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邊境戰役(二)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斯特拉斯堡兩千年來一直是阿爾薩斯地區的經濟和行政中心,也是溝通萊茵河兩岸的交通樞紐,城市的德語名稱本意便是“道路上的城市”。
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這座城市和周邊的阿爾薩斯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隨著帝國在三十年戰爭後被肢解,1681年,斯特拉斯堡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奪取。
此後將近200年的時間裏,斯特拉斯堡成為法國西北邊境最重要的城市。
期間滄海桑田,人事變遷,宗教和革命成為那兩個世紀的主題詞。
1685年,路易十四公布《楓丹白露敕令》,宣布廢除1598年的《南特敕令》,官方的宗教不寬容政策導致許多新教徒被逐出斯特拉斯堡和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也從路德會手中交給羅馬天主教。德語的路德會大學一直堅持到法國革命,其中著名的學生有歌德和赫爾德。
法國革命期間,在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在斯特拉斯堡市長家中進晚餐時,譜寫了萊茵守軍戰曲,即後來的法國國歌《馬賽曲》。
正是由於大革命的影響,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徹底印入阿爾薩斯人的骨髓,這也正是當地人和德國同文同種卻並不認同普魯士德國文化的原因。
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七天,威廉移駕斯特拉斯堡,象征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王家的黑鷹旗幟飄揚在國王城堡上空。國王城堡是斯特拉斯堡最有名的皇家古堡,起源可追溯到墨洛溫時期。它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最喜愛的行宮。哈布斯堡王朝時期,查理五世將其贈予斯特拉斯堡主教府,並於1580年附屬於老城防禦係統,因此兼有住宅與城鎮軍事防禦的雙重功能。
每日例行的軍事會議威廉一般是不參加的,而且他極有自知之明的對於總參謀部的指揮工作從不幹預。
不過,對於最新的戰局瓦德西一定會在必要的時候加以匯報,因為無論在任何時候威廉都是德軍的統帥。
“陛下,當下的局麵已經超出了我們戰前的考慮。法軍把主力放在了中路,他們試圖從薩爾堡打開突破口。由於我軍的主動撤退,法軍右翼已經到達了我們預定的戰場,隻是數量太少,和我們戰前的預估差距很大。”瓦德西神情有些沮喪的向威廉解釋道。
威廉站在案幾前,看著眼前一張:1的戰區地圖,長久沒有說話。
瓦德西的計劃他是十分清楚的,當時普遍認為,法軍要想大舉進攻,隻能從右翼展開其兵力,因為梅斯要塞和薩爾堡要塞都是短期內難以突破的。如此,隻要德軍將法軍主力誘入科爾馬一帶,便可主力盡出,聚而殲之。
但是法軍居然把主力放在了中路,這樣,瓦德西在邊境殲滅法軍主力的計劃就大半落空了。
“法軍在右翼有多少兵力。”威廉平靜而溫和的說道。
“大約有9個師。”瓦德西道。
“如果按照計劃行事,我們能將這9個師全部吃掉嗎?”威廉道。
“法軍在米盧斯以及交通線上駐留了大量兵力,真正攻擊科爾馬的隻有5個師的。”
“這麽說,在上阿爾薩斯,我們隻能抓住法軍5個師了?你之前預計的可是15-20個師。”
“陛下,讓您失望了。”
“戰場瞬息萬變,毛奇伯爵說過,所有的確定性計劃都隻能製訂到開戰前一分鍾。所以這不是你和你的作戰計劃的錯,而法軍既然選擇了無法通行的中路,那麽他們就必然要為之付出代價。從巴克爾將軍昨日的報告看,法軍在薩爾堡傷亡很大,現在隻要我們還能頑強的守住薩爾堡,那麽法軍的戰略意圖便無法實現,我們便還有機會。”威廉隨意看了瓦德西一眼,神情嚴肅的說道。
“這個……”瓦德西,頓了一頓說道:
“陛下,總參謀部的最新計劃是打算放棄薩爾堡,把中路的法軍主力放進來,然後在斯特拉斯堡城下和敵軍決戰。由於我們有以逸待勞和兵力上的巨大優勢,因此在我們選定的戰場上,法軍必敗無疑。”
“雙方主力在斯特拉斯堡前的開闊地上決戰,怎麽看這都像是正麵的大會戰,而非圍殲戰。如此,即便獲勝,恐怕也會付出重大傷亡的。”威廉若有所思的說道。
“為了達成決戰的目標,在無法實施包圍的情況下,隻能退而求其次。決戰的勝利會大大縮短整場戰爭的時間,否則一旦把法軍主力放虎歸山,西線戰場將會陷入漫長的持久戰,期間不僅英國會借口幹預,而且我們在後期進攻時會遭遇更大的傷亡。”瓦德西堅定的說道。
“如果把中路法軍發過來,你覺得我們能獲得怎樣的戰果。”
“陛下,一旦法軍突破薩爾堡,他們必然希望一舉攻破斯特拉斯堡,所以他們會進一步把預備隊調往右翼,猛攻科爾馬,這樣法軍中路和右路分進合擊以求達到最佳的戰術效果,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貝爾福至斯特拉斯堡的鐵路保持後勤的供應。”
瓦德西說完後,威廉看看地圖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們如何行動。”
瓦德西用手指著地圖上的地標,繼續說道:“法軍把主力和預備隊全部投入中路和右路,那麽其左路必然空虛,我們現在就把隱蔽在薩爾布呂肯的部隊全部調往梅斯,當斯塔拉斯堡決戰打響後,我軍左翼主力從梅斯發起反擊,向東一直打到貝爾福,這樣就能切斷前線法軍的歸路和後勤補給線。我估計,貝爾福陷落之時,就是法國投降之日。”
威廉不得不承認總參謀部的計劃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的不確定性,那就是如果法國人提前知道了德軍的真實兵力怎麽辦?
瓦德西顯然也了解這一弱點,所以,他繼續道:“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法國統帥部知道了我們在西線的確切兵力,那麽他們就會變成驚弓之鳥匆匆向後退走,決戰的意圖便無法實現了。”
“那麽你覺得法國人在會戰打響前獲得我軍真實兵力狀況的幾率有多大?”威廉順著瓦德西的思路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也許有一半的機會。”
“如果是五成的話,那完全是在賭博了。他們一旦識破我們的虛實,一定會退守薩爾堡和米盧斯,這將使我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麵。”
“是的,陛下。”
“此事關係重大,事關西線作戰的成敗。你現在就去召集有關人員,半小時後召開禦前軍事會議,我要聽聽所有人的看法。”
“是,陛下。”
在隨後召開的禦前軍事會議上,德軍將領各抒己見,不過“畢其功於一役”的看法還是占了超過半數。
“我們在梅斯和薩爾布呂肯之間的巨大的軍事調動瞞不過法國間諜的眼睛,而且我軍在東線的空虛俄軍肯定也已經感覺到,所以即便法國人沒有獲得確切的情報,僅僅出於戰術的謹慎,也必定會懷疑我軍主力已經全部集結在西線。”軍需總監施裏芬伯爵的一句話警醒了眾人,威廉也微微點了點頭。
“我相信,法國人此刻還不知道我們在西線的真正實力,但是從薩爾堡撤軍到斯特拉斯堡會戰打響,期間法軍至少需要十天的準備時間。隻要法國總參謀部還具備正常的軍事水準,他們一定會窺破我們的戰略意圖,所以我軍在斯特拉斯堡決戰的目標有90%的可能無法實現。”施裏芬繼續說道。
施裏芬骨子裏雖然還惦記著他那偉大的“坎尼式”行軍,但是出於對破壞比利時中立後果的擔心,威廉根本就沒有給其申辯的機會,便把那份“施裏芬計劃”打入了故紙堆。
因此,西線的方案是瓦德西和行軍處長格雷特等幾名高級參謀一起製訂的,並得到各集團軍司令以及威廉的一致肯定,不過反對“瓦德西計劃”的也並非沒有,施裏芬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瓦德西計劃中,德軍為了達成對右翼法軍的戰略包圍,必須以8個師的兵力從薩爾堡出發,沿著通行極差的中路突破法德邊境的法國要塞呂內維爾(就是法軍主力走的那條路),然後折向東北從後麵包抄法軍主力。呂內維爾一直以來隻是個邊境小鎮,其地勢並不適合修建要塞,但法軍為了增強在邊境防禦戰的實力,延緩德軍主力突破的時間才硬著頭皮修建了一座規模不大的要塞。
在德軍看來,突破這樣的小型要塞並不困難,但問題在於從呂內維爾折向東北的道路是一條山間小路,連砂石路都算不少,炮兵根本無法通行。
施裏芬認為小路的通過性太差,稍微遇到些抵抗,就可能耽誤很長時間,在加上沒有炮兵協同,因此很難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指定戰場。
不過,既然“瓦德西計劃”泡了湯,那麽施裏芬的疑慮自然無法驗證了。
“我認為下一階段,我軍應固守薩爾堡要塞,並全殲攻擊科爾馬的法軍,從而吸引中路的法軍增援貝爾福。同時,我軍以梅斯要塞的全部力量在西路發起反擊,擊潰法軍左翼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包圍凡爾登要塞。我相信,既然法國人敢於大舉進攻,那麽他們一定十分自信的抽調了部分後方要塞的兵力,此刻凡爾登的防禦應該十分薄弱。”
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這座城市和周邊的阿爾薩斯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隨著帝國在三十年戰爭後被肢解,1681年,斯特拉斯堡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奪取。
此後將近200年的時間裏,斯特拉斯堡成為法國西北邊境最重要的城市。
期間滄海桑田,人事變遷,宗教和革命成為那兩個世紀的主題詞。
1685年,路易十四公布《楓丹白露敕令》,宣布廢除1598年的《南特敕令》,官方的宗教不寬容政策導致許多新教徒被逐出斯特拉斯堡和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也從路德會手中交給羅馬天主教。德語的路德會大學一直堅持到法國革命,其中著名的學生有歌德和赫爾德。
法國革命期間,在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在斯特拉斯堡市長家中進晚餐時,譜寫了萊茵守軍戰曲,即後來的法國國歌《馬賽曲》。
正是由於大革命的影響,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徹底印入阿爾薩斯人的骨髓,這也正是當地人和德國同文同種卻並不認同普魯士德國文化的原因。
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七天,威廉移駕斯特拉斯堡,象征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王家的黑鷹旗幟飄揚在國王城堡上空。國王城堡是斯特拉斯堡最有名的皇家古堡,起源可追溯到墨洛溫時期。它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最喜愛的行宮。哈布斯堡王朝時期,查理五世將其贈予斯特拉斯堡主教府,並於1580年附屬於老城防禦係統,因此兼有住宅與城鎮軍事防禦的雙重功能。
每日例行的軍事會議威廉一般是不參加的,而且他極有自知之明的對於總參謀部的指揮工作從不幹預。
不過,對於最新的戰局瓦德西一定會在必要的時候加以匯報,因為無論在任何時候威廉都是德軍的統帥。
“陛下,當下的局麵已經超出了我們戰前的考慮。法軍把主力放在了中路,他們試圖從薩爾堡打開突破口。由於我軍的主動撤退,法軍右翼已經到達了我們預定的戰場,隻是數量太少,和我們戰前的預估差距很大。”瓦德西神情有些沮喪的向威廉解釋道。
威廉站在案幾前,看著眼前一張:1的戰區地圖,長久沒有說話。
瓦德西的計劃他是十分清楚的,當時普遍認為,法軍要想大舉進攻,隻能從右翼展開其兵力,因為梅斯要塞和薩爾堡要塞都是短期內難以突破的。如此,隻要德軍將法軍主力誘入科爾馬一帶,便可主力盡出,聚而殲之。
但是法軍居然把主力放在了中路,這樣,瓦德西在邊境殲滅法軍主力的計劃就大半落空了。
“法軍在右翼有多少兵力。”威廉平靜而溫和的說道。
“大約有9個師。”瓦德西道。
“如果按照計劃行事,我們能將這9個師全部吃掉嗎?”威廉道。
“法軍在米盧斯以及交通線上駐留了大量兵力,真正攻擊科爾馬的隻有5個師的。”
“這麽說,在上阿爾薩斯,我們隻能抓住法軍5個師了?你之前預計的可是15-20個師。”
“陛下,讓您失望了。”
“戰場瞬息萬變,毛奇伯爵說過,所有的確定性計劃都隻能製訂到開戰前一分鍾。所以這不是你和你的作戰計劃的錯,而法軍既然選擇了無法通行的中路,那麽他們就必然要為之付出代價。從巴克爾將軍昨日的報告看,法軍在薩爾堡傷亡很大,現在隻要我們還能頑強的守住薩爾堡,那麽法軍的戰略意圖便無法實現,我們便還有機會。”威廉隨意看了瓦德西一眼,神情嚴肅的說道。
“這個……”瓦德西,頓了一頓說道:
“陛下,總參謀部的最新計劃是打算放棄薩爾堡,把中路的法軍主力放進來,然後在斯特拉斯堡城下和敵軍決戰。由於我們有以逸待勞和兵力上的巨大優勢,因此在我們選定的戰場上,法軍必敗無疑。”
“雙方主力在斯特拉斯堡前的開闊地上決戰,怎麽看這都像是正麵的大會戰,而非圍殲戰。如此,即便獲勝,恐怕也會付出重大傷亡的。”威廉若有所思的說道。
“為了達成決戰的目標,在無法實施包圍的情況下,隻能退而求其次。決戰的勝利會大大縮短整場戰爭的時間,否則一旦把法軍主力放虎歸山,西線戰場將會陷入漫長的持久戰,期間不僅英國會借口幹預,而且我們在後期進攻時會遭遇更大的傷亡。”瓦德西堅定的說道。
“如果把中路法軍發過來,你覺得我們能獲得怎樣的戰果。”
“陛下,一旦法軍突破薩爾堡,他們必然希望一舉攻破斯特拉斯堡,所以他們會進一步把預備隊調往右翼,猛攻科爾馬,這樣法軍中路和右路分進合擊以求達到最佳的戰術效果,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貝爾福至斯特拉斯堡的鐵路保持後勤的供應。”
瓦德西說完後,威廉看看地圖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們如何行動。”
瓦德西用手指著地圖上的地標,繼續說道:“法軍把主力和預備隊全部投入中路和右路,那麽其左路必然空虛,我們現在就把隱蔽在薩爾布呂肯的部隊全部調往梅斯,當斯塔拉斯堡決戰打響後,我軍左翼主力從梅斯發起反擊,向東一直打到貝爾福,這樣就能切斷前線法軍的歸路和後勤補給線。我估計,貝爾福陷落之時,就是法國投降之日。”
威廉不得不承認總參謀部的計劃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的不確定性,那就是如果法國人提前知道了德軍的真實兵力怎麽辦?
瓦德西顯然也了解這一弱點,所以,他繼續道:“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法國統帥部知道了我們在西線的確切兵力,那麽他們就會變成驚弓之鳥匆匆向後退走,決戰的意圖便無法實現了。”
“那麽你覺得法國人在會戰打響前獲得我軍真實兵力狀況的幾率有多大?”威廉順著瓦德西的思路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也許有一半的機會。”
“如果是五成的話,那完全是在賭博了。他們一旦識破我們的虛實,一定會退守薩爾堡和米盧斯,這將使我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麵。”
“是的,陛下。”
“此事關係重大,事關西線作戰的成敗。你現在就去召集有關人員,半小時後召開禦前軍事會議,我要聽聽所有人的看法。”
“是,陛下。”
在隨後召開的禦前軍事會議上,德軍將領各抒己見,不過“畢其功於一役”的看法還是占了超過半數。
“我們在梅斯和薩爾布呂肯之間的巨大的軍事調動瞞不過法國間諜的眼睛,而且我軍在東線的空虛俄軍肯定也已經感覺到,所以即便法國人沒有獲得確切的情報,僅僅出於戰術的謹慎,也必定會懷疑我軍主力已經全部集結在西線。”軍需總監施裏芬伯爵的一句話警醒了眾人,威廉也微微點了點頭。
“我相信,法國人此刻還不知道我們在西線的真正實力,但是從薩爾堡撤軍到斯特拉斯堡會戰打響,期間法軍至少需要十天的準備時間。隻要法國總參謀部還具備正常的軍事水準,他們一定會窺破我們的戰略意圖,所以我軍在斯特拉斯堡決戰的目標有90%的可能無法實現。”施裏芬繼續說道。
施裏芬骨子裏雖然還惦記著他那偉大的“坎尼式”行軍,但是出於對破壞比利時中立後果的擔心,威廉根本就沒有給其申辯的機會,便把那份“施裏芬計劃”打入了故紙堆。
因此,西線的方案是瓦德西和行軍處長格雷特等幾名高級參謀一起製訂的,並得到各集團軍司令以及威廉的一致肯定,不過反對“瓦德西計劃”的也並非沒有,施裏芬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瓦德西計劃中,德軍為了達成對右翼法軍的戰略包圍,必須以8個師的兵力從薩爾堡出發,沿著通行極差的中路突破法德邊境的法國要塞呂內維爾(就是法軍主力走的那條路),然後折向東北從後麵包抄法軍主力。呂內維爾一直以來隻是個邊境小鎮,其地勢並不適合修建要塞,但法軍為了增強在邊境防禦戰的實力,延緩德軍主力突破的時間才硬著頭皮修建了一座規模不大的要塞。
在德軍看來,突破這樣的小型要塞並不困難,但問題在於從呂內維爾折向東北的道路是一條山間小路,連砂石路都算不少,炮兵根本無法通行。
施裏芬認為小路的通過性太差,稍微遇到些抵抗,就可能耽誤很長時間,在加上沒有炮兵協同,因此很難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指定戰場。
不過,既然“瓦德西計劃”泡了湯,那麽施裏芬的疑慮自然無法驗證了。
“我認為下一階段,我軍應固守薩爾堡要塞,並全殲攻擊科爾馬的法軍,從而吸引中路的法軍增援貝爾福。同時,我軍以梅斯要塞的全部力量在西路發起反擊,擊潰法軍左翼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包圍凡爾登要塞。我相信,既然法國人敢於大舉進攻,那麽他們一定十分自信的抽調了部分後方要塞的兵力,此刻凡爾登的防禦應該十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