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口,船隻如梭,自從宇文溫就任巴州(現更名黃州)後,巴口越來越繁榮,作為黃州的重要港口,巴口早已從“津”升級為“港”。


    巴口東岸是巴東城,也是巴東郡郡治所在,這座當年的巴河城一如西陽城般,人口翻了兩倍,城池擴大了一圈,城外港區的規模也逐步擴大。


    巴水由北向南匯入長江,入江口即為巴口,東岸為東港,毗鄰巴東城,主要為水軍的一處停泊地,大部分的造船/修船場在此。


    西岸為西港也是主港,平日所說巴口港即為此,大部分貨船都在這裏停泊、裝卸貨物,與二十多裏外的西陽城有官道連接,城內商家的大宗貨物買賣都是通過西港進行。


    隨著城內買賣日漸興旺,巴口港往來的船隻越來越多,事情也越來越多,泊位緊張,庫房緊張,在碼頭做苦力卸貨的人越來越多,紛爭也越來越多。


    西港某處大院房間內,巴東郡守許紹正召集相關人員“座談”。


    “本官知道,港口寸土寸金,大家等著買賣上門養活手下一幫子人,一家老小都指著工錢買米做飯。”許紹看著眾人說道,“但是!無論如何都得守規矩!”


    “什麽是規矩?規矩就是法度!”


    “官府不管不顧直接定下規矩,怕是多有不公之處,想必大家心裏也不服,可由著各位相互間拆台,這規矩也定不下來,所以今日由本官牽頭,各位把規矩定下來!”


    許紹今日做的就是居中主持“座談”,讓相關人員把碼頭拉活的規矩訂了,最近已經多次發生不同裝卸工團體間的打架鬥毆事件,再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事。


    不光是碼頭卸貨的裝卸工,連存放貨物的貨棧、庫房,以及為往來客商提供住宿的邸店,各家都在競爭,而且是無序競爭。


    相互間惡意壓價,或者相互詆毀中傷、爭搶客人,扔石頭、掛死雞、潑雞血、豬血恐嚇,這還算“文鬥”,打悶棍、縱火、下藥,這種惡性事件已經屢次發生了。


    虧得郡衙人手足,晚上巡夜的也盡忠職守,把幾次已經開始蔓延的火苗都及時撲滅,沒有釀成大禍。


    具體會是誰做的,許紹心中大概有數,但捉不到把柄,這種潑皮無賴半夜踢寡婦門、挖絕戶墳的勾當,對付起來有些棘手,畢竟作為郡守要講證據,不能一言不合就砍人。


    但也不能坐視不管,所以要先禮後兵,再有人不識抬舉,那就別怪他手辣。


    今日要定規矩,許紹是有備而來,相關內情已經摸得清清楚楚,也和各方開了幾次“座談會”,現在就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官府居中主持,先讓各家掌櫃提意見,少數服從多數,把條條框框定下來,日後就照此執行,有誰敢陽奉陰違的,許紹可以堂堂正正對付。


    玩陰的更加不怕!


    “許明府說得對,規矩是要定下來,大家和氣生財,有那時間拆台,還不如多攬些活。”


    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人率先開口,作為許紹的內線,他自然是要開個好頭的,不過這話也在理,大家爭來搶去不就是想多賺錢麽。


    “我等隻求明府公正處置,畢竟總有個先來後到,去年捐資擴建碼頭,鄙店也是捐了不少,總不能被後來的...”


    有人起了頭,有人接了話,其他人紛紛開口,你一言我一句,有大倒苦水的,有指桑罵槐的,有渾水摸魚的,還有裝瘋賣傻的。


    這都不算事,許紹已經把底細摸得清清楚楚,當年巴口人嫌狗棄,除了水軍的破爛營寨沒什麽值錢的家當,如今寸土寸金才吸引了眾多饕鬄。


    碼頭分三部分,其一是官府的地段,自然沒人敢搶,其二是黃州城幾位大東家的地段,沒人去爭,剩下大半地段,尤其臨江的那一段才是爭奪的重點。


    這牽扯到貨物裝卸、存放,還有就是拉生意,趁著客商剛上岸,趕緊拉到自己在港口的店麵去談買賣。


    無論是那一種,讓客商的船停到自己鋪麵門口或附近是最重要的,所以距離長江越近,越容易招攬到客商,而隨著巴口港的不斷擴建,臨江的碼頭也在不斷變化。


    最初的碼頭是在巴水河段,然後慢慢往外延伸,這就導致地段的好壞出現變化:原本最靠外的好地段變差,而新的好地段又被更新的地段取代。


    先到巴口碼頭的,眼見著巴口港愈發繁榮,而自己的地段漸漸變差,越來越靠裏麵,心裏哪裏好受,後來的好容易占了臨江碼頭地段,自然是嚴防死守不願被擠走。


    有了碼頭,靠泊的船隻裝卸貨物要裝卸工,有船才有貨,有貨才有活,有活才有工錢,各家店鋪自己也招募有青壯負責裝卸,要有船停在門前碼頭才有活幹。


    還有單純的裝卸工團體,在工頭的帶領下聚集碼頭,每當有船靠泊就一擁而上,爭著讓客商雇傭裝卸貨物,無形中也搶了店鋪裝卸工的活。


    臨江碼頭船隻進出方便,船隻靠岸肯定優先選擇臨江處,可卸了貨,馬車、推車要沿著碼頭往裏(北)走上官道,所經地段的碼頭,來來往往造成此處店鋪各種不便。


    自家門前沒有船停,都被臨江的攔下停在其碼頭地段,然後不停的卸貨放在其倉庫裏,運輸時貨物又從自家門前過。


    客商從西陽城裏運來貨物,或者選擇港口碼頭處的倉庫,也是優先選擇臨江地段,來來往往的貨物又是從自家門前過。


    看著別家門庭若市,自家門可羅雀,要多紮眼有多紮眼,要多心煩有多心煩,然後各種雞飛狗跳的事情就出來了,反正就是一團亂麻。


    所以許紹要快刀斬亂麻,見著眾人重新發了一通牢騷,該說的都說了,是他發話的時候了。


    “臨江的碼頭誰都想占,可除去官府的碼頭,就那麽點地方不夠分,當年巴口港大興土木時,先來的商家,如今的地段卻變成最差。”


    “問題總要解決,本官事前列給諸位的幾條建議,想來都已經看過了,所以現在開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第一條,船隻入港,隻有港口設的領航員可以上前領航,由領航船引領船隻停泊,無論東港、西港,碼頭上劃泊位,泊位有船停了,再有船來就往空位依次停下去。”


    “除了領航船外,其他人等不許擅自招徠客商船隻!船停在哪處的泊位,那位置的商家就和客商談,談不攏別家再接。”


    “單日,停泊順序從北往南,雙日,停泊順序從南往北。這一條,同意的舉手!”


    許紹說完,見著在場眾人都舉了手,也不管是真心同意還是迫不得已,讓吏員記下,繼續下一條。


    “第二條,各家邸店、倉庫距離碼頭距離太近了,馬車往來十分不便,貨物一多就容易堵,再有大家的店麵參差不齊,有磚瓦房,有木屋,距離碼頭遠近也不同。”


    “各家的汙水四處亂排,一到雨天就汙水橫流,無論是防疫還是防火,都是隱患頗多。”


    “官府牽頭重新規劃,所有邸店全部拆了統一重建,全部是聯排二層磚瓦樓,統一的樣式還有排汙、排水溝渠,新樓都向後移十步,為運貨的車輛騰出位置。”


    “碼頭的聯排磚瓦樓後麵帶有院子,大宗貨物都要統一放到港口倉庫區,倉庫區重新修建庫房,各家掌櫃搖號選倉!”


    “相關費用,諸位出六成,郡衙出四成。”許紹說到這裏,拍了拍手,吏員將一個模型推了進來,那是巴口港改造後的模型,用土和木頭製成。


    “這就是大家先前看過的模型,以後的巴口港就是如此模樣。”許紹說完發起表決:“同意的舉手!”


    “第三條,碼頭上的裝卸工,無論是店鋪組織的還是自己攬活的,各自的工頭到郡衙登記,手下諸人都要登記來曆,不登記不許攬活,出了什麽事,工頭負責!”


    “登記完後,抽簽排序,第一名率先接活,第二名次之,以此類推,次日頭名轉末尾,第二名接上,以此類推循環!”


    折騰了半日,好歹把事情敲定,眾人散去後許紹看著巴口港的模型發呆,他從沒想過自己竟然還要負責“港務”,從來隻知道治理地方要勸農桑,結果還要管港口。


    巴口港的發展太快,真是千頭萬緒無從說起,許紹為了今日也不知度過多少不眠之夜。


    “明府,時間快到了。”


    許紹聞言點點頭,今日這隻是第一場,接下來的是第二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