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遼國人,大有問題!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作者:明月思故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朝會,紫宸殿上。
百官齊聲道:“陛下萬年,大武萬年!”
“諸位請起。”
此事,林恆又是很靈性地來了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趙舒瞥了眼林恆,但也並未說什麽。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眾人聞聲看去,正是負責朝中監察記錄事務的禦史宋茂。
“宋卿請講。”
隻見那中年男人向前跨出一步,稟報道:“掌印太監林恆,昨日在禮部與遼國使臣交涉之際破門而入,假傳聖旨,至使遼國使臣震怒談判破裂,其心可誅!”
“請陛下下令誅殺閹人林恆,以清君側!”
聽到這話,林恆不由得一愣,不會吧?
自己啥也沒幹啊,隻不過就是代為傳話,這就要彈劾自己讓陛下把他宰了了,這人也太狠了!
林恆默默記下了這人,等到日後有機會,絕對不能讓這家夥好過!
趙舒麵無表情道:“昨日遼人甚是猖狂,朕得知之後讓林恆代為傳話,此事並非虛假。”
宋茂顯然是有所準備,聽完趙舒說的話之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朗聲開口:
“古有秦國,早年始皇理政,勵精圖治,使得秦國蒸蒸日上,最終平定六國,一統天下。”
“而自秦國建國之後,便有內監趙高侍立左右,朝夕與秦王相伴服侍,自此之後,秦王任用閹人,不理朝中臣子,剛愎自用,誅殺李斯、韓非等權臣,又終日讓趙高主持朝政,使得秦國烏煙瘴氣,二世而亡!”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朝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朝所以興衰也......”
“陛下英明神武,自知其中道理,臣懇請陛下廢除掌印太監林恆,以正國本!”
先是清君側,後麵又來個正國本,不得不說,這宋茂還是會說的。
林恆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不過眼下陛下會因為這種事情把自己宰了嗎?
肯定不會,他現在派的上用處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嘿嘿,尤其是在應付皇後的事情上。
事實也不出林恆所料,趙舒直接否決:“孰忠孰奸,朕尚能分辨。林恆無非朕身邊內監,此事不必再提!”
話音剛落,趙元成出班,緩緩搖頭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在朝堂之上說出如此言論,吾等也是一心為陛下考慮,如此恐怕涼了臣子的心。”
“對於遼國歲幣一事,叔父不得不說你兩句了,那遼國如今兵強馬壯,我武國積弱已久,一旦談崩,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陛下尚且年輕,是非黑白還很難分辨清楚,這些事情老臣會為你做主的。”
“宋大人此話說的也並不無道理,宦官終究是個隱患。”
聽到這話,趙舒也是不由得皺起眉頭。
北海郡王這是把朕當成孩子了?
她不由得心中歎息一聲,父皇母後因病去世之後,她還未及冠便登基做了皇帝。
若是早些及冠,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按照武國律例,男子行冠禮之後才能上陣親征,順理成章的接管兵權。
因為隻有手握軍權,她這個皇帝做的才名正言順,不再受製於人!
此時,首輔楚寧河也開口說道:“昨日林恆在鴻臚寺,仰仗陛下聖威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竟然當眾讓遼國使臣難堪,若真的引來遼國大軍南下,一介太監又當如何承擔這責任......”
隨即老人看向不遠處的禦林軍,低聲道:“禦林軍,拿下林恆這個禍患!”
眼看著大殿之上禦林軍就要動手,趙舒猛拍龍椅怒道:“放肆,首輔當這皇宮是什麽地方,禦林軍是你想調動就調動的嗎?”
“今日誰若是再敢胡鬧,別怪朕不顧情麵,一律誅殺!”
此言一出,二人也知道趙舒是動了真火,紛紛迴列。
趙舒也看出來了,這些人彈劾誅殺林恆是假,惡心自己才是真的。
如今朝堂之上,首輔楚寧河一手遮天,朝中官員無不在其掌控之下,楚寧河要往北走,就沒人敢往南。
而凡是趙舒登基之前培養的官員,或流放或定罪誅殺,身邊早就是無人可用的局麵。
想到這裏,她心中不由得歎息一聲。
見鬧劇平息,趙舒看向殿下的馮廣問道:“昨日遼國使臣聽到朕的話之後,是何等反應?”
馮廣說道:“昨日林公公走後,那遼國使臣雖然憤怒不斷辱罵林公公,但卻與先前有些不一樣,竟再不提發兵南下之事...”
正當此時,門外有有人報,說遼國使臣求見。
“宣他們覲見。”
仍是昨日那幾個使臣覲見,上殿之後,為首的耶律睦達右手環胸單膝跪地。
“陛下龍體聖安!”
對於遼國,這便是臣子覲見君主的最高禮節,此般變化與昨日有天壤之別。
趙元成不禁皺起眉頭,為何今日這幫人如此恭敬了?
他看向楚寧河,老者眼眸微沉,似乎不為所動。
眾人也不免疑惑,難道是先禮後兵的法子?
趙舒看著幾人,雖然心中不解,但還是開口問道:“不知遼國使臣今日再次前來,是為何事?”
耶律睦達低下頭極為恭敬道:“陛下,昨日是睦達狂言了,今日特地求見陛下,是專門向陛下道歉的。”
“歲幣之事,不用增加,隻求遼國與武國繼續交好,並且睦達希望陛下能與遼國繼續通商互惠互利。”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起鍋來亂作一團。
鎮定如首輔楚寧河也是沒想到遼國使臣會來這麽一出。
昨日遼國使臣態度那般強硬,必然是受到了遼國皇帝的指使,對於歲幣之事絕對不會進行讓步!
可趙舒隻讓那太監憑一言就讓遼國使者改了主意?
老者內心驚愕不已,饒是養氣功夫到了極致,臉上神情也不禁錯愕。
離他兩步開外的趙元成此時麵色陰沉,無人知曉此時他心中在想什麽。
最吃驚的,莫過於以馮廣為首的禮部官員,個個跟見了鬼一樣。
別人或許不知道,畢竟昨天可是他們身在鴻臚寺與遼國使臣談判,那遼國使臣的嘴臉他們可是親眼見到過的。
咬死了三倍歲幣,一刻都不鬆口,隻要他們有半點要減少歲幣的意思,就揚言要鐵騎南下啊!
而且囂張跋扈至極,甚至指著他們的鼻子辱罵他們。
受了這麽大委屈的馮廣,在見到如此天差地別的時候,都不禁熱淚盈眶!
是因為陛下對於歲幣一事的強硬態度讓他們知難而退了!
眾人錯愕的、不解的、好奇的,無數種表情出現在他們的臉上。
而在看到遼國使臣態度變化如此之大的時候,林恆先是一愣,覺得有些奇怪。
即便是擔心武國與西夏結盟攻打遼國,也不會變臉變的這麽快啊?
不對勁!
這遼國人肯定有大問題!
百官齊聲道:“陛下萬年,大武萬年!”
“諸位請起。”
此事,林恆又是很靈性地來了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趙舒瞥了眼林恆,但也並未說什麽。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眾人聞聲看去,正是負責朝中監察記錄事務的禦史宋茂。
“宋卿請講。”
隻見那中年男人向前跨出一步,稟報道:“掌印太監林恆,昨日在禮部與遼國使臣交涉之際破門而入,假傳聖旨,至使遼國使臣震怒談判破裂,其心可誅!”
“請陛下下令誅殺閹人林恆,以清君側!”
聽到這話,林恆不由得一愣,不會吧?
自己啥也沒幹啊,隻不過就是代為傳話,這就要彈劾自己讓陛下把他宰了了,這人也太狠了!
林恆默默記下了這人,等到日後有機會,絕對不能讓這家夥好過!
趙舒麵無表情道:“昨日遼人甚是猖狂,朕得知之後讓林恆代為傳話,此事並非虛假。”
宋茂顯然是有所準備,聽完趙舒說的話之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朗聲開口:
“古有秦國,早年始皇理政,勵精圖治,使得秦國蒸蒸日上,最終平定六國,一統天下。”
“而自秦國建國之後,便有內監趙高侍立左右,朝夕與秦王相伴服侍,自此之後,秦王任用閹人,不理朝中臣子,剛愎自用,誅殺李斯、韓非等權臣,又終日讓趙高主持朝政,使得秦國烏煙瘴氣,二世而亡!”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朝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朝所以興衰也......”
“陛下英明神武,自知其中道理,臣懇請陛下廢除掌印太監林恆,以正國本!”
先是清君側,後麵又來個正國本,不得不說,這宋茂還是會說的。
林恆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不過眼下陛下會因為這種事情把自己宰了嗎?
肯定不會,他現在派的上用處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嘿嘿,尤其是在應付皇後的事情上。
事實也不出林恆所料,趙舒直接否決:“孰忠孰奸,朕尚能分辨。林恆無非朕身邊內監,此事不必再提!”
話音剛落,趙元成出班,緩緩搖頭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在朝堂之上說出如此言論,吾等也是一心為陛下考慮,如此恐怕涼了臣子的心。”
“對於遼國歲幣一事,叔父不得不說你兩句了,那遼國如今兵強馬壯,我武國積弱已久,一旦談崩,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陛下尚且年輕,是非黑白還很難分辨清楚,這些事情老臣會為你做主的。”
“宋大人此話說的也並不無道理,宦官終究是個隱患。”
聽到這話,趙舒也是不由得皺起眉頭。
北海郡王這是把朕當成孩子了?
她不由得心中歎息一聲,父皇母後因病去世之後,她還未及冠便登基做了皇帝。
若是早些及冠,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按照武國律例,男子行冠禮之後才能上陣親征,順理成章的接管兵權。
因為隻有手握軍權,她這個皇帝做的才名正言順,不再受製於人!
此時,首輔楚寧河也開口說道:“昨日林恆在鴻臚寺,仰仗陛下聖威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竟然當眾讓遼國使臣難堪,若真的引來遼國大軍南下,一介太監又當如何承擔這責任......”
隨即老人看向不遠處的禦林軍,低聲道:“禦林軍,拿下林恆這個禍患!”
眼看著大殿之上禦林軍就要動手,趙舒猛拍龍椅怒道:“放肆,首輔當這皇宮是什麽地方,禦林軍是你想調動就調動的嗎?”
“今日誰若是再敢胡鬧,別怪朕不顧情麵,一律誅殺!”
此言一出,二人也知道趙舒是動了真火,紛紛迴列。
趙舒也看出來了,這些人彈劾誅殺林恆是假,惡心自己才是真的。
如今朝堂之上,首輔楚寧河一手遮天,朝中官員無不在其掌控之下,楚寧河要往北走,就沒人敢往南。
而凡是趙舒登基之前培養的官員,或流放或定罪誅殺,身邊早就是無人可用的局麵。
想到這裏,她心中不由得歎息一聲。
見鬧劇平息,趙舒看向殿下的馮廣問道:“昨日遼國使臣聽到朕的話之後,是何等反應?”
馮廣說道:“昨日林公公走後,那遼國使臣雖然憤怒不斷辱罵林公公,但卻與先前有些不一樣,竟再不提發兵南下之事...”
正當此時,門外有有人報,說遼國使臣求見。
“宣他們覲見。”
仍是昨日那幾個使臣覲見,上殿之後,為首的耶律睦達右手環胸單膝跪地。
“陛下龍體聖安!”
對於遼國,這便是臣子覲見君主的最高禮節,此般變化與昨日有天壤之別。
趙元成不禁皺起眉頭,為何今日這幫人如此恭敬了?
他看向楚寧河,老者眼眸微沉,似乎不為所動。
眾人也不免疑惑,難道是先禮後兵的法子?
趙舒看著幾人,雖然心中不解,但還是開口問道:“不知遼國使臣今日再次前來,是為何事?”
耶律睦達低下頭極為恭敬道:“陛下,昨日是睦達狂言了,今日特地求見陛下,是專門向陛下道歉的。”
“歲幣之事,不用增加,隻求遼國與武國繼續交好,並且睦達希望陛下能與遼國繼續通商互惠互利。”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起鍋來亂作一團。
鎮定如首輔楚寧河也是沒想到遼國使臣會來這麽一出。
昨日遼國使臣態度那般強硬,必然是受到了遼國皇帝的指使,對於歲幣之事絕對不會進行讓步!
可趙舒隻讓那太監憑一言就讓遼國使者改了主意?
老者內心驚愕不已,饒是養氣功夫到了極致,臉上神情也不禁錯愕。
離他兩步開外的趙元成此時麵色陰沉,無人知曉此時他心中在想什麽。
最吃驚的,莫過於以馮廣為首的禮部官員,個個跟見了鬼一樣。
別人或許不知道,畢竟昨天可是他們身在鴻臚寺與遼國使臣談判,那遼國使臣的嘴臉他們可是親眼見到過的。
咬死了三倍歲幣,一刻都不鬆口,隻要他們有半點要減少歲幣的意思,就揚言要鐵騎南下啊!
而且囂張跋扈至極,甚至指著他們的鼻子辱罵他們。
受了這麽大委屈的馮廣,在見到如此天差地別的時候,都不禁熱淚盈眶!
是因為陛下對於歲幣一事的強硬態度讓他們知難而退了!
眾人錯愕的、不解的、好奇的,無數種表情出現在他們的臉上。
而在看到遼國使臣態度變化如此之大的時候,林恆先是一愣,覺得有些奇怪。
即便是擔心武國與西夏結盟攻打遼國,也不會變臉變的這麽快啊?
不對勁!
這遼國人肯定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