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隅,某商館內會議廳,一場介紹會正在進行,與會人員齊齊看著講台,講台上站著主講人、瀚海貿易公司的經理劉武周。


    劉武周拿著一個火車車廂模型,借助講台上的話筒,向來客介紹公司的最新商業規劃。


    “大家都知道,今年夏末,改良的火車頭投入使用,其馬力比原有車型大幅增加,速度明顯提升,客運時若拖曳標準客車車組,其平均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小時八十裏。”


    “改良的火車頭用來拖曳貨車,若還是維持以往的時速五十裏運行,其拖曳的貨車車廂,可達三十節。”


    “鄙人手上拿著的,是經過簡單改造的貨車車廂,尺寸不變,車廂內增加格柵,可以運輸四十匹馬,或者三十多頭牛,若取消格柵,可以運輸將近二百隻羊。”


    他的發言,引起與會人員的竊竊私語,許多人手中拿著煙鬥,時不時抽上一口,然後吞雲吐霧,弄得會議廳裏烏煙瘴氣。


    “那麽,一列三十節車廂編組的貨車,不計押車車廂,可以運輸至少一千二百匹馬,至少九百頭牛,近六千隻羊。”


    劉武周放下列車模型,看著台下與會人員,說:“公司計劃之一,用鐵路來進行牲畜的轉場,屆時,數萬甚至十餘萬牲畜,都可以通過鐵路轉移到別的牧區,省時省力,又不會產生太大損失。”


    “其成本經過核算,完全在接受範圍內。”


    他說完,見許多人舉手,便開始進行解答。


    草原上,牧民放牧是逐水草而居,而牧場是不固定的,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牧場,既要考慮水草豐美,夏天要避暑,冬天要避寒。


    一般來說,一年四季有四季牧場,或三季牧場,每當季節交替時,牧民們就要趕著牛、馬、羊,浩浩蕩蕩的前往下一個牧場,這種行為,稱為“轉場”。


    轉場的路途有數百裏遠,耗時頗長,無論是牧民還是牲畜都要長途跋涉,十分辛苦。


    轉場過程中,那些體弱的牲畜,以及懷孕的母牛、母馬、母羊,很容易出意外。


    所以,牧民每次轉場,畜牧群裏都會有一定比例的牲畜死亡,造成不小的損失。


    現在,瀚海貿易公司計劃,當草原鐵路修好後,用火車運輸牲畜轉場,往返於各季節牧場內,雖然未必能做到完全直達,卻能讓牲畜免於長途跋涉之苦。


    計劃之二,就是將長大的牲畜(牛羊),用火車運往晉陽、鄴城等地銷售,將來還包括長安、洛陽,為這幾個大都會提供充足的活牛(肉牛)、活羊,滿足富貴之家的肉食需求。


    然後,擴大冷凍存儲、運輸能力,在代朔、河套地區建立屠宰點,將大量牛羊宰殺、冷凍,然後用冷凍車廂、冷凍貨船,將這些凍肉運抵各大都會和商埠。


    凍肉銷售,將是畜牧業肉食銷售的主力,同理,還有冷藏運輸的奶製品。


    瀚海貿易公司計劃將磧南草原經營成為一個巨大的牧場,為河東、關中、河北提供充足的肉食、奶製品,而這些地區對於肉食的需求與日俱增,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如果,晉陽到關中的鐵路建成,晉陽和長安、洛陽之間通鐵路,那麽草原上出產的牛羊肉(凍肉)、奶製品,還可以銷往河南、兩淮、荊湖,這麽巨大的市場,光是想就讓人激動萬分。


    瀚海貿易公司和兩洋貿易公司合作的“西(北)羊(牛)東運、東魚西運”,同樣會帶來大量利潤。


    劉武周迴答了許多提問者問的問題後,做出總結:“這一切的前提,是草原鐵路早日通車,即便隻是一期、二期工程,帶來的收益也非常可觀。”


    “鄙人及公司希望,大家踴躍投資,讓瀚海鐵路公司盡早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開工建設鐵路,盡快為大家帶來可觀的紅利。”


    介紹會結束,賓客散去,一身疲憊的劉武周轉到客房休息。


    這段時間他說話太多,以至於說話聲音沙啞,仿佛變了音,為了保護嗓子,連最喜歡抽的煙都暫時戒了。


    喝了杯茶潤喉,劉武周拿起資料,就著窗外透進來的陽光,仔細看起來。


    折騰了許久,政事堂終於在前天通過了幾個決定,同意以“民營”的形式成立瀚海鐵路公司,然後公司自行籌款修建北海鐵路、東西鐵路。


    在此之前,朝廷已經決定派兵控製磧南草原,讓瀚海貿易公司分配經營權,現在好消息出來,大家鬆了口氣。


    然後趕緊開始布置,爭取盡早開工修建鐵路,盡早賺更多的錢。


    東突厥和周國做買賣,欠下巨額債務,遲早要賴賬,方法就是跑到磧北,這一點,瀚海貿易公司早有遇見,為此做了多種準備。


    當對方真的開溜,損失總是有的,不過,邊地豪商們能拿到磧南草原(經營權),就足以彌補部分損失。


    剩下的損失,將來再加倍拿迴來,但當務之急,就是修鐵路,即盡快把北海鐵路磧南段和東西鐵路中段修好。


    劉武周和其他人都想得明白,修鐵路前期投資巨大,可一旦修好之後,控製了磧北、磧南草原,那就代表著手裏有了一根吸管,將其插入磧北、磧南這一大缸“酪槳”之中,喝幾輩子都喝不完。


    所以,代表著無數北地豪強、豪商利益的瀚海貿易公司,迫切需要修建草原鐵路,哪怕朝廷沒錢修,大家都願意出錢修。


    草原鐵路的好處,朝廷當然知道,不會有人反對修鐵路,但是,現在為了這個問題,折騰了許久,問題在於“利益博弈”。


    對於官僚來說,鐵路是國之利器,朝廷當然要攥在手中,那麽完全由商社經營(私營)的鐵路,完全是不可以接受的。


    不過草原鐵路有特殊性,若是靠朝廷籌錢來修,搞不好過上幾十年都未必修得成,若完全靠民間來修,修好後即便所有權不在朝廷手中,但朝廷終究是可以使用的,好過沒有。


    所以,這個問題很快解決,但其它問題接踵而來。


    首先是隴右地區的利益群體表示反對,因為他們擔心這條鐵路修好後,大量草原牛羊肉往關中、河南甚至荊襄地區傾銷,影響到隴右、河西地區的利益。


    道理很簡單,隴右地區也通過鐵路向關中地區銷售活牛羊或者凍牛羊肉,將來河西鐵路通車,河西地區也會加入進來,所以他們擔心利益受損。


    還好,河西、隴右以及代朔地區目前都是瀚海貿易公司總攬經貿,東西兩個地區的利益群體代表經過談判,在內部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官僚們又跳出來了:你們私下裏達成售價協議,是不是要壟斷活牛羊、東牛羊肉、奶製品的供應?壟斷銷售價格?是不是不把朝廷、有司放在眼裏?


    壟斷,一直是個很敏感的問題,為了讓官僚們“冷靜”,大家又折騰了一番,做出各種讓步,達成各種約定,才把官僚的反對意見“按”下去。


    然後,代、朔、並州地區的煤炭行業跳出來,“擋住去路”。


    修鐵路、增加貨運量必然增加對煤炭的需求,這對於煤炭行業來說是巨大“利好”,但是代、朔、並州地區煤炭行業卻要求談“統一采購價”。


    這是為了防止惡性競爭,避免各地煤礦為了向瀚海貿易公司賣煤競相壓價,導致整個行業虧損。


    朔州、代州、並州是煤炭產地,煤炭行業發展迅速,靠山也很大,不要說本地豪強,就說那些來並州開礦的關隴權貴,個個都不好惹。


    唐國公李淵,就是代表人物之一,這位又是平章,在政事堂會議上有投票權,當然不能怠慢。


    於是,各方利益群體開始談判,折騰了許久,好歹達成妥協。


    這樣就完事了麽?沒有。


    鄴城和晉陽通了鐵路,河北地區對於牛羊肉的需求也很大,但河北地區廣泛栽種各類經濟作物,用於養羊的草場其麵積逐漸萎縮,所以極其依賴來自草原的活羊供應。


    河北地區的利益群體要保證羊肉供應,求瀚海貿易公司保證每年都向河北銷售一定的牛羊(活牛羊或者凍牛羊肉),否則此次的議案就“有待商榷”。


    有大主顧下大訂單,這是好事,問題是草原牧場的經營需要時間,牛羊的存欄量需要和時間提升。


    本來為了供應關中和河東的肉食需求,瀚海貿易公司手中的牛羊的數量就緊張,現在河北這邊還要“足額供給”,確實為難。


    為此,自然又是一番利益博弈。


    好不容易達成妥協,連海上的船主也跳出來湊熱鬧。


    沿海的漁業利益群體,認為瀚海貿易公司將來大規模向河北、河南甚至兩淮銷售羊肉,會影響海魚(凍魚)的銷售,擠占他們的市場份額,於是提出要求。


    雙方要強化魚和羊的兌換銷售,西羊東售的同時,東魚也要西售,不能你瀚海貿易公司在河南河北賣羊肉賺得盆滿缽滿,我們東海漁業就得看著海魚滯銷,魚都爛在碼頭血本無歸。


    東海漁業利益群體在諫議院也有代言人,雙方經過艱苦的談判後,終於達成妥協。


    所以,各方利益群體(集團),圍繞草原鐵路的修建,以諫議院為平台,展開了利益博弈,博弈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本來這種事,很容易演變成扯皮,扯上幾年都定不了,但是,政事堂及諫議院的議事製度盡可能避免了這種情況發生。


    一個議題,反對者可以提出反對,但必須有正當的理有,如果沒有,反對無效,而一旦正、反爭執不下,就要由天子來裁決。


    議題的通過與否,總是有期限的,不會無限期延遲。


    所以,各利益群體都不會把事情做絕,相互妥協之後,有了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但為了這個結果,劉武周等瀚海貿易公司中高層人員,這段時間以來四處奔走,談判、解釋、理論、號召鄉黨(官員)支持,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


    但總算是有了圓滿的結果,也不枉費大家忙了差不多一個秋天。


    現在,就是要盡快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以便盡快開工修鐵路。


    想到這裏,劉武周放下資料,強忍著想抽煙的衝動,起身走來走去,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他養了十幾房小妾,生了許多兒子,劉家人丁興旺。


    劉武周想清楚了,不惜代價培養兒子,能讀書的就專心讀書、備考科舉,爭取金榜題名入仕當官,給劉家張臉。


    喜歡舞刀弄棒的就去考軍校從軍,將來立功封爵,同樣給劉家長臉。


    讀不得書、從不得軍的,就跟著他做買賣,學著打點產業。


    實在什麽都不行的,就到技工學校學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日子。


    至於他,當然要繼續努力,經營人脈,將來爭取當個參政。


    參政每兩年一換(三分之一員額),以他的條件,機會還是很大的。


    劉武周看著窗外,看著街道上的車水馬龍,隻覺得信心滿滿。


    時代已經變了,不需要金戈鐵馬,也一樣有途徑做人上人,若是再努力些,做個比肩宰執的平章,也不是不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