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流民破城是最恐怖的一樁事,吃光拿光搶光,然後這城池內的百姓也被變成了流民,不管情願不情願,他們隻能跟著大隊行動,不然就是死路一條。當然南方廣東珠三角,水土自然遠好過北方。所以,本地的災民有得心思活絡,夜晚逃離流民的隊伍。順著西江的小路偷偷摸摸的肇慶,把流民快進攻肇慶城的消息傳得滿天飛。


    曆史上,跑到廣東來發展的聞香教,於崇禎時期改名清茶門教,在王氏家族暗中傳道下,明崇禎時,聞香教實力逐漸複蘇。明朝滅亡以後,掌教者王砌就投向清政權,並獲高官,死後受到康熙表彰。而此時各地聞香教以大成教、善友會的名義頻繁活動,遭到殘酷鎮壓。為躲避官府查禁,到乾隆、嘉慶年間,形成了東大乘教傳教史上的又一個鼎盛期。


    當然,朱浩的出現,曆史小小的拐了一個彎,老道士王砌崇禎十五年五月起兵,要造大明的反。老道士學精了,他不想他的爺爺,父親那輩,一旦起兵造反就耀武揚威。老道士學精了,神出鬼沒,遙控指揮,隻有天將們知道他的所蹤。


    老道士起兵時,他有十二位天將,其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他的得意弟子。另八位是由清茶門教殿主,按照傳教的發展來排名先後的。這次起兵,那八位天將,得道教尊的法諭,他們在廣東,廣西不同的地方,先後起兵暴動。一時間兩廣西江流域他們幾路齊進,在差不多的時候攻城,然後取得了差不多的戰果,即便是官軍都不那麽容易做到。


    等這邊的消息傳到梧州府城和廣州城之後。廣東巡撫沈猶龍和提督兩廣軍務吳宣慶等人突然發現西江流域已經有四五個州縣失陷,當真是震駭異常。


    這五處被打破的州縣都在西江東江附近,清茶門教的幾路大軍裹挾的流民災民去往,西江邊大峽穀的肇慶城。稍有常識的官吏都能判斷出清茶門教的大軍要於什麽。肇慶府,囤積著,驅趕消滅瑤匪的大批糧草和財貨,肇慶城(端州)還是政治文化廣東的中心,兩廣總督府就設在肇慶府端州城。還是也是富庶大城。


    老道士王砌的清茶門教大軍,短短幾日就東至四會、新興西至封川縣、開建縣沿著西江,形成一字長蛇陣,廣東的西江流域富饒之地盡數歸了清茶門教。周圍,不管失陷了那一處,相關的官員都要惹上天大的麻煩,必然從天子都是震怒,定然會去官獲罪。


    肇慶知府衙門裏,一臉病怏怏知府洪乃心和肇慶府同知劉範明,同頭纏到繃帶挨到太師椅的朱遊擊商議完畢。緊接著肇慶城就有快船急信。一個送到梧州提督兩廣軍務吳宣慶,一個送到廣州城,廣東巡撫沈猶龍哪裏。


    吳宣慶和沈猶龍急了,這還了得,立刻以罕見的高效運轉起來,準備調集兵馬東西夾擊平亂。東路是廣東總兵施王政領軍掛帥,然後急奏朝廷,請求朝廷派兵支援,官軍東西兩路有了近三萬軍卒,可實際上官軍能打的不過數千而已。


    兩廣總督巡撫沈猶龍下令。總兵還在養病的施王政不敢怠慢,立刻調動廣州城裏的兵馬,隻是大部分兵馬都在周邊幾縣駐紮,一時間沒辦法趕到廣州東校場點卯。從梧州出去的那邊廣西玉林營參將龔必的五千人狼兵。他們剛進廣東就受阻於封川縣,參將龔必立馬給肇慶知府快船送一封急報,就慢慢吞吞的圍剿封川縣的暴徒教匪了。


    肇慶知府隻能燒香拜佛,希望廣州府那邊的官軍能快點到來。第偌兩廣尤其是明末的廣州府,在兵部底冊上的廣州前衛、廣州左衛、廣州右衛,廣州後衛總共隻有官兵不過五千餘人。算上空額之類的陋規常例,隻有六千出頭的兵馬。好在剿瑤匪從調集楚、豫、閩等省兵匯合征剿瑤匪。提督兩廣軍務吳宣慶前兩個月帶走了先到的三萬餘人,廣東總兵施王政繼續等楚、豫、閩的軍卒。總兵施王政知道,流民那邊的數目,即便沒有清點,怎麽說也是有個十幾萬上下,甚至都是低估了,不等過軍卒廣東總兵施王政不好動身的。


    六月的廣州,正是鳥語花香的季節。黃佐在《粵會賦》裏記載,“內則閭閻撲地,長衢廣陌,關辟七門,溝浚六脈,臚列市廛,墜分貿易,連蓋結駟,埃蓋相射”,大體上把廣州這個商業城市勾勒了出來。


    廣州長提碼頭的十字路和大街一樣直,總之大街小巷沒有轉彎處。街道都鋪得很好,靠近房屋的路麵要高些,路中間要低些,便於排水。大街上有橫過路麵的牌樓,高大又建築精美,街道因此顯得美觀,城池變得氣派起來。沿街房屋有一間接一間的鋪麵,鋪裏和牌樓下售賣多種商品。


    六月五日,鐵血軍的海軍司令譚候潭猴子,把25米深井鎮號從白鵝潭駛進城濠,停靠在廣東市舶的碼頭。潭猴子帶著幾個衛兵下了深井鎮號,直接上了十三行開的雲記茶樓等候什麽人。


    廣州城喝早茶大概是從明代開始的。十三行開的雲記茶樓人跡蕪雜,可認識潭猴子的人也少。潭猴子能夠放鬆,喝茶喝得高興,索性將軍帽子脫了露出鐵血軍的小平頭。聽著旁邊兩位食客聊天,潭猴子引起了興趣。


    其中一個頭戴十分高大四方平定巾食客喝著茶講:“肇慶府到大黴了,大肆傳教的清茶門教造,反了圍住肇慶城,幸虧我跑得快,好懸坐船迴廣州啊!“兩位食客看起來都是買賣人,天南海北的事情都知道一點。潭猴子同幾個低級軍官隔著屏風,拿起甜點,在哪裏聽著。


    另一個戴著**一統帽的食客細聲細氣的講:“不怕,聽說,廣東總兵施王政掛帥了,施總兵大軍一到,那圍著肇慶府暴徒十幾萬值得什麽,不過是土雞瓦狗。清茶門教的暴徒甚至算不得雞和狗,無非是蟲蟻一等,能打破那幾個城池,無非是趁虛而入,裏應外合,那幾座城池也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沒什麽官軍守備。”


    “大明的官軍啊!哎”四方平定巾食客唉聲歎氣說:“好久不來廣州府了,我這次搭的是潤昌商號的船,越靠近廣州,我就覺一年沒見感覺到說不出的不同,如果在羅定地麵上,瑤匪到處廝殺搶劫,處處凋敝,處處民不聊生,可這廣州府各處怎麽就顯出這等繁華整飭的模樣。“


    戴著**一統帽的食客自豪的講:“上川島聽說過沒有,廣州府的變化還要從,新寧縣深井千戶所講起。”戴著**一統帽的食客慢條斯理的泡著茶。邊上的頭戴十分高大四方平定巾食客心急,“這頓茶我結束,快說,是怎麽樣的!”


    戴著**一統帽的食客就把從朱浩溺水到上川島開發區建立的過程,道聽途說的繪聲繪色的講述了一遍,很多事情潭猴子都沒有聽說過。一直講到,在上川島開發區朱浩給那幫海商上經濟課時,提到的商人,工人,農民,官人互補的問題,稍微提到了初級資本主義的美好願望,畫了一個大餅,這幫商人迴去以後,腦海裏的幼苗怎麽也揮之不去。喔,朱浩上經濟課時單單忘了崇禎皇帝在大明經濟之中扮演的角色。


    朱浩重生前在論壇上聊過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下去,中國應該可以很順利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朱浩認為西學東漸的盛行和新航路的開辟,使是明末萌發資本主義萌芽。但是明朝社會形態的特質是一種“帝製農商社會”,即一種在中央集權的帝製框架內展開的以農業、手工業生產為基礎的,商業化程度日益增強的社會。在這種社會體製中,皇帝——官僚——郡縣製為軸心的國家體係與農商混合經濟達成了相當穩定的共生態。


    當然,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卻有先天的幾大不足,極大地製約了它的發展。


    這幾大不足,概括為:第一,明末的資本者和地主階級關聯度過大,從某種角度說,資本者天然是以地主階級的附庸出現的,即使商業的利潤幾倍與土地收益,也無法改變傳統文化中對土產的偏好。


    第二,萌芽時期就表現出的壟斷特性,這種壟斷特性是封建政權給予的,譬如對大型的礦場等的控製,對工人的控製。而資本者和工人之間也表現出了半附庸關係。而西方通過血腥的原始資本積累,大明相對壟斷的環境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第三,金融機構的缺失,銀行的有無和發展程度是區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最主要的標誌,而在明末所有的錢莊距離現代銀行還有非常大的一段距離,同時明末的錢莊資本規模也相對較小,無法承受大危機。


    也許大明王朝發展下去,一定會有資本主義的浪潮,但可惜1644年清兵入關,改朝換代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迴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暴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他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他號並收藏暴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