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國公府後院,玉竹院內傳出濃濃的草藥味,屋簷下幾個侍女正在熬藥,元旦時玉竹院楊氏忽然暈倒,如今已臥榻數日,粒米未入全靠湯藥吊著命。


    據說是突發惡疾,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今隻能是用湯藥慢慢調養,看何時能夠痊愈了。


    一名女子在侍女的簇擁下走入院中,卻是主母尉遲氏,熬藥的侍女正要起身行禮,為其喝止:“繼續熬藥,莫要誤了火候。”


    尉遲熾繁走進房中,卻見柳葉服侍在臥榻邊,榻上躺著的便是邾國公側室楊麗華。


    隻是數日時間,楊麗華便已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躺在榻上雙目無神的看著上方帷幕,父母雙亡的消息對她打擊太大,已經哭了數日直到眼淚流幹。


    一旁的柳葉已經哭腫了眼,低聲抽泣著,見到主母近前,她訥訥讓開。


    “雞湯喝了麽?”


    “還沒有...”


    尉遲熾繁看著楊麗華,歎了口氣後坐在榻邊:“鵲哥還有牧娘哭喊要娘,你讓我怎麽說?”


    “這幾日勞煩夫人了...”


    聽人提起兒女,楊麗華好歹迴過神來,隻是說起話來有些虛弱。


    “勞煩不勞煩的,都是一家人,你這個樣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讓娥英、鵲哥還有牧娘怎麽辦?”


    尉遲熾繁的策略很有效果,失去雙親的楊麗華總算想起來自己還有兒女,作為女兒的她悲痛欲絕幾欲尋死,可作為阿娘的她還不能死。


    也虧得尉遲熾繁把消息壓了幾日,等過了年才順理成章讓對方知道消息,不然這個年就過不成了,官府發布的消息她不打算瞞,畢竟瞞不住,對方遲早都會知道。


    侍女將雞湯重新溫過,柳葉扶著楊麗華坐起身,伺候著喂完雞湯,眼見著對方氣色好了些,尉遲熾繁拿出一封信來。


    “國公在江陵讓人送來信,你要好好保重身體。”


    又說了一會兒話,尉遲熾繁離開玉竹院,迴到自己房中一個人坐著發呆,楊麗華的遭遇她感同身受,因為也許有一日,同樣的命運會落在她的身上。


    她再不懂朝廷的事也能感覺出來,隋國若是滅亡,大周收複河山,到了那個時候,尉遲氏和宇文氏的矛盾怕是會激化,夾在夫家和娘家之間的人,就會由楊麗華換成她自己。


    到時候該怎麽辦?


    。。。。。。


    正月十五,鄴城,丞相府。


    安固郡公尉遲順拉住韁繩,下馬之後向著大門內走去,早已等候多時的丞相府佐官立刻圍了上來。


    “安固公可知道山南那邊的急報了?”


    “知道了。”尉遲順點點頭,那消息讓他幾乎雀躍,“諸位還未啟稟丞相麽?”


    “不敢說啊!”


    一人半是喜悅半是擔憂的說著,“就怕丞相聽了消息後承受不住...丞相可是朝廷支柱,不能出任何紕漏。”


    “那諸位在此幹等也不是辦法。”


    “所以就等著安固公將這喜訊說與丞相聽了。”


    尉遲順無語,對方倒不是存心看他笑話,此時此刻,恐怕也就隻有他這個做兒子的才好行事了,父親年事已高,經不得大喜大悲,所以得慢慢鋪墊,可旁人誰有這個膽慢慢鋪墊?


    “既如此,且待本公去和丞相說。”


    眾人目送尉遲順向府裏走去,個個都藏不住笑容,六年了,終於等到這個時候,篡國逆賊楊堅完蛋了,被杞國公宇文亮突擊長安一鍋端,隋國群龍無首,沒多久好蹦躂了!


    所以得趕快,搶在宇文亮之前,盡可能把地盤都占了,隻要拿下並州、洛州以及潼關、蒲阪等險要之地,就算對方拿到長安又如何。


    無險可守的長安,朝廷還會控製不了麽?


    想要招降隋軍將領,就得出條件許下好處,這種事情非同小可,得丞相先拿主意定個調,哪些人能放過,哪些人能招降,好歹有個準信。


    尤其附逆大賊李穆等人,即便是本人不在了,其家族是一定要斬草除根的!


    丞相府後院,尉遲順遇見了後母王氏,平日裏對其不冷不熱的丞相夫人,如今格外的熱情:“安固來了?可得好好與你父親慢慢說。”


    尉遲順點點頭隨後繼續向前走,王氏喜上眉梢,因為她也知道了周軍攻入長安、楊堅斃命的消息,隻是沒敢說給尉遲迥聽,就怕一下子受不住出意外。


    她一直看尉遲順不順眼,畢竟非己所出,又會威脅到自己兩個兒子的地位,不過如今大局已定,尉遲迥的家業遲早要歸她兒子尉遲惇,所以心思就淡了。


    尉遲順如今沒有兒子,要延續香火隻能過繼一個侄子,其已故長兄尉遲誼倒是有兒子,不過那幾個六年前就陷在長安生死未知,即便救迴來,說不定也已經被閹了。


    沒有後代的人,又如何繼承家業?


    一處小院內,丞相尉遲迥正在房裏臥榻上躺著閉目養神,他今年即使不算虛歲也已經年滿八十,人年紀大了精神就差,受不得累。


    也多虧從軍多年打下好底子,須發皆白的尉遲迥身子骨還算硬朗,雖然數十年沙場征戰受了不少傷,但沒有留下什麽隱患。


    聽得腳步聲起,尉遲迥睜開一眼睛,轉頭望去卻是自己的三子尉遲順,待其問安完畢,尉遲迥便問是不是有事。


    “父親,兒子方才剛到大門,便有好消息從山南傳來了。”


    “哦?是杞國公打了大勝仗麽?我記著先前來報,已經拿下武關了。”


    尉遲迥在兒子的幫助下坐起身,一旁的仆人趕緊拿來貂皮大衣給他披上。


    “是邾國公在荊州博望打敗了隋軍,開府史萬歲活捉偽朝衛王楊爽,此人自知難逃懲處,揮刀自刎了。”


    “你那女婿打勝仗了...不光是這個消息吧?”


    “正是,還有好消息。”


    尉遲順跪在地上,為父親穿好皮靴,不緊不慢地報喜:“杞國公攻破了藍田。”


    “突破了武關道?”


    尉遲迥聞言精神一振,他帶兵多年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山南周軍攻破藍田,距離長安可就是五十裏左右的距離,如同一把匕首,頂到了人的心髒。


    “父親想想,楊堅知道官軍破了藍田後的表情是如何的?”


    “哼,總不能嚇得落荒而逃吧,他若是楊忠的種,應該是據守長安,調集周邊軍隊勤王。”


    “父親說的是,楊堅守在長安沒跑,派偽太子楊勇率軍到藍田攔截官軍。”


    “那小崽子能幹什麽,楊堅要是沒糊塗,監軍的應該來頭不小。”尉遲迥沉吟著,“莫非是高熲?”


    “正是高熲,他們妄圖在藍田阻擋官軍,結果被杞國公一戰破之。”


    “高熲敗了?他的才能...杞國公怕是遠比不上,怎麽會...”


    “父親,高熲不光敗了,還和偽太子楊勇一起戰歿了。”


    聽到這裏,尉遲迥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長安呢?長安現在情況如何?”


    “父親認為光憑一支孤軍能拿下長安?”


    尉遲順話裏有話,尉遲迥聽出來了,他盡力平緩自己的氣息繼續問:“有人在城中接應?”


    “是郕國公梁士彥等人,還有黃、沛二人。”


    黃、沛二字成功轉移注意力,尉遲迥麵露鄙夷之色,當年要不是這兩個小人投靠楊堅,助其奪了大權,哪裏會有後來這麽多破事。


    “後來呢?成事了麽?”


    “成了,杞國公拿下長安。”


    “你說...咳咳咳!”


    尉遲迥激動得劇烈咳嗽,尉遲順趕緊上前扶著,用手拍著父親後背,尉遲迥好容易緩過氣,一把抓住兒子的手問道:“楊堅呢?”


    拿下了長安又能如何?楊堅逃出城後,隨時可以卷土重來,一支孤軍深入的軍隊,在敵國腹地又能堅持多久?


    “楊堅死了,偽後獨孤氏也死了。”


    尉遲迥激動得差點一口氣接不上來,也虧得尉遲順提前鋪墊做得到位,好歹有了心理準備,隻是這消息太過刺激,老丞相許久之後才迴過氣。


    他幾乎是要喜極而泣:“死了,死了...死得好!隋國群龍無首,我...我軍收複故土指日可待!”


    “父親說得是,偽帝、後及太子均已身亡,關中隋軍群龍無首,其子又各自外出在並、洛、益駐紮,必然是各自為戰,大局定矣。”


    “你啊你,剛才繞來繞去說那麽多,是不是怕為父聽了消息一口氣接不上就走了?”


    尉遲順笑了笑:“父親年事已高,經不得大悲大喜,還請恕罪。”


    “聽了這個消息,為父死也無憾了...”


    尉遲迥撚著胡須麵露喜色,聽到這個消息後如同枯木逢春,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了十歲,在房裏走來走去走了許久才恢複了心情。


    局勢變化,戰事可以用另一種辦法盡快結束了,他得趕緊定下調子讓前線將領好便宜行事、招降納叛,隻要不是那些“首惡”,什麽都好說。


    曆經六年多,終於等到了勝利的時候!


    想到恢複故土的種種,尉遲迥忽然想起一事:“三郎,小四娘的婚事,你想清楚了麽?”


    “全由父親做主。”


    “按理,是你這個當阿耶的說了算,隻是身為尉遲氏的女郎,總要為家族考慮啊...”


    “兒子明白,四娘也會明白的。”


    “小四娘到年紀該出嫁了。”尉遲迥看著窗外冬去春來的景色,“新年新氣象,收複故土之際,天子也差不多到了成親的年紀,大周該有個皇後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