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神鬼傳奇39:不用民族情結用什麽?沒骨氣沒腦子的態度嗎
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 作者:阮妹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斯年離去後,鬱時抬腳剛要走,腦海中突然閃過陳阿嬤的話——雜貨店老板是保安堂的信眾,常去上香。
她的腳步瞬間頓住,目光投向已迴到搖椅上的阿伯,輕聲問道:“阿伯,您是本地人吧?”
阿伯眼睛盯著手機屏幕,手指不停滑動,漫不經心地應了聲:“那可不,土生土長的。”
鬱時走近雜貨店,順勢往下問:“那您知道保安堂嗎?”
阿伯手上的動作一頓,不假思索道:“知道啦,保安堂嘛,我以前住在毛紅港哦,父母就經常帶我去保安堂拜拜,後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搬來這邊也經常迴去上香。”
鬱時微微點頭,語氣委婉:“您知道……保安堂裏供奉的是個日本人不?”
“這還用問,當然知道。”阿伯迴答得幹淨利落。
“那……”鬱時微微一頓,繼續說:“您為什麽要去拜這個日本海軍?”
“有神跡啊。”
“啊?”鬱時一臉疑惑,好奇地看著阿伯,“啥神跡?”
阿伯放下手機,身子坐直了些,開始娓娓道來:“毛紅港以前經濟沒起來的時候,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漁村。村裏漁民出去拉網捕魚,常撈到些骨頭,像頭骨、肋骨、大腿骨啥的。”
“這些骨頭一看是人的,漁民網到後一般不會亂丟,他們會把骨頭拿迴去,放在進村口的地方。我們這兒每個進村口都有小的神龕,叫土地公廟。”
“後來這些頭骨放神龕裏拜了沒多久,一個穿日本軍服的軍官來漁民夢裏托夢,說他是一艘軍艦的艦長,他們一起的還有一百多號人。”
“他希望當地村民可以為他們建一所大的廟宇,來供奉他們。作為迴報,他們可以保護當地百姓安寧。後來當地居民就蓋了這個保安堂。”
阿伯說到這兒,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潤了潤嗓子,慢悠悠地接著說,“阿妹仔你看著年輕,聽口音也不像咱寶島人,可能不太了解。”
“這個蓋廟,需要修一座神像,但一個廟的神像不是隨隨便便擺在那兒就可以的。它需要舉行正式的儀式。”
“你知道我們華夏人有個習慣叫封神,就是奏明玉皇大帝,求大帝幫你封神。後來玉皇大帝聽了漁民的心願,為他封神,封為海上大元帥。”
鬱時聽完,緩了幾秒,一臉懵逼道:玉皇大帝……真封了?”
阿伯笑了一下,樂嗬嗬道:“奏明嘛,儀式完美舉行,老天爺沒有天降異象,就是答應咯。”
鬱時:“?”
合著這海上大元帥的稱號是你們自己取的,就象征性做個法事通知一下玉皇大帝,隻要成功做完,就算封神了?
按照這個路子,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封神?
鬱時紅唇張開又閉上,欲言又止一會兒後,出聲道:“所以是,華夏的神明封了日本的軍官做神?”
“沒錯。”阿伯點點頭,見鬱時表情怪異,笑著說:“阿妹仔你別質疑,這日本的曆史往前說,他們也曾經是我們華夏人。”
“玉皇大帝身為神仙,看得廣,格局大,把大家都看成自己的子民,封海上大元帥也是正常的嘛。”
鬱時:“……”
這話說的,直接把玉皇大帝給架那兒了是吧。
鬱時抿了抿唇,又問:“那阿伯,您說的這神跡,我也沒聽出來呀,就托夢嗎?”
阿伯抬手揮了揮,緩緩道:“說起來,這廟也是我看著建起來的。”
“那時候托夢說要建廟,但是村裏人都是漁民,窮嘛,政府也不會撥款去修建一個托夢來的廟。被托夢的人就告訴海上大元帥,大元帥說沒關係,他可以解決這件事。”
“誒,沒過多久,這件事還真有了辦法。”阿伯感慨道:“當時有一群日本人找過來,說他們被海上大元帥托夢,讓他們來毛紅港的漁村幫忙修建寺廟。”
“來的那群人裏,有個日本人自稱自己是這海上大元帥的曾孫子,介紹說這海上大元帥真實的名字叫高田健太,他是被祖爺爺托夢叫來的寶島。”
“當時這個保安堂整個修建就花了幾個億,裏麵的一根龍柱就是三百萬。後來廟建好了,神像也雕刻完成。這期間當地人拜海上大元帥,非常靈。”
“很多人還會雕刻分身拿去漁船上拜,到後來的養殖業也會來請一尊海上大元帥迴去供奉。”
聽到這裏,鬱時皺著眉問:“這個非常靈,具體怎麽體現呢?”
阿伯隨意道:“就是保你豐收,平安嘛。你也知道我們那邊當時是漁村,漁民出海捕魚還是很危險的。自從供奉海上大元帥後,大家每次捕魚都有所收獲,這不就是靈嘛。”
鬱時:“……”
正常出海捕魚,隻要有技術,勤快點,或多或少會有收獲。
現在把所有收獲都算在海上大元帥顯靈上,出事了就說命不好,那這香火也太好賺了吧?
想著,鬱時扯了扯嘴角,眼底染上一絲譏諷:“那這麽說,這保安堂其實就是個日本廟咯?”
阿伯思索片刻,點頭道:“這麽說也對,當然寶島人也在拜,日本那邊聽說了海上大元帥的事跡,也會有人專門過來拜。”
“如果阿妹你去保安堂就會看見,保安堂外麵掛著一排又一排的白色燈籠,一個燈籠表示一個‘英靈’,他們一直在等待被接迴去。”
“接迴去?”
鬱時感覺自己壓抑的怒火已經忍不了了,她唿出一口氣,說:“阿伯,您知道這些出現在寶島近海的骨頭主人是誰嗎?”
“他們不僅僅是軍艦海軍,還是戰犯,曾經傷害過我們同胞的罪人。你們在祭拜時,不會愧疚嗎?”
阿伯“誒”了一聲,安撫道:“阿妹啊,你這話就嚴重了。”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他們是神,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是神。可不能用民族情結去單一的看待這件事。”
“不用民族情結用什麽?”鬱時反問:“沒骨氣沒腦子的態度嗎?”
阿伯滿不在意地笑了笑,似把鬱時看作一個不懂事的小孩。
“那阿妹,拜關公你知道嗎?”阿伯仰頭看著鬱時,淡笑著說:“關聖帝君你覺得他是好人嗎?”
“關公他在老家殺了人,待不下去才逃竄各地,後來跟隨劉備打仗,中途投靠曹操,最後又迴到劉備手下。他在魏國角度是招安後又叛逃,在吳國角度就是竊取本國荊州。”
“你認為,關公是不是好人?”
阿伯說到後麵,語氣嚴肅起來,似是要鬱時認同自己的說辭。
鬱時盯著阿伯看了幾秒,忽而一笑:“阿伯,您可別混淆視聽,關公是不是好人,並不妨礙那一屋子的鬼和我們有國仇家恨。”
她的腳步瞬間頓住,目光投向已迴到搖椅上的阿伯,輕聲問道:“阿伯,您是本地人吧?”
阿伯眼睛盯著手機屏幕,手指不停滑動,漫不經心地應了聲:“那可不,土生土長的。”
鬱時走近雜貨店,順勢往下問:“那您知道保安堂嗎?”
阿伯手上的動作一頓,不假思索道:“知道啦,保安堂嘛,我以前住在毛紅港哦,父母就經常帶我去保安堂拜拜,後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搬來這邊也經常迴去上香。”
鬱時微微點頭,語氣委婉:“您知道……保安堂裏供奉的是個日本人不?”
“這還用問,當然知道。”阿伯迴答得幹淨利落。
“那……”鬱時微微一頓,繼續說:“您為什麽要去拜這個日本海軍?”
“有神跡啊。”
“啊?”鬱時一臉疑惑,好奇地看著阿伯,“啥神跡?”
阿伯放下手機,身子坐直了些,開始娓娓道來:“毛紅港以前經濟沒起來的時候,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漁村。村裏漁民出去拉網捕魚,常撈到些骨頭,像頭骨、肋骨、大腿骨啥的。”
“這些骨頭一看是人的,漁民網到後一般不會亂丟,他們會把骨頭拿迴去,放在進村口的地方。我們這兒每個進村口都有小的神龕,叫土地公廟。”
“後來這些頭骨放神龕裏拜了沒多久,一個穿日本軍服的軍官來漁民夢裏托夢,說他是一艘軍艦的艦長,他們一起的還有一百多號人。”
“他希望當地村民可以為他們建一所大的廟宇,來供奉他們。作為迴報,他們可以保護當地百姓安寧。後來當地居民就蓋了這個保安堂。”
阿伯說到這兒,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潤了潤嗓子,慢悠悠地接著說,“阿妹仔你看著年輕,聽口音也不像咱寶島人,可能不太了解。”
“這個蓋廟,需要修一座神像,但一個廟的神像不是隨隨便便擺在那兒就可以的。它需要舉行正式的儀式。”
“你知道我們華夏人有個習慣叫封神,就是奏明玉皇大帝,求大帝幫你封神。後來玉皇大帝聽了漁民的心願,為他封神,封為海上大元帥。”
鬱時聽完,緩了幾秒,一臉懵逼道:玉皇大帝……真封了?”
阿伯笑了一下,樂嗬嗬道:“奏明嘛,儀式完美舉行,老天爺沒有天降異象,就是答應咯。”
鬱時:“?”
合著這海上大元帥的稱號是你們自己取的,就象征性做個法事通知一下玉皇大帝,隻要成功做完,就算封神了?
按照這個路子,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封神?
鬱時紅唇張開又閉上,欲言又止一會兒後,出聲道:“所以是,華夏的神明封了日本的軍官做神?”
“沒錯。”阿伯點點頭,見鬱時表情怪異,笑著說:“阿妹仔你別質疑,這日本的曆史往前說,他們也曾經是我們華夏人。”
“玉皇大帝身為神仙,看得廣,格局大,把大家都看成自己的子民,封海上大元帥也是正常的嘛。”
鬱時:“……”
這話說的,直接把玉皇大帝給架那兒了是吧。
鬱時抿了抿唇,又問:“那阿伯,您說的這神跡,我也沒聽出來呀,就托夢嗎?”
阿伯抬手揮了揮,緩緩道:“說起來,這廟也是我看著建起來的。”
“那時候托夢說要建廟,但是村裏人都是漁民,窮嘛,政府也不會撥款去修建一個托夢來的廟。被托夢的人就告訴海上大元帥,大元帥說沒關係,他可以解決這件事。”
“誒,沒過多久,這件事還真有了辦法。”阿伯感慨道:“當時有一群日本人找過來,說他們被海上大元帥托夢,讓他們來毛紅港的漁村幫忙修建寺廟。”
“來的那群人裏,有個日本人自稱自己是這海上大元帥的曾孫子,介紹說這海上大元帥真實的名字叫高田健太,他是被祖爺爺托夢叫來的寶島。”
“當時這個保安堂整個修建就花了幾個億,裏麵的一根龍柱就是三百萬。後來廟建好了,神像也雕刻完成。這期間當地人拜海上大元帥,非常靈。”
“很多人還會雕刻分身拿去漁船上拜,到後來的養殖業也會來請一尊海上大元帥迴去供奉。”
聽到這裏,鬱時皺著眉問:“這個非常靈,具體怎麽體現呢?”
阿伯隨意道:“就是保你豐收,平安嘛。你也知道我們那邊當時是漁村,漁民出海捕魚還是很危險的。自從供奉海上大元帥後,大家每次捕魚都有所收獲,這不就是靈嘛。”
鬱時:“……”
正常出海捕魚,隻要有技術,勤快點,或多或少會有收獲。
現在把所有收獲都算在海上大元帥顯靈上,出事了就說命不好,那這香火也太好賺了吧?
想著,鬱時扯了扯嘴角,眼底染上一絲譏諷:“那這麽說,這保安堂其實就是個日本廟咯?”
阿伯思索片刻,點頭道:“這麽說也對,當然寶島人也在拜,日本那邊聽說了海上大元帥的事跡,也會有人專門過來拜。”
“如果阿妹你去保安堂就會看見,保安堂外麵掛著一排又一排的白色燈籠,一個燈籠表示一個‘英靈’,他們一直在等待被接迴去。”
“接迴去?”
鬱時感覺自己壓抑的怒火已經忍不了了,她唿出一口氣,說:“阿伯,您知道這些出現在寶島近海的骨頭主人是誰嗎?”
“他們不僅僅是軍艦海軍,還是戰犯,曾經傷害過我們同胞的罪人。你們在祭拜時,不會愧疚嗎?”
阿伯“誒”了一聲,安撫道:“阿妹啊,你這話就嚴重了。”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他們是神,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是神。可不能用民族情結去單一的看待這件事。”
“不用民族情結用什麽?”鬱時反問:“沒骨氣沒腦子的態度嗎?”
阿伯滿不在意地笑了笑,似把鬱時看作一個不懂事的小孩。
“那阿妹,拜關公你知道嗎?”阿伯仰頭看著鬱時,淡笑著說:“關聖帝君你覺得他是好人嗎?”
“關公他在老家殺了人,待不下去才逃竄各地,後來跟隨劉備打仗,中途投靠曹操,最後又迴到劉備手下。他在魏國角度是招安後又叛逃,在吳國角度就是竊取本國荊州。”
“你認為,關公是不是好人?”
阿伯說到後麵,語氣嚴肅起來,似是要鬱時認同自己的說辭。
鬱時盯著阿伯看了幾秒,忽而一笑:“阿伯,您可別混淆視聽,關公是不是好人,並不妨礙那一屋子的鬼和我們有國仇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