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那一抹科學之光!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處製造廠房裏。
兩個匠人正看著眼前的兩根大小和長短不一的鐵管爭論著。
雖然李緣給出了火繩槍和燧發槍兩種槍支的圖紙,但他隻下令給了匠人們足夠研究的資源,對於兩種槍之間的區別、以及哪種槍支更為先進和好用之類的問題,他並沒有給出答案。
他更希望科學院能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發現、思考、論證最終製造出成品。
而很顯然,他的思路是對的。
他給大秦打開了科技之門,讓科學院無數匠人們在前方的科技迷霧裏自己探尋,如今他們走出了多遠他不好確定,但科技思維倒是真的培養出來了——已經有人開始質疑國師給的圖紙了。
“國師這圖紙上的槍管太長了。”
一個匠人拿起那根長的鐵管,掂了下重量:“我們明明可以將槍管造短一些,省下來的這些重量可以讓士卒多背一些炸藥。”
“你以為每個士卒都能拿上槍?每個人都能背上炸藥?”同伴不認可他的態度:“國師的圖紙肯定是正確的,隻是我們暫時造不出成品而已。”
“如果以後,我們秦軍真的可以人手一把這個槍、身上還有可以單人扔出去的炸彈呢?”
“不可能,這太不現實了。”
“國師出現後,什麽不可能?以前你敢想有大炮這東西?”
“……”
門外。
李緣聽著裏麵傳來的聲音,拍了拍李由的肩膀:“從今天起,大秦科學院真正的成立了。”
說完,他便走了進去。
李由隨即跟上,但心裏卻有些疑惑,科學院不是國師一手創立的嗎?
為什麽說到今天才真正成立?
“拜見國師!”
兩個匠人發現了李緣,同時行禮。
李緣隨口讓他們起身,自己看起了那兩根隻能被稱之為鐵管、而不能說是槍管的東西。
打磨工藝還是有些粗糙,造大炮可以,造槍估計隻能造出火繩槍和以黑火藥為主的紙殼彈藥。
其實在一旁不遠處,李緣已經看到了幾個樣品。
“火繩槍造出來了?”
“迴國師,我們造出了幾支。”一個匠人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李由。
李由接過了話頭:“由於國師您之前說的那個、能大規模批量裝備的機床暫時還沒有弄出來,所以這些槍管和部件都是由一些老匠人手工打出來的,不管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和物料成本,都……”
李緣點了點頭,那就是還處於‘實驗組裝階段’,大規模量產階段前夕。
“我剛才聽你說,你認為槍管太長了?”他看向了之前發聲質疑的那個匠人,後者有些臉紅,但還是硬著頭皮道:“是,沒必要那麽長!”
李緣沉默了一下,他在為基礎科學的緩慢而感到遺憾。
就比如這個問題。
如果大秦的基礎材料學進步了,能製作出足夠的合金機床了,那就能大規模製作出槍械;而如果能造出幾十支不同的火繩槍來實驗,那這個匠人估計就能自己試出結果,或者由軍方反饋給科學院數據。
隻可惜,現在隻能靠幾個老匠人手搓,這當高精尖物品證明手藝可以,製作武器可不行……
不出他意外,當李緣看到一支火繩槍樣品時,現實也符合了他的想法。
手中這支一米多長的大秦火繩槍,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在外公手中看到過的一支土獵槍,兩者除了裝藥擊發方式不同外,看上去都是一樣的粗獷、一樣的能用。
放下槍,又拿起幾枚紙殼彈藥。
後世的彈藥發展史裏,紙殼彈藥在早期曾占據過一定地位,人們最開始是從槍管裏塞火藥的前裝藥方式;後來為了方便,開始造出紙殼彈藥,但仍舊是彈頭與火藥分開;直到後來發明了底火的方式,紙殼彈藥才徹底大成——也是徹底演變為現代子彈。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大成之後不久就被金屬子彈取代了。
而很顯然,這個時空的大秦也走上了一樣的路,先弄出了紙殼彈藥。
金屬彈藥,估計是材料製作環節還不過關吧。
“國師,既然這……子彈,子彈發射是依靠火藥,在下覺得這槍管可以適當縮短。”那個匠人看李緣沒有反駁他,信心也起來了:“如此長的一根槍管如果可以短下來,士卒或許就可以攜帶更多子彈。”
“另外,在下還看過那個叫手雷的項目,軍部已經在準備大規模裝備了,省下一根槍管可以多帶幾顆手雷,想必手雷的威力比這槍要大多了吧?”
確實大多了,但槍更加便利。
李緣沒有明著迴答,但讓李由加大了槍支製造的重要性。
“槍管長度是否合適,你可以自己去找出答案,如果最後本國師的圖紙確實不如你做出來的,本國師重重有賞!”
至於賞賜什麽,他沒想好。
也不需要去想。
這個保證讓這名匠人心裏鼓起了莫大的勇氣,鬼知道他這些日子心裏壓力有多大,他可是第一個敢質疑國師圖紙的人……
身後,李由悄悄鬆了口氣。
一開始當得知這件事時,他差點就想找這匠人談話做他的思想工作了,但幸好,他沒幹。
再之後,李緣去了科學院下屬的許多分院。
但無一例外,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
能用手搓出來的,都有工匠搓出來了;可但凡是需要足夠材料或者技術做基礎才能搞出來的,都正處於一個漫長的試錯階段。
而這個階段,所帶來的就是研究成本的急劇上升。
得虧嬴政因為自己的原因知道了科技發展需要的代價,也幸虧是嬴政這種堅定了決心就敢一直支持到底的人,要是換個其他君王來,估計早被那恐怖的消耗嚇到了。
聽李由說,他老爹李斯都找過嬴政好幾次,建議縮減一下科學院的預算。
不是大秦現在撐不起了,而是按照現在的情況一直這麽消耗下去,他們短時間內看不到收迴成本的希望……
可收迴成本?
“這就是句空話。”李緣說了句。
後世華夏要搞科技自主時,也有許多人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不是太祖他們堅定了選擇,恐怕後來的華夏就不是那副樣子了。
“你爹有這想法我不怪他,畢竟現在科技還沒到讓大秦天翻地覆的程度。”李緣想了想:“隻要你相信科技的前路就行,未來自會告訴你和你爹,誰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李斯會有這種想法也屬於正常,他隻是不了解科技前景,並不是因為他沒有遠見。
畢竟是一個在曆史上能跟嬴政一起堅持郡縣製的人,嬴政能在知道科技力量後堅持下來,他也可以。
離開了科學院,李緣並沒有迴國師府,而是準備前往了造幣廠。
路上,他在另一個工廠外看到了一支車隊。
“停下,進去看看。”
這裏是陶瓷工廠的側麵,陶瓷工廠似乎開了一個新的產業?
一處廠房門口,得到護衛通報的呂不韋正等在這裏。
從外表看,他精氣神比剛辭相那段時間好多了,看來應該是習慣了。
“拜見國師。”呂不韋拱手一禮。
雖然兩人都覺得沒必要行禮,可畢竟是當著其他人的麵。
李緣迴了一禮,隨即問道:“文信侯這是在看新產品?”
呂不韋點了點頭,讓周圍的人散開,自己帶著他走進廠房,看了下那些玻璃的製造。
“這是大秦自己造的。”
他從袖口裏拿出了兩個大號的玻璃彈珠,適合在手上盤著玩的那種。
而看著麵前這個在大規模生產後造價不過幾錢的東西,又想到當初一開始李緣從後世拿出這些時賣的最低50錢的高價,尤其是自己家族裏還有人還買過,呂不韋就心情複雜……
“你還說老夫是奸人。”呂不韋歎息道:“在你麵前,老夫自愧不如啊!”
這東西現在還是大秦造的,李緣所在的後世,科技肯定極其發達,那造這個玩意的成本,恐怕更低吧?
他特麽居然敢賣那麽貴!
“別這麽誇人。”李緣接過彈珠把玩著,臉不紅心不跳:“當初我對大秦不了解,這些東西的價格範圍是政哥建議的,後來交給你的商行對天下售賣時,那價格不是你自己定的嗎?”
這下輪到呂不韋臉紅了……
“老夫剛才是戲言。”
“我懂。”
兩人都點了點頭,一個沒再說,一個沒再問。
“你這是要幹什麽?”
“賣給六國。”呂不韋帶著他走到了一側,這裏有一個巨大的水晶球,球裏麵還能看到一隻蝴蝶。
“我去,你虐待動物啊!”
呂不韋沒好氣的看了一眼:“你在說什麽胡話?那是老夫商行裏的畫師用剪紙畫出來的!”
李緣捧起了水晶球,看了許久。
“那個畫師在鹹陽嗎?”
“怎麽了?”
“我想要他。”
“……”
呂不韋無語了,從一旁拿過來另一個水晶球,裏麵是一個栩栩如生的騎士——戰馬前蹄抬起,騎士則一手牽著馬繩一手拿著騎槍準備往前刺下去。
“你別說這也是用剪紙畫出來的!”
李緣真被大秦手藝人的本事驚到了,水晶球裏這個騎士如果等比例放大,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這個不是。”
“就說嘛,怎麽可能有……”
“這是用陶勇和彩繪做出來的。”
“……”
李緣沉默了一下,轉身離開。
呂不韋輕笑一聲跟了上去,手中還握著那個騎士水晶球。
廠房外的一處空地上,李緣麵色複雜:“這東西,你打算定價多少錢?”
“五百。”
“奸商一個。”
“不敢當,老夫自認擔不起這誇獎。”
“……”
差點忘了,‘奸商’一詞是後來才出現的,這個時候,應該叫‘尖商’——而這不是個貶義詞,是個誇獎商人的褒義詞。
呂不韋看出了李緣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但也沒在意,說道:“這個隻是用來吸引眼球的,真正的貨應該是你手中那種。”
“這個玻璃彈珠?”
“彈珠……”呂不韋琢磨了一下:“這個詞倒也貼切。”
“就是此物,老夫決定推廣跳棋,當天下都知道跳棋之後,再將其他的娛樂方式推廣出去。”
“喲?你還做上娛樂生意了?”
呂不韋一時沒迴答,而是盯著他看了許久,讓李緣都有些莫名其妙。
“大秦人,缺少一些娛樂方式。”
“是缺少,但你看我幹嘛?”
“還記得你當初跟老夫說的話嗎?”
“你問哪一句?”
呂不韋沉默了一下:“大秦滅亡的原因。”
“……”
“你找到了?”
“隱約找到了。”呂不韋看向身後的廠房:“你廢除徭役、讓百姓當工人,又讓李斯重新製定法律,又設立科學院開放科技,還對軍功爵動手,還開打算開商稅降農稅。”
“所有的一切,都有一個目的。”
“增加大秦百姓生活變好的方式。”
李緣的心猛然加快了跳動,呂不韋的話已經無限接近於事實。
“而你為何要這麽做?”
呂不韋仿佛是在自問自答:“你從後世來,要給大秦改命,又跟老夫說要我去民間找大秦滅亡的理由。”
他轉過頭看向李緣,目光仿佛能直視他的內心。
“所以,老夫猜想。”
“曆史上大秦的滅亡,是因為大秦的軍功爵在天下統一後失去了作用,讓百姓無路可走;政兒他肯定不會看不到局麵,他一定會試著挽救,但他的挽救最終失敗了,以至於失去了所有前路的百姓對大秦也失望了。”
“最後,該不會是你一直想要重視的這些百姓,把大秦滅了吧?”
“……”
這一刻,李緣感覺自己說再多的誇獎之語都有些蒼白。
大秦滅亡除去嬴政的個人因素外,呂不韋已經完全猜到了其他的真相。
他想過呂不韋一定能在找到答案,但這麽快……
“不是政哥告訴你的吧?”
“不是,政兒沒告訴老夫任何曆史。”呂不韋歎了口氣:“他說既然你給了老夫這任務,那老夫就應該自己去找答案,否則豈不是達不到應有的作用?畢竟我們都是為了大秦啊!”
“所以,是的嗎?”
呂不韋的神情宛如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一邊期待著一個好的結果,卻仿佛又知道不可能。
沉默了一下,李緣點了點頭。
兩個匠人正看著眼前的兩根大小和長短不一的鐵管爭論著。
雖然李緣給出了火繩槍和燧發槍兩種槍支的圖紙,但他隻下令給了匠人們足夠研究的資源,對於兩種槍之間的區別、以及哪種槍支更為先進和好用之類的問題,他並沒有給出答案。
他更希望科學院能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發現、思考、論證最終製造出成品。
而很顯然,他的思路是對的。
他給大秦打開了科技之門,讓科學院無數匠人們在前方的科技迷霧裏自己探尋,如今他們走出了多遠他不好確定,但科技思維倒是真的培養出來了——已經有人開始質疑國師給的圖紙了。
“國師這圖紙上的槍管太長了。”
一個匠人拿起那根長的鐵管,掂了下重量:“我們明明可以將槍管造短一些,省下來的這些重量可以讓士卒多背一些炸藥。”
“你以為每個士卒都能拿上槍?每個人都能背上炸藥?”同伴不認可他的態度:“國師的圖紙肯定是正確的,隻是我們暫時造不出成品而已。”
“如果以後,我們秦軍真的可以人手一把這個槍、身上還有可以單人扔出去的炸彈呢?”
“不可能,這太不現實了。”
“國師出現後,什麽不可能?以前你敢想有大炮這東西?”
“……”
門外。
李緣聽著裏麵傳來的聲音,拍了拍李由的肩膀:“從今天起,大秦科學院真正的成立了。”
說完,他便走了進去。
李由隨即跟上,但心裏卻有些疑惑,科學院不是國師一手創立的嗎?
為什麽說到今天才真正成立?
“拜見國師!”
兩個匠人發現了李緣,同時行禮。
李緣隨口讓他們起身,自己看起了那兩根隻能被稱之為鐵管、而不能說是槍管的東西。
打磨工藝還是有些粗糙,造大炮可以,造槍估計隻能造出火繩槍和以黑火藥為主的紙殼彈藥。
其實在一旁不遠處,李緣已經看到了幾個樣品。
“火繩槍造出來了?”
“迴國師,我們造出了幾支。”一個匠人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李由。
李由接過了話頭:“由於國師您之前說的那個、能大規模批量裝備的機床暫時還沒有弄出來,所以這些槍管和部件都是由一些老匠人手工打出來的,不管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和物料成本,都……”
李緣點了點頭,那就是還處於‘實驗組裝階段’,大規模量產階段前夕。
“我剛才聽你說,你認為槍管太長了?”他看向了之前發聲質疑的那個匠人,後者有些臉紅,但還是硬著頭皮道:“是,沒必要那麽長!”
李緣沉默了一下,他在為基礎科學的緩慢而感到遺憾。
就比如這個問題。
如果大秦的基礎材料學進步了,能製作出足夠的合金機床了,那就能大規模製作出槍械;而如果能造出幾十支不同的火繩槍來實驗,那這個匠人估計就能自己試出結果,或者由軍方反饋給科學院數據。
隻可惜,現在隻能靠幾個老匠人手搓,這當高精尖物品證明手藝可以,製作武器可不行……
不出他意外,當李緣看到一支火繩槍樣品時,現實也符合了他的想法。
手中這支一米多長的大秦火繩槍,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在外公手中看到過的一支土獵槍,兩者除了裝藥擊發方式不同外,看上去都是一樣的粗獷、一樣的能用。
放下槍,又拿起幾枚紙殼彈藥。
後世的彈藥發展史裏,紙殼彈藥在早期曾占據過一定地位,人們最開始是從槍管裏塞火藥的前裝藥方式;後來為了方便,開始造出紙殼彈藥,但仍舊是彈頭與火藥分開;直到後來發明了底火的方式,紙殼彈藥才徹底大成——也是徹底演變為現代子彈。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大成之後不久就被金屬子彈取代了。
而很顯然,這個時空的大秦也走上了一樣的路,先弄出了紙殼彈藥。
金屬彈藥,估計是材料製作環節還不過關吧。
“國師,既然這……子彈,子彈發射是依靠火藥,在下覺得這槍管可以適當縮短。”那個匠人看李緣沒有反駁他,信心也起來了:“如此長的一根槍管如果可以短下來,士卒或許就可以攜帶更多子彈。”
“另外,在下還看過那個叫手雷的項目,軍部已經在準備大規模裝備了,省下一根槍管可以多帶幾顆手雷,想必手雷的威力比這槍要大多了吧?”
確實大多了,但槍更加便利。
李緣沒有明著迴答,但讓李由加大了槍支製造的重要性。
“槍管長度是否合適,你可以自己去找出答案,如果最後本國師的圖紙確實不如你做出來的,本國師重重有賞!”
至於賞賜什麽,他沒想好。
也不需要去想。
這個保證讓這名匠人心裏鼓起了莫大的勇氣,鬼知道他這些日子心裏壓力有多大,他可是第一個敢質疑國師圖紙的人……
身後,李由悄悄鬆了口氣。
一開始當得知這件事時,他差點就想找這匠人談話做他的思想工作了,但幸好,他沒幹。
再之後,李緣去了科學院下屬的許多分院。
但無一例外,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
能用手搓出來的,都有工匠搓出來了;可但凡是需要足夠材料或者技術做基礎才能搞出來的,都正處於一個漫長的試錯階段。
而這個階段,所帶來的就是研究成本的急劇上升。
得虧嬴政因為自己的原因知道了科技發展需要的代價,也幸虧是嬴政這種堅定了決心就敢一直支持到底的人,要是換個其他君王來,估計早被那恐怖的消耗嚇到了。
聽李由說,他老爹李斯都找過嬴政好幾次,建議縮減一下科學院的預算。
不是大秦現在撐不起了,而是按照現在的情況一直這麽消耗下去,他們短時間內看不到收迴成本的希望……
可收迴成本?
“這就是句空話。”李緣說了句。
後世華夏要搞科技自主時,也有許多人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不是太祖他們堅定了選擇,恐怕後來的華夏就不是那副樣子了。
“你爹有這想法我不怪他,畢竟現在科技還沒到讓大秦天翻地覆的程度。”李緣想了想:“隻要你相信科技的前路就行,未來自會告訴你和你爹,誰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李斯會有這種想法也屬於正常,他隻是不了解科技前景,並不是因為他沒有遠見。
畢竟是一個在曆史上能跟嬴政一起堅持郡縣製的人,嬴政能在知道科技力量後堅持下來,他也可以。
離開了科學院,李緣並沒有迴國師府,而是準備前往了造幣廠。
路上,他在另一個工廠外看到了一支車隊。
“停下,進去看看。”
這裏是陶瓷工廠的側麵,陶瓷工廠似乎開了一個新的產業?
一處廠房門口,得到護衛通報的呂不韋正等在這裏。
從外表看,他精氣神比剛辭相那段時間好多了,看來應該是習慣了。
“拜見國師。”呂不韋拱手一禮。
雖然兩人都覺得沒必要行禮,可畢竟是當著其他人的麵。
李緣迴了一禮,隨即問道:“文信侯這是在看新產品?”
呂不韋點了點頭,讓周圍的人散開,自己帶著他走進廠房,看了下那些玻璃的製造。
“這是大秦自己造的。”
他從袖口裏拿出了兩個大號的玻璃彈珠,適合在手上盤著玩的那種。
而看著麵前這個在大規模生產後造價不過幾錢的東西,又想到當初一開始李緣從後世拿出這些時賣的最低50錢的高價,尤其是自己家族裏還有人還買過,呂不韋就心情複雜……
“你還說老夫是奸人。”呂不韋歎息道:“在你麵前,老夫自愧不如啊!”
這東西現在還是大秦造的,李緣所在的後世,科技肯定極其發達,那造這個玩意的成本,恐怕更低吧?
他特麽居然敢賣那麽貴!
“別這麽誇人。”李緣接過彈珠把玩著,臉不紅心不跳:“當初我對大秦不了解,這些東西的價格範圍是政哥建議的,後來交給你的商行對天下售賣時,那價格不是你自己定的嗎?”
這下輪到呂不韋臉紅了……
“老夫剛才是戲言。”
“我懂。”
兩人都點了點頭,一個沒再說,一個沒再問。
“你這是要幹什麽?”
“賣給六國。”呂不韋帶著他走到了一側,這裏有一個巨大的水晶球,球裏麵還能看到一隻蝴蝶。
“我去,你虐待動物啊!”
呂不韋沒好氣的看了一眼:“你在說什麽胡話?那是老夫商行裏的畫師用剪紙畫出來的!”
李緣捧起了水晶球,看了許久。
“那個畫師在鹹陽嗎?”
“怎麽了?”
“我想要他。”
“……”
呂不韋無語了,從一旁拿過來另一個水晶球,裏麵是一個栩栩如生的騎士——戰馬前蹄抬起,騎士則一手牽著馬繩一手拿著騎槍準備往前刺下去。
“你別說這也是用剪紙畫出來的!”
李緣真被大秦手藝人的本事驚到了,水晶球裏這個騎士如果等比例放大,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這個不是。”
“就說嘛,怎麽可能有……”
“這是用陶勇和彩繪做出來的。”
“……”
李緣沉默了一下,轉身離開。
呂不韋輕笑一聲跟了上去,手中還握著那個騎士水晶球。
廠房外的一處空地上,李緣麵色複雜:“這東西,你打算定價多少錢?”
“五百。”
“奸商一個。”
“不敢當,老夫自認擔不起這誇獎。”
“……”
差點忘了,‘奸商’一詞是後來才出現的,這個時候,應該叫‘尖商’——而這不是個貶義詞,是個誇獎商人的褒義詞。
呂不韋看出了李緣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但也沒在意,說道:“這個隻是用來吸引眼球的,真正的貨應該是你手中那種。”
“這個玻璃彈珠?”
“彈珠……”呂不韋琢磨了一下:“這個詞倒也貼切。”
“就是此物,老夫決定推廣跳棋,當天下都知道跳棋之後,再將其他的娛樂方式推廣出去。”
“喲?你還做上娛樂生意了?”
呂不韋一時沒迴答,而是盯著他看了許久,讓李緣都有些莫名其妙。
“大秦人,缺少一些娛樂方式。”
“是缺少,但你看我幹嘛?”
“還記得你當初跟老夫說的話嗎?”
“你問哪一句?”
呂不韋沉默了一下:“大秦滅亡的原因。”
“……”
“你找到了?”
“隱約找到了。”呂不韋看向身後的廠房:“你廢除徭役、讓百姓當工人,又讓李斯重新製定法律,又設立科學院開放科技,還對軍功爵動手,還開打算開商稅降農稅。”
“所有的一切,都有一個目的。”
“增加大秦百姓生活變好的方式。”
李緣的心猛然加快了跳動,呂不韋的話已經無限接近於事實。
“而你為何要這麽做?”
呂不韋仿佛是在自問自答:“你從後世來,要給大秦改命,又跟老夫說要我去民間找大秦滅亡的理由。”
他轉過頭看向李緣,目光仿佛能直視他的內心。
“所以,老夫猜想。”
“曆史上大秦的滅亡,是因為大秦的軍功爵在天下統一後失去了作用,讓百姓無路可走;政兒他肯定不會看不到局麵,他一定會試著挽救,但他的挽救最終失敗了,以至於失去了所有前路的百姓對大秦也失望了。”
“最後,該不會是你一直想要重視的這些百姓,把大秦滅了吧?”
“……”
這一刻,李緣感覺自己說再多的誇獎之語都有些蒼白。
大秦滅亡除去嬴政的個人因素外,呂不韋已經完全猜到了其他的真相。
他想過呂不韋一定能在找到答案,但這麽快……
“不是政哥告訴你的吧?”
“不是,政兒沒告訴老夫任何曆史。”呂不韋歎了口氣:“他說既然你給了老夫這任務,那老夫就應該自己去找答案,否則豈不是達不到應有的作用?畢竟我們都是為了大秦啊!”
“所以,是的嗎?”
呂不韋的神情宛如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一邊期待著一個好的結果,卻仿佛又知道不可能。
沉默了一下,李緣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