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我軍遊騎跨越大磧,在磧北草原哨探,暫未發現異動。”
“哨探區域在哪裏?”
“大王請看這邊....”
大帳裏,楚王宇文維乾正在和佐官研究敵情,如今是春天,他得提防身處磧北的東突厥派兵大軍南下,襲擾磧南草原各處官軍堡寨,提防對方襲擾鐵路建設工地。
官軍哨騎不畏艱險前往磧北哨探,為後方帶迴來前線情報,但宇文維乾拿到情報後卻不急著下判斷。
父親教導過他,說哨探是主帥的耳目,卻也容易被敵人通過蒙蔽哨探的方式蒙蔽主帥,所以身為主帥,對於哨探帶迴來的情報,要持懷疑態度。
不是懷疑哨探說謊,而是要提防哨探被人騙了而不自知,反倒誤導自己的判斷。
所以拿到了情報,得多問幾個“為什麽”。
哨騎的帶隊將領就在帳外候著,宇文維乾讓其進來,要當麵問一些問題。
來人有三個,當先一人身材彪悍,孔武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個騎戰好手,卻是軍校畢業生,多次率騎兵深入草原哨探,立下不少功勞。
如今是校尉,姓尉遲名融,以字“敬德”行於世。
宇文維乾聽到“尉遲”姓氏,不由得多看對方幾眼——他是皇後嫡次子,母族就是尉遲氏,奈何是逆賊。
天下同姓的人很多,姓尉遲不代表對方就是他的母族族親,況且他的母族早三十年就完蛋了。
“尉遲校尉,你深入磧北草原,寡人想聽聽你的經曆。”
尉遲敬德聞言行禮,隨後開始介紹自己和部下的哨探經曆。
宇文維乾坐鎮嶺南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軍旅經驗,雖然嶺南西道地區的作戰方式和草原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要摸清敵情,就得派出細作、哨探,探查對方虛實。
那麽,派出去的眾多哨探,會帶迴來大量消息,消息之間可能會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主帥要如何判斷呢?
這是一門學問,軍校裏有相關課程,而宇文維乾雖然沒上過軍校,但是有父親的教導,加上在嶺南西道鎮守多年,磨練出心得,所以現在發問,問得很細。
尉遲敬德逐一迴答,漸漸收起對這藩王的輕視之心。
他以前覺得這些嬌生慣養的藩王,無非是靠著出身好才身居高位,即便是領兵出征,也不過是掛個名號而已,實際軍務的處置和作戰指揮,都得靠長史和佐官來代勞。
現在一看,這位楚王感覺有點本事,不是繡花枕頭:麵上好看,肚子裏都是草。
轉念一想,當今天子稱帝前征戰多年、號稱不敗,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隻要精心栽培,教出來的兒子也不該差到哪裏去。
尉遲敬德的同袍做了補充,宇文維乾看著輿圖沉思,片刻後問:“也就是說,東突厥這邊,看上去沒有異動,但是有可能在別的地方搞小動作?”
尉遲敬德迴答:“迴大王,末將認為極有可能。”
“嗯....那處羅可汗繼位沒多久,就做出重大決定,帶著國人北遷,他總是要有個交代的....”宇文維乾喃喃自語,起身來迴走動。
“他賴賬,許多負債累累的部落自然感激涕零,但是,也有些貴族是放債的,是和瀚海公司合作發財的,這些人利益受損,處羅可汗要麽把這些人幹掉,要麽得想辦法補償....”
“你們探聽來的消息,沒說處羅可汗大規模清除異己,可想而知....”
尉遲敬德見著這位走來走去,其實自己想提建議:
不如主動出擊,派出精銳騎兵到磧北草原晃悠,嚇唬嚇唬對方,讓處羅可汗以為周軍要北伐,即便之前有了什麽鬼主意,之後也得打消念頭,專心防著南麵。
尉遲敬德是這麽想,卻沒有說出來,因為他不知這位楚王的品性如何,萬一對方是個爭功諉過、毫無擔待之人,反倒不妙。
卻見宇文維乾再次坐下,說:“處羅可汗在想什麽,我們不可能知道,對方有什麽陰謀詭計,我們在這裏想破頭也想不出來,與其以靜製動,不如....”
“尉遲校尉,寡人若讓你帶精銳騎兵到磧北草原晃蕩,嚇唬嚇唬他們,讓處羅可汗收起心思,一心一意防備南麵,你可敢去?”
立大功的機會來了,尉遲敬德卻知道這種行為有個很嚴重的隱患,若不提前打好鋪墊,自己容易倒黴。
他試探著問:‘大王,這算是擅開邊釁麽?’
“擅開邊釁?”宇文維乾聞言一愣,看著尉遲敬德,眼神變得精彩起來。
這校尉看起來粗中有細,不是莽夫啊...有意思,有意思....
宇文維乾如是想,隨後笑起來:“你莫要擔心,寡人會正式下令,讓你去磧北哨探,期間發生的任何事,都是對方尋釁滋事,要是朝廷怪罪下來,寡人自然會給說法。”
這下輪到尉遲敬德感慨了:這麽大膽,或者是有恃無恐?
楚王的身份,他聽人說過,這位是當今皇太子親弟,皇後的嫡次子,想來得天子偏愛,即便捅出天大的簍子也不會倒黴。
當然,這不代表楚王闖大禍後平安無事,佐官就能幸免。
此次出擊,萬一把處羅可汗搞得惱火,真就率領大軍南下,如此一來,“擅開邊釁”的罪名可不得了,到時候邊地豪商、豪強鼓噪起來,當事人要倒黴。
這樣的風險是存在的,不過尉遲敬德在豐州待了一段時間,發現從事邊貿的豪商們不但沒有吃裏扒外的傾向,反而更像是饑腸轆轆看著東突厥的一群餓狼。
邊地豪強們期盼對東突厥動武、搶地盤的欲望很強,那些瀚海公司的襄理、掌櫃,一個個都不是怕事的主...
所以,他覺得立大功的機會就在眼前,既然這位藩王膽子也大,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
尉遲敬德當即迴答:“末將願再去磧北,把那裏攪個天翻地覆!”
“甚好..”宇文維乾點點頭,想了想又說:“你是校尉,兵力有限....”
“帶兵少了,啃不了硬骨頭,帶兵多了,那就不是哨探,而是未經許可故意挑釁,屆時樞密院和兵部那邊可說不過去...”
宇文維乾來草原當監工,其實還領著多重差遣,預防東突厥南侵就是之一,所以他有便宜行事之權·,但是一旦違反製度,惹出來的事要善後總是很麻煩。
不過他很快想出個辦法:“也罷,寡人與你軍職差遣,檢校夜不收,也是校尉,兵力翻一倍,如何?”
尉遲敬德聞言大喜,和同袍一起行禮:“謝大王信任,末將等定要將磧北草原折騰得雞飛狗跳。”
“哨探區域在哪裏?”
“大王請看這邊....”
大帳裏,楚王宇文維乾正在和佐官研究敵情,如今是春天,他得提防身處磧北的東突厥派兵大軍南下,襲擾磧南草原各處官軍堡寨,提防對方襲擾鐵路建設工地。
官軍哨騎不畏艱險前往磧北哨探,為後方帶迴來前線情報,但宇文維乾拿到情報後卻不急著下判斷。
父親教導過他,說哨探是主帥的耳目,卻也容易被敵人通過蒙蔽哨探的方式蒙蔽主帥,所以身為主帥,對於哨探帶迴來的情報,要持懷疑態度。
不是懷疑哨探說謊,而是要提防哨探被人騙了而不自知,反倒誤導自己的判斷。
所以拿到了情報,得多問幾個“為什麽”。
哨騎的帶隊將領就在帳外候著,宇文維乾讓其進來,要當麵問一些問題。
來人有三個,當先一人身材彪悍,孔武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個騎戰好手,卻是軍校畢業生,多次率騎兵深入草原哨探,立下不少功勞。
如今是校尉,姓尉遲名融,以字“敬德”行於世。
宇文維乾聽到“尉遲”姓氏,不由得多看對方幾眼——他是皇後嫡次子,母族就是尉遲氏,奈何是逆賊。
天下同姓的人很多,姓尉遲不代表對方就是他的母族族親,況且他的母族早三十年就完蛋了。
“尉遲校尉,你深入磧北草原,寡人想聽聽你的經曆。”
尉遲敬德聞言行禮,隨後開始介紹自己和部下的哨探經曆。
宇文維乾坐鎮嶺南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軍旅經驗,雖然嶺南西道地區的作戰方式和草原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要摸清敵情,就得派出細作、哨探,探查對方虛實。
那麽,派出去的眾多哨探,會帶迴來大量消息,消息之間可能會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主帥要如何判斷呢?
這是一門學問,軍校裏有相關課程,而宇文維乾雖然沒上過軍校,但是有父親的教導,加上在嶺南西道鎮守多年,磨練出心得,所以現在發問,問得很細。
尉遲敬德逐一迴答,漸漸收起對這藩王的輕視之心。
他以前覺得這些嬌生慣養的藩王,無非是靠著出身好才身居高位,即便是領兵出征,也不過是掛個名號而已,實際軍務的處置和作戰指揮,都得靠長史和佐官來代勞。
現在一看,這位楚王感覺有點本事,不是繡花枕頭:麵上好看,肚子裏都是草。
轉念一想,當今天子稱帝前征戰多年、號稱不敗,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隻要精心栽培,教出來的兒子也不該差到哪裏去。
尉遲敬德的同袍做了補充,宇文維乾看著輿圖沉思,片刻後問:“也就是說,東突厥這邊,看上去沒有異動,但是有可能在別的地方搞小動作?”
尉遲敬德迴答:“迴大王,末將認為極有可能。”
“嗯....那處羅可汗繼位沒多久,就做出重大決定,帶著國人北遷,他總是要有個交代的....”宇文維乾喃喃自語,起身來迴走動。
“他賴賬,許多負債累累的部落自然感激涕零,但是,也有些貴族是放債的,是和瀚海公司合作發財的,這些人利益受損,處羅可汗要麽把這些人幹掉,要麽得想辦法補償....”
“你們探聽來的消息,沒說處羅可汗大規模清除異己,可想而知....”
尉遲敬德見著這位走來走去,其實自己想提建議:
不如主動出擊,派出精銳騎兵到磧北草原晃悠,嚇唬嚇唬對方,讓處羅可汗以為周軍要北伐,即便之前有了什麽鬼主意,之後也得打消念頭,專心防著南麵。
尉遲敬德是這麽想,卻沒有說出來,因為他不知這位楚王的品性如何,萬一對方是個爭功諉過、毫無擔待之人,反倒不妙。
卻見宇文維乾再次坐下,說:“處羅可汗在想什麽,我們不可能知道,對方有什麽陰謀詭計,我們在這裏想破頭也想不出來,與其以靜製動,不如....”
“尉遲校尉,寡人若讓你帶精銳騎兵到磧北草原晃蕩,嚇唬嚇唬他們,讓處羅可汗收起心思,一心一意防備南麵,你可敢去?”
立大功的機會來了,尉遲敬德卻知道這種行為有個很嚴重的隱患,若不提前打好鋪墊,自己容易倒黴。
他試探著問:‘大王,這算是擅開邊釁麽?’
“擅開邊釁?”宇文維乾聞言一愣,看著尉遲敬德,眼神變得精彩起來。
這校尉看起來粗中有細,不是莽夫啊...有意思,有意思....
宇文維乾如是想,隨後笑起來:“你莫要擔心,寡人會正式下令,讓你去磧北哨探,期間發生的任何事,都是對方尋釁滋事,要是朝廷怪罪下來,寡人自然會給說法。”
這下輪到尉遲敬德感慨了:這麽大膽,或者是有恃無恐?
楚王的身份,他聽人說過,這位是當今皇太子親弟,皇後的嫡次子,想來得天子偏愛,即便捅出天大的簍子也不會倒黴。
當然,這不代表楚王闖大禍後平安無事,佐官就能幸免。
此次出擊,萬一把處羅可汗搞得惱火,真就率領大軍南下,如此一來,“擅開邊釁”的罪名可不得了,到時候邊地豪商、豪強鼓噪起來,當事人要倒黴。
這樣的風險是存在的,不過尉遲敬德在豐州待了一段時間,發現從事邊貿的豪商們不但沒有吃裏扒外的傾向,反而更像是饑腸轆轆看著東突厥的一群餓狼。
邊地豪強們期盼對東突厥動武、搶地盤的欲望很強,那些瀚海公司的襄理、掌櫃,一個個都不是怕事的主...
所以,他覺得立大功的機會就在眼前,既然這位藩王膽子也大,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
尉遲敬德當即迴答:“末將願再去磧北,把那裏攪個天翻地覆!”
“甚好..”宇文維乾點點頭,想了想又說:“你是校尉,兵力有限....”
“帶兵少了,啃不了硬骨頭,帶兵多了,那就不是哨探,而是未經許可故意挑釁,屆時樞密院和兵部那邊可說不過去...”
宇文維乾來草原當監工,其實還領著多重差遣,預防東突厥南侵就是之一,所以他有便宜行事之權·,但是一旦違反製度,惹出來的事要善後總是很麻煩。
不過他很快想出個辦法:“也罷,寡人與你軍職差遣,檢校夜不收,也是校尉,兵力翻一倍,如何?”
尉遲敬德聞言大喜,和同袍一起行禮:“謝大王信任,末將等定要將磧北草原折騰得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