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巴州獄,一處房間裏,一名身形瘦弱的男子忐忑不安的站在中間,兩邊是如狼似虎的獄卒,宇文溫則是端坐上首虎視眈眈的看著他,鄭通則在一旁蓄勢待發。
那人自稱是山莊裏的仆人要揭發郎主,有人要出首是好事但慎重起見得問清楚情況免得是哪裏冒出來的村夫想騙懸賞就讓人笑話了。
問話這種事當然不用宇文溫動口而是由鄭通負責,他先是問了姓名得知對方姓田名蚧,又問對方既然自述看見官府張榜懸賞那麽上麵寫的賞格是多少。
“呃...小的記著那榜上說的是提供線索者五十貫起,如有重大線索則是兩百貫起”
“你是何時何地看見那榜文的?”
“四日前,午時,在弋陽郡衙外布告欄邊...”
“弋陽郡衙布告欄?大樹下倒是涼快得很呐。”
“明府說笑了,那布告欄附近哪裏有樹來...”
宇文溫聽著第一輪問話下來那男子對答如流麵色稍緩,鄭通麵無表情的繼續問話,首先是問那男子家中有何人,聽得對方說家中尚有老母之後便反問敢來官府出首難道就不怕郎主害了母親性命變成不孝子。
田蚧答得倒也快:“小的母親在長江對岸武昌鄉下,小的是被田家收為奴仆便改了姓名。”
“你說是田家奴仆有何證據?”
“小的在山莊裏做事待了許多年,對山莊頗為熟悉。”
鄭通命人拿來紙筆讓田蚧將山莊的布局畫下來,田蚧提筆在眾人注目之下花了一炷香時間將山莊的布局圖大致畫了出來,宇文溫接過圖紙與楊濟送來山莊布局示意圖對比了一下發現基本符合。
“四月間山莊裏擄來一名女子你可知道?”
田蚧點頭稱是,他說那是郎主命人假扮車夫擄來的女子,拘在一處房裏享用了數日不知何故便放走了,因為這不是他負責的事情所以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
鄭通問對方自家郎主是誰,田蚧迴道聽說是田益龍,此言一出被鄭通揪著問什麽是聽說,田蚧苦笑著說自己地位卑微哪裏能近得郎主身前。都是山莊管事吩咐做事,隻是常聽得大夥都這麽說便認了。
一話接話,鄭通問既然地位卑微那你是何時被田家收為奴仆的,田蚧說是大約十年前。聽得鄭通問田家對他可好便苦笑一聲說也就那樣。
“也就那樣?你是如何會讀書識字的?”鄭通開始抓漏洞,一般家裏地位卑微的仆人是不識字的,田蚧既然說他是看了官府的榜文知道有懸賞那麽就意味著能識字認字。
田蚧說他哪裏認得字都是擠在人群中聽別人念出來才知道榜裏寫的是什麽內容,鄭通聽得他這麽一說又問:“不識字不認字,認不得招牌看不懂價錢那派你出來采買莫非是專門送錢?”
“明府這是哪裏話。到了集市裏買東西就算要看招牌也得人家會寫招牌啊!”田蚧哭笑不得,他說山莊采買都是到附近自發形成的市集買東西,那市集上都是百姓們挑來自家的糧食、雞鴨之類,買賣都是當麵談好價錢即可又不是到城裏掌櫃店鋪進貨哪裏用什麽招牌。
“看樣子你采買東西頗為熟撚,那好,我再問你...”鄭通開始問物價,包括牛價、羊價、各種米價、布價、絲價、雞價等等日常生活需要采買的東西相關價格。
田蚧對於提問都是迴答得頭頭是道也頗為流暢,鄭通看了看手中寫滿字跡的紙條不由得點點頭,這是宇文溫讓府裏負責采買的管事臨時寫的內容,雖然城裏物價要比和鄉村集市的物價要貴上一些但也差不到哪裏去。
一個負責采買的人對於物價自然是手到拈來。若是臨時假冒靠著死記硬背未必能對答如流,從對方迴答問題的表現來看應當是所言不虛。
“你在山莊裏除了負責采買還負責什麽?”
“小的負責管倉庫。”
“管倉庫是個肥差還能輪得到你?”
“小的不過是跑腿罷了,扛進扛出做個見證按個手印。【ㄨ】”
鄭通和宇文溫交換了一下眼神後繼續問問題,他問對方四月時有女子被擄入山莊是唯一的一次還是之前有過類似事情,田蚧想了想說偶爾會有但女子大多未在山莊住太久至於後來去了哪裏就不知道了。
“那女子被關進屋後,你家郎主每日是什麽時辰進去的?”
“小的不是親隨哪裏知道郎主行蹤。”
“那段時間郎主有在山莊留宿過麽?”
“好像沒有。”
“你可曾去過田家塢堡?”
“剛開始去過,沒弄明白就被派到山莊做事了。”
“也就是說要你當堂和田益龍對質也說不出什麽子醜寅卯來?既不能指認田益龍也不能指認這山莊是田氏所有?”
按照目前情況看這個田蚧確實是在山莊做事也確實負責采買,這也是宇文溫首先關注的問題:如果這個人有問題那就算後邊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不過以剛才的問題看來田蚧對破案似乎沒太大價值,首先他不認得田益龍也就意味著當堂對質讓幾個人同時站在麵前認也未必認得出。
第二。他指認那座山莊是田氏的產業但孤證不立,除非能抓到其他幾個仆人得到供詞都能指認那樣才是鐵證如山。
其三,沒有人能證明田蚧就是山莊裏的仆人,除非能找到集市裏和他交易的百姓或者周邊居民證明他出入山莊。還是那句話,孤證不立。
這種人證拉到公堂上和田益龍對質,除非宇文溫鐵了心要做冤案否則根本無法服眾,不過考慮到先前田蚧所稱有證據所以現在他們的關注點就在於證據是什麽。
鄭通麵露遺憾的說道你方才能所說在山莊做事不算什麽因為沒有人能夠作為旁證,正所謂空口無憑光憑你一個人說的話可是孤證不立。
“本官問你,你可在山莊外認識什麽人家能夠指認這山莊為田氏所有?有何人能證明你確係山莊中人?有沒有人能證實田益龍出入這山莊?”
田蚧先是點頭然後是搖頭。他說可以找到人證明前兩個問題但田益龍進出山莊似乎都是低調行事未必有人能證實。
“既如此,你先前所說有證據指的是什麽?”
田蚧首先從懷裏拿出一個小心包著的金釵說這是四月時郎主擄了一名女子——也就是張李氏——到山莊後取下的首飾之一,他因為在莊裏表現好便被賞了這隻金釵。
鄭通看著那呈上來的金釵,做工精良價格不菲倒是張府財力能買得起的,至於田蚧所言是否屬於實隻要把金釵拿去給張李氏一看便知。
有了這個證據可以證明張李氏確實在那山莊待過——當然也有可能田蚧和張李氏是一夥的——但這樣依舊無法證明田益龍是幕後主使。
“小的還有一個證據。郎主有一條玉帶是在城中林掌櫃商鋪裏買的,我聽侍女閑談時說月前他到山莊時不慎將玉帶弄壞留在房裏,日前管事領著人撤離有些慌亂小的便尋得機會入房找到玉帶收起來了。”
“玉帶在哪裏?”鄭通聞言眼睛一亮趕緊問道,這玉帶雖然未必是田益龍親自到商鋪買下但那林掌櫃總該知道是誰買的。這種東西價格不菲不是尋常人能買得起的所以能買得起的大客戶想來賣家應當會有印象。
田蚧說這玉帶隨身攜帶怕是要被人害了性命所以是藏在某處,明府要看他便帶人去取,在旁邊一直靜靜聽著的宇文溫忽然開口說話問你既然入了郎主房間翻東西那裏麵的布局應當清楚,用紙筆畫下來。
這不是宇文溫多心而是他知道事關重大馬虎不得,既然要光明正大給田益龍定罪那相關證據必須經得起推敲也就是說至少能說服自己才有可能說服別人。
因著黃阿七兩次賣主的事情他對‘賣主之仆’的人品頗為鄙夷但身為刺史既然要破案就不能被這種情緒左右。宇文溫雖然知道這個理但不免對麵前這位有些不爽故而千方百計找茬就怕對方是為了懸賞構陷主人,他可不想被人當刀使喚。
趁著田蚧在畫畫,宇文溫心中評估著對方的證據有效性,一番計較下來還是有些氣餒:還是孤證不立啊,未必能證明田益龍就是幕後黑手,就算玉帶是他買的但可以說是早已失竊,除非屈打成招否則傻瓜才會認。
那處山莊按理說起好的日子不短就算沒有地契但有周邊村子居民指認也能成立,畢竟莊子裏的人不可能不和外界打交道那麽多多少少都能露出口風。
按照衡州那邊得來的口供,張安一行人是被李雀兒這幫賊在官道上遇見臨時起意害了性命奪取財物,先前已被車夫騙到另一處的張安之妻張李氏僥幸逃過一劫。
有李雀兒的口供基本上就可以斷定張李氏和張安遇害之事毫無瓜葛。那麽其勾連賊人謀奪張家家產的事情也就不成立。
擄走張李氏的賊人得知張安身亡怕被人追查便將張李氏放歸,按著田蚧所說郎主時不時也會擄一些女子進山莊一段時間後便帶走不知所蹤,有可能是滅口,有可能是轉賣,看來這位郎主是個慣犯。
張府仆人張小五勾連外人設計擄走主母但可惜其已和郎主意外身亡無從追查,張小五生前和什麽人來往過密還在調查中也不知道最後能查出什麽來,收集證據之路還很漫長。
田蚧畫完圖後宇文溫讓鄭通將其收好以備事後驗證,因著對方也沒什麽其他‘驚喜’所以審問也告一段落,雖然他的證詞不是最關鍵的但也很重要故而算是個重要證人,宇文溫讓其暫時住在州獄命人保護這樣也安全些當然就不會是住牢房了。
“你的看法是什麽?”宇文溫走在迴廊裏邊走邊問。跟在一旁的鄭通說還得多幾個人證,例如那個賣玉帶的林掌櫃,張府仆人張小五的關係網,還有山莊附近村民的指認。但要辦成鐵案還是有些麻煩需要實質性的證據才行。
聽得這麽說宇文溫也是點點頭,他看向城東北的方向喃喃自語:“那就看楊司馬在山莊裏能翻出什麽好東西了...”(未完待續。)
巴州獄,一處房間裏,一名身形瘦弱的男子忐忑不安的站在中間,兩邊是如狼似虎的獄卒,宇文溫則是端坐上首虎視眈眈的看著他,鄭通則在一旁蓄勢待發。
那人自稱是山莊裏的仆人要揭發郎主,有人要出首是好事但慎重起見得問清楚情況免得是哪裏冒出來的村夫想騙懸賞就讓人笑話了。
問話這種事當然不用宇文溫動口而是由鄭通負責,他先是問了姓名得知對方姓田名蚧,又問對方既然自述看見官府張榜懸賞那麽上麵寫的賞格是多少。
“呃...小的記著那榜上說的是提供線索者五十貫起,如有重大線索則是兩百貫起”
“你是何時何地看見那榜文的?”
“四日前,午時,在弋陽郡衙外布告欄邊...”
“弋陽郡衙布告欄?大樹下倒是涼快得很呐。”
“明府說笑了,那布告欄附近哪裏有樹來...”
宇文溫聽著第一輪問話下來那男子對答如流麵色稍緩,鄭通麵無表情的繼續問話,首先是問那男子家中有何人,聽得對方說家中尚有老母之後便反問敢來官府出首難道就不怕郎主害了母親性命變成不孝子。
田蚧答得倒也快:“小的母親在長江對岸武昌鄉下,小的是被田家收為奴仆便改了姓名。”
“你說是田家奴仆有何證據?”
“小的在山莊裏做事待了許多年,對山莊頗為熟悉。”
鄭通命人拿來紙筆讓田蚧將山莊的布局畫下來,田蚧提筆在眾人注目之下花了一炷香時間將山莊的布局圖大致畫了出來,宇文溫接過圖紙與楊濟送來山莊布局示意圖對比了一下發現基本符合。
“四月間山莊裏擄來一名女子你可知道?”
田蚧點頭稱是,他說那是郎主命人假扮車夫擄來的女子,拘在一處房裏享用了數日不知何故便放走了,因為這不是他負責的事情所以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
鄭通問對方自家郎主是誰,田蚧迴道聽說是田益龍,此言一出被鄭通揪著問什麽是聽說,田蚧苦笑著說自己地位卑微哪裏能近得郎主身前。都是山莊管事吩咐做事,隻是常聽得大夥都這麽說便認了。
一話接話,鄭通問既然地位卑微那你是何時被田家收為奴仆的,田蚧說是大約十年前。聽得鄭通問田家對他可好便苦笑一聲說也就那樣。
“也就那樣?你是如何會讀書識字的?”鄭通開始抓漏洞,一般家裏地位卑微的仆人是不識字的,田蚧既然說他是看了官府的榜文知道有懸賞那麽就意味著能識字認字。
田蚧說他哪裏認得字都是擠在人群中聽別人念出來才知道榜裏寫的是什麽內容,鄭通聽得他這麽一說又問:“不識字不認字,認不得招牌看不懂價錢那派你出來采買莫非是專門送錢?”
“明府這是哪裏話。到了集市裏買東西就算要看招牌也得人家會寫招牌啊!”田蚧哭笑不得,他說山莊采買都是到附近自發形成的市集買東西,那市集上都是百姓們挑來自家的糧食、雞鴨之類,買賣都是當麵談好價錢即可又不是到城裏掌櫃店鋪進貨哪裏用什麽招牌。
“看樣子你采買東西頗為熟撚,那好,我再問你...”鄭通開始問物價,包括牛價、羊價、各種米價、布價、絲價、雞價等等日常生活需要采買的東西相關價格。
田蚧對於提問都是迴答得頭頭是道也頗為流暢,鄭通看了看手中寫滿字跡的紙條不由得點點頭,這是宇文溫讓府裏負責采買的管事臨時寫的內容,雖然城裏物價要比和鄉村集市的物價要貴上一些但也差不到哪裏去。
一個負責采買的人對於物價自然是手到拈來。若是臨時假冒靠著死記硬背未必能對答如流,從對方迴答問題的表現來看應當是所言不虛。
“你在山莊裏除了負責采買還負責什麽?”
“小的負責管倉庫。”
“管倉庫是個肥差還能輪得到你?”
“小的不過是跑腿罷了,扛進扛出做個見證按個手印。【ㄨ】”
鄭通和宇文溫交換了一下眼神後繼續問問題,他問對方四月時有女子被擄入山莊是唯一的一次還是之前有過類似事情,田蚧想了想說偶爾會有但女子大多未在山莊住太久至於後來去了哪裏就不知道了。
“那女子被關進屋後,你家郎主每日是什麽時辰進去的?”
“小的不是親隨哪裏知道郎主行蹤。”
“那段時間郎主有在山莊留宿過麽?”
“好像沒有。”
“你可曾去過田家塢堡?”
“剛開始去過,沒弄明白就被派到山莊做事了。”
“也就是說要你當堂和田益龍對質也說不出什麽子醜寅卯來?既不能指認田益龍也不能指認這山莊是田氏所有?”
按照目前情況看這個田蚧確實是在山莊做事也確實負責采買,這也是宇文溫首先關注的問題:如果這個人有問題那就算後邊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不過以剛才的問題看來田蚧對破案似乎沒太大價值,首先他不認得田益龍也就意味著當堂對質讓幾個人同時站在麵前認也未必認得出。
第二。他指認那座山莊是田氏的產業但孤證不立,除非能抓到其他幾個仆人得到供詞都能指認那樣才是鐵證如山。
其三,沒有人能證明田蚧就是山莊裏的仆人,除非能找到集市裏和他交易的百姓或者周邊居民證明他出入山莊。還是那句話,孤證不立。
這種人證拉到公堂上和田益龍對質,除非宇文溫鐵了心要做冤案否則根本無法服眾,不過考慮到先前田蚧所稱有證據所以現在他們的關注點就在於證據是什麽。
鄭通麵露遺憾的說道你方才能所說在山莊做事不算什麽因為沒有人能夠作為旁證,正所謂空口無憑光憑你一個人說的話可是孤證不立。
“本官問你,你可在山莊外認識什麽人家能夠指認這山莊為田氏所有?有何人能證明你確係山莊中人?有沒有人能證實田益龍出入這山莊?”
田蚧先是點頭然後是搖頭。他說可以找到人證明前兩個問題但田益龍進出山莊似乎都是低調行事未必有人能證實。
“既如此,你先前所說有證據指的是什麽?”
田蚧首先從懷裏拿出一個小心包著的金釵說這是四月時郎主擄了一名女子——也就是張李氏——到山莊後取下的首飾之一,他因為在莊裏表現好便被賞了這隻金釵。
鄭通看著那呈上來的金釵,做工精良價格不菲倒是張府財力能買得起的,至於田蚧所言是否屬於實隻要把金釵拿去給張李氏一看便知。
有了這個證據可以證明張李氏確實在那山莊待過——當然也有可能田蚧和張李氏是一夥的——但這樣依舊無法證明田益龍是幕後主使。
“小的還有一個證據。郎主有一條玉帶是在城中林掌櫃商鋪裏買的,我聽侍女閑談時說月前他到山莊時不慎將玉帶弄壞留在房裏,日前管事領著人撤離有些慌亂小的便尋得機會入房找到玉帶收起來了。”
“玉帶在哪裏?”鄭通聞言眼睛一亮趕緊問道,這玉帶雖然未必是田益龍親自到商鋪買下但那林掌櫃總該知道是誰買的。這種東西價格不菲不是尋常人能買得起的所以能買得起的大客戶想來賣家應當會有印象。
田蚧說這玉帶隨身攜帶怕是要被人害了性命所以是藏在某處,明府要看他便帶人去取,在旁邊一直靜靜聽著的宇文溫忽然開口說話問你既然入了郎主房間翻東西那裏麵的布局應當清楚,用紙筆畫下來。
這不是宇文溫多心而是他知道事關重大馬虎不得,既然要光明正大給田益龍定罪那相關證據必須經得起推敲也就是說至少能說服自己才有可能說服別人。
因著黃阿七兩次賣主的事情他對‘賣主之仆’的人品頗為鄙夷但身為刺史既然要破案就不能被這種情緒左右。宇文溫雖然知道這個理但不免對麵前這位有些不爽故而千方百計找茬就怕對方是為了懸賞構陷主人,他可不想被人當刀使喚。
趁著田蚧在畫畫,宇文溫心中評估著對方的證據有效性,一番計較下來還是有些氣餒:還是孤證不立啊,未必能證明田益龍就是幕後黑手,就算玉帶是他買的但可以說是早已失竊,除非屈打成招否則傻瓜才會認。
那處山莊按理說起好的日子不短就算沒有地契但有周邊村子居民指認也能成立,畢竟莊子裏的人不可能不和外界打交道那麽多多少少都能露出口風。
按照衡州那邊得來的口供,張安一行人是被李雀兒這幫賊在官道上遇見臨時起意害了性命奪取財物,先前已被車夫騙到另一處的張安之妻張李氏僥幸逃過一劫。
有李雀兒的口供基本上就可以斷定張李氏和張安遇害之事毫無瓜葛。那麽其勾連賊人謀奪張家家產的事情也就不成立。
擄走張李氏的賊人得知張安身亡怕被人追查便將張李氏放歸,按著田蚧所說郎主時不時也會擄一些女子進山莊一段時間後便帶走不知所蹤,有可能是滅口,有可能是轉賣,看來這位郎主是個慣犯。
張府仆人張小五勾連外人設計擄走主母但可惜其已和郎主意外身亡無從追查,張小五生前和什麽人來往過密還在調查中也不知道最後能查出什麽來,收集證據之路還很漫長。
田蚧畫完圖後宇文溫讓鄭通將其收好以備事後驗證,因著對方也沒什麽其他‘驚喜’所以審問也告一段落,雖然他的證詞不是最關鍵的但也很重要故而算是個重要證人,宇文溫讓其暫時住在州獄命人保護這樣也安全些當然就不會是住牢房了。
“你的看法是什麽?”宇文溫走在迴廊裏邊走邊問。跟在一旁的鄭通說還得多幾個人證,例如那個賣玉帶的林掌櫃,張府仆人張小五的關係網,還有山莊附近村民的指認。但要辦成鐵案還是有些麻煩需要實質性的證據才行。
聽得這麽說宇文溫也是點點頭,他看向城東北的方向喃喃自語:“那就看楊司馬在山莊裏能翻出什麽好東西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