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爭鋒夏威夷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s:
感謝小灰灰同學的滿讚,特加更一章。
1896年的美國大選,共和黨新秀麥金萊一般無二的擊敗能言善辯的年僅36歲的民主黨候選人布萊恩入主白宮。
1897年6月,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合並條約,同日麥金萊總統將該條約提交參議院。此舉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對,日本駐美公使星亨連夜飛書國內,建議外相大隈重信 “利用日夏現存的關係,以報複之名義迅速派遣若幹強大之軍艦,占領該島。”7月10日,日使再次向美國遞交照會,稱“日本擴張活動的範圍在太平洋”。
同一時間,日本駐柏林大使青木周藏也詢問赫伯特說:“德日秘約的適用條款是否可以擴大到美國?”
盡管青木的詢問有些不盡人情,不過赫伯特還是未按照習慣性的做法加以拒絕,而是找到海軍大臣諮詢美國的海軍實力情況。因為威廉在此前的幾次會議上多次表達了對於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厭惡,認為這是對英德主導的世界自由貿易的重大挑戰。
此時的美國海軍雖然已經經過了兩輪擴張計劃,但實力依然不強,比起日本和德國都略有不如。畢竟德國和日本在1895年以後的海軍擴張規模不是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可比的。
在和威廉商議後,赫伯特給予了日本方麵以比較明確的支持,並鼓勵日本政府在夏威夷事件中采取強硬立場。
其實美國和日本在夏威夷的衝突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夏威夷是中美航線上最重要的中繼站和美國捕鯨船的主要補給基地,美國於1842年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但此後幾度試圖將其兼並。日本在1871年與夏威夷王國建立外交關係,並簽訂了《日夏修好條約》,此後貧苦的日本農民不斷向夏威夷舉家移民。到1890年,夏威夷群島的日本移民已達1.2萬人。占當地總人口的13.3%,而美國移民還不到2000人。
1893年1月,夏威夷的美國移民“四大家族”在美國領事館和160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幫助下發動政變。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共和國”,日本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向夏威夷派遣軍艦。1月28日。從舊金山訪美歸國途中的“金剛”號巡航艦奉命駛入檀香山港,保護當地日僑利益。2月23日,東鄉平八郎艦長率“浪速”號巡洋艦抵達檀香山,與“金剛”會合。日本派遣軍艦的行動雖然沒有幹涉美國僑民政變的目的,但還是引起了美國的不滿,華盛頓受到秘密報告稱“浪速”號為夏威夷的日僑運去了武器。
1897年2月,美國和日本就夏威夷移民問題首次發生糾紛。此時日本移民數量已占夏威夷群島總人口的40%,達2.6萬,夏威夷地方政府開始阻止日本移民入境。2月27日,日本移民船“神州丸”抵達檀香山。船上463名移民被禁止上岸,此後不到一個月又相繼發生兩起日本移民被拒入境事件。4月15日,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命令“浪速”號巡洋艦再次前往夏威夷示威,美國針鋒相對,派出“費城”號戰艦與其對峙。“費城”號艦長得到命令,一旦日艦對夏威夷政府使用武力,就立即派海軍陸戰隊登陸,宣布美國對夏威夷實施保護。
在移民事件尚未妥善解決,美國政府就單方麵發動對夏威夷的法律兼並程序。日本自然是惱怒異常的。
在得到了德國的支持後,日本一方麵向華盛頓遞交了一份措辭強硬的照會,另一方麵出動了四條巡洋艦前往夏威夷海域示威,其中包括最新式的裝甲巡洋艦“富士”號和“敷島”號。
由於麥金萊前任的民主黨總統克裏夫蘭和夏威夷女王關係良好,他屢次拒絕國內要求吞並夏威夷的唿聲,並宣稱該國的獨立地位應該受到美國的尊重和保護。
因此,當美日外交爭端升級後,歐洲的政治輿論普遍傾向於保持該地區獨立,並援引美國前總統的公開言論來堵美國人的嘴。
日本由此得到了道義上的支持,從而更加無懼美國。
此一時間,“日本威脅論”的煽動性報道在美國輿論中頻繁出現。同時,海軍戰略學家馬漢則向助理海軍部長“西奧多一世”建言,太平洋的戰略地位應當優於太平洋,為此需要加強太平洋艦隊實力並加快在中美洲地峽開鑿運河的工作。為此,羅斯福要求海軍學院製定一個戰爭計劃,於是以蒙哥馬利-西卡德海軍少將為首的特別委員會在同時進行兩場作戰的假想基礎上擬定出海軍作戰戰略:美國海軍主力部署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對付主要敵人西班牙,在太平洋隻集結少數兵力,防止日本奪取夏威夷。
在羅斯福看來,展開一場對外戰爭是必需的,因為他在就任助理海軍部長之前就已經認識到“苟且偷安的風氣在有產階級子女中間,尤其在東部各州有產階級子女中間,愈來愈嚴重”,因此“打仗是增強民主性格的最好辦法”。
不過,羅斯福也深刻察覺到美國實力上的弱小,日本海軍的些微優勢他可以不予重視,畢竟美國的資源、人口和工業化程度都是日本無法比擬的,真要打仗美國根本不會畏懼日本。但是日本的背後有一個可靠的盟友,還有歐洲的普遍同情,而美國卻是不折不扣的“一個人在戰鬥”。
經過通盤考慮,羅斯福向麥金萊總統進言,在日本態度強硬的情況下應予以妥協。在古巴和夏威夷兩個問題上,應該優先解決前者。
畢竟,美日兩國雖然因夏威夷問題而生出齷齪,但是總體關係還是十分良好的,美國是日本生絲和綠茶的最大買主,在亞洲的各項事務中也多和日本保持協調。比如,甲午戰爭期間美國駐北京公使田貝就是有名的“親日派”,他按照外交部訓令,向日本方麵提供了大量的清廷決策情報。
相比日本蒸蒸日上的國力和民族精神,南歐的拉丁民族已經徹底衰弱了。
雖然由於滅蚊效果顯著,使得在古巴作戰的西班牙軍隊的患病人數從80%下降到50%,不過古巴革命仍沒有徹底撲滅。在島嶼東部的偏僻山區地帶,依然活躍著一支規模不大的革命隊伍,他們得到了來自美國民間的資助。
羅斯福認為想辦法支援古巴革命者,從而找機會對西班牙開戰以獲得古巴和波多黎各兩塊西屬殖民地,這應當也必須是美國擴張政策的優先考慮。
麥金萊總統經過通盤考慮部分接受了羅斯福的建議。
1897年年底,美國就夏威夷問題和日本達成諒解,雙方約定共同在夏威夷地區排除第三國的影響,並維護地區現狀。美國政府同意向被迫返迴的日本移民賠償7.5萬美元,日本承諾不再單方麵增加日本在夏威夷的移民人數。
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重大的國際爭端中把自身置於和一個西方強國準平等的外交地位。同時,事情的結果也足以令日本感到歡唿雀躍的,在平行位麵中,日本由於未得到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的支持,因此果斷放棄在夏威夷問題上和美國政府叫板,明治時代的重臣們認為這是小國崛起過程中必要的忍耐。
本位麵,日本依靠德國的支持,以外交手段獲得了巨大勝利和不小的現實利益。這一事件本身的影響雖然有限,但對日本政治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使“明治時代的光榮”在文官政府的主導下一直延續下來。在以後的幾十年裏,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軍方的建議都難以逾越內閣的決定,從而使日本在對外政策上保持由一而終。
感謝小灰灰同學的滿讚,特加更一章。
1896年的美國大選,共和黨新秀麥金萊一般無二的擊敗能言善辯的年僅36歲的民主黨候選人布萊恩入主白宮。
1897年6月,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合並條約,同日麥金萊總統將該條約提交參議院。此舉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對,日本駐美公使星亨連夜飛書國內,建議外相大隈重信 “利用日夏現存的關係,以報複之名義迅速派遣若幹強大之軍艦,占領該島。”7月10日,日使再次向美國遞交照會,稱“日本擴張活動的範圍在太平洋”。
同一時間,日本駐柏林大使青木周藏也詢問赫伯特說:“德日秘約的適用條款是否可以擴大到美國?”
盡管青木的詢問有些不盡人情,不過赫伯特還是未按照習慣性的做法加以拒絕,而是找到海軍大臣諮詢美國的海軍實力情況。因為威廉在此前的幾次會議上多次表達了對於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厭惡,認為這是對英德主導的世界自由貿易的重大挑戰。
此時的美國海軍雖然已經經過了兩輪擴張計劃,但實力依然不強,比起日本和德國都略有不如。畢竟德國和日本在1895年以後的海軍擴張規模不是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可比的。
在和威廉商議後,赫伯特給予了日本方麵以比較明確的支持,並鼓勵日本政府在夏威夷事件中采取強硬立場。
其實美國和日本在夏威夷的衝突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夏威夷是中美航線上最重要的中繼站和美國捕鯨船的主要補給基地,美國於1842年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但此後幾度試圖將其兼並。日本在1871年與夏威夷王國建立外交關係,並簽訂了《日夏修好條約》,此後貧苦的日本農民不斷向夏威夷舉家移民。到1890年,夏威夷群島的日本移民已達1.2萬人。占當地總人口的13.3%,而美國移民還不到2000人。
1893年1月,夏威夷的美國移民“四大家族”在美國領事館和160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幫助下發動政變。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共和國”,日本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向夏威夷派遣軍艦。1月28日。從舊金山訪美歸國途中的“金剛”號巡航艦奉命駛入檀香山港,保護當地日僑利益。2月23日,東鄉平八郎艦長率“浪速”號巡洋艦抵達檀香山,與“金剛”會合。日本派遣軍艦的行動雖然沒有幹涉美國僑民政變的目的,但還是引起了美國的不滿,華盛頓受到秘密報告稱“浪速”號為夏威夷的日僑運去了武器。
1897年2月,美國和日本就夏威夷移民問題首次發生糾紛。此時日本移民數量已占夏威夷群島總人口的40%,達2.6萬,夏威夷地方政府開始阻止日本移民入境。2月27日,日本移民船“神州丸”抵達檀香山。船上463名移民被禁止上岸,此後不到一個月又相繼發生兩起日本移民被拒入境事件。4月15日,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命令“浪速”號巡洋艦再次前往夏威夷示威,美國針鋒相對,派出“費城”號戰艦與其對峙。“費城”號艦長得到命令,一旦日艦對夏威夷政府使用武力,就立即派海軍陸戰隊登陸,宣布美國對夏威夷實施保護。
在移民事件尚未妥善解決,美國政府就單方麵發動對夏威夷的法律兼並程序。日本自然是惱怒異常的。
在得到了德國的支持後,日本一方麵向華盛頓遞交了一份措辭強硬的照會,另一方麵出動了四條巡洋艦前往夏威夷海域示威,其中包括最新式的裝甲巡洋艦“富士”號和“敷島”號。
由於麥金萊前任的民主黨總統克裏夫蘭和夏威夷女王關係良好,他屢次拒絕國內要求吞並夏威夷的唿聲,並宣稱該國的獨立地位應該受到美國的尊重和保護。
因此,當美日外交爭端升級後,歐洲的政治輿論普遍傾向於保持該地區獨立,並援引美國前總統的公開言論來堵美國人的嘴。
日本由此得到了道義上的支持,從而更加無懼美國。
此一時間,“日本威脅論”的煽動性報道在美國輿論中頻繁出現。同時,海軍戰略學家馬漢則向助理海軍部長“西奧多一世”建言,太平洋的戰略地位應當優於太平洋,為此需要加強太平洋艦隊實力並加快在中美洲地峽開鑿運河的工作。為此,羅斯福要求海軍學院製定一個戰爭計劃,於是以蒙哥馬利-西卡德海軍少將為首的特別委員會在同時進行兩場作戰的假想基礎上擬定出海軍作戰戰略:美國海軍主力部署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對付主要敵人西班牙,在太平洋隻集結少數兵力,防止日本奪取夏威夷。
在羅斯福看來,展開一場對外戰爭是必需的,因為他在就任助理海軍部長之前就已經認識到“苟且偷安的風氣在有產階級子女中間,尤其在東部各州有產階級子女中間,愈來愈嚴重”,因此“打仗是增強民主性格的最好辦法”。
不過,羅斯福也深刻察覺到美國實力上的弱小,日本海軍的些微優勢他可以不予重視,畢竟美國的資源、人口和工業化程度都是日本無法比擬的,真要打仗美國根本不會畏懼日本。但是日本的背後有一個可靠的盟友,還有歐洲的普遍同情,而美國卻是不折不扣的“一個人在戰鬥”。
經過通盤考慮,羅斯福向麥金萊總統進言,在日本態度強硬的情況下應予以妥協。在古巴和夏威夷兩個問題上,應該優先解決前者。
畢竟,美日兩國雖然因夏威夷問題而生出齷齪,但是總體關係還是十分良好的,美國是日本生絲和綠茶的最大買主,在亞洲的各項事務中也多和日本保持協調。比如,甲午戰爭期間美國駐北京公使田貝就是有名的“親日派”,他按照外交部訓令,向日本方麵提供了大量的清廷決策情報。
相比日本蒸蒸日上的國力和民族精神,南歐的拉丁民族已經徹底衰弱了。
雖然由於滅蚊效果顯著,使得在古巴作戰的西班牙軍隊的患病人數從80%下降到50%,不過古巴革命仍沒有徹底撲滅。在島嶼東部的偏僻山區地帶,依然活躍著一支規模不大的革命隊伍,他們得到了來自美國民間的資助。
羅斯福認為想辦法支援古巴革命者,從而找機會對西班牙開戰以獲得古巴和波多黎各兩塊西屬殖民地,這應當也必須是美國擴張政策的優先考慮。
麥金萊總統經過通盤考慮部分接受了羅斯福的建議。
1897年年底,美國就夏威夷問題和日本達成諒解,雙方約定共同在夏威夷地區排除第三國的影響,並維護地區現狀。美國政府同意向被迫返迴的日本移民賠償7.5萬美元,日本承諾不再單方麵增加日本在夏威夷的移民人數。
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重大的國際爭端中把自身置於和一個西方強國準平等的外交地位。同時,事情的結果也足以令日本感到歡唿雀躍的,在平行位麵中,日本由於未得到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的支持,因此果斷放棄在夏威夷問題上和美國政府叫板,明治時代的重臣們認為這是小國崛起過程中必要的忍耐。
本位麵,日本依靠德國的支持,以外交手段獲得了巨大勝利和不小的現實利益。這一事件本身的影響雖然有限,但對日本政治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使“明治時代的光榮”在文官政府的主導下一直延續下來。在以後的幾十年裏,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軍方的建議都難以逾越內閣的決定,從而使日本在對外政策上保持由一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