答案超出常理,其實,大部分人傾向選擇方案1,因為方案1給人的感覺是拯救機會,而方案2給人的感覺是舍棄。舍棄者意味著死亡的風險,麵對風險,人們是厭惡的。因此,我即使不能給予客戶獲得感,也不會展示出風險感。”


    “那如果我的女朋友,告訴我一件事,讓我等她三年。但三年後,卻不一定跟我在一起,我會同意嗎?”


    “肯定不會,她帶給了你風險感,如果你同意啦,興許三年後,她真不選擇你呢。你連埋怨的權利都沒有,因為是你自己答應噠,人家之前就警告過你。除非她說,你等她一年,她一年後跟你在一起,這樣的話,雖然仍舊是三分之一,但你肯定會同意。”


    “噢,原來是這樣。”


    “先生,您講得是自己的親身經曆?那你女朋友讓你等她三年的時候,你同意了沒有?”


    “我同意了,所以,她真的把我拋棄了。”


    “那您太可憐啦,要是早點碰到我,學點心理學,或許現在的情況,根本就不能這樣。”


    “對,我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她了,也算是了卻一件心事,但我慢慢的發現,我還是恨女人,那該怎麽辦呢?”


    “你恨女人?那是由於愛太深。這種情況的話,你首先需要找到症結,你為何恨女人,是由於你從前的愛,她負了你的心,出現的暫時屏蔽一切女人的現象,亦或許,是你的心裏真的出現了某種問題。”


    “不管了。”


    “你不能自暴自棄,請坐。不好意思,餘貝姐姐,我不是要搶你客戶,等我給他諮詢完心理問題,我會想法設法把他推銷到你的服裝設計去,嘻嘻。”


    “她背叛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化妝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磐生蓮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磐生蓮兒並收藏化妝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