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新豐隋軍大營各處營區升起嫋嫋炊煙,各部軍隊正在生火做飯,今日主將到中軍帳議事迴來,說官軍明日要大戰,所以晚飯要加餐。


    還能加什麽餐?肉是別想了,無非是粟米多放一點,煮出來的粥稠一些罷了。


    行軍打仗,主將依賴的是其部曲,然後就是能打的老兵,其他的兵也就那樣,拿著根長矛湊數,打了勝仗分口湯喝,打了敗仗就被當做餌丟給追兵。


    熬一日是一日,這是大部分普通士兵的想法,眼見著飯點還沒到,大家夥在各自營帳內擦拭武器和鎧甲。


    作為京師附近的官軍,雖然待遇好不到哪裏去,但也比別處強些,刀牌、弓箭、長矛、裲襠鎧,該配的都配齊了,如今天氣開始轉暖,半新舊的戎服穿在身上也不覺得冷。


    戰場上到處都是流矢,所以護身的裲襠鎧十分重要,雖然甲葉多有鏽蝕,但至少能擋箭,當然要是有哪個不要命的偷偷取了甲葉去賣了換錢,那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別人。


    “呐,這一領裲襠鎧穿久了,那些串著甲葉的皮繩就磨損嚴重,現在就是要檢查哪些皮繩差不多要斷,趕緊換掉。”


    一名老兵在教授另一名士兵心得,兩人是同鄉,一人當了十幾年兵,另一個剛滿年紀被征發服兵役,新兵蛋子屁事不懂,所以得靠人多提點提點。


    “上了戰場呢,前後左右都是人,要是倒黴被流矢射中,那就認命吧,這是老天爺要收你,趕緊找個好人家投胎。”


    “阿叔,被箭射中手臂什麽的也會死?”


    “箭頭不幹淨的話,射中了容易得破傷風,即便不得破傷風,傷口化膿能疼得你死去活來,要是熬得過去倒還好,熬不過去真能生生疼死人的。”


    “那怎麽辦?”


    “怎麽辦?平日裏有沒有到廟裏燒香求佛祖保佑?沒燒過的話,就盼著你家祖宗保佑吧!”


    “阿叔,那我看不懂旗號聽不懂號聲怎麽辦?”


    “什麽都別想,別人做什麽你就跟著做什麽,凡事不要出頭,知道不?”老兵耐心的傳授著心得,“你個瘦麻杆的身材,莫要想著什麽立功了,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哦...”


    新兵低頭檢查著裲襠鎧,不一會瞥見老兵正在往長矛杆子上纏草繩,好奇的問這是怎麽迴事。


    “長矛捅了人,血就順著杆子流下來,手握著就會滑,纏上草繩即便浸了血,握上去也不會滑了。”


    “那用布纏著不是更好麽?”


    “你錢多燒的用布纏!”


    見著新兵訥訥,老兵繼續傳授經驗,要是真有布條,那就洗幹淨隨身帶著,戰場上受傷時拿來包紮,至於軍醫的救治,不是他們這種大頭兵能享受到的。


    “凡事得靠自己,還有同鄉,受傷了還有人扶著你跑,死了至少還有人迴去給你家裏報信。”


    兩人正交談間,卻聽得外邊有人竊竊私語,老兵走出營帳,看見許多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議論著什麽。


    “說什麽呢這是?莫非今晚加肉?”


    “你不知道麽?廣通倉被周軍燒了!”


    “扯談吧!周軍從哪裏冒出來的?再說廣通倉不是有重兵把守,怎麽會給人燒了?”


    “反正就是被周軍燒了,消息都傳開了...哎喲喂,接下來的日子可難過了!”


    “這消息到底真不真,莫要是周軍細作亂傳的?”


    “你別不信,這可是我在將軍帳下做親隨的同鄉說的...”


    老兵見著大家都在傳,一跺腳轉迴營帳:“一會你吃飯可得多吃幾碗,往後糧食怕是不夠吃了。”


    見著新兵莫名其妙的樣子,他把傳言說了一遍,見對方還沒迴過神,先是解釋一下為何廣通倉被燒會導致糧食供應不上,然後又繼續傳授心得。


    “你細胳膊細腿的,添飯肯定搶不過別人,記住,第一碗隻盛半碗,趕緊吃完去排隊打第二碗!”


    新兵點點頭,糾結了一會又問:“那接下來這仗還打不打了?”


    “打?糧食都沒了還打什麽,我看呐,這大隋遲早要完!”


    廣通倉被燒的傳言,如同投入水中的石頭在隋軍大營裏激起陣陣漣漪,向周圍不斷擴散,範圍越來越大。


    。。。。。。


    大營一隅,某處守衛森嚴的營帳內,數名將領正在竊竊私語。


    “這消息可靠麽?”


    “可靠,我那族弟是華州田曹參軍...”


    軍營內,按說在未經主帥允許的情況下,別人不許隨意打聽軍情,然而實際情況是各部將領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今日入大帳的傳令兵說了些什麽,他們不知道,但一樣能從別處探得消息。


    軍營按例不許閑雜人等隨意出入,免得細作混進來刺探軍情,可實際執行起來卻漏洞百出,更別說如此大規模的營寨,許多軍隊集中在一起駐紮後魚龍混雜。


    各家部曲進進出出,砍柴的士兵也進進出出,其中混進什麽人都不奇怪,而將領們就是靠著自己的耳目,獲取主帥想要遮掩的消息。


    廣通倉完蛋了,襲擊糧倉的自然是周軍,且不說這幫家夥是從哪個峪口冒出來的,堆積如山的糧草化作灰燼,長安城外的大軍怎麽辦?


    從別處調也行,但是關中地界的存糧可不多,否則也不用挖廣通渠、設廣通倉轉運糧草,現在臨時組織青壯運糧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原、豳、涇三州總管府的糧食本就緊張,許多糧食運到長安屯在太倉,現在隻能從州庫緊急調糧,隻是這需要時間,看樣子夠嗆。


    洛州那邊在打仗,糧食肯定緊張,蜀地是不要想了根本趕不及,隻能靠著河東那邊救急,可長安城外的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眾多,靠河東運糧不過是杯水車薪。


    這還是次要問題,即便不會出現斷糧數日的情況,但糧食短缺必然導致軍心大亂,士兵們不可能餓著肚子和人拚命,這仗打不下去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刻進攻長安,但周軍必然死守,不說能否速勝,隻說這仗還有必要打麽?


    “楊家好歹過了一把天子癮,卻讓我等去拚命,嗬嗬。”


    一名將領輕聲笑著,看了看在場諸位,他收起笑容:“依我看,這隋國遲早要完,諸位莫非想殉葬麽?”


    另一名將領接過話茬:“當然不會,杞國公開出的價碼,我覺得不錯,再怎麽說,當年大家也是周國的將帥不是?”


    “明日那幾位定然逼著我等強攻長安,到時進退不得...”


    “那又如何?實在逼急了,大不了陣前倒戈,你們說是不是?”又一名將領笑道,“好歹長安城裏太倉的糧食夠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