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作坊招人的日子到了。
吳縣令穿著常服混在人群裏,目的是看笑話。
告示上的內容幕僚給自己讀了,吳縣令笑的停不下來,這麽差的條件,誰會去?
所以招工這一天,吳縣令專程來了。
果然,就像吳縣令想的那樣,看熱鬧的人不少,在齊王府門前圍了一個大圈子,圈裏是齊王府的人,一張長桌坐著馮工和兩名工人,旁邊的護衛充作記錄。
人群中議論紛紛,但一時間就是沒人上前。
“嗬嗬,真是天真,那麽差的條件,誰會去!”吳縣令不由得嗤笑道。
正說著,從人群裏走出來一個年輕小夥子。
“我想進水泥作坊幹活。”
吳縣令愣了一下,忍不住自言自語:“還真有人願意去。”
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如此,不禁開始議論,這是誰家的孩子,傻了不成?
有認識小夥子的人不禁搖搖頭,或許真是被逼到絕路上了。
家裏並沒有土地,所以要向地主租借土地耕種,收成之後向地主交租,剩下一點才是自己的,家裏也隻有自己一個勞動力,父親年紀大了,上次搶辣椒種子都因為走慢了沒弄到,懊惱不已,最重要的是家裏還有個年幼的妹妹,吃喝用度很大,將來自己沒錢可以不娶媳婦,但是妹妹要嫁人,總要有些嫁妝。
“叫什麽名字?”
“石頭。”
一旁的阿福說道:“我好像認得你,之前第一個搬木杆的就是你吧。”
石頭點點頭,之前張陽立木取信,自己又很缺錢,哪裏管什麽陷阱不陷阱的,有錢拿就行,所以毅然決然的上去了,世子也很講信用,一貫錢當場就給了,這讓石頭對齊王府有了信任感。
齊王府貼出告示,說工錢豐厚,雖然沒說有多豐厚,但既然寫了,想必不會騙人,至於苦些累些,那又有什麽關係?
護衛把石頭的名字記上,馮工先上下看了看石頭,問道:“莊稼把式?”
“嗯,種地的。”
馮工說道:“水泥作坊裏很苦的,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工錢給的多就行。”
馮工笑了笑,這還真是個純粹的人,把腳邊的豬嘴口罩拿起,說道:“戴上這個口罩一個時辰不準摘下來,能堅持住就算過關。”
石頭看著這個奇怪的玩意,心裏不禁打鼓,“這是什麽東西,我不會被憋死吧?”
坐在一旁的工人說道:“不會,是有點憋有點熱,但憋死不至於,我們現在一戴就是兩三個時辰,中午吃飯的時候摘下來,下午幹活又是兩三個時辰,你就戴一個時辰而已。”
石頭一聽,說道:“沒問題,你們能戴兩三個時辰,我也能!”
馮工說道:“你剛戴,有點不習慣,就一個時辰吧。”
石頭也不再多說,畢竟是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萬一真的有什麽危害自己不清楚呢?
馮工上手幫石頭把口罩帶了上去,繩帶係好,石頭立刻感覺到空氣似乎被擋在了口罩外麵,唿吸困難,急的就要把口罩扒下來。
“不行?不行的話就算了,我幫你把口罩摘下來。”馮工說著,就要伸手摘下。
這麽多人看著,石頭臉上頓時一紅,伸手示意不用,然後嚐試著唿吸,發現並不是完全堵住的,隻是空氣進來的很慢,憋死應該不可能,隻是自己唿出的熱氣就在口罩裏,很難散出去,所以很熱。
果然像那人說的,又憋又熱....
石頭的爹就站在人群裏,此時看著兒子戴著這麽個奇怪的東西站在那裏,忍不住淚流滿麵。
經過最開始的不適應,石頭漸漸也習慣了,戴著口罩四處走走,隻是樣子很奇怪,大家都盯著看,現在看來,這個奇怪的口罩不會死人。
有了石頭的示範,又有人走了出來,想到水泥作坊幹,大多都是家裏負擔大,而且沒有土地的人,這些人心裏想著,反正要不就是替地主打工,要不就是給齊王府打工,還是齊王府靠譜一些!
幾個戴著豬嘴口罩的年輕人站在人群當中,眾人議論紛紛,不時指指點點,這讓家中的長輩都有些看不下去,有的抹著眼淚離開人群,也有的站在人群中看著自家孩子,心裏給自家孩子加油鼓勁。
一共有七人接受考試,無一人被刷下,全部合格,馮工很滿意,將這一結果告訴了張陽。
張陽吩咐阿福與七人簽訂契約,簽訂後將待遇與幾人說清楚。
......
阿福把七人叫進府內,把提前準備好的契約拿出來,“我把契約的內容念給大家聽。”
有人說道:“不用念了,我簽。”
阿福堅持道:“我家少爺說了,必須要念給你們聽,不能糊裏糊塗的就讓你們簽了,以後後悔莫及。”
說完,阿福就開始念契約上的內容。
七人聽完之後,紛紛表示同意,相比於一些地主家的契約,齊王府的契約還要寬鬆一些。
簽字,原本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在七人看來卻難於登天,好在阿福也知道七人多半不會寫字,早就準備好了印泥,七人在自己的契約上按了手印。
阿福把契約收好,說道:“現在你們也都是齊王府的人了,水泥作坊的待遇我會給你們講,但信不信由你們,之前給你們考試的馮工,你們可以問他們。”
接著,阿福便把水泥作坊的工錢以及一些待遇說給七人聽,七人聽完之後,互相看看,眼裏充滿了不信。
阿福也懶得解釋,“去找馮工,以後就聽馮工的就行了。”
幾人應下,轉身往齊王府外走,馮工早就在門口等著,見幾人出來,問道:“都辦完了?”
幾人點點頭,馮工笑道:“你們真走運,當初在京城那會兒,大家搶破了頭,工錢給的太高了,幹一年能頂你種五年地,哪像現在,都還不情不願的。”
“是嗎?”石頭問道:“真能給那麽多,剛剛那個阿福說,我還不信。”
馮工說道:“能,不單單是工錢,逢年過節還發福利,整隻雞鴨,每一季還給發衣服,那衣服結實啊,別說穿一季了,穿幾年都壞不了!”
一旁的工人補充道:“快走吧,馬上中午開飯了,中午有紅燒肉吃。”
“紅燒肉?”幾人愣了一下,有人問道:“是為了歡迎我們嗎?”
“啊,我們還沒想到這個,每天中午都有肉吃。”
幾個人又懵了,每天都有肉吃?
這什麽待遇啊,天天過年?!
......
吳縣令穿著常服混在人群裏,目的是看笑話。
告示上的內容幕僚給自己讀了,吳縣令笑的停不下來,這麽差的條件,誰會去?
所以招工這一天,吳縣令專程來了。
果然,就像吳縣令想的那樣,看熱鬧的人不少,在齊王府門前圍了一個大圈子,圈裏是齊王府的人,一張長桌坐著馮工和兩名工人,旁邊的護衛充作記錄。
人群中議論紛紛,但一時間就是沒人上前。
“嗬嗬,真是天真,那麽差的條件,誰會去!”吳縣令不由得嗤笑道。
正說著,從人群裏走出來一個年輕小夥子。
“我想進水泥作坊幹活。”
吳縣令愣了一下,忍不住自言自語:“還真有人願意去。”
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如此,不禁開始議論,這是誰家的孩子,傻了不成?
有認識小夥子的人不禁搖搖頭,或許真是被逼到絕路上了。
家裏並沒有土地,所以要向地主租借土地耕種,收成之後向地主交租,剩下一點才是自己的,家裏也隻有自己一個勞動力,父親年紀大了,上次搶辣椒種子都因為走慢了沒弄到,懊惱不已,最重要的是家裏還有個年幼的妹妹,吃喝用度很大,將來自己沒錢可以不娶媳婦,但是妹妹要嫁人,總要有些嫁妝。
“叫什麽名字?”
“石頭。”
一旁的阿福說道:“我好像認得你,之前第一個搬木杆的就是你吧。”
石頭點點頭,之前張陽立木取信,自己又很缺錢,哪裏管什麽陷阱不陷阱的,有錢拿就行,所以毅然決然的上去了,世子也很講信用,一貫錢當場就給了,這讓石頭對齊王府有了信任感。
齊王府貼出告示,說工錢豐厚,雖然沒說有多豐厚,但既然寫了,想必不會騙人,至於苦些累些,那又有什麽關係?
護衛把石頭的名字記上,馮工先上下看了看石頭,問道:“莊稼把式?”
“嗯,種地的。”
馮工說道:“水泥作坊裏很苦的,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工錢給的多就行。”
馮工笑了笑,這還真是個純粹的人,把腳邊的豬嘴口罩拿起,說道:“戴上這個口罩一個時辰不準摘下來,能堅持住就算過關。”
石頭看著這個奇怪的玩意,心裏不禁打鼓,“這是什麽東西,我不會被憋死吧?”
坐在一旁的工人說道:“不會,是有點憋有點熱,但憋死不至於,我們現在一戴就是兩三個時辰,中午吃飯的時候摘下來,下午幹活又是兩三個時辰,你就戴一個時辰而已。”
石頭一聽,說道:“沒問題,你們能戴兩三個時辰,我也能!”
馮工說道:“你剛戴,有點不習慣,就一個時辰吧。”
石頭也不再多說,畢竟是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萬一真的有什麽危害自己不清楚呢?
馮工上手幫石頭把口罩帶了上去,繩帶係好,石頭立刻感覺到空氣似乎被擋在了口罩外麵,唿吸困難,急的就要把口罩扒下來。
“不行?不行的話就算了,我幫你把口罩摘下來。”馮工說著,就要伸手摘下。
這麽多人看著,石頭臉上頓時一紅,伸手示意不用,然後嚐試著唿吸,發現並不是完全堵住的,隻是空氣進來的很慢,憋死應該不可能,隻是自己唿出的熱氣就在口罩裏,很難散出去,所以很熱。
果然像那人說的,又憋又熱....
石頭的爹就站在人群裏,此時看著兒子戴著這麽個奇怪的東西站在那裏,忍不住淚流滿麵。
經過最開始的不適應,石頭漸漸也習慣了,戴著口罩四處走走,隻是樣子很奇怪,大家都盯著看,現在看來,這個奇怪的口罩不會死人。
有了石頭的示範,又有人走了出來,想到水泥作坊幹,大多都是家裏負擔大,而且沒有土地的人,這些人心裏想著,反正要不就是替地主打工,要不就是給齊王府打工,還是齊王府靠譜一些!
幾個戴著豬嘴口罩的年輕人站在人群當中,眾人議論紛紛,不時指指點點,這讓家中的長輩都有些看不下去,有的抹著眼淚離開人群,也有的站在人群中看著自家孩子,心裏給自家孩子加油鼓勁。
一共有七人接受考試,無一人被刷下,全部合格,馮工很滿意,將這一結果告訴了張陽。
張陽吩咐阿福與七人簽訂契約,簽訂後將待遇與幾人說清楚。
......
阿福把七人叫進府內,把提前準備好的契約拿出來,“我把契約的內容念給大家聽。”
有人說道:“不用念了,我簽。”
阿福堅持道:“我家少爺說了,必須要念給你們聽,不能糊裏糊塗的就讓你們簽了,以後後悔莫及。”
說完,阿福就開始念契約上的內容。
七人聽完之後,紛紛表示同意,相比於一些地主家的契約,齊王府的契約還要寬鬆一些。
簽字,原本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在七人看來卻難於登天,好在阿福也知道七人多半不會寫字,早就準備好了印泥,七人在自己的契約上按了手印。
阿福把契約收好,說道:“現在你們也都是齊王府的人了,水泥作坊的待遇我會給你們講,但信不信由你們,之前給你們考試的馮工,你們可以問他們。”
接著,阿福便把水泥作坊的工錢以及一些待遇說給七人聽,七人聽完之後,互相看看,眼裏充滿了不信。
阿福也懶得解釋,“去找馮工,以後就聽馮工的就行了。”
幾人應下,轉身往齊王府外走,馮工早就在門口等著,見幾人出來,問道:“都辦完了?”
幾人點點頭,馮工笑道:“你們真走運,當初在京城那會兒,大家搶破了頭,工錢給的太高了,幹一年能頂你種五年地,哪像現在,都還不情不願的。”
“是嗎?”石頭問道:“真能給那麽多,剛剛那個阿福說,我還不信。”
馮工說道:“能,不單單是工錢,逢年過節還發福利,整隻雞鴨,每一季還給發衣服,那衣服結實啊,別說穿一季了,穿幾年都壞不了!”
一旁的工人補充道:“快走吧,馬上中午開飯了,中午有紅燒肉吃。”
“紅燒肉?”幾人愣了一下,有人問道:“是為了歡迎我們嗎?”
“啊,我們還沒想到這個,每天中午都有肉吃。”
幾個人又懵了,每天都有肉吃?
這什麽待遇啊,天天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