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地有多遠?沒有多遠,一百三十步罷了,快步走完花不了多少時間,騎馬則更快,若是平日裏戲射,遠靶都有一百二十步。
陳軍距離己方營寨的距離不到一裏,但他們再也迴不去了。
象軍被擊潰,倒衝了俚僚兵的軍陣,雖然俚僚兵們勉強站穩陣腳,但周軍隨後集結兵力進攻王猛率領的陳軍,他們本來距離營地不過一裏,可就是沒辦法退迴去。
周軍的長槍方陣從側翼威脅他們的退路,騎兵又左右襲擾,逼得陳軍後撤時不得不保持陣型,速度快不起來,而周軍主力進軍的速度又很快,陳軍隻後撤了一箭之地卻再也動彈不得——他們被包圍了。
對峙,從午時持續到傍晚,落日時分,在滿天晚霞映襯之下,野地裏的陳軍已經疲敝不堪。
士兵們拿著長矛圍在外圈,其前麵是刀牌手持盾做掩護,而弓弩手們則躲在長矛手後麵戒備,敵人距離他們不遠不近,先發製人不合適。
圍在陳軍周圍的周兵,有大盾做臨時營柵,又有弓弩手嚴陣以待,敢出擊的陳兵都已經被亂箭射死,而周軍將領暫時沒有收到動手的命令。
外圍有騎兵不斷遊蕩,把遠處陳軍營寨的守軍逼得不敢出來增援,也逼得西麵的俚僚兵們無法向東進軍,陳軍逃不掉,而周軍似乎又不想攻,不知熬到何時才是個頭。
炊餅的香味從上風向飄來,那是周軍的夥夫挑著做好的炊餅,來到陣前分發給周軍將士們吃,一起挑來的還有一桶桶湯水,聞那味道,似乎湯裏有肉。
許多陳兵聞到香味後肚子咕咕作響,即便竭盡全力不去想吃的東西,可身體的本能卻無法遮掩,戰鬥從上午打響,然後一直持續到現在,大家的肚子都空了。
陳軍將士連午飯都沒有吃,隨身攜帶的水已經喝光,而周圍都是虎視眈眈的周軍,精神緊張起來肚子餓得更快,汗出得多,也渴得厲害。
借著人多勢眾,周兵們開始輪流吃喝,他們吃炊餅、喝水時故意發出明顯的響聲,讓陳兵們聽在耳裏癢在心中,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喉結不住上下滑動。
“哎,陳國的兄弟們!這裏有好吃的!趕緊投降,還能趁熱!”
“來來來,黃州的肉餡大炊餅,有火腿餡,有肉鬆餡,還有臘腸餡,來晚了可就沒有了!”
許多士兵拿著大蒲扇不停扇風,把熱氣騰騰的炊餅香味,扇到下風向的陳軍軍陣,每個方向的周兵都在吃炊餅喝肉湯,那狼吞虎咽的模樣讓陳軍將士看了百感交集。
打,打不過,逃,恐怕大多數人都逃不掉,那麽...
“哎喲,生怕下毒是怎麽的?來,接著,咬一口試試!”
有周兵奮力向陳軍陣中扔出炊餅,片刻後扔炊餅的又多了幾個,看著落在陣前不遠處的炊餅,陳兵們猶豫再三,終於得督將同意,派人出陣去撿。
幾個士兵用戎服兜著撿起的炊餅跑迴來,有膽大的拿起個炊餅咬了一口,周圍士兵圍上去,隻見炊餅裏果然有肉絲,香氣四溢,還有些許油花。
“呃...咳咳咳...”
那士兵劇烈的咳嗽起來,旁人還以為他毒發,結果卻是吃得太急差點噎著,奈何沒有水送,隻能摩挲著喉嚨硬是咽了下去。
幾個炊餅隨後被送到大都督王猛麵前,他看著還溫熱的炊餅,示意分給部曲們先吃,抬頭看看四周,看看外圍周軍不時扔進來的炊餅,心中悲涼不已。
有部曲在,又有足夠的戰馬,王猛要突圍肯定能逃出去,可是他的兵就完蛋了,而即便逃迴番禹,他又如何抵擋兵臨城下的周軍?
完了,官軍完了,番禹也沒辦法堅守,嶺南,守不住了。
戎馬一生,王猛沒想到自己會敗得如此窩囊,當年他改名“王猛”,就是想如同前秦名相王猛那樣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結果忙碌一生好容易得朝廷看重,都督嶺南諸軍事,事業卻即將在此謝幕。
被周軍圍在這沒有水的野地裏,打又打不過,耗也耗不過,按說該識時務投降,但王猛又下不了決心,因為冼夫人還領著俚僚兵在西側苦苦支撐。
冼夫人是應他請求,集結各地俚帥、洞主率兵趕來此處助戰,結果自己先投降保命,棄趕來助戰之人不顧,這讓別人怎麽看他這個“王猛”?
叮叮當當的聲音響起,王猛抬頭一看,卻見周軍陣中走出一人,身著布衣,一手拿著個白幡,一手搖著銅鈴,旁若無人走向陳軍軍陣。
手拿白幡,也就是使者的意思,周軍這種時候派出使者,意思再明顯不過,所以陳軍將士猶豫起來,不知道該不該放箭。
眼下的情況很清楚,周軍要想打勝仗不是不行,但要得死許多人,而陳軍打不贏,將士們也已經不想打了,所以對方能夠勸降那就最好,就是不知道將軍們是怎麽個說法。
那人越走越近,根本就沒被陳軍的弓弩嚇住,徑直來到長矛陣前停下,昂著頭,麵色平靜看著幾乎頂到自己胸膛的長矛。
僵持了片刻,一名陳將擠上前來,開口問那男子:“你是何人,來此作甚!”
“在下奉大周嶺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之命,來見王都督,陳說利害關係、勸得刀兵息。”
“也就是來勸降的?”
“正是。”
。。。。。。
周軍大陣,披頭散發的陳佛智被人架著往中軍處走,所過之處,周兵席地而坐,圍著火把吃喝,看樣子沒打算收兵,而是要夜戰。
能夜戰的軍隊,實力非比尋常,所以陳佛智知道己方沒有機會了。
中午時陳佛智被周軍俘虜,因為身上所穿鎧甲和裝束,被對方認定是個“大頭領”,五花大綁之後扔到一個推車上,結果就不聞不問過了半日。
陳佛智原打算一旦被押去見周軍主帥,就虛與委蛇投降,以後再伺機逃跑,結果熬了半天都沒見對方拉自己去見人,越想心越慌。
他就怕周軍主帥覺得自己不值一提,懶得廢話直接讓人砍了,屆時可就真是欲哭無淚。
眼前豁然開朗,陳佛智來到一塊空地,幾位身著鎧甲的將軍坐在胡床上看著他,左右是披堅執銳的士兵,上首一人年紀輕輕,想來就是周軍主帥。
“啟稟大王,敵將已經帶到!”
“很好,你...”
“啟稟大王,敵將已經帶到!”又有士兵押著人進來,陳佛智轉頭一看,發現竟然是自己好友、馮家二郎馮暄。
見著披頭散發、狼狽不堪的馮暄,陳佛智心中無奈至極,陳、馮兩家的人都被抓了,這場仗可真是輸得夠慘。
“來人,給兩位鬆綁,看坐!”
宇文溫和藹的說著,盡量表現出親切的樣子,如今他身邊和兩旁都有甲士,不用擔心麵前兩個敵將發難,而接下來,他將要施展三寸不爛,來個勸降。
士兵拿來兩張胡床,陳佛智和馮暄卻沒有坐,就這麽直挺挺站著,宇文溫見狀笑道:“既如此,那便站著說話。”
“寡人,西陽王宇文溫,奉大周天子旨意平定嶺南至此,不知兩位名諱?”
“瀧州陳佛智!”
“高涼馮暄!”
“喔,原來是瀧州陳氏和高涼馮氏的兩位,幸會幸會。”
通過審問其他戰俘,宇文溫當然已經提前知道麵前兩個的身份,所以開門見山切入主題:“我大周王師在此,實力,兩位可都見到了,如今即將分出勝負,不知願否投...”
“呸!”馮暄破口大罵,“獨腳銅人,你休想讓我們投降,絕不會讓你禍害嶺南百姓!!”
陳軍距離己方營寨的距離不到一裏,但他們再也迴不去了。
象軍被擊潰,倒衝了俚僚兵的軍陣,雖然俚僚兵們勉強站穩陣腳,但周軍隨後集結兵力進攻王猛率領的陳軍,他們本來距離營地不過一裏,可就是沒辦法退迴去。
周軍的長槍方陣從側翼威脅他們的退路,騎兵又左右襲擾,逼得陳軍後撤時不得不保持陣型,速度快不起來,而周軍主力進軍的速度又很快,陳軍隻後撤了一箭之地卻再也動彈不得——他們被包圍了。
對峙,從午時持續到傍晚,落日時分,在滿天晚霞映襯之下,野地裏的陳軍已經疲敝不堪。
士兵們拿著長矛圍在外圈,其前麵是刀牌手持盾做掩護,而弓弩手們則躲在長矛手後麵戒備,敵人距離他們不遠不近,先發製人不合適。
圍在陳軍周圍的周兵,有大盾做臨時營柵,又有弓弩手嚴陣以待,敢出擊的陳兵都已經被亂箭射死,而周軍將領暫時沒有收到動手的命令。
外圍有騎兵不斷遊蕩,把遠處陳軍營寨的守軍逼得不敢出來增援,也逼得西麵的俚僚兵們無法向東進軍,陳軍逃不掉,而周軍似乎又不想攻,不知熬到何時才是個頭。
炊餅的香味從上風向飄來,那是周軍的夥夫挑著做好的炊餅,來到陣前分發給周軍將士們吃,一起挑來的還有一桶桶湯水,聞那味道,似乎湯裏有肉。
許多陳兵聞到香味後肚子咕咕作響,即便竭盡全力不去想吃的東西,可身體的本能卻無法遮掩,戰鬥從上午打響,然後一直持續到現在,大家的肚子都空了。
陳軍將士連午飯都沒有吃,隨身攜帶的水已經喝光,而周圍都是虎視眈眈的周軍,精神緊張起來肚子餓得更快,汗出得多,也渴得厲害。
借著人多勢眾,周兵們開始輪流吃喝,他們吃炊餅、喝水時故意發出明顯的響聲,讓陳兵們聽在耳裏癢在心中,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喉結不住上下滑動。
“哎,陳國的兄弟們!這裏有好吃的!趕緊投降,還能趁熱!”
“來來來,黃州的肉餡大炊餅,有火腿餡,有肉鬆餡,還有臘腸餡,來晚了可就沒有了!”
許多士兵拿著大蒲扇不停扇風,把熱氣騰騰的炊餅香味,扇到下風向的陳軍軍陣,每個方向的周兵都在吃炊餅喝肉湯,那狼吞虎咽的模樣讓陳軍將士看了百感交集。
打,打不過,逃,恐怕大多數人都逃不掉,那麽...
“哎喲,生怕下毒是怎麽的?來,接著,咬一口試試!”
有周兵奮力向陳軍陣中扔出炊餅,片刻後扔炊餅的又多了幾個,看著落在陣前不遠處的炊餅,陳兵們猶豫再三,終於得督將同意,派人出陣去撿。
幾個士兵用戎服兜著撿起的炊餅跑迴來,有膽大的拿起個炊餅咬了一口,周圍士兵圍上去,隻見炊餅裏果然有肉絲,香氣四溢,還有些許油花。
“呃...咳咳咳...”
那士兵劇烈的咳嗽起來,旁人還以為他毒發,結果卻是吃得太急差點噎著,奈何沒有水送,隻能摩挲著喉嚨硬是咽了下去。
幾個炊餅隨後被送到大都督王猛麵前,他看著還溫熱的炊餅,示意分給部曲們先吃,抬頭看看四周,看看外圍周軍不時扔進來的炊餅,心中悲涼不已。
有部曲在,又有足夠的戰馬,王猛要突圍肯定能逃出去,可是他的兵就完蛋了,而即便逃迴番禹,他又如何抵擋兵臨城下的周軍?
完了,官軍完了,番禹也沒辦法堅守,嶺南,守不住了。
戎馬一生,王猛沒想到自己會敗得如此窩囊,當年他改名“王猛”,就是想如同前秦名相王猛那樣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結果忙碌一生好容易得朝廷看重,都督嶺南諸軍事,事業卻即將在此謝幕。
被周軍圍在這沒有水的野地裏,打又打不過,耗也耗不過,按說該識時務投降,但王猛又下不了決心,因為冼夫人還領著俚僚兵在西側苦苦支撐。
冼夫人是應他請求,集結各地俚帥、洞主率兵趕來此處助戰,結果自己先投降保命,棄趕來助戰之人不顧,這讓別人怎麽看他這個“王猛”?
叮叮當當的聲音響起,王猛抬頭一看,卻見周軍陣中走出一人,身著布衣,一手拿著個白幡,一手搖著銅鈴,旁若無人走向陳軍軍陣。
手拿白幡,也就是使者的意思,周軍這種時候派出使者,意思再明顯不過,所以陳軍將士猶豫起來,不知道該不該放箭。
眼下的情況很清楚,周軍要想打勝仗不是不行,但要得死許多人,而陳軍打不贏,將士們也已經不想打了,所以對方能夠勸降那就最好,就是不知道將軍們是怎麽個說法。
那人越走越近,根本就沒被陳軍的弓弩嚇住,徑直來到長矛陣前停下,昂著頭,麵色平靜看著幾乎頂到自己胸膛的長矛。
僵持了片刻,一名陳將擠上前來,開口問那男子:“你是何人,來此作甚!”
“在下奉大周嶺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之命,來見王都督,陳說利害關係、勸得刀兵息。”
“也就是來勸降的?”
“正是。”
。。。。。。
周軍大陣,披頭散發的陳佛智被人架著往中軍處走,所過之處,周兵席地而坐,圍著火把吃喝,看樣子沒打算收兵,而是要夜戰。
能夜戰的軍隊,實力非比尋常,所以陳佛智知道己方沒有機會了。
中午時陳佛智被周軍俘虜,因為身上所穿鎧甲和裝束,被對方認定是個“大頭領”,五花大綁之後扔到一個推車上,結果就不聞不問過了半日。
陳佛智原打算一旦被押去見周軍主帥,就虛與委蛇投降,以後再伺機逃跑,結果熬了半天都沒見對方拉自己去見人,越想心越慌。
他就怕周軍主帥覺得自己不值一提,懶得廢話直接讓人砍了,屆時可就真是欲哭無淚。
眼前豁然開朗,陳佛智來到一塊空地,幾位身著鎧甲的將軍坐在胡床上看著他,左右是披堅執銳的士兵,上首一人年紀輕輕,想來就是周軍主帥。
“啟稟大王,敵將已經帶到!”
“很好,你...”
“啟稟大王,敵將已經帶到!”又有士兵押著人進來,陳佛智轉頭一看,發現竟然是自己好友、馮家二郎馮暄。
見著披頭散發、狼狽不堪的馮暄,陳佛智心中無奈至極,陳、馮兩家的人都被抓了,這場仗可真是輸得夠慘。
“來人,給兩位鬆綁,看坐!”
宇文溫和藹的說著,盡量表現出親切的樣子,如今他身邊和兩旁都有甲士,不用擔心麵前兩個敵將發難,而接下來,他將要施展三寸不爛,來個勸降。
士兵拿來兩張胡床,陳佛智和馮暄卻沒有坐,就這麽直挺挺站著,宇文溫見狀笑道:“既如此,那便站著說話。”
“寡人,西陽王宇文溫,奉大周天子旨意平定嶺南至此,不知兩位名諱?”
“瀧州陳佛智!”
“高涼馮暄!”
“喔,原來是瀧州陳氏和高涼馮氏的兩位,幸會幸會。”
通過審問其他戰俘,宇文溫當然已經提前知道麵前兩個的身份,所以開門見山切入主題:“我大周王師在此,實力,兩位可都見到了,如今即將分出勝負,不知願否投...”
“呸!”馮暄破口大罵,“獨腳銅人,你休想讓我們投降,絕不會讓你禍害嶺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