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宇文溫的居所正式搬到前院,雖然折騰了數日,勉強稱得上大興土木,但實際上也沒什麽變化,因為當年修建府邸時,前院本就規劃有他的住處。
楊濟當時負責設計西陽郡公府,因為營建王公權貴府邸有心得,所以楊濟的最初設計裏宇文溫本該住在前院,不過宇文溫想來想去還是要偏向後院。
這就是所謂的重點防禦,宇文溫總覺得有人要害他,為了效率最大化的加強防衛,所以要全家人住在一起,一旦有事,大家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保護。
也是基於這種考慮,府邸機關重重,有望樓,有如同迷宮的迴型走廊,一切的防禦都圍繞後院進行。
種種措施,在那個除夕之夜保護了宇文溫一家,殺入城內的陳國始興王陳叔陵,甚至連宇文溫的府邸外圍都沒有攻破。
從那以後,還經曆了假宇文溫的“鄴梟”襲擊事件,府邸的防禦水平沒得說,所以宇文溫從未起過變更府邸布局的想法,隻是如今不得不變。
他本人從後院搬到前院住根本不麻煩,但是由此而來導致防禦布局的變化才讓人頭痛,宇文溫和楊濟研究了數日才定下方案,所以接下來的大興土木,實際是在修防禦工事。
用防禦工事來形容府邸的布局,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
宇文溫覺得不會,他真的是在修防禦工事,若不是因為沒有火炮,還真想把府邸變成棱堡。
按照王府長史李綱的諫言,宇文溫搬到前院居住,讓王府佐官承擔傳達消息的責任,在他看來這是不穩定因素,一旦有哪個佐官做內應,招來暴徒襲擊府邸怎麽辦?
宇文溫住在前院,日常生活和家人就有了隔閡,這不是現實的隔閡,而是心理上的隔閡,他在兒女們麵前的存在感本來就不高,再搬出後院那就更低了。
兒女也許數日都未必能見上他一麵,會不會對成長有影響?
越想越心煩,所以宇文溫還要重新製定各種計劃和安排,原本的生活規律,要因此而改變。
心煩的不隻是私事還有公事,宇文溫為了這事有些鬱悶,如今坐在後院舊居裏看著麵前一盆花發呆。
此花形似虞美人,卻有一個如今不顯於世的名字:罌粟。經過多年的栽培,宇文溫手裏保存的罌粟種子越來越多,而植株的數量卻一直控製得很嚴。
莊園裏有一小片罌粟花圃,由專人嚴加看管,而宇文溫的住所裏有一個罌粟盆栽,是作為觀賞花放置的。
罌粟花美麗而危險,宇文溫如今麵對的事情也是看上去很美好,而實際上風險不小:他的嶽父尉遲順,想念女兒和外孫了。
也就是說要讓尉遲熾繁帶著宇文維城去鄴城探親,小住一段時間。
尉遲熾繁此行和人質無異,但又不能不去,因為實際上是因為一連串的事情,才會有現在的局麵。
天子已經加元服,拜太廟,大赦改元,年號乾興,所以今年即是正統八年,也是乾興元年,這是使者昨日才帶來的消息。
宇文溫記得“乾興”似乎是原本曆史裏北宋某個皇帝的年號,還沒來得及吐槽,安固郡公府來人同期抵達,帶來了尉遲順希望女兒進京的消息。
所謂加元服,就是行冠禮,天子加元服代表著成年,雖然宇文乾鏗才十三歲,但按著這個時代的風俗,也算得上成年了。
周國複古,行的是周禮,而相傳當年周文王年十二而冠,十三歲生伯邑考。
漢時大儒許慎於五經異義曰:“春秋左氏傳說,歲星為年紀十二而一周於天,天道備,故人君子十二可以冠。自夏殷天子,皆十二而冠。”
按禮,傳天子之年,近則十二,遠則十五,就能加冠了,所以宇文乾鏗終於如願“成年”,接下來就能親政了?
嗬嗬。
天子加元服,可國事還離不開丞相的輔佐,所以蜀王尉遲迥在天子和群臣的盛情挽留下,勉為其難的繼續輔政,不過天子既然成年,那麽另一件事就必須考慮了。
如今的周國隻有皇帝卻沒有皇後,天子既然成年,那麽冊封皇後便是順理成章,然後誕下皇子,為大周江山延續血脈。
安固郡公尉遲順之女尉遲明月,天生麗質出身高貴,是再合適不過的皇後人選,雖然年紀比宇文乾鏗大,但也在適婚年齡之中,兩人的結合,理所當然。
天子成了丞相的孫女婿,所生皇子其體內流淌的鮮血有一半是尉遲氏的,想來往後丞相輔佐起天子來,會更加盡心盡責吧?
當年,宇文溫和尉遲熾繁的婚姻,成為宇文氏和尉遲氏之間的紐帶,如今天子和尉遲明月的婚姻,能讓宇文氏和尉遲氏的關係愈發緊密。
這件事還未對外公布,所以宇文溫算是率先知道內幕的消息靈通人士,不光如此,即將成為國丈的尉遲順,還會受封國公。
尉遲順為尉遲迥發妻元氏所生,按禮製就是嫡子,奈何尉遲迥續娶了王氏為妻,按說王氏身為續弦地位無法和元氏相比,甚至不能稱為嫡妻,然而...
反正王氏如今就是嫡妻,其所出的尉遲惇自然也是嫡子,考慮到多方因素,尉遲迥立四郎尉遲惇為世子,而三郎尉遲順就受委屈了。
所以作為補償,尉遲順之女尉遲明月當了皇後,尉遲順成了國丈受封國公。
娘家喜事連連,尉遲熾繁迴去探望二老和即將出閣的妹妹,那是再正常不過,本來宇文溫也該一起迴去,但是基於一個原因不能去。
天子迎娶皇後,身為宗親自然要在場,杞王宇文亮、世子宇文明屆時必然會在鄴城,所以宇文溫作為“保險”,可不能再去鄴城了。
萬一被一鍋端怎麽辦?
當然明麵上的理由是宇文溫要坐鎮黃州,提防陳國搞小動作所以不能輕易離開,反正有兩位宗室在鄴城觀禮,也沒什麽人會質疑宇文溫為何不去。
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宇文溫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他的王妃和世子,要遠赴鄴城做客,至於什麽時候迴來,誰知道呢?
更讓人感歎的是這場政治婚姻,他的小姨子尉遲明月當了皇後,能得到皇帝的真愛麽?
尉遲明月和姊姊尉遲熾繁一樣,是個沉魚落雁的美人,可是對於形同傀儡皇帝的宇文乾鏗來說,即將迎娶的皇後最讓其刻骨銘心的,是“尉遲”這個姓氏吧?(未完待續。)
楊濟當時負責設計西陽郡公府,因為營建王公權貴府邸有心得,所以楊濟的最初設計裏宇文溫本該住在前院,不過宇文溫想來想去還是要偏向後院。
這就是所謂的重點防禦,宇文溫總覺得有人要害他,為了效率最大化的加強防衛,所以要全家人住在一起,一旦有事,大家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保護。
也是基於這種考慮,府邸機關重重,有望樓,有如同迷宮的迴型走廊,一切的防禦都圍繞後院進行。
種種措施,在那個除夕之夜保護了宇文溫一家,殺入城內的陳國始興王陳叔陵,甚至連宇文溫的府邸外圍都沒有攻破。
從那以後,還經曆了假宇文溫的“鄴梟”襲擊事件,府邸的防禦水平沒得說,所以宇文溫從未起過變更府邸布局的想法,隻是如今不得不變。
他本人從後院搬到前院住根本不麻煩,但是由此而來導致防禦布局的變化才讓人頭痛,宇文溫和楊濟研究了數日才定下方案,所以接下來的大興土木,實際是在修防禦工事。
用防禦工事來形容府邸的布局,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
宇文溫覺得不會,他真的是在修防禦工事,若不是因為沒有火炮,還真想把府邸變成棱堡。
按照王府長史李綱的諫言,宇文溫搬到前院居住,讓王府佐官承擔傳達消息的責任,在他看來這是不穩定因素,一旦有哪個佐官做內應,招來暴徒襲擊府邸怎麽辦?
宇文溫住在前院,日常生活和家人就有了隔閡,這不是現實的隔閡,而是心理上的隔閡,他在兒女們麵前的存在感本來就不高,再搬出後院那就更低了。
兒女也許數日都未必能見上他一麵,會不會對成長有影響?
越想越心煩,所以宇文溫還要重新製定各種計劃和安排,原本的生活規律,要因此而改變。
心煩的不隻是私事還有公事,宇文溫為了這事有些鬱悶,如今坐在後院舊居裏看著麵前一盆花發呆。
此花形似虞美人,卻有一個如今不顯於世的名字:罌粟。經過多年的栽培,宇文溫手裏保存的罌粟種子越來越多,而植株的數量卻一直控製得很嚴。
莊園裏有一小片罌粟花圃,由專人嚴加看管,而宇文溫的住所裏有一個罌粟盆栽,是作為觀賞花放置的。
罌粟花美麗而危險,宇文溫如今麵對的事情也是看上去很美好,而實際上風險不小:他的嶽父尉遲順,想念女兒和外孫了。
也就是說要讓尉遲熾繁帶著宇文維城去鄴城探親,小住一段時間。
尉遲熾繁此行和人質無異,但又不能不去,因為實際上是因為一連串的事情,才會有現在的局麵。
天子已經加元服,拜太廟,大赦改元,年號乾興,所以今年即是正統八年,也是乾興元年,這是使者昨日才帶來的消息。
宇文溫記得“乾興”似乎是原本曆史裏北宋某個皇帝的年號,還沒來得及吐槽,安固郡公府來人同期抵達,帶來了尉遲順希望女兒進京的消息。
所謂加元服,就是行冠禮,天子加元服代表著成年,雖然宇文乾鏗才十三歲,但按著這個時代的風俗,也算得上成年了。
周國複古,行的是周禮,而相傳當年周文王年十二而冠,十三歲生伯邑考。
漢時大儒許慎於五經異義曰:“春秋左氏傳說,歲星為年紀十二而一周於天,天道備,故人君子十二可以冠。自夏殷天子,皆十二而冠。”
按禮,傳天子之年,近則十二,遠則十五,就能加冠了,所以宇文乾鏗終於如願“成年”,接下來就能親政了?
嗬嗬。
天子加元服,可國事還離不開丞相的輔佐,所以蜀王尉遲迥在天子和群臣的盛情挽留下,勉為其難的繼續輔政,不過天子既然成年,那麽另一件事就必須考慮了。
如今的周國隻有皇帝卻沒有皇後,天子既然成年,那麽冊封皇後便是順理成章,然後誕下皇子,為大周江山延續血脈。
安固郡公尉遲順之女尉遲明月,天生麗質出身高貴,是再合適不過的皇後人選,雖然年紀比宇文乾鏗大,但也在適婚年齡之中,兩人的結合,理所當然。
天子成了丞相的孫女婿,所生皇子其體內流淌的鮮血有一半是尉遲氏的,想來往後丞相輔佐起天子來,會更加盡心盡責吧?
當年,宇文溫和尉遲熾繁的婚姻,成為宇文氏和尉遲氏之間的紐帶,如今天子和尉遲明月的婚姻,能讓宇文氏和尉遲氏的關係愈發緊密。
這件事還未對外公布,所以宇文溫算是率先知道內幕的消息靈通人士,不光如此,即將成為國丈的尉遲順,還會受封國公。
尉遲順為尉遲迥發妻元氏所生,按禮製就是嫡子,奈何尉遲迥續娶了王氏為妻,按說王氏身為續弦地位無法和元氏相比,甚至不能稱為嫡妻,然而...
反正王氏如今就是嫡妻,其所出的尉遲惇自然也是嫡子,考慮到多方因素,尉遲迥立四郎尉遲惇為世子,而三郎尉遲順就受委屈了。
所以作為補償,尉遲順之女尉遲明月當了皇後,尉遲順成了國丈受封國公。
娘家喜事連連,尉遲熾繁迴去探望二老和即將出閣的妹妹,那是再正常不過,本來宇文溫也該一起迴去,但是基於一個原因不能去。
天子迎娶皇後,身為宗親自然要在場,杞王宇文亮、世子宇文明屆時必然會在鄴城,所以宇文溫作為“保險”,可不能再去鄴城了。
萬一被一鍋端怎麽辦?
當然明麵上的理由是宇文溫要坐鎮黃州,提防陳國搞小動作所以不能輕易離開,反正有兩位宗室在鄴城觀禮,也沒什麽人會質疑宇文溫為何不去。
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宇文溫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他的王妃和世子,要遠赴鄴城做客,至於什麽時候迴來,誰知道呢?
更讓人感歎的是這場政治婚姻,他的小姨子尉遲明月當了皇後,能得到皇帝的真愛麽?
尉遲明月和姊姊尉遲熾繁一樣,是個沉魚落雁的美人,可是對於形同傀儡皇帝的宇文乾鏗來說,即將迎娶的皇後最讓其刻骨銘心的,是“尉遲”這個姓氏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