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不小的‘白日落雷’,讓鄴城百姓議論紛紛,那如雷的巨響,還有升起的黑煙,都成了街頭談資,關於此事真相如何眾說紛紜。
有說是道士煉丹失敗所致,有說是妖魔作亂為上天落雷誅殺,又有說是妖物得道,意圖白日飛升,卻不為上天所容,故而被天雷轟成齏粉。
隨著事態發展,又有了確切說法,據眾多百姓迴憶,當日南城一處街坊院內發生‘白日落雷’,正好在附近巡邏的禁暴便領人趕到現場。
當場抓獲兩名煉丹的‘妖道’,這情景可是許多人都看見了,還有熱心人幫忙捉住兩個妖道,禁暴隨即把二人待會秋官府大牢關押,現場封鎖。
不久之後那院子房東又抓到個小道童,據說是前麵兩個妖道的徒弟,所以說此次事件就是妖道煉丹失敗招來天雷懲罰。
鄴城是大城,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談起的奇聞異事多了去,所以在鄴城發生的白日落雷,沒過幾日便熱度消散,反正道士煉丹經常出紕漏,加上罪魁禍首已經被抓,那就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和喧囂一時的妖道事件不同,同日晚些時候在秋官府大牢也出了狀況,但未能引起太大關注,據傳有大批人馬衝入大牢,似乎是有什麽了不得的人物被關進去,這些人據傳是要劫獄。
但官府一直平靜的表現讓許多人不再關注,秋官府大牢那邊確實有動靜,不過據說是某個權貴家的郎君,被當做賊人抓了進去,所以家裏老頭子氣勢洶洶帶護衛上門要人,沒有什麽劫獄。
獄吏們和烏鴉一般黑,所以百姓對大牢沒什麽好感,兼之聽說是惡狗錯咬了主人,那麽受點教訓也是應該的,至於那被誤抓的郎君,想來也是欺男盜女多行不義,被抓進牢裏吃了些虧。
惡人自有惡人磨,反正兩邊都是惡人,百姓也懶得義憤填膺,更有人相傳說是那郎君和尉遲家有關,如此一來更沒人敢四處亂傳,故而秋官府大牢的動靜,根本就沒掀起什麽風浪。
。。。。。。
使邸,張魚指揮著人將幾盆花草從馬車上搬下,然後抬進郎主宇文溫居住的院子,隨後下車的宇文溫,拍了拍同樣剛下車的周法明肩膀笑道:“這幾日辛苦了。”
周法明苦笑著擺擺手,然後指指自己喉嚨沒有吭聲,向著宇文溫拱了拱手,邁步朝使邸內走去。
這幾****留宿宮中,給小皇帝將各種奇聞異事,還有建康城的風土人情,對方十分感興趣,一聽就是數日,結果周法明講話太多喉嚨熬不住了。
雖說宮裏不缺潤喉之物,但周法明從來沒有說過這麽多話,白日裏說晚上也說,還得不停迴答小皇帝問的各種問題,不光喉嚨受不住,連精力都有些不濟。
“張兄弟,莫非我家郎主也會如此麽?”一名男子低聲問張魚,張魚笑了笑說道:“誰知道呢,田武威生龍活虎,平日裏不是大口飲酒大口吃肉麽,想來喉嚨結實得很呢。”
男子的郎主田益龍,今日隨巴州刺史宇文溫入宮麵君,順便接替先行入宮的周法明,給小皇帝講故事,他見著周法明如此憔悴模樣,不由得為郎主感到擔心。
‘嘴炮技能戰五渣!’宇文溫心中吐槽,周法明先前還滿不在乎,覺得不就是講故事,沒什麽大不了的,結果如今弄成這副模樣,就是缺乏‘鍛煉’的結果。
他覺得田益龍也不會好到哪裏去,這兩位體力不錯,但動嘴就不行,根本沒法和他比。
宇文溫在巴州,一直都是個大忙人,所以不光練就了體能,連動嘴的‘體能’也練出來了,他每日都在不停地說話,無論是在哪裏。
在州衙,要和大小吏員講話,時不時敲打一下這些人,還得和長史任衝,別駕許紹商量政務,或者是開堂審案,搞活現場氣氛。
要麽是外出體察民心,走街串巷,聽取百姓疾苦,或者是去到田間地頭,查看農田水利,聽聽農民的各種意見和抱怨,這都免不了大量對話。
要麽是去軍營,和各級將領談話,詢問訓練、後勤狀況,又要巡視庫房、營房,和士兵們談心,問問吃得如何,睡得如何,訓練苦不苦,有什麽想法之類的。
要麽就是在五味齋喝酒,順便和李方等人談談各項合作進展情況,又要和各郡縣的商賈代表‘官商勾結’,策劃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然後還得去黑工坊例行巡查,聽取林有地以及各項目負責人的匯報,還得時不時同‘公私兼濟’的楊濟爭辯,遇見技術難題還得一起解決,真的很忙。
迴到府裏,要聽管家李三九的‘秘密匯報’,又要聽取王越的‘商業匯報’,再聽聽張\定發、符有才的‘防務匯報’,還是得不停說話。
這樣就完了?沒完!
宇文溫還得和夫人尉遲熾繁說話,側室楊麗華、蕭九娘也不能拉下,當晚無論在哪位那裏過夜,三位佳人都得走一圈,一眨眼一天就過去了。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宇文溫的嘴炮水平日漸提升,不是周法明和田益龍這兩個‘渣渣’能夠比的,但即便如此,他還得這兩位去頂缸,畢竟整天陪小皇帝說話真是很累。
‘光這兩個還不夠,下一個就是鄭通了!’宇文溫如是想,已是來到自己下榻的院內,那幾盆花草已經放到院內一隅,他看了看便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可都是禦賜的花草,全天要安排專人盯著,不容有任何差錯!”
“是,郎主。”護衛們答道。
“沒有我的允許,誰也不許動一盆!”
微風吹來,這幾盆花草隨風搖曳,卻是花朵凋零開始結果的虞美人,當然其中還有三盆依舊開著花。
這三盆虞美人和其他已經結果的虞美人略有不同,莖梗上並無纖毛,那花朵分外妖嬈,似乎蘊藏著一股神秘的力量。
宇文溫看著這三盆花非常滿意,這是被他從宮裏魚目混珠弄出來的罌粟,先前小皇帝已經賜予他一些白疊(棉花)和虞美人的種子,他已送迴巴州,但被誤認為是虞美人的罌粟,其種子不敢確定在內。
所以得要植株,而他今日特地尋了個借口,得小皇帝同意,把罌粟和虞美人一起打包了幾盆帶出來,當然這罌粟是他‘無意’之中選中的,這樣做無非是避人耳目。
底也伽到底是誤服,還是有人故意設計讓他服下,這件事情依舊撲朔迷離,事情真相還在追查之中,本來把罌粟植株弄出來很有可能打草驚蛇,但宇文溫怕夜長夢多,權衡利弊還是付諸行動。
‘眼見著就要結果了,還真是有些小期待啊。’宇文溫看著罌粟花,心中在盤算著什麽。
。。。。。。
月圓之夜,皎潔的月光灑遍大地,夜色下的鄴城已經沉睡,使邸處,宇文溫則站在院子裏,抬頭看著天上那一輪圓月。
他醞釀著情緒,希望能夠成功變身,化作嗜血狼人,去把藏在暗中的敵人撕成碎片。
距離大牢‘曆險’已過數日,宇文溫差點玩脫被人廢了,所以脫身後便命護衛頭領張\定發‘追兇’,他要找出是誰要害自己,然後展開報複。
一人從院外走了過來,正是護衛頭領張\定發,宇文溫見其近前便問事情進展如何,張\定發行了一禮之後答道:“郎君,事情有了初步進展...”
“那日,獄吏華五受人指使,意圖將郎君私下提出牢房,用一種名叫‘冰蠶袋’之物,行那齷齪之事,幸得郎君機警先與人換了衣物,對方一時不查,便對此人下了毒手...”
“事敗之後,華五於牢中咬舌自盡,在下親自查探,確係自盡無疑,其直屬上司掌囚張翎,矢口否認是幕後指使之人...”
張\定發慢條斯理的說著案情進展,直接從牢裏提人的獄卒華五,畏罪自盡,而其上司掌囚張翎一口咬定不知此事,隨同華五提人的獄卒也說沒見張翎出現,似乎線索就這麽斷了。
這事情若是平常也就這麽糊弄過去,但是張\定發可不是這麽好忽悠,此次處的事情即便是大司寇也不敢遮掩,借著安固郡公尉遲順的‘風’,張\定發有了拷問的權力,一切就不一樣了。
借著某些有礙觀瞻的‘高科技’拷問手段,掌囚張翎很快就招供,確實是他指使獄卒華五行事,那日張翎在大牢值班,有人經引見找到了他。
此人聲稱有一年輕道士曾禍害其家眷,用一塊狗頭金賄賂張翎,希望他能‘幫個忙’,把剛被抓進牢裏的這個年青道士給閹了。
之後事情的發展就是方才所說,而張\定發追查的方向到了這裏,就有兩個關鍵點:那個人是誰,他怎麽這麽快知道宇文溫被抓了進來。
“我被抓進大牢純屬意外,事前不光是我自己,就連其他人也想不到,要麽是在現場時見到,要麽是在押進大牢途中見到,要麽是牢裏有人通風報信,你查的情況如何?”宇文溫問道。
“郎君,引此人見張翎的是掌囚劉壺,在下已經提審劉壺,問得那日情形...”
張\定發說那日有人找到劉壺,說要找人幫忙對付一個新抓進來的犯人,劉壺收了對方的錢後‘指點迷津’,帶其去見負責那犯人的張翎‘詳談’。
張\定發詢問過那日的大牢正門看守,說嫌疑人在門外說找劉壺有事,可劉壺事後供稱並不認識對方,當時見了麵後純粹是見給的錢多,才答應‘幫忙’。
“也就是說,嫌疑人,或者說嫌疑人幕後主使,知道這劉壺收錢辦事,所以這個嫌疑人才指名道姓要找劉壺幫忙?”宇文溫問道。
張\定發說是,他的判斷亦是如此,所以那幕後主使至少和劉壺打過交道,不一定是親自打交道,也許是手下出麵,那麽下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和一個掌囚打交道,圖的是什麽?
總不能說是稱兄道弟吧,擔任掌囚等獄吏的人都是世代家傳,和賤籍差不多,尋常的‘良民’若非情不得已,沒誰願意和這些人打交道,唯一的解釋就是找掌囚‘行個方便’。
行個方便有很多內涵,要麽是為被捕入獄的親朋好友‘行個方便’,希望其在獄中過得寬鬆些,要麽就是趁機報仇,再要麽就是私下放人。
幕後主使至少找過劉壺做過以上三種事情之一,所以知道這位收錢辦事,於是張\定發和劉壺進行了‘詳談’,對方將自己曾經的‘買賣’悉數招供。
整理出來的‘買家’有很多,身份高低之人都有,一時間無法判斷會是誰,所以案情有些撲朔迷離,但是當日來做‘買賣’的人中,卻有一家的身份十分顯眼。
“是誰?”宇文溫問道。
“徐州總管席毗羅次子,席勝!”(未完待續。)
有說是道士煉丹失敗所致,有說是妖魔作亂為上天落雷誅殺,又有說是妖物得道,意圖白日飛升,卻不為上天所容,故而被天雷轟成齏粉。
隨著事態發展,又有了確切說法,據眾多百姓迴憶,當日南城一處街坊院內發生‘白日落雷’,正好在附近巡邏的禁暴便領人趕到現場。
當場抓獲兩名煉丹的‘妖道’,這情景可是許多人都看見了,還有熱心人幫忙捉住兩個妖道,禁暴隨即把二人待會秋官府大牢關押,現場封鎖。
不久之後那院子房東又抓到個小道童,據說是前麵兩個妖道的徒弟,所以說此次事件就是妖道煉丹失敗招來天雷懲罰。
鄴城是大城,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談起的奇聞異事多了去,所以在鄴城發生的白日落雷,沒過幾日便熱度消散,反正道士煉丹經常出紕漏,加上罪魁禍首已經被抓,那就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和喧囂一時的妖道事件不同,同日晚些時候在秋官府大牢也出了狀況,但未能引起太大關注,據傳有大批人馬衝入大牢,似乎是有什麽了不得的人物被關進去,這些人據傳是要劫獄。
但官府一直平靜的表現讓許多人不再關注,秋官府大牢那邊確實有動靜,不過據說是某個權貴家的郎君,被當做賊人抓了進去,所以家裏老頭子氣勢洶洶帶護衛上門要人,沒有什麽劫獄。
獄吏們和烏鴉一般黑,所以百姓對大牢沒什麽好感,兼之聽說是惡狗錯咬了主人,那麽受點教訓也是應該的,至於那被誤抓的郎君,想來也是欺男盜女多行不義,被抓進牢裏吃了些虧。
惡人自有惡人磨,反正兩邊都是惡人,百姓也懶得義憤填膺,更有人相傳說是那郎君和尉遲家有關,如此一來更沒人敢四處亂傳,故而秋官府大牢的動靜,根本就沒掀起什麽風浪。
。。。。。。
使邸,張魚指揮著人將幾盆花草從馬車上搬下,然後抬進郎主宇文溫居住的院子,隨後下車的宇文溫,拍了拍同樣剛下車的周法明肩膀笑道:“這幾日辛苦了。”
周法明苦笑著擺擺手,然後指指自己喉嚨沒有吭聲,向著宇文溫拱了拱手,邁步朝使邸內走去。
這幾****留宿宮中,給小皇帝將各種奇聞異事,還有建康城的風土人情,對方十分感興趣,一聽就是數日,結果周法明講話太多喉嚨熬不住了。
雖說宮裏不缺潤喉之物,但周法明從來沒有說過這麽多話,白日裏說晚上也說,還得不停迴答小皇帝問的各種問題,不光喉嚨受不住,連精力都有些不濟。
“張兄弟,莫非我家郎主也會如此麽?”一名男子低聲問張魚,張魚笑了笑說道:“誰知道呢,田武威生龍活虎,平日裏不是大口飲酒大口吃肉麽,想來喉嚨結實得很呢。”
男子的郎主田益龍,今日隨巴州刺史宇文溫入宮麵君,順便接替先行入宮的周法明,給小皇帝講故事,他見著周法明如此憔悴模樣,不由得為郎主感到擔心。
‘嘴炮技能戰五渣!’宇文溫心中吐槽,周法明先前還滿不在乎,覺得不就是講故事,沒什麽大不了的,結果如今弄成這副模樣,就是缺乏‘鍛煉’的結果。
他覺得田益龍也不會好到哪裏去,這兩位體力不錯,但動嘴就不行,根本沒法和他比。
宇文溫在巴州,一直都是個大忙人,所以不光練就了體能,連動嘴的‘體能’也練出來了,他每日都在不停地說話,無論是在哪裏。
在州衙,要和大小吏員講話,時不時敲打一下這些人,還得和長史任衝,別駕許紹商量政務,或者是開堂審案,搞活現場氣氛。
要麽是外出體察民心,走街串巷,聽取百姓疾苦,或者是去到田間地頭,查看農田水利,聽聽農民的各種意見和抱怨,這都免不了大量對話。
要麽是去軍營,和各級將領談話,詢問訓練、後勤狀況,又要巡視庫房、營房,和士兵們談心,問問吃得如何,睡得如何,訓練苦不苦,有什麽想法之類的。
要麽就是在五味齋喝酒,順便和李方等人談談各項合作進展情況,又要和各郡縣的商賈代表‘官商勾結’,策劃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然後還得去黑工坊例行巡查,聽取林有地以及各項目負責人的匯報,還得時不時同‘公私兼濟’的楊濟爭辯,遇見技術難題還得一起解決,真的很忙。
迴到府裏,要聽管家李三九的‘秘密匯報’,又要聽取王越的‘商業匯報’,再聽聽張\定發、符有才的‘防務匯報’,還是得不停說話。
這樣就完了?沒完!
宇文溫還得和夫人尉遲熾繁說話,側室楊麗華、蕭九娘也不能拉下,當晚無論在哪位那裏過夜,三位佳人都得走一圈,一眨眼一天就過去了。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宇文溫的嘴炮水平日漸提升,不是周法明和田益龍這兩個‘渣渣’能夠比的,但即便如此,他還得這兩位去頂缸,畢竟整天陪小皇帝說話真是很累。
‘光這兩個還不夠,下一個就是鄭通了!’宇文溫如是想,已是來到自己下榻的院內,那幾盆花草已經放到院內一隅,他看了看便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可都是禦賜的花草,全天要安排專人盯著,不容有任何差錯!”
“是,郎主。”護衛們答道。
“沒有我的允許,誰也不許動一盆!”
微風吹來,這幾盆花草隨風搖曳,卻是花朵凋零開始結果的虞美人,當然其中還有三盆依舊開著花。
這三盆虞美人和其他已經結果的虞美人略有不同,莖梗上並無纖毛,那花朵分外妖嬈,似乎蘊藏著一股神秘的力量。
宇文溫看著這三盆花非常滿意,這是被他從宮裏魚目混珠弄出來的罌粟,先前小皇帝已經賜予他一些白疊(棉花)和虞美人的種子,他已送迴巴州,但被誤認為是虞美人的罌粟,其種子不敢確定在內。
所以得要植株,而他今日特地尋了個借口,得小皇帝同意,把罌粟和虞美人一起打包了幾盆帶出來,當然這罌粟是他‘無意’之中選中的,這樣做無非是避人耳目。
底也伽到底是誤服,還是有人故意設計讓他服下,這件事情依舊撲朔迷離,事情真相還在追查之中,本來把罌粟植株弄出來很有可能打草驚蛇,但宇文溫怕夜長夢多,權衡利弊還是付諸行動。
‘眼見著就要結果了,還真是有些小期待啊。’宇文溫看著罌粟花,心中在盤算著什麽。
。。。。。。
月圓之夜,皎潔的月光灑遍大地,夜色下的鄴城已經沉睡,使邸處,宇文溫則站在院子裏,抬頭看著天上那一輪圓月。
他醞釀著情緒,希望能夠成功變身,化作嗜血狼人,去把藏在暗中的敵人撕成碎片。
距離大牢‘曆險’已過數日,宇文溫差點玩脫被人廢了,所以脫身後便命護衛頭領張\定發‘追兇’,他要找出是誰要害自己,然後展開報複。
一人從院外走了過來,正是護衛頭領張\定發,宇文溫見其近前便問事情進展如何,張\定發行了一禮之後答道:“郎君,事情有了初步進展...”
“那日,獄吏華五受人指使,意圖將郎君私下提出牢房,用一種名叫‘冰蠶袋’之物,行那齷齪之事,幸得郎君機警先與人換了衣物,對方一時不查,便對此人下了毒手...”
“事敗之後,華五於牢中咬舌自盡,在下親自查探,確係自盡無疑,其直屬上司掌囚張翎,矢口否認是幕後指使之人...”
張\定發慢條斯理的說著案情進展,直接從牢裏提人的獄卒華五,畏罪自盡,而其上司掌囚張翎一口咬定不知此事,隨同華五提人的獄卒也說沒見張翎出現,似乎線索就這麽斷了。
這事情若是平常也就這麽糊弄過去,但是張\定發可不是這麽好忽悠,此次處的事情即便是大司寇也不敢遮掩,借著安固郡公尉遲順的‘風’,張\定發有了拷問的權力,一切就不一樣了。
借著某些有礙觀瞻的‘高科技’拷問手段,掌囚張翎很快就招供,確實是他指使獄卒華五行事,那日張翎在大牢值班,有人經引見找到了他。
此人聲稱有一年輕道士曾禍害其家眷,用一塊狗頭金賄賂張翎,希望他能‘幫個忙’,把剛被抓進牢裏的這個年青道士給閹了。
之後事情的發展就是方才所說,而張\定發追查的方向到了這裏,就有兩個關鍵點:那個人是誰,他怎麽這麽快知道宇文溫被抓了進來。
“我被抓進大牢純屬意外,事前不光是我自己,就連其他人也想不到,要麽是在現場時見到,要麽是在押進大牢途中見到,要麽是牢裏有人通風報信,你查的情況如何?”宇文溫問道。
“郎君,引此人見張翎的是掌囚劉壺,在下已經提審劉壺,問得那日情形...”
張\定發說那日有人找到劉壺,說要找人幫忙對付一個新抓進來的犯人,劉壺收了對方的錢後‘指點迷津’,帶其去見負責那犯人的張翎‘詳談’。
張\定發詢問過那日的大牢正門看守,說嫌疑人在門外說找劉壺有事,可劉壺事後供稱並不認識對方,當時見了麵後純粹是見給的錢多,才答應‘幫忙’。
“也就是說,嫌疑人,或者說嫌疑人幕後主使,知道這劉壺收錢辦事,所以這個嫌疑人才指名道姓要找劉壺幫忙?”宇文溫問道。
張\定發說是,他的判斷亦是如此,所以那幕後主使至少和劉壺打過交道,不一定是親自打交道,也許是手下出麵,那麽下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和一個掌囚打交道,圖的是什麽?
總不能說是稱兄道弟吧,擔任掌囚等獄吏的人都是世代家傳,和賤籍差不多,尋常的‘良民’若非情不得已,沒誰願意和這些人打交道,唯一的解釋就是找掌囚‘行個方便’。
行個方便有很多內涵,要麽是為被捕入獄的親朋好友‘行個方便’,希望其在獄中過得寬鬆些,要麽就是趁機報仇,再要麽就是私下放人。
幕後主使至少找過劉壺做過以上三種事情之一,所以知道這位收錢辦事,於是張\定發和劉壺進行了‘詳談’,對方將自己曾經的‘買賣’悉數招供。
整理出來的‘買家’有很多,身份高低之人都有,一時間無法判斷會是誰,所以案情有些撲朔迷離,但是當日來做‘買賣’的人中,卻有一家的身份十分顯眼。
“是誰?”宇文溫問道。
“徐州總管席毗羅次子,席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