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抄家還這麽高興?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作者:明月思故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真定韓家,武國四大將門之一。
或許相比於其他文人世家,將門在朝堂的地位並不高。
但底蘊,完完全全不是那些文人世家可以相比的。
文脈的傳承,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發展的象征,文化上的繁榮也意味著國家的繁榮。
但這前提,是一個國家的武力值,足夠地高。
四大將門在六十年前那場大戰之後,幾乎是對武朝的皇帝失望,其本身辭官的辭官,退隱的退隱。
楊、種、姚三家,於當朝為北海郡王所用,不設官身將位,隻以將門自稱參戰。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不缺乏具有遠見卓識的統兵者,將門更是人才輩出,從不在自身武學、統兵的手段上有任何輕視。
這三家,與韓家私自豢養私軍不同,家族內能力強的直接被安插在軍隊中,率兵統領整合軍紀,其眾多的子嗣,能讓其從上到下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結構對軍隊進行統領。
軍中之人,對將門仰慕者頗多。
怕死的當然還是絕大多數的,可有這群人在,也得給你折騰得不怕死。
大抵就是統兵和練軍的手段出類拔萃,能極大程度地緩解武朝軍隊怕死的性格。
但其治軍嚴苛程度,外人見了都會直唿殘忍。
姚家在北海郡王親自坐鎮的幽州,楊家和種家在廂軍眾多的靈州。
郭藥師坐鎮儒州,練兵手段也是出了名的狠辣。
短短半月時間,原本散漫的隊伍,便逐漸有了氣勢。
但將門統兵的手段高明不假,可歸根結底這些士兵的水平不足。
不如韓家將武學下放,凡軍中有功者,一到九品武學賞罰分明隨意挑選。
這是在整體的提升軍隊底層士兵的實力,所以相對於其他軍隊,韓家的這支私軍,絕對如同一把利劍一般,將劃破長空。
韓家當代家主,便是做出此等決議之人,他是曾隨韓家親眼見過那場大戰的人。
武人為何勝了還要簽下那澶淵之盟?
遼人的兵馬,太過於強盛!
那些人,根本就不怕死的,一個個都宛如深淵中走出來的惡鬼一般,見人就殺,茹毛飲血的蠻夷,被逼迫到絕路時,殺馬飲血食肉之後,渾身是血!
武朝軍人,光是見了就聞風喪膽,尤其是當靖康皇帝看到這一幕被差點嚇尿了,轉頭就準備和遼人議和。
不敢打,真的不敢打,除非能把遼人全部殺光,否則這些遼人還會殺迴來的。
但是的靖康皇帝,求的是一個和平,大不了割讓你土地,給你錢幣、茶葉、布匹、糧食,隻要你不打我們.......
澶淵之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國之間的關係。
六十年無大戰,中原和草原之間和平最長的一代!
然而,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身處資源匱乏地帶的遼國,實力迅速膨脹。
五十萬遼人,二十萬鐵騎!
你告訴我現在怎麽打?
遲早有一天要被滅國的!
朝中文人,一個個嘴裏喊著道德、仁義、為大計考慮。
可是屁用都沒有。
當年汴京城,楚寧河當權,權勢最盛之時。
一場相府主持的詩會,主題就是要人誇讚楚寧河如今的風光,當然是很隱晦的那種。
有個詩人,寫了首詩,諷刺朝政的。
一貶三千裏,再無音訊。
這就是朝政,這就是武朝腐敗糜爛的根源,這樣的國家,就算沒有敵國入侵,也是會自我瓦解的。
然而,正是這樣的時候,當今皇帝趙舒,借慕容女帝,反攻遼國!
因為這種時候,蹦出來一個太監,每天嘴裏喊著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可他,卻為武朝帶來了一種克製騎軍、克製遼軍的武器。
除皇宮之人,沒人知道武朝的火藥事業在林恆迴歸之後,究竟發展到什麽程度了。
但趙舒能有此把握,必然是已經到達了一定程度!
.......
汴京城,韓家。
從狄家迴來之後,韓昌也是在考慮著這些事情。
陛下要反攻遼國的事情,早就從朝堂上的耳朵那裏得知了。
否則早就把遼人女帝放了。
抓著,不就是為了讓遼人主動出兵嗎?
既然當今陛下打算一雪前恥,必然是有所把握。
那韓家多年練兵屯兵,自然是派上了用場。
他和林恆說這件事情,就是因為林恆和狄藍的關係,打算找個比較合適的線去委婉地告知陛下。
你手下有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屯兵三萬人,且全員習武,一對一對上遼人,可以碾壓.......
雖然不清楚林恆身為陛下身邊的太監,為啥是個男人。
但狄藍肯定不會找個閹人當自己男人的。
想想都有些奇怪那場麵。
但事已至此。
還可以借此,見一見多年未曾見過的兒子。
估計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了。
話說狄藍要不要成親,和那太監?
林恆的身份肯定是不能暴露出來的,畢竟一個太監和狄藍成親,傳出去不好聽。
但換種思路。
狄藍還是男子。
給那林恆蒙上蓋頭,八抬大轎?
老人頓時眼前一亮。
這主意好啊,自己是越活越通透了啊!
韓昌負手而立,望著祠堂裏那擺放著的牌位,不由得沾沾自喜。
然而,正在此時,下人來報。
“老爺,不好了啊!”
“龍衛帶著人來抄家來了!說咱們犯了事啊!”
聽到這話,老人的第一反應,那就是怒上心頭。
娘的,我韓家就算幾十年不出世,那也是將門,隱忍不發罷了!
誰敢拉屎到韓家的頭上!
不過他聽到龍衛的時候,不由得心頭一喜。
因為他一直懷疑,陛下身邊的龍衛裏麵,就有自家兒子韓稚圭!
不能是湊到一起去了吧?
韓昌邁著興奮的步子衝出門去。
此時,韓家的諸多後輩,提著槍挎著刀的,紛紛出來。
“他娘的,敢抄我們家,便是禁軍來了都不好使!”
“敢進門就捅死他們!”
趕到的韓昌見到這一幕,頓時臉色不好了。
“都把東西給老夫放下!”
眾人一臉懵逼。
“爺爺,這可是要抄咱們的家啊,咱們也沒犯事啊?”
“這可不是莫須有的罪名嗎?”
韓昌二話不說一巴掌上去。
“廢話那麽多幹嘛,趕緊滾,耽誤了老夫的事情,家法伺候!”
武人的家族,就是靠拳頭說話的。
眾人也不敢在這麽一個半步宗師麵前猖狂,可內心不滿啊!
人家抄家了,還沒有名頭,他們如何就不能反擊了?
老人隨即望向門口的那些龍衛。
都是披甲戴著頭盔,看不出麵容。
為首一人,身姿似乎是有些鼻翼地看著韓昌。
老人一眼就認出了來人。
果真是稚圭!
韓昌三步並兩步快步上前,一把握住了那人的手。
“我兒總算迴來了啊!”
身後的人一臉驚愕。
其中一個四十來歲的人舉起手。
“父親?”
然而韓昌顯然沒有搭理他。
韓稚圭急忙抽迴了手,淡淡道:“本官奉陛下旨意來抄家的,你家中有多少錢幣、兵器,悉數說來。”
韓昌二話不說。
“如今韓家在長安這邊,三百萬貫家財還是有的,盔甲一萬餘套,兵器約莫兩萬套!”
眾人又是一臉蒙逼。
人家問您就說?
“父親不能是老糊塗了吧?”
“噓,小心被揍.......”
韓稚圭點了點頭,然後招唿身後的人。
“別磨磨蹭蹭的,趕緊抄家!”
韓昌當即拉著韓稚圭的胳膊,一臉激動地往裏麵走。
“大人,老夫帶路……”
韓家的其他人,簡直都傻了。
這老太爺是要幹什麽?
不是,人家這是抄家來了啊!
哪裏還有帶路的啊!
或許相比於其他文人世家,將門在朝堂的地位並不高。
但底蘊,完完全全不是那些文人世家可以相比的。
文脈的傳承,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發展的象征,文化上的繁榮也意味著國家的繁榮。
但這前提,是一個國家的武力值,足夠地高。
四大將門在六十年前那場大戰之後,幾乎是對武朝的皇帝失望,其本身辭官的辭官,退隱的退隱。
楊、種、姚三家,於當朝為北海郡王所用,不設官身將位,隻以將門自稱參戰。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不缺乏具有遠見卓識的統兵者,將門更是人才輩出,從不在自身武學、統兵的手段上有任何輕視。
這三家,與韓家私自豢養私軍不同,家族內能力強的直接被安插在軍隊中,率兵統領整合軍紀,其眾多的子嗣,能讓其從上到下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結構對軍隊進行統領。
軍中之人,對將門仰慕者頗多。
怕死的當然還是絕大多數的,可有這群人在,也得給你折騰得不怕死。
大抵就是統兵和練軍的手段出類拔萃,能極大程度地緩解武朝軍隊怕死的性格。
但其治軍嚴苛程度,外人見了都會直唿殘忍。
姚家在北海郡王親自坐鎮的幽州,楊家和種家在廂軍眾多的靈州。
郭藥師坐鎮儒州,練兵手段也是出了名的狠辣。
短短半月時間,原本散漫的隊伍,便逐漸有了氣勢。
但將門統兵的手段高明不假,可歸根結底這些士兵的水平不足。
不如韓家將武學下放,凡軍中有功者,一到九品武學賞罰分明隨意挑選。
這是在整體的提升軍隊底層士兵的實力,所以相對於其他軍隊,韓家的這支私軍,絕對如同一把利劍一般,將劃破長空。
韓家當代家主,便是做出此等決議之人,他是曾隨韓家親眼見過那場大戰的人。
武人為何勝了還要簽下那澶淵之盟?
遼人的兵馬,太過於強盛!
那些人,根本就不怕死的,一個個都宛如深淵中走出來的惡鬼一般,見人就殺,茹毛飲血的蠻夷,被逼迫到絕路時,殺馬飲血食肉之後,渾身是血!
武朝軍人,光是見了就聞風喪膽,尤其是當靖康皇帝看到這一幕被差點嚇尿了,轉頭就準備和遼人議和。
不敢打,真的不敢打,除非能把遼人全部殺光,否則這些遼人還會殺迴來的。
但是的靖康皇帝,求的是一個和平,大不了割讓你土地,給你錢幣、茶葉、布匹、糧食,隻要你不打我們.......
澶淵之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國之間的關係。
六十年無大戰,中原和草原之間和平最長的一代!
然而,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身處資源匱乏地帶的遼國,實力迅速膨脹。
五十萬遼人,二十萬鐵騎!
你告訴我現在怎麽打?
遲早有一天要被滅國的!
朝中文人,一個個嘴裏喊著道德、仁義、為大計考慮。
可是屁用都沒有。
當年汴京城,楚寧河當權,權勢最盛之時。
一場相府主持的詩會,主題就是要人誇讚楚寧河如今的風光,當然是很隱晦的那種。
有個詩人,寫了首詩,諷刺朝政的。
一貶三千裏,再無音訊。
這就是朝政,這就是武朝腐敗糜爛的根源,這樣的國家,就算沒有敵國入侵,也是會自我瓦解的。
然而,正是這樣的時候,當今皇帝趙舒,借慕容女帝,反攻遼國!
因為這種時候,蹦出來一個太監,每天嘴裏喊著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可他,卻為武朝帶來了一種克製騎軍、克製遼軍的武器。
除皇宮之人,沒人知道武朝的火藥事業在林恆迴歸之後,究竟發展到什麽程度了。
但趙舒能有此把握,必然是已經到達了一定程度!
.......
汴京城,韓家。
從狄家迴來之後,韓昌也是在考慮著這些事情。
陛下要反攻遼國的事情,早就從朝堂上的耳朵那裏得知了。
否則早就把遼人女帝放了。
抓著,不就是為了讓遼人主動出兵嗎?
既然當今陛下打算一雪前恥,必然是有所把握。
那韓家多年練兵屯兵,自然是派上了用場。
他和林恆說這件事情,就是因為林恆和狄藍的關係,打算找個比較合適的線去委婉地告知陛下。
你手下有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屯兵三萬人,且全員習武,一對一對上遼人,可以碾壓.......
雖然不清楚林恆身為陛下身邊的太監,為啥是個男人。
但狄藍肯定不會找個閹人當自己男人的。
想想都有些奇怪那場麵。
但事已至此。
還可以借此,見一見多年未曾見過的兒子。
估計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了。
話說狄藍要不要成親,和那太監?
林恆的身份肯定是不能暴露出來的,畢竟一個太監和狄藍成親,傳出去不好聽。
但換種思路。
狄藍還是男子。
給那林恆蒙上蓋頭,八抬大轎?
老人頓時眼前一亮。
這主意好啊,自己是越活越通透了啊!
韓昌負手而立,望著祠堂裏那擺放著的牌位,不由得沾沾自喜。
然而,正在此時,下人來報。
“老爺,不好了啊!”
“龍衛帶著人來抄家來了!說咱們犯了事啊!”
聽到這話,老人的第一反應,那就是怒上心頭。
娘的,我韓家就算幾十年不出世,那也是將門,隱忍不發罷了!
誰敢拉屎到韓家的頭上!
不過他聽到龍衛的時候,不由得心頭一喜。
因為他一直懷疑,陛下身邊的龍衛裏麵,就有自家兒子韓稚圭!
不能是湊到一起去了吧?
韓昌邁著興奮的步子衝出門去。
此時,韓家的諸多後輩,提著槍挎著刀的,紛紛出來。
“他娘的,敢抄我們家,便是禁軍來了都不好使!”
“敢進門就捅死他們!”
趕到的韓昌見到這一幕,頓時臉色不好了。
“都把東西給老夫放下!”
眾人一臉懵逼。
“爺爺,這可是要抄咱們的家啊,咱們也沒犯事啊?”
“這可不是莫須有的罪名嗎?”
韓昌二話不說一巴掌上去。
“廢話那麽多幹嘛,趕緊滾,耽誤了老夫的事情,家法伺候!”
武人的家族,就是靠拳頭說話的。
眾人也不敢在這麽一個半步宗師麵前猖狂,可內心不滿啊!
人家抄家了,還沒有名頭,他們如何就不能反擊了?
老人隨即望向門口的那些龍衛。
都是披甲戴著頭盔,看不出麵容。
為首一人,身姿似乎是有些鼻翼地看著韓昌。
老人一眼就認出了來人。
果真是稚圭!
韓昌三步並兩步快步上前,一把握住了那人的手。
“我兒總算迴來了啊!”
身後的人一臉驚愕。
其中一個四十來歲的人舉起手。
“父親?”
然而韓昌顯然沒有搭理他。
韓稚圭急忙抽迴了手,淡淡道:“本官奉陛下旨意來抄家的,你家中有多少錢幣、兵器,悉數說來。”
韓昌二話不說。
“如今韓家在長安這邊,三百萬貫家財還是有的,盔甲一萬餘套,兵器約莫兩萬套!”
眾人又是一臉蒙逼。
人家問您就說?
“父親不能是老糊塗了吧?”
“噓,小心被揍.......”
韓稚圭點了點頭,然後招唿身後的人。
“別磨磨蹭蹭的,趕緊抄家!”
韓昌當即拉著韓稚圭的胳膊,一臉激動地往裏麵走。
“大人,老夫帶路……”
韓家的其他人,簡直都傻了。
這老太爺是要幹什麽?
不是,人家這是抄家來了啊!
哪裏還有帶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