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有仇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反正他們四個不信……
“父王,這……”太子有些糾結。
他隻是想阻止秦國、救魏國,但不是以這種激怒秦國的方式。
秦國隻是說三年不打趙國和燕國,可不包括自己……
這一點,魏王也很清楚,直接搖頭:“寡人什麽都沒看到,你們隻是在跟寡人商討政務而已。”
相國鄧古點了點頭。
太子兩人選擇了默認。
“鄧相國,對朝臣的調查一事,進行得如何?”魏王問道。
他選擇將這事當著兩個兒子的麵說出來,就證明這兩個兒子已經獲得了他的認可。
太子本就很合格。
魏尚嘛,現在看來也很有眼光,並且兄弟倆關係很好。
希望他們能一直如此吧……
鄧古沉默了下,搖了搖頭:“臣慚愧,什麽都沒查出來。”
“你曾說有問題的那個馮合呢?”(馮合詳情見第170、171章)
“他……”鄧古語塞了。
原本他也懷疑馮合此人有問題,但調查後發現,相比於馮合,反而是自己顯得有問題……
馮合為人正直,多年來從未與其他同僚或者上級有過太深的交集,性格雖然不討喜,但也可以說是剛正不阿。
這麽多年來依舊隻是一個謁者,從未想過討好或者賄賂而往上爬。
再加上鄧古查出了當年與他有恩怨的幾個權貴的犯法之事,發現他不僅沒有背叛魏國的證據,反而魏國還虧欠了他。
就如同後世某部劇裏對一個人物的評價那樣:調查組查他,什麽都沒查出來不說,還得倒貼幾十塊錢……
聽完這些,魏王也沒話說了。
而魏尚卻想到了更多。
為何在秦國李緣那種人可以被任命為國師,我魏國卻讓一個忠臣蹉跎了這麽多年?
他看了一眼父王,緊接著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不敬的事,隨即拋之腦後。
“鄧相國,馮合此等忠心之人,不可讓其寒心。”
“臣知曉,此人應當重用!”
魏王點了點頭。
等我重用了忠臣,讓平民們看看,以前那些出走的人才隻是沒碰上我而已!
夜裏。
來自楚王的一封信件被送入了魏國王宮。
然而魏王看都沒看,直接讓宦者令把信使送到了驛站好吃好喝的軟禁起來。
與此同時。
此消息也傳到了鹹陽。
呂不韋接到消息時都沒反應過來,怎麽會有人如此大膽?
對麵,被信使吵醒的呂平看著老爹那驚愕的神情,直接拿過了信件。
等老爹看來時,他淡定道:“爹,您該去王宮或者國師府了。”
呂不韋這才恍然迴神,接受了有人觸秦國虎須的事實。
王宮。
李緣已經被嬴政叫到了這裏。
當呂不韋趕來時,嬴政揮退其他人,關閉宮門。
下一秒,李緣帶著兩人直接瞬移。
楚國西北。
距離秦國邊境不到五十公裏的一處道路上。
一支楚軍已經將這裏團團包圍。
道路中間的一處窪地上,一名中年將領正帶著親兵觀察著這些痕跡。
他叫項燕。
楚國項家當代家主,也是楚國軍方如今的第一大將——雖然這個名頭用處並不大。
因為楚國的兵力大部分都掌握在各大貴族手中,項燕隻是楚王任命的第一大將而已,正常情況下,他隻能指揮楚王給他的兵力和他項家自己的兵。
而當這裏的事發生後,楚王緊急派他來此調查。
之所以派他而不派文臣,是因為楚王也知道此事很不對勁。
讓項燕來,關鍵時刻興許能直接頂上戰場。
環顧四周,雖然戰場在事後明顯被人為破壞了一番,但項燕還是觀察出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這是一場伏擊戰,雙方交戰人數最少在三千人以上。
如果將秦國車隊的護衛人數算成一千,那埋伏的人最少有兩倍。
而秦國那些護衛可不是普通的家丁,想要以兩三倍左右的人數就幾乎全殲他們,這種戰鬥能力……
項燕想到了國中那三大貴族……
除了他們,就隻有現在的楚王和他項家能培養出如此精兵了。
楚王應該不會如此不智,自家最近又無調兵。
可這個結果,讓項燕很是頭疼。
他項家是因為楚王信任、加上祖上一直為楚將才有這地位的,可那三家不同,他們就是王族分支。
一旁的空地上。
隱身的三人裏,嬴政和呂不韋在一陣分析過後也得出了和項燕相似的結論。
然後兩人都摸不著頭腦。
“距離此處最近的,是屈氏吧?”嬴政迴想了一下地圖。
“是他們。”
呂不韋點了點頭:“他們跟現在的楚王有仇?”
“不知道。”嬴政搖了搖頭,緊接著話鋒一轉:“但寡人突然想起件有趣的事。”
他指著遠處的一麵軍旗,那上麵寫著一個‘項’字。
這項家,倒是真和秦國有仇!
……
趙國邊境。
當李牧看到遠處那座城關時,一種迴家的喜悅感和即將大禍臨頭的不妙感同時縈繞在心頭。
他是先行迴來的,需要先在邊境附近規劃好草場、邊境北移、戰利品分配等等諸多事宜,隻是當看到城關底下等著的那一行人時,李牧就知道自己完不成這些事了。
“記住我路上跟你們說的那些安排。”
他看向了身旁的幾個將領。
慶幸的是,他早已將那些安排說給了這些將領聽,以保證自己哪怕暫時無法在北地主持這些事也能讓北地不亂。
跟幾個將領確認好後,一行人朝著前方而去。
城關門口。
以趙國宗正為首的人們正等待在這裏,畢竟將士凱旋,怎麽都得有一場歡迎儀式。
而這次的歡迎儀式……
“大將軍,請將北地事務暫且交給我,大將軍迴國都述職。”簡短的見禮和幾句場麵話後,宗正直接說道。
李牧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宗正可有把握?”
“有些。”
“可會亂了本將的安排?”
“隻要合理,本宗正照舊執行。”
李牧心裏鬆了一口氣。
“大將軍何時出發?”
“待我迴家一趟,即可出發。”
宗正猶豫了一下,低聲道:“請大將軍小心。”
“大王已知曉將軍在草原和秦國將領數次會麵之事,並且最近國中對大將軍家族之事已有流言。”
“而且。”
“在國都有人為你說好話。”
李牧愣了下,這不是好事嗎?
“是郭開在為你說好話。”
李牧:“……”
那這還真不是好事……
“父王,這……”太子有些糾結。
他隻是想阻止秦國、救魏國,但不是以這種激怒秦國的方式。
秦國隻是說三年不打趙國和燕國,可不包括自己……
這一點,魏王也很清楚,直接搖頭:“寡人什麽都沒看到,你們隻是在跟寡人商討政務而已。”
相國鄧古點了點頭。
太子兩人選擇了默認。
“鄧相國,對朝臣的調查一事,進行得如何?”魏王問道。
他選擇將這事當著兩個兒子的麵說出來,就證明這兩個兒子已經獲得了他的認可。
太子本就很合格。
魏尚嘛,現在看來也很有眼光,並且兄弟倆關係很好。
希望他們能一直如此吧……
鄧古沉默了下,搖了搖頭:“臣慚愧,什麽都沒查出來。”
“你曾說有問題的那個馮合呢?”(馮合詳情見第170、171章)
“他……”鄧古語塞了。
原本他也懷疑馮合此人有問題,但調查後發現,相比於馮合,反而是自己顯得有問題……
馮合為人正直,多年來從未與其他同僚或者上級有過太深的交集,性格雖然不討喜,但也可以說是剛正不阿。
這麽多年來依舊隻是一個謁者,從未想過討好或者賄賂而往上爬。
再加上鄧古查出了當年與他有恩怨的幾個權貴的犯法之事,發現他不僅沒有背叛魏國的證據,反而魏國還虧欠了他。
就如同後世某部劇裏對一個人物的評價那樣:調查組查他,什麽都沒查出來不說,還得倒貼幾十塊錢……
聽完這些,魏王也沒話說了。
而魏尚卻想到了更多。
為何在秦國李緣那種人可以被任命為國師,我魏國卻讓一個忠臣蹉跎了這麽多年?
他看了一眼父王,緊接著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不敬的事,隨即拋之腦後。
“鄧相國,馮合此等忠心之人,不可讓其寒心。”
“臣知曉,此人應當重用!”
魏王點了點頭。
等我重用了忠臣,讓平民們看看,以前那些出走的人才隻是沒碰上我而已!
夜裏。
來自楚王的一封信件被送入了魏國王宮。
然而魏王看都沒看,直接讓宦者令把信使送到了驛站好吃好喝的軟禁起來。
與此同時。
此消息也傳到了鹹陽。
呂不韋接到消息時都沒反應過來,怎麽會有人如此大膽?
對麵,被信使吵醒的呂平看著老爹那驚愕的神情,直接拿過了信件。
等老爹看來時,他淡定道:“爹,您該去王宮或者國師府了。”
呂不韋這才恍然迴神,接受了有人觸秦國虎須的事實。
王宮。
李緣已經被嬴政叫到了這裏。
當呂不韋趕來時,嬴政揮退其他人,關閉宮門。
下一秒,李緣帶著兩人直接瞬移。
楚國西北。
距離秦國邊境不到五十公裏的一處道路上。
一支楚軍已經將這裏團團包圍。
道路中間的一處窪地上,一名中年將領正帶著親兵觀察著這些痕跡。
他叫項燕。
楚國項家當代家主,也是楚國軍方如今的第一大將——雖然這個名頭用處並不大。
因為楚國的兵力大部分都掌握在各大貴族手中,項燕隻是楚王任命的第一大將而已,正常情況下,他隻能指揮楚王給他的兵力和他項家自己的兵。
而當這裏的事發生後,楚王緊急派他來此調查。
之所以派他而不派文臣,是因為楚王也知道此事很不對勁。
讓項燕來,關鍵時刻興許能直接頂上戰場。
環顧四周,雖然戰場在事後明顯被人為破壞了一番,但項燕還是觀察出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這是一場伏擊戰,雙方交戰人數最少在三千人以上。
如果將秦國車隊的護衛人數算成一千,那埋伏的人最少有兩倍。
而秦國那些護衛可不是普通的家丁,想要以兩三倍左右的人數就幾乎全殲他們,這種戰鬥能力……
項燕想到了國中那三大貴族……
除了他們,就隻有現在的楚王和他項家能培養出如此精兵了。
楚王應該不會如此不智,自家最近又無調兵。
可這個結果,讓項燕很是頭疼。
他項家是因為楚王信任、加上祖上一直為楚將才有這地位的,可那三家不同,他們就是王族分支。
一旁的空地上。
隱身的三人裏,嬴政和呂不韋在一陣分析過後也得出了和項燕相似的結論。
然後兩人都摸不著頭腦。
“距離此處最近的,是屈氏吧?”嬴政迴想了一下地圖。
“是他們。”
呂不韋點了點頭:“他們跟現在的楚王有仇?”
“不知道。”嬴政搖了搖頭,緊接著話鋒一轉:“但寡人突然想起件有趣的事。”
他指著遠處的一麵軍旗,那上麵寫著一個‘項’字。
這項家,倒是真和秦國有仇!
……
趙國邊境。
當李牧看到遠處那座城關時,一種迴家的喜悅感和即將大禍臨頭的不妙感同時縈繞在心頭。
他是先行迴來的,需要先在邊境附近規劃好草場、邊境北移、戰利品分配等等諸多事宜,隻是當看到城關底下等著的那一行人時,李牧就知道自己完不成這些事了。
“記住我路上跟你們說的那些安排。”
他看向了身旁的幾個將領。
慶幸的是,他早已將那些安排說給了這些將領聽,以保證自己哪怕暫時無法在北地主持這些事也能讓北地不亂。
跟幾個將領確認好後,一行人朝著前方而去。
城關門口。
以趙國宗正為首的人們正等待在這裏,畢竟將士凱旋,怎麽都得有一場歡迎儀式。
而這次的歡迎儀式……
“大將軍,請將北地事務暫且交給我,大將軍迴國都述職。”簡短的見禮和幾句場麵話後,宗正直接說道。
李牧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宗正可有把握?”
“有些。”
“可會亂了本將的安排?”
“隻要合理,本宗正照舊執行。”
李牧心裏鬆了一口氣。
“大將軍何時出發?”
“待我迴家一趟,即可出發。”
宗正猶豫了一下,低聲道:“請大將軍小心。”
“大王已知曉將軍在草原和秦國將領數次會麵之事,並且最近國中對大將軍家族之事已有流言。”
“而且。”
“在國都有人為你說好話。”
李牧愣了下,這不是好事嗎?
“是郭開在為你說好話。”
李牧:“……”
那這還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