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遠郊,恆安鎮,這座周國軍鎮已被突厥大軍圍得水泄不通,戰鬥持續了三日,恆安鎮已經搖搖欲墜,快要撐不下去了。
這支奉命前往長城一線的周軍,抵達恆安鎮當日,就得前線烽煙示警,得知突厥兵馬已經突破長城南下,距離恆安沒有多遠。
為了給雲中爭取時間備戰,這支周軍與恆安鎮駐軍一道據城禦敵。
他們打算先頂住敵軍的攻勢,等待雲中方向的援兵,沒想到來犯的突厥兵馬越聚越多,把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突厥大軍剛圍城就進攻,連續三晝夜不停息,如今城內周軍傷亡不小,又不得好好休息,加上箭矢、轟天雷等軍械消耗大半,想要堅守下去,難度越來越大。
城北,一處垮塌的城牆邊,周軍士兵正在修補缺口,倉促間立起來的木柵加沙袋“補丁”,看上去好像牢固,但在突厥軍隊的強攻下能撐多久,誰也說不準。
見著城外此起彼伏的營帳,將士們麵色凝重。
大將軍李藥王爬上木柵,用千裏鏡觀察敵情,又看看幾乎人人帶傷的部下,麵色同樣凝重。
此次突厥大舉進犯,他奉命出擊,雖然出發前心裏早有準備,知道接下來的戰鬥必然激烈,隻是沒想到己方運氣如此之好,竟然遭遇敵軍主力。
此次天子發兵迎戰突厥,設行軍總管數人,分別率軍應戰,李藥王不是行軍總管,所屬軍隊雖然兵力不少,卻不是出擊的主力。
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穩固長城防線,次要目的是協助雲中加強防禦,至於尋找敵軍主力並決戰的重任,是由別的軍隊負責。
結果自己倒是如願以償和突厥主力決戰了。
隻是兵力懸殊太大,絕無可能以少勝多。
連著三晝夜都在作戰,將士們疲憊不堪,物資消耗頗多,又不知道援軍何時抵達,李藥王覺得若是平日,就該考慮突圍了。
突圍,可能有大半將士會陣亡,尤其斷後的部隊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可若不突圍,大家就都全部完蛋。
但現在不能突圍,即便大家全都戰死恆安,也不能擅自突圍。
他們至少要守夠五日,不然即便突圍,也要被軍法從事。
在雲中一帶遇敵,除非全軍覆沒,否則必須堅守五日,這是天子給李藥王所屬隊伍下的死命令,全軍將士沒有誰敢違反。
且不說軍令如山,就說天子親自下的命令要是敢不聽,不光自己要倒黴,搞不好還會讓家人遭殃,那還不如戰死沙場,家人得撫恤。
正是因為這點,即便恆安搖搖欲墜,周軍將士依舊打算咬牙死守。
更別說天子如今就坐鎮晉陽,居中調度各地兵馬,得知恆安被敵軍主力圍困,不會見死不救,一定會調集兵馬來解圍。
或者親自率領主力出擊,來雲中與突厥大軍決戰!
一想到這裏,恆安鎮城內的周軍將士就激動不已,天子征戰沙場十餘載,戰功赫赫、未嚐敗績,如今算是禦駕親征,若得知突厥主力就在雲中出現,必然來戰。
到時候,恆安周軍就能作為策應,參加這一場規模浩大的決戰,浴血奮戰立下戰功,封妻蔭子。
正是有了如此信念,才讓將士們有了堅守下去的信心,而李藥王也堅信這一點,鼓勵士兵時,底氣都足了許多。
兩日,隻要堅持兩日,援軍必定會到!
此時此刻,許多士兵趁著戰鬥間隙打盹,或者吃些幹糧補充體力,抓緊時間養精蓄銳,迎接敵軍下一輪的進攻。
然而沒過多久,城外號角如潮般響起,打破了短暫的寧靜,突厥的新一輪進攻開始。
李藥王讓隨從吹響號角,集結士兵準備迎戰。
許多靠著牆壁打盹的士兵,被號角聲驚醒,紛紛拿起武器,起身列隊集合,然後登上城頭,到各自防守的位置做準備。
經曆了三日的惡戰,雖然將士們手中的轟天雷已經所剩無幾,但仗並不是靠著轟天雷才能打的,箭矢用光了還有刀矛,刀矛斷了還有石頭。
石頭沒了,還有拳頭!
眼見著城外敵軍正在逼近,守城將士鬥誌高漲,就在這時,城南有了動靜。
似乎是有人在歡唿,聲音越來越大。
李藥王聽在耳邊,心髒猛地一停:莫非是有人開門獻城,突厥兵進來了?
這個念頭讓他隻覺手腳冰涼,不一會有騎兵沿著街道疾馳而來,大老遠就歡唿著:“援軍!援軍來了!!”
。。。。。
“季晟,那據說打仗很厲害的宇文皇帝,有什麽話讓你轉達的?”
“可汗,陛下希望兩國停戰,太太平平過日子,做買賣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打來打去的?”
“哈,我忘了,你們的宇文皇帝,不光會打仗,好像也很會做買賣...怎麽,他還缺錢不成?”
“可汗說的哪裏話,陛下不缺錢,隻是覺得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打打殺殺的。”
“這話,是你替那宇文皇帝說的吧?”
大帳內,達頭可汗阿史那·玷厥正與來訪的周國使者長孫晟交談,兩人對坐,而達頭可汗的護衛都在帳外,隻有一名隨從站在數步之外,隨時等著為兩人服務飲食。
長孫晟對於許多突厥貴族來說是老熟人,而大小可汗們對這位能一箭雙雕的神箭手,是發自內心的佩服,當然他們認為長孫晟的人品也值得信賴。
所以達頭可汗對長孫晟頗為禮遇。
即便兩國正在交戰,他也沒把長孫晟當刺客提防。
此次達頭可汗和都藍可汗聯手,集結大軍進攻周國,要給不識好歹的周國皇帝一個教訓,順便搶些戰利品迴去。
達頭可汗率軍進攻雲中,圍了恆安,而周國的援軍很快抵達,兩軍對峙之際,長孫晟作為周國使者來談判,希望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對於達頭可汗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箭在弦上,他不可能撤軍,而即便周國真的嫁公主給都藍可汗,兩國遲早還要打仗。
一個無法為狼群帶來獵物的狼王,絕對活不長,突厥國內各部的利益訴求,決定了隻有不斷的戰爭、掠奪,才能喂飽這些大大小小的餓狼。
富庶的中原,對於狼群來說是最好的獵場,狼王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兩隻漂亮的母羊,放過這一眼望不到頭的羊群。
除此之外,達頭可汗還想要一樣東西,如今周國既然遣使談判,他不介意開價:“鵝王,染幹呢?他被你們弄到哪裏去了?”
長孫晟答道:“染幹已經去了晉陽,如今大概正等著天子召見。”
“怎麽,你們的宇文皇帝沒來雲中?還在晉陽?他要扶持染幹做傀儡?”
長孫晟不介意讓達頭可汗知道天子的行蹤,因為來時天子就交過底,他依舊語氣平靜的迴答:“陛下是在晉陽,至於如何對待染幹,不是我所能猜測的。”
“哼,一個懦弱無能的傀儡,有哪個部族會服!”
說到這裏,達頭可汗激動起來:“都藍可汗,恨不得拿染幹的頭顱當酒杯喝酒,你們的宇文皇帝要和談?可以,把染幹交出來再說!”
阿史那·染幹,即突利可汗,被已經結盟的都藍可汗、達頭可汗打得窮途末路,隻能帶著所剩無幾的部眾逃入周國境內尋求庇護。
長孫晟不打算在這件事上承諾什麽:“可汗,這我可辦不到,想來陛下也不會答應的。”
“那你還是迴去複命吧,這場仗是肯定要打的,我不想為難你。”
達頭可汗起身送客,長孫晟見對方態度強硬,也不勉強,起身行禮,隨後說道:“可汗,還是再考慮一下,畢竟,我軍兵威正盛。”
“是麽?”達頭可汗聞言笑起來,拍了拍長孫晟的肩膀:“那我就要看看,你們的軍隊,有多厲害!”
這支奉命前往長城一線的周軍,抵達恆安鎮當日,就得前線烽煙示警,得知突厥兵馬已經突破長城南下,距離恆安沒有多遠。
為了給雲中爭取時間備戰,這支周軍與恆安鎮駐軍一道據城禦敵。
他們打算先頂住敵軍的攻勢,等待雲中方向的援兵,沒想到來犯的突厥兵馬越聚越多,把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突厥大軍剛圍城就進攻,連續三晝夜不停息,如今城內周軍傷亡不小,又不得好好休息,加上箭矢、轟天雷等軍械消耗大半,想要堅守下去,難度越來越大。
城北,一處垮塌的城牆邊,周軍士兵正在修補缺口,倉促間立起來的木柵加沙袋“補丁”,看上去好像牢固,但在突厥軍隊的強攻下能撐多久,誰也說不準。
見著城外此起彼伏的營帳,將士們麵色凝重。
大將軍李藥王爬上木柵,用千裏鏡觀察敵情,又看看幾乎人人帶傷的部下,麵色同樣凝重。
此次突厥大舉進犯,他奉命出擊,雖然出發前心裏早有準備,知道接下來的戰鬥必然激烈,隻是沒想到己方運氣如此之好,竟然遭遇敵軍主力。
此次天子發兵迎戰突厥,設行軍總管數人,分別率軍應戰,李藥王不是行軍總管,所屬軍隊雖然兵力不少,卻不是出擊的主力。
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穩固長城防線,次要目的是協助雲中加強防禦,至於尋找敵軍主力並決戰的重任,是由別的軍隊負責。
結果自己倒是如願以償和突厥主力決戰了。
隻是兵力懸殊太大,絕無可能以少勝多。
連著三晝夜都在作戰,將士們疲憊不堪,物資消耗頗多,又不知道援軍何時抵達,李藥王覺得若是平日,就該考慮突圍了。
突圍,可能有大半將士會陣亡,尤其斷後的部隊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可若不突圍,大家就都全部完蛋。
但現在不能突圍,即便大家全都戰死恆安,也不能擅自突圍。
他們至少要守夠五日,不然即便突圍,也要被軍法從事。
在雲中一帶遇敵,除非全軍覆沒,否則必須堅守五日,這是天子給李藥王所屬隊伍下的死命令,全軍將士沒有誰敢違反。
且不說軍令如山,就說天子親自下的命令要是敢不聽,不光自己要倒黴,搞不好還會讓家人遭殃,那還不如戰死沙場,家人得撫恤。
正是因為這點,即便恆安搖搖欲墜,周軍將士依舊打算咬牙死守。
更別說天子如今就坐鎮晉陽,居中調度各地兵馬,得知恆安被敵軍主力圍困,不會見死不救,一定會調集兵馬來解圍。
或者親自率領主力出擊,來雲中與突厥大軍決戰!
一想到這裏,恆安鎮城內的周軍將士就激動不已,天子征戰沙場十餘載,戰功赫赫、未嚐敗績,如今算是禦駕親征,若得知突厥主力就在雲中出現,必然來戰。
到時候,恆安周軍就能作為策應,參加這一場規模浩大的決戰,浴血奮戰立下戰功,封妻蔭子。
正是有了如此信念,才讓將士們有了堅守下去的信心,而李藥王也堅信這一點,鼓勵士兵時,底氣都足了許多。
兩日,隻要堅持兩日,援軍必定會到!
此時此刻,許多士兵趁著戰鬥間隙打盹,或者吃些幹糧補充體力,抓緊時間養精蓄銳,迎接敵軍下一輪的進攻。
然而沒過多久,城外號角如潮般響起,打破了短暫的寧靜,突厥的新一輪進攻開始。
李藥王讓隨從吹響號角,集結士兵準備迎戰。
許多靠著牆壁打盹的士兵,被號角聲驚醒,紛紛拿起武器,起身列隊集合,然後登上城頭,到各自防守的位置做準備。
經曆了三日的惡戰,雖然將士們手中的轟天雷已經所剩無幾,但仗並不是靠著轟天雷才能打的,箭矢用光了還有刀矛,刀矛斷了還有石頭。
石頭沒了,還有拳頭!
眼見著城外敵軍正在逼近,守城將士鬥誌高漲,就在這時,城南有了動靜。
似乎是有人在歡唿,聲音越來越大。
李藥王聽在耳邊,心髒猛地一停:莫非是有人開門獻城,突厥兵進來了?
這個念頭讓他隻覺手腳冰涼,不一會有騎兵沿著街道疾馳而來,大老遠就歡唿著:“援軍!援軍來了!!”
。。。。。
“季晟,那據說打仗很厲害的宇文皇帝,有什麽話讓你轉達的?”
“可汗,陛下希望兩國停戰,太太平平過日子,做買賣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打來打去的?”
“哈,我忘了,你們的宇文皇帝,不光會打仗,好像也很會做買賣...怎麽,他還缺錢不成?”
“可汗說的哪裏話,陛下不缺錢,隻是覺得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打打殺殺的。”
“這話,是你替那宇文皇帝說的吧?”
大帳內,達頭可汗阿史那·玷厥正與來訪的周國使者長孫晟交談,兩人對坐,而達頭可汗的護衛都在帳外,隻有一名隨從站在數步之外,隨時等著為兩人服務飲食。
長孫晟對於許多突厥貴族來說是老熟人,而大小可汗們對這位能一箭雙雕的神箭手,是發自內心的佩服,當然他們認為長孫晟的人品也值得信賴。
所以達頭可汗對長孫晟頗為禮遇。
即便兩國正在交戰,他也沒把長孫晟當刺客提防。
此次達頭可汗和都藍可汗聯手,集結大軍進攻周國,要給不識好歹的周國皇帝一個教訓,順便搶些戰利品迴去。
達頭可汗率軍進攻雲中,圍了恆安,而周國的援軍很快抵達,兩軍對峙之際,長孫晟作為周國使者來談判,希望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對於達頭可汗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箭在弦上,他不可能撤軍,而即便周國真的嫁公主給都藍可汗,兩國遲早還要打仗。
一個無法為狼群帶來獵物的狼王,絕對活不長,突厥國內各部的利益訴求,決定了隻有不斷的戰爭、掠奪,才能喂飽這些大大小小的餓狼。
富庶的中原,對於狼群來說是最好的獵場,狼王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兩隻漂亮的母羊,放過這一眼望不到頭的羊群。
除此之外,達頭可汗還想要一樣東西,如今周國既然遣使談判,他不介意開價:“鵝王,染幹呢?他被你們弄到哪裏去了?”
長孫晟答道:“染幹已經去了晉陽,如今大概正等著天子召見。”
“怎麽,你們的宇文皇帝沒來雲中?還在晉陽?他要扶持染幹做傀儡?”
長孫晟不介意讓達頭可汗知道天子的行蹤,因為來時天子就交過底,他依舊語氣平靜的迴答:“陛下是在晉陽,至於如何對待染幹,不是我所能猜測的。”
“哼,一個懦弱無能的傀儡,有哪個部族會服!”
說到這裏,達頭可汗激動起來:“都藍可汗,恨不得拿染幹的頭顱當酒杯喝酒,你們的宇文皇帝要和談?可以,把染幹交出來再說!”
阿史那·染幹,即突利可汗,被已經結盟的都藍可汗、達頭可汗打得窮途末路,隻能帶著所剩無幾的部眾逃入周國境內尋求庇護。
長孫晟不打算在這件事上承諾什麽:“可汗,這我可辦不到,想來陛下也不會答應的。”
“那你還是迴去複命吧,這場仗是肯定要打的,我不想為難你。”
達頭可汗起身送客,長孫晟見對方態度強硬,也不勉強,起身行禮,隨後說道:“可汗,還是再考慮一下,畢竟,我軍兵威正盛。”
“是麽?”達頭可汗聞言笑起來,拍了拍長孫晟的肩膀:“那我就要看看,你們的軍隊,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