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躁的血腥味彌漫在空中,讓人覺得有些不適,但宇文溫很享受這種氣味,不是他兇殘嗜血好殺,而是這種氣味能時刻提醒自己,如果打了敗仗,死的就是他,乃至全家。


    當然,女眷可以免死,按照大部分時代的通行規則,會被當做賞賜賞給別人,至於男丁,成年的全部殺光,年幼的若能苟活,大概會被閹。


    腳下略滑,低頭一看,台階上自己的腳下是一灘血肉模糊,不知道是腸子亦或是內髒,當然有可能是‘豬先鋒’的,但更可能是人的。


    是敵是我已不得而知,血跡斑斑的台階,揮灑了太多人的鮮血,無論是強攻的周兵,還是死守的陳兵,戰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今已化作冰冷的統計數字。


    “大王,我軍拿下蔡山,初步的陣亡人數已經統計出來...”


    宇文溫做了個手勢,打斷了對方的匯報:“先登的傷亡率有幾成?”


    “六成。”


    “遺體收斂好了麽?”


    “收斂好了,隻是有些人...呃,稀爛了,所以隻能用袋子裝...”


    “整理好名單,連同遺體還有遺骸一起送迴西陽。”


    “是!”


    六成的陣亡率,在冷兵器時代足以讓一隻軍隊崩潰,如今這陣亡率確實讓一隻軍隊崩潰,但那是傷亡過半的周軍先登,讓蔡山的陳國守軍崩潰。


    每一個先登死士,如果陣亡就會有三倍撫恤,家中親人會獲得土地補償,如果人沒死但嚴重傷殘,撫恤不會翻倍,但他能獲得土地補償。


    其他先登,立功賞格加倍,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宇文溫用重賞換得先登們的浴血奮戰,換得強攻蔡山的勝利。


    停下腳步,看著滿地狼藉,看看四周還冒著煙的殘垣斷壁,宇文溫又轉身望向東麵,江麵上點點帆影漸漸遠去,那是無數撤退的陳國水軍戰船。


    蔡山易手,陳國守軍扛不住隻能留下一地屍體倉皇撤退,沒有了蔡山所在江心洲的支撐,陳國水軍在蔡山水域決戰已無勝算,所以毫不猶豫的撤退了。


    戰鬥結束,雙方水軍的損失不大,都未傷筋動骨,陳國在蔡山上的守軍傷亡慘重,丟了這座江心洲,蔡山易手之後對接下來的戰局,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蔡山所在江心洲,水路距離下遊的江州州治湓口不過五十餘裏,周國可以此為水軍戰船駐泊地,結集兵力之後來個一波流。


    更重要的是,蔡山水域的南北江岸,都是陳國控製的地方,尤其北岸新蔡城,是陳國晉州的一個重要津口,沒了新蔡,江北晉州和江南江州的聯係就中斷了。


    叮叮當當的聲音從四周傳來,那是工匠們在修補山上的營寨,作為周軍將士們駐紮時的宿舍,山腳下的方船越聚越多,如同浮萍般將蔡山所在江心洲圍起來。


    用大型船隻組合成‘浮島’,讓本來占地麵積不算大的江心洲‘長’成了一座大島,在這大島上,既有碼頭,也有宿舍,還有輜重庫,甚至還有馬廄。


    一根根鑽入水底淤泥的木樁,保證了浮島的穩定性,不習水性的士兵,站在浮島上和站在平地沒有區別,跨越時代的思路,讓長江之中的蔡山變成嶺南道行軍的大本營。


    行軍元帥宇文溫將在這裏指揮接下來的一係列作戰行動,這裏還將是糧草等各類輜重的中轉站,一切的‘重建’工作之所以在戰鬥剛結束就開始,是因為這都是提前計劃好的。


    無數個木箱被士兵們從船上扛下來,又依次運上山,裏麵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物資,凡是搭建營房的一應所需包括木材全都配好了。


    當年,官府有能力在鄂州快速安置關中移民,靠的就是‘安置箱’,如今這種將物資統一裝箱的做法,極大方便了工匠們‘重建’蔡山營寨的工作。


    蔡山不高,宇文溫很快便來到半山腰處,走進剛紮好的中軍帳,行軍元帥的主要佐官均已在內,眾人向宇文溫行禮之後,軍議隨即展開。


    元帥長史崔達拏,元帥司馬崔弘升,對今日的戰鬥結果十分滿意,他們不太懂水戰,但己方攻打蔡山的方式如此特別,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我軍竟然有如此樓船,下官真是佩服之至。”崔達拏是真心感歎,宇文溫之前提出的戰法太過於匪夷所思,他一直擔心官軍會在蔡山下撞得頭破血流。


    “崔長史,寡人事前就說過,要對黃州水軍有信心,畢竟這幾年來,將士們都沒閑著,蔡山的地形不是秘密,隻是陳軍死腦子,沒想到我軍會從頂部開始進攻。”


    宇文溫和崔達拏交談,而崔弘升則看著輿圖,這副輿圖畫的是蔡山及其南北江岸地區,正好涵蓋了接下來周軍的作戰區域。


    “大王,新蔡果然能於數日內拿下麽?”


    “那當然,雖然不打算過多使用轟天雷,但對付區區新蔡,數日時間足夠了。”


    見著宇文溫如此信心滿滿,若是換做數日前,崔弘升可不敢相信,宇文溫製定水陸同時強攻蔡山和新蔡的計劃,實際上很冒險,一旦拿不下蔡山,恐怕周軍會傷亡慘重。


    而如今周軍確實拿下了蔡山,他不得不對宇文溫另眼相看。


    崔弘升如今年紀三十過半,作為征戰沙場二十餘年的前輩,年輕的宇文溫就如同其後輩一般,崔弘升自然對這種膽大包天的‘愣頭青’有些不放心。


    放棄沿途陳軍據點不管,集結大規模船隊,連主力兵馬都用船裝著隨同水軍主力一起出動,突襲一百多裏外戒備森嚴的江心洲,一旦水軍戰敗,能跑迴來多少人都難說。


    若不是黃州軍本為宇文溫麾下兵馬,崔弘升有理由懷疑這是對方故意剪除異己的做法,可即便宇文溫不會故意坑害官軍,他依舊認為這種戰法是一場豪賭。


    但如今細細迴想起來,他覺得宇文溫是因為有信心才敢如此出戰,光是從頂部進攻蔡山的戰法構想,就需要特製的樓船來支撐,而這種樓船,可不是臨時趕製的。


    宇文溫在黃州這麽多年,對陳國江州一帶的情況了如指掌,所以製定了針對性的作戰方案也沒什麽可奇怪的,想到這裏,崔弘升不由得有些期待起來。


    想來日後攻打江州,西陽王大概也會有信心速勝吧?


    “崔司馬。”


    “下官聽命。”


    “史將軍和樊將軍已登陸江北,拿下新蔡指日可待,屆時攻略晉州及其相關諸般軍務,就由崔司馬居中調度了。”


    “下官領命。”


    剛攻下蔡山,佐官們還有許多事務要忙,宇文溫轉出大帳,拿出千裏鏡看著北麵江岸旁的新蔡城。


    數年前,宇文溫曾經領兵奇襲過新蔡,一把火燒了陳軍屯糧之處,還和同樣前來偷襲的隋軍打了個照麵,如今即將‘故地重遊’,拿下來之後,他不打算把地方吐出來。


    身為嶺南道行軍元帥,他的一個任務是進攻蘄州以東、大別山東南麓的陳國州郡,拿下晉州之後,可以向著東北方向進軍,從側翼威脅合州州治汝陰(合肥)。


    所以拿下晉州是他必須做的事情,但陳國晉州守軍定然負隅頑抗,所以為了‘快、準、狠’的完成這一戰略目標,宇文溫來了個水軍一波流。


    蘄口到蔡山,將近一百六十裏的水路距離,沿途南北江岸,要害之處均有陳軍把守著,如果用陸戰的形式一個個拔掉這些釘子,費時又費力。


    麵對戒備森嚴的防線,最好的辦法不是強攻而是繞過去,宇文溫把水、陸主力都聚在一起,順流而下直接突擊一百六十裏,用陸戰的方式強奪蔡山,直接把陳軍的防線撕開一個大口。


    蔡山江麵會是一個重要的區域,陳國將帥不會想不到這點,所以集結了水軍主力駐泊蔡山,避免江北新蔡被周軍走水路在江邊登陸後攻擊。


    順便讓周國水軍知難而退,覺著沒把握攻拔蔡山控製江麵,隻能走陸路去攻打陳軍的江北各個堡寨,進而達到阻滯黃州周軍進軍速度之目的。


    這是正常的決策,也是周軍需要絞盡腦汁化解的一道防線,但對方將水軍主力集結蔡山後,拉起南北兩道橫江鐵索的做法,卻暴露了其色厲內荏的本質。


    無論水軍或海軍,戰船都是用來進攻的!


    蔡山的地形地貌,早已經被周軍細作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宇文溫異想天開,設計出了三體樓船,在船上豎起又粗又高的雲梯,讓先登們直接攻擊蔡山山頂,從上而下突破蔡山守軍自下而上的‘立體防線’。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宇文溫對己方和敵方的情況了如指掌,才敢有信心來個一波流。


    千裏鏡的視野裏,新蔡城外的陸寨火光衝天,隱約能看見周軍旗幟取代了陳軍旗幟,宇文溫對登陸兵馬的作戰進展很滿意。


    不敢主動出擊,隻會躲在防線後守株待兔,簡直是一群窩囊廢!既然你們沒有出擊退敵的信心,那就看我怎麽進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