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跳蚤是什麽感覺?宇文溫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他巡營時被跳蚤附身,礙於麵子沒馬上處理,結果全身上下被咬了數十個包,到處都是紅點,瘙癢難耐。


    這種感覺和酷刑差不多,不過宇文溫能忍,迴到駐地後立刻讓人按準備熱水、硫磺皂還有剃刀——他要把頭發都剃掉,不給跳蚤以藏身之處。


    這是捕奴隊給俘虜‘去蚤’的最有效手段,宇文溫在隨軍的軍需品裏備有硫磺皂、剃刀,就是時刻準備著對俘虜進行‘去蚤’。


    跳蚤的危害類似於牙疼,跳蚤咬人的時候,癢起來可真是要命的,然而左右聽得宇文溫要剃發,嚇得魂飛魄散:西陽王剃頭,莫非是看破紅塵要出家?


    宇文溫當然不是要出家,他是下定決心要‘去蚤’,但畢竟身份和地位擺在那裏,剃光頭總得有個說法,他的說法就是“暫時出家還願,感謝佛祖庇佑大周”。


    反正這年頭權貴多信佛,他覺得這個說辭很好,還可以過過短發(髡發)的癮,不然事情傳出去會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


    如果這個時代有震驚社的記者,大概會有很多爆炸性頭條新聞:


    震驚!讓西陽王心灰意冷循入空門的人,竟然是她!


    西陽王循入空門的真相,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淚!


    兄弟鬩牆,西陽王循入空門的背後,竟然緣起杞王當年那不堪迴首的往事!


    麵對左右的苦苦苦相全,麵對此事極有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宇文溫最後放棄了剃頭的想法,但跳蚤是必須滅掉的。


    所以他泡在大木桶裏,用硫磺皂擦身,頭靠著木桶邊緣,長發鋪開,一手拿著塗有硫磺藥膏的木梳梳頭發。


    與此同時和坐在麵前的王頍交談,是為“捫虱而談”。


    “聽說王參軍對跳蚤頗有研究?”


    麵對宇文溫的挑釁,王頍堅決反擊:“如此荒唐言論,不知大王是聽何人所說?”


    “對啊,如此荒唐言論,是誰說的呢?”宇文溫一如既往的厚臉皮,他因為飽受跳蚤之苦,所以心情不好,“所謂魏晉風流,昔年王猛捫虱而談,想來名士身上有跳蚤也是件快事,王參軍怎會不知?”


    “大王,若因瑣事不順便隨意遷怒左右,此舉極易招惹小人,引來不測之禍,還請慎行。”王頍勸道,開始防守反擊:“大王,莫要忘了齊文襄之死。”


    東魏權相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任,把持朝政,當眾罵皇帝是“狗腳朕”,這樣一個權臣,竟然於即將受禪稱帝前夕,在王府和親信謀劃時被膳奴刺死了。


    其弟高洋繼齊王位,受禪稱帝建立齊國,追封高澄為文襄皇帝。


    王頍是勸宇文溫莫要隨意遷怒左右,免得哪天身邊人暴起刺殺而自己卻猝不及防,這道理宇文溫懂,也一直在采取措施防範於未然,所以對方的勸解無效。


    “王參軍,跳蚤、跳蚤?”


    王頍聞言一愣,隨即無語,片刻後認輸:“原來大王話裏有話,是屬下愚鈍了。”


    “寡人身上跳蚤很多,沒時間閑談,話歸正題,你此去監督滅跳蚤,一定要滅幹淨!”


    “屬下明白!”


    “你在葉城獻策,當然明白跳蚤危害大,但將士們未必明白,因為跳蚤雖小,數量多了一樣要人命,關鍵時候,要快刀斬亂麻。”


    “還請大王定調。”


    “該殺就殺,該屠就屠,罵名你來背,好處寡人拿!”宇文溫冷冷的說著,“日後若是有人拿這些事找你麻煩,有寡人擔著!”


    “屬下明白!”


    當主公,必要時就得讓屬下背黑鍋以便拿好處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好名聲,但背了黑鍋的屬下,主公也得保著。


    真要捅出簍子,隻要不是觸底線的那種,就先冷藏一段時間避避風頭,風頭過後又有重用,不如此,哪裏還會有人給主公賣命。


    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陛下是聖明的,壞事都是奸臣作的!”


    王頍得了宇文溫交底,興匆匆告辭而去,他在葉城獻策,為宇文溫采納,如今又得重任,自然是幹勁十足,走起路來都帶風,不過宇文溫的注意力不在於此。


    因為他的頭還癢。


    。。。。。。


    “郎主請放心,小的此次出征...”


    “說了多少次,你已經是朝廷命官,別整天郎主郎主的。”


    “郎主,十五一輩子都是郎主的奴仆!”


    “好了好了,私下裏可以這麽說,公眾場合要注意。”宇文溫閉著眼說著,他依舊泡在木桶裏,宇文十五正在幫他抓跳蚤。


    其實跳蚤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不過既然郎主介意,宇文十五自然‘主辱仆死’,作為昔年杞國公府裏出生的家生子,宇文十五陪著同齡的二郎君長大。


    通常而言,這樣的家生子是郎主的絕對心腹,地位和一般的奴仆可不一樣,所以宇文溫把守家的重任交給宇文十五,故而這麽多年來,宇文十五沒太多立軍功的機會。


    而現在,機會來了。


    “你很少有機會獨自領兵作戰,所以,打起仗來場麵難看在所難免,不要緊,吃一塹長一智就行。”


    “至於吃了敗仗就自刎謝罪什麽的,那是懦夫之舉,日後贏迴來就行!”


    “方才,寡人已和王參軍交了底,如有必要,罵名他來背,你也好放手做那些....就是那些事了。”


    聽得郎主這麽說,宇文十五鄭重迴答:“小的明白了。”


    “明白?說說,寡人說的那些事是什麽?”


    “燒殺搶掠。”


    “投降的就留一條活路,不許虐殺,好歹是官軍,以儆效尤要有底限,你敢讓士兵把嬰兒用長矛串起來,寡人就把你串起來樹在西陽城頭!”


    “郎主放心,小的絕不會如此行事!”


    主仆就這麽交談著,王頍在葉城向宇文溫獻策要滅‘跳蚤’,所謂跳蚤,就是兩淮各地那些強宗著姓,這些牆頭草完全靠不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以南北相爭為例,南軍北伐,河南、兩淮各地豪族紛紛熱情響應,各家塢堡打出南朝旗幟,歡迎王師光複中原,然而要兵沒有,要糧也沒有。


    待得北軍大舉南下,各地豪族大多作壁上觀,一旦南軍失利潰敗,這些前一刻還擁護北伐的豪族,瞬間變臉,拒絕提供幫助,甚至還追殺南軍潰兵,以作為給北軍將領的見麵禮。


    這種行為,實際上是數百年來飽受戰火摧殘的河南、兩淮豪族的無奈選擇,因為不這樣做的家族,早就被夷滅了。


    然而即便此舉可以理解,卻不是坐視不管的理由,王頍卻覺得宇文溫必須快刀斬亂麻,因為接下來宇文溫可能要攻略淮南,那麽就得和這些牆頭草打交道。


    宇文溫兵力不足,這些牆頭草必然陽奉陰違,歡迎當然是歡迎的,出兵、出糧那是沒有的,如果宇文溫要一個個塢堡去拔,得拔到什麽時候?


    宇文溫若對這些牆頭草采取強硬態度,對方就會倒向尉遲氏或者陳國,也正是如此,這些牆頭草必然有恃無恐。


    宇文溫兵臨城下,他們就‘反正’,但不出大力,若日後宇文溫成功占據兩淮之地,這些牆頭草當然就會突然有兵有糧,可若是宇文溫吃了大敗仗...


    即便宇文溫沒吃敗仗,和尉遲氏或者陳國在兩淮僵持,如何穩住這些心思不定的牆頭草,遲早會成為宇文溫頭痛的問題。


    這些牆頭草正如同跳蚤一般,讓人死不了,卻瘙癢難耐。


    對“跳蚤”頗有“研究”的王頍,開出了一劑‘藥方’,宇文溫同意了,於是問題在於誰去執行,誰去承擔可能出現的罵名。


    於是“滅蚤”主將宇文十五和監軍(狗頭軍師)王頍就閃亮登場了。


    “背黑鍋”並不是這個時代的詞匯,但意思不難弄懂,宇文溫讓這兩位背黑鍋,當然是要在拿好處的同時保住好名聲,也可以順便讓宇文十五和王頍刷軍功。


    畢竟,不是隨便哪個屬下,都有資格為主公背黑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