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啊?西夏連掙紮都不掙紮的嗎?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作者:明月思故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夏疆土不大,早年李氏皇族也曾多次進犯,掠奪我武國土地,但範老先生當年都打了迴來,如今不過手握五州之地。”
“前段時間,遼國欲滅國西夏,十萬夏軍折損十之五六。”
大抵就是一句話,西夏打不了仗。
遼國如今都被滅國了,更談何西夏呢?
自靈州而出,三十五萬大軍向西北行軍,五日之內,遇城摧城,地方百姓遙見武國行軍而來,紛紛跪地求饒,祈求留下一條性命。
當然這些人對林恆等人而言,殺了也沒有什麽價值,便懶得理會。
目標還是西夏的中興府,而這些人,不久之後便是武朝的子民了。
第七日,大軍已經到達中興府外,早已經破敗不堪的中興府,皇帝李江銘率領城內餘下的四萬軍隊,出城投降,獻出金銀綢緞,府庫皆空,隻求活命。
見此,林恆等人也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都不掙紮一下了嗎?
西夏皇帝苦笑著:“武朝天軍已將遼國有生戰力盡數破除,我西夏自知國運至此,豈敢頑抗?”
這話說的。
林恆都舍不得殺他了。
不等他詢問陳無極的事情,李江銘就立刻交代。
“西夏自當年兩位宗師死於貴國之後,便再無宗師強者,那陳無極,並非是我西夏派出.......”
見此,林恆也是倍感無語。
七日內行軍八百裏,見到的就是這個?
西夏皇帝見林恆等人不言語,以為是誠意不夠,百般思索之下,派人去宮內拿出鎮國之寶。
當盒子打開的時候,在場所有人,包括林恆在內,皆是被驚出一身冷汗。
唯見那檀木盒中放著的,是一塊以青色和田玉雕琢而成的國璽。
底部,以小篆雕刻,受命於天,即授永昌八字!
自漢末便失傳的傳國玉璽?如何會在這裏?
“我西夏為先唐舊臣,此物係李氏先祖隨唐高祖征戰突厥人時所繳獲,一直私藏至今,從不敢展露於世。”
“今天朝君主,大有一統天下之勢,特贈王璽,隻求拜為國臣,留的一家人性命.......”
林恆接過玉璽,緩緩打量。
從他的眼中,他見到玉璽內,有著濃鬱金色道韻在流轉不停。
當真是傳國玉璽?
居然還能從這裏被發現?
林恆笑著看了眼李金銘,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你這一條性命暫且就保住了。”
“你等且隨我麵見陛下,如何處置,還需陛下定奪。”
至此,隨著西夏交出傳國玉璽和天子冠冕,西夏中興府被武朝徹底掌控。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勒令全境上繳武器,一同帶迴武國,且自此不得再打造任何兵器,違令者誅殺九族!
盔甲、刀槍劍戟,數噸之中,一律拉迴武國。
皇室成員,也全部帶迴。
臨行前一晚,李金銘大擺宴席,為武朝將領慶祝,酒過三巡,眾人麵色發紅,也算興致盎然。
座上,楊家楊昭等人,種家種秋道等人,皆是兩大將門的話事人。
韓昌、嶽穆、狄藍三人,與其相對而坐,林恆高居座首。
“不成想,此戰打得如此的輕鬆,最費力的時候恐怕也是行軍之時吧?”
林恆笑著看向兩大將門之人,語氣和表情都格外耐人尋味。
楊昭聞言,嗬嗬一笑:“若非正麵戰線得到大勝,豈能嚇得西夏皇帝聞風喪膽呢,如此還是多虧了林總管。”
“林總管高義,若非林總管的火炮,我等哪裏會贏得如此輕鬆?”
林恆點了點頭,微微一笑。
“此戰過後,也僅剩幽州戰線了,想來以耶律頌的身份,讓遼軍臣服,並非難事。”
“遼國已滅、西夏已降,至此武國,可算一統?”
種秋道點了點頭:“自然是算。”
林恆繼續說道:“兩百年來,中原王朝再度一統,外敵已滅,如此盛況,空前未見啊!”
此話一出,酒桌之上,氣氛驟然冷了下來。
外敵已滅,說的是實情,可這種時候,特地陳述外敵的實情是為了什麽?
不就是說內亂尚未平息麽?
四大將門,除韓家不牽扯朝堂紛爭之外,三家皆是北海郡王的人。
在座的楊家、種家,以及如今尚且還在幽州戰場的姚家。
楊家和種家的人,立刻就知道林恆是什麽意思了。
如今的北海郡王,是他必須會鏟除的。
兩大將門征戰有功,大破靈州戰場,又隨軍一統來到西夏,讓西夏交出傳國玉璽和天子冠冕,對武國稱臣。
若是好好的,不亂折騰的話,將門榮譽再迭代百年都不會有人質疑。
將門還是皇族親封,如今若是站在皇族的對立麵,下場可見一般。
都是活了幾十年的人精了,豈能聽不出來林恆的這番話?
韓昌微微一笑瞧著對麵的幾位老朋友,並不言語,但眼神已然是在提醒。
今日若不表明立場,眼前的林總管隻怕迴去之後就要安插叛國罪名了。
如今大軍中,取得巨大戰功的並不在少數,光說嶽穆一人,便是陣斬宗師,敕封將門都可以,郭藥師縱然實力不足,可也是率領鎮北軍打下了巨大戰功的。
除了他們二人,新崛起的將領也不在少數,將門如今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楊昭驟然起身,朝著林恆躬身一拜。
“我楊家世世代代為武朝征戰,從前是,今後也是,誓死效忠陛下!”
種秋道也並不多言,同樣起身。
林恆見此,微微一笑。
“姚家的話,日後還要麻煩二位將軍了。”
能被北海郡王留在身邊的姚家,實力在將門中絕對算得上首位。
若是清洗北海郡王之時,姚家殊死抵抗,就要讓將門之人親自滅掉姚家。
大事都已經處理幹淨了,國內的這些內亂,也總該有個頭了。
“林總管放心,任何敢對陛下不忠之人,皆是我武朝的敵人!”
“我等絕不姑息!”
林恆舉起酒杯,遙遙表示敬意。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二位將軍了。”
“諸位,飲下這杯酒,從今往後,這天下,便是我武朝的天下!”
眾人紛紛起身。
實力、地位、權術,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在這慶功的宴席上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今日既然有了楊家和種家的這番話,就不必擔心他們兩家反水。
因為林恆是武道宗師,可四大將門拿不出來一個人!
若是有人謀反,那下場就和儒州戰線上的兩位宗師一模一樣了。
相比於跟隨北海郡王,愈發飄渺的獲勝可能,如今的武朝陛下才是如日中天。
沒人是傻子,也沒人敢拿一族性命去擔保。
戰事,就此落幕。
與此同時,距離西夏中興府一千五百裏的汴京內,楚寧河接到前線奏報,頓時雙目失神。
遼國被滅!
西夏投降!
下一個,可不就是輪到他了嗎?
楚寧河立刻想到了楚幼薇,自己的女兒。
那是陛下身邊最近的人,自己若要活命,便隻能去讓楚幼薇去求!
楚寧河找到相府內高手,即刻讓他們去為楚幼薇傳遞信件。
“前段時間,遼國欲滅國西夏,十萬夏軍折損十之五六。”
大抵就是一句話,西夏打不了仗。
遼國如今都被滅國了,更談何西夏呢?
自靈州而出,三十五萬大軍向西北行軍,五日之內,遇城摧城,地方百姓遙見武國行軍而來,紛紛跪地求饒,祈求留下一條性命。
當然這些人對林恆等人而言,殺了也沒有什麽價值,便懶得理會。
目標還是西夏的中興府,而這些人,不久之後便是武朝的子民了。
第七日,大軍已經到達中興府外,早已經破敗不堪的中興府,皇帝李江銘率領城內餘下的四萬軍隊,出城投降,獻出金銀綢緞,府庫皆空,隻求活命。
見此,林恆等人也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都不掙紮一下了嗎?
西夏皇帝苦笑著:“武朝天軍已將遼國有生戰力盡數破除,我西夏自知國運至此,豈敢頑抗?”
這話說的。
林恆都舍不得殺他了。
不等他詢問陳無極的事情,李江銘就立刻交代。
“西夏自當年兩位宗師死於貴國之後,便再無宗師強者,那陳無極,並非是我西夏派出.......”
見此,林恆也是倍感無語。
七日內行軍八百裏,見到的就是這個?
西夏皇帝見林恆等人不言語,以為是誠意不夠,百般思索之下,派人去宮內拿出鎮國之寶。
當盒子打開的時候,在場所有人,包括林恆在內,皆是被驚出一身冷汗。
唯見那檀木盒中放著的,是一塊以青色和田玉雕琢而成的國璽。
底部,以小篆雕刻,受命於天,即授永昌八字!
自漢末便失傳的傳國玉璽?如何會在這裏?
“我西夏為先唐舊臣,此物係李氏先祖隨唐高祖征戰突厥人時所繳獲,一直私藏至今,從不敢展露於世。”
“今天朝君主,大有一統天下之勢,特贈王璽,隻求拜為國臣,留的一家人性命.......”
林恆接過玉璽,緩緩打量。
從他的眼中,他見到玉璽內,有著濃鬱金色道韻在流轉不停。
當真是傳國玉璽?
居然還能從這裏被發現?
林恆笑著看了眼李金銘,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你這一條性命暫且就保住了。”
“你等且隨我麵見陛下,如何處置,還需陛下定奪。”
至此,隨著西夏交出傳國玉璽和天子冠冕,西夏中興府被武朝徹底掌控。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勒令全境上繳武器,一同帶迴武國,且自此不得再打造任何兵器,違令者誅殺九族!
盔甲、刀槍劍戟,數噸之中,一律拉迴武國。
皇室成員,也全部帶迴。
臨行前一晚,李金銘大擺宴席,為武朝將領慶祝,酒過三巡,眾人麵色發紅,也算興致盎然。
座上,楊家楊昭等人,種家種秋道等人,皆是兩大將門的話事人。
韓昌、嶽穆、狄藍三人,與其相對而坐,林恆高居座首。
“不成想,此戰打得如此的輕鬆,最費力的時候恐怕也是行軍之時吧?”
林恆笑著看向兩大將門之人,語氣和表情都格外耐人尋味。
楊昭聞言,嗬嗬一笑:“若非正麵戰線得到大勝,豈能嚇得西夏皇帝聞風喪膽呢,如此還是多虧了林總管。”
“林總管高義,若非林總管的火炮,我等哪裏會贏得如此輕鬆?”
林恆點了點頭,微微一笑。
“此戰過後,也僅剩幽州戰線了,想來以耶律頌的身份,讓遼軍臣服,並非難事。”
“遼國已滅、西夏已降,至此武國,可算一統?”
種秋道點了點頭:“自然是算。”
林恆繼續說道:“兩百年來,中原王朝再度一統,外敵已滅,如此盛況,空前未見啊!”
此話一出,酒桌之上,氣氛驟然冷了下來。
外敵已滅,說的是實情,可這種時候,特地陳述外敵的實情是為了什麽?
不就是說內亂尚未平息麽?
四大將門,除韓家不牽扯朝堂紛爭之外,三家皆是北海郡王的人。
在座的楊家、種家,以及如今尚且還在幽州戰場的姚家。
楊家和種家的人,立刻就知道林恆是什麽意思了。
如今的北海郡王,是他必須會鏟除的。
兩大將門征戰有功,大破靈州戰場,又隨軍一統來到西夏,讓西夏交出傳國玉璽和天子冠冕,對武國稱臣。
若是好好的,不亂折騰的話,將門榮譽再迭代百年都不會有人質疑。
將門還是皇族親封,如今若是站在皇族的對立麵,下場可見一般。
都是活了幾十年的人精了,豈能聽不出來林恆的這番話?
韓昌微微一笑瞧著對麵的幾位老朋友,並不言語,但眼神已然是在提醒。
今日若不表明立場,眼前的林總管隻怕迴去之後就要安插叛國罪名了。
如今大軍中,取得巨大戰功的並不在少數,光說嶽穆一人,便是陣斬宗師,敕封將門都可以,郭藥師縱然實力不足,可也是率領鎮北軍打下了巨大戰功的。
除了他們二人,新崛起的將領也不在少數,將門如今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楊昭驟然起身,朝著林恆躬身一拜。
“我楊家世世代代為武朝征戰,從前是,今後也是,誓死效忠陛下!”
種秋道也並不多言,同樣起身。
林恆見此,微微一笑。
“姚家的話,日後還要麻煩二位將軍了。”
能被北海郡王留在身邊的姚家,實力在將門中絕對算得上首位。
若是清洗北海郡王之時,姚家殊死抵抗,就要讓將門之人親自滅掉姚家。
大事都已經處理幹淨了,國內的這些內亂,也總該有個頭了。
“林總管放心,任何敢對陛下不忠之人,皆是我武朝的敵人!”
“我等絕不姑息!”
林恆舉起酒杯,遙遙表示敬意。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二位將軍了。”
“諸位,飲下這杯酒,從今往後,這天下,便是我武朝的天下!”
眾人紛紛起身。
實力、地位、權術,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在這慶功的宴席上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今日既然有了楊家和種家的這番話,就不必擔心他們兩家反水。
因為林恆是武道宗師,可四大將門拿不出來一個人!
若是有人謀反,那下場就和儒州戰線上的兩位宗師一模一樣了。
相比於跟隨北海郡王,愈發飄渺的獲勝可能,如今的武朝陛下才是如日中天。
沒人是傻子,也沒人敢拿一族性命去擔保。
戰事,就此落幕。
與此同時,距離西夏中興府一千五百裏的汴京內,楚寧河接到前線奏報,頓時雙目失神。
遼國被滅!
西夏投降!
下一個,可不就是輪到他了嗎?
楚寧河立刻想到了楚幼薇,自己的女兒。
那是陛下身邊最近的人,自己若要活命,便隻能去讓楚幼薇去求!
楚寧河找到相府內高手,即刻讓他們去為楚幼薇傳遞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