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車子開到薛淞外家老宅。


    車子緩緩停下,一座古樸而威嚴的老宅映入眼簾。


    老宅的外牆爬滿了歲月斑駁的痕跡,青灰色的磚石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曆史的厚重感。


    飛簷鬥拱的屋簷高高翹起,朱紅色的大門雖已有些褪色,卻依舊透著一種莊重的氣息,銅製的門環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


    大門兩側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像是忠誠的守護者,靜靜地凝視著遠方。


    “老宅平時很少有人來,隻有外曾祖父和管家爺爺還住在這裏。”薛淞說著,帶著眾人走進老宅。


    庭院中靜謐得隻能聽到他們的腳步聲。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路兩旁的花草修剪得整整齊齊,卻因鮮有人跡而略顯孤寂。


    穿過長廊,薛淞碰見了正在修剪花草的管家。


    管家見薛淞突然帶了一群人來,微微皺眉:“薛淞少爺,您帶這些人來……”


    薛淞連忙解釋原由,“……家裏的書房藏有許多古籍,所以我想帶他們去書房找找,看能不能查到困龍十三陣的破解之法。”


    管家聽見薛淞要帶人進書房,麵露猶豫之色,說道:“少爺,進書房,得先問問老爺。”


    薛淞無奈,“那我跟您去問問外曾祖父。”


    管家點點頭。


    薛淞讓大家在院子裏稍等一會兒,跟著管家離開。


    鬱時站在庭院中,目光緩緩掃過四周。


    腳下是布滿歲月痕跡的青石板路,縫隙間有小草隨風晃動。迴廊曲折,木柱上的雕花精致而古樸,窗欞的紋路繁複。庭院角落,假山怪石嶙峋,四周靜謐得唯有風聲相伴。


    薛淞的外家雖是朱元璋的後代,但並非直係血脈。


    明朝滅亡之後,朱元璋的後代大多在紛飛的戰亂中慘遭屠殺,有的被迫隱姓埋名,以求在亂世中保全性命,還有的則選擇了投降清朝,以謀求生路。


    薛淞的外家便是當年隱姓埋名的一脈,一直到清朝滅亡,才改迴了原本的姓。


    不多時,薛淞攙扶著一位老人走出來。


    那老人已是九十多歲的高齡,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猶如歲月鐫刻的溝壑。


    一頭銀發稀疏而整齊地梳在腦後,眼神卻透著矍鑠與睿智,脊背微微彎曲,但依然能看出曾經的挺拔身姿,走起路來雖緩慢卻沉穩有力。


    薛淞抿了抿唇,帶著歉意的朝鬱時等人說道:“抱歉,家中書房不便讓人進去。”


    聞柏衍聞言,急忙走向前,懇切地說:“老爺爺,我們真的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才想查看一下古籍,我們絕對會小心謹慎,不會有絲毫損壞的,請您通融一下。”


    外曾祖父輕輕搖了搖頭,緩緩開口:“這古籍乃是家族傳承,不可隨意示人。”


    說著,便要轉身迴去。


    就在這時,外曾祖父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鬱時身上。


    刹那間,他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立在原地,眼睛緊緊地盯著鬱時,嘴唇微微顫抖。


    隨後,他竟快步朝著鬱時走去,眼神中滿是激動與難以置信。


    鬱時滿心疑惑,看著老人靠近。


    外曾祖父在她麵前站定,伸出幹枯卻微微顫抖的手,似乎想要觸碰她,卻又縮了迴去,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孩子,你……叫什麽名字?”


    鬱時禮貌地迴答:“老爺爺,我叫聞鬱時,是國家特殊調查局的調查員。我的夥伴在執行任務中發現了困龍十三陣,得知您家古籍可能有線索,所以才冒昧打擾。”


    外曾祖父沒有迴應鬱時的解釋,隻是自顧自地喃喃道:“像,太像了……簡直一模一樣。”


    片刻後,他像是從迴憶中驚醒,突然改變了態度,對著眾人說道:“你們可以進去,隨便查。”


    鬱時心中疑惑,但麵上還是尊敬道謝,趕忙帶著眾人走進書房。


    薛淞在一旁完全懵了,拉住外曾祖父的胳膊問道:“外曾祖父……您之前還不同意,為什麽突然就改變主意了?”


    外曾祖父沒有說話,目光依然望著鬱時離去的方向,過了一會兒,他低聲感歎道:“都是因果啊……”


    薛淞心中疑團更盛,追問道:“外曾祖父,您到底在說什麽呀?什麽因果?”


    外曾祖父這才收迴目光,拍了拍薛淞的肩膀,鄭重地說:“淞兒啊,如果聞鬱時這孩子以後需要幫助,你一定要全力幫忙,不得有絲毫懈怠。”


    薛淞越發迷惑了:“為什麽呀?您總得給我個理由吧。”


    外曾祖父目光深遠,緩緩說道:“因為她是我們家的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阮妹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阮妹妹並收藏滿級假千金為國出征:老大等等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