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州上明郡地界,周法明領著幾名家仆護送著一輛馬車在官道上向東南的永陽方向前進,身後一群蠻兵緊追不舍。
周法明是原順州刺史周法尚之弟家中排行老三,二哥周法尚月前調任黃州總管府任職,半月前在黃州安頓好後讓留在順州的弟弟護送母親搬過去。
收到信後周法明帶著一百家仆護著母親乘坐馬車從順州出發經東南方向的應州南下安陸,未曾想走到半路剛到應州的上明郡地界就遇到了下山襲擾的桐柏山巴蠻。
還好對方隻是數股小部隊周法明硬著頭皮突圍之後且戰且退如今身邊就剩得十來人,道路崎嶇馬車走不快而蠻兵們依然緊緊徒步跟著。
“早知道就該南下走隨州。”周法明有些懊惱,可世間沒有後悔藥吃,再往前至少二十裏都沒有什麽像樣的城池,光是些村落怕是頂不住蠻兵的衝擊。
除了馬車他們都是步行,馬匹和其它馬車已經在先前的幾次突圍中損失殆盡連箭也射光了,巴蠻長年生活在山中走山路如履平地這腳力不是他們能比的,再這樣追下去怕是沒到應州就完了。
路兩邊都是山林影影綽綽風吹過去有些草木皆兵的樣子,若不是身後蠻兵跟得緊周法明就想領著一行人躲進山林待得風聲過後再出來。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馬車顛簸了幾日後終於支持不住一個車輪斷裂,周法明急得滿頭大汗將母親扶起讓幾個得力家仆護著趕緊跑,他轉身拔出刀大喝一聲領著其餘家仆向蠻兵迎上去試圖爭取時間。
本以為能護得母親周全未曾想竟然就陷在此處,那便戰死罷了!
就在他幾人即將飛蛾撲火時忽然路兩邊破空之聲大作,許多羽箭唿嘯而來將蠻兵們射倒在地,有僥幸未死的被隨後衝出來的士兵用長刀一一砍翻。
一眨眼的功夫四十多追兵就這樣全軍覆沒了,大難不死的周法明感激的看著那些從路兩邊突然冒出來的士兵片刻後迴過神趕緊跑到母親那裏查看情況。
“都小心著點別給巴蠻偷襲了!”幾名隊正指揮著士兵警戒,周法明四周望去卻見這群士兵個個身披盔甲精神抖擻,相互之間還不停笑著:
“李大缸你得意什麽!有本事戰場上拿穩弓射箭別到時放箭又給風迷了眼!”
“得了把熊幢主你們幢動作這麽慢就算搶屎都搶不到一口熱乎的!”
周法明順著蜿蜿蜒蜒的官道看去,又有許多士兵及馬車、獨輪車現出身形往這邊過來,其中數名將領打扮的人正策馬走在隊伍前列。
“在下周法明,卸任順州刺史周法尚為家兄,不知貴軍是?”周法明眼見對方走近趕緊迎上去自我介紹順便打聽來路。
當先一人擲鞭下馬走上前來迴了個禮自我介紹說是西陽郡公宇文溫,操練新兵行軍至此見有蠻兵過來便設下埋伏,周郎君這模樣莫非前方有巴蠻禍害?
周法明點頭說是,巴蠻已經圍攻順州人多勢眾郡公請慎重況且山路崎嶇一路上也不知道蠻兵設下多少埋伏
“本公率軍一路過來就是要去支援順州。”宇文溫直接表明本意免得對方有什麽不切實際的期望,他和周法明交談了片刻大概說明了如今局勢。
他們在應州州治永陽協助刺史打敗來襲巴蠻五千人,隨後往西北方向進發意圖支援土州順便幫沿路郡縣擊退蠻兵,土州刺史已經擊退蠻兵所以他們繼續往順州去。
截止今日已是第三天,一路過來小股的蠻兵均已被清剿幹淨。
兩千多人軍力緊張無法分兵送周郎君幾人去應州永陽,人派多了自己這邊吃力派少了還不如不派,宇文溫巧舌如簧試圖說服周郎君與他母親等人與其一同行動。
周法明糾結了片刻又和母親商量了一會決定隨軍同行,他這邊就剩下幾人若是獨自上路再遇見哪怕小股蠻兵就玩完了。
宇文溫見對方做了決定心中有些興奮,因為他覺得這次碰麵肯定會觸發什麽隱藏任務。
這周法明可不是簡單人物同他二哥周法尚都有兩把刷子,是史書上留名的曆史人物。
周法尚,祖孫三代都是南朝將領相當能打,兩年前周法尚被誣陷謀反走投無路帶著繼母和弟弟渡江北上投奔北周被任命為順州刺史,在原來的曆史裏楊堅以隋代周後周法尚得到重用。
他曆任巴州刺史、黃州總管,封譙郡公在隋滅陳時經略江南,滅陳之後在嶺南平定多處蠻夷作亂官至武衛大將軍。
唐朝初年,他兒子周紹範作為皇宮禁軍頭目接應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隨後又立下赫赫戰功受封譙國公當真是虎父無犬子。
周法明,隋末天下大亂時占據黃州靜觀局勢變遷後來投唐被封為黃州總管,一次平叛時不慎被暗殺身亡。
這都不是重點,周法明和他哥在順州住了兩年對周邊地形應該很了解,宇文溫要‘奇襲’攻打順州的巴蠻就需要他這種‘帶路黨’。
那日在永陽城宇文溫不顧應州刺史挽留執意要去支援順州,從對方那裏軟硬兼施找了幾個熟知地形的官吏做向導馬不停蹄的循著官道往西北方向行軍。
動作不快不行,萬一走晚了被老爺子派來的人給叫迴安州那還怎麽刷副本!
。。。。。。
“突襲?”
周法明聽了宇文溫的意圖後眉毛一揚,對方和他打聽順州州治應城的周邊地形說若是時機合適計劃偷襲圍攻應城的巴蠻軍隊。
對於這種想法周法明覺得若是他做領兵官帶的是自己調教的兵肯定會去偷襲,因為那幫巴蠻就是一群垃圾不過仗著數量多而已,可若是宇文溫手下這幫兵的話就不行。
因為他覺得這幫兵比垃圾好不到哪裏去所以不斷腹誹著。
什麽‘銳士’方陣什麽步騎通殺,什麽超長槍一出誰也近不了身,還有可笑之極的長槍推進,這西陽郡公莫非飛鷹走狗多了以為打仗是鬧著玩的?
不敢貼身肉搏妄想憑著遠遠拿根破槍捅就能打勝仗這是哪個混蛋教你的?你這樣練兵你爹怎麽不管?
周法明的祖父周靈起是南朝梁的車騎大將軍,父親周炅仕途曆經梁、陳二朝,如今黃州總管府下轄的江北六州當年就是他父親從北齊手上打過來歸入陳國版圖然後一年多前給大周安州總管宇文亮攻占。
他就是不服一口氣:若是我父親那時還未病故你父親怎會這麽容易拿下江北六州!
周法明有出身將門的傲氣,他母親是陳高祖的公主是周家續弦所以和大哥、二哥為同父異母的兄弟。但他很佩服二哥周法尚。
周法尚從小隨著父親南征北戰兵法了得,周炅去世後周法尚繼承了周家所有的部曲私兵,兩年前被長沙王陳叔堅誣陷謀反朝廷立刻動手先捉了周家大郎周法僧。
周法尚無可奈何帶著繼母和弟弟渡江投奔北周,陳國追兵銜尾追殺結果周法尚略施小計就將其打得落花流水俘虜數千人,如今周法明就恨二哥離任早了一個月否則周家的部曲在順州的話那巴蠻就算來兩萬人都不在話下。
周家三代戎馬生涯積累下的部曲個個是百戰老兵,豈是你西陽郡公手下這些樣子貨能比的?
什麽突襲,說來說去不就是夜襲,你那幫兵有幾個能走夜路的?莫要自己人砍起來就阿彌陀佛了!
周法明腹誹不已隻是麵上沒表現出來,他今年十九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可能讓自己的想法顯露在臉上。
然而‘實際年齡’二十四,不,是二十五歲的宇文溫已經看破了這小子在想什麽,眼見著對方不認為突襲能成功他也不爭辯,周法明雖然質疑自己新兵戰鬥力但還是把應城附近地形詳細的告訴了他。
宇文溫和手下們一合計覺得有戲,桐柏山巴蠻那幫魚腩仗著人多圍城一下子也攻不下來肯定要紮營,正所謂兵貴神速圍攻順州的巴蠻不可能知道應州這邊大敗未必會提防有援軍突然出現。
己方抓緊時間行軍一定能殺得巴蠻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來個夜襲就神作了!
夜間行軍也是宇文溫操練新兵的一個科目,但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是夜盲症。
夜盲症俗稱‘雀蒙眼’,現代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平民百姓窮,營養不良也吃不起各類動物肝髒導致維生素a嚴重缺乏大部分都患有夜盲症,所以曆史上的古代大規模夜襲戰例大多數都是假的。
這種看法認為能進行夜襲的基本上都是長期好吃好喝供養的親軍、精銳部曲和家丁,隻有營養不缺才不會患上夜盲症所以夜襲隻能由小規模精銳部隊進行。
可是宇文溫發現自己招來的士兵裏就有許多平日裏吃野菜充饑的人但卻沒有患上夜盲症,想來想去可能是那些野菜裏確實含有維生素a。
不過喜歡燒錢的宇文溫不管那麽多,隻要能買到雞蛋、動物肝髒就加菜讓這幫飯桶吃,然而夜盲症沒有了可夜間行軍依然壓力山大。
因為晚上行軍真的太難指揮了,一百個人放出去再收迴來那就天曉得能找迴幾個,所以宇文溫發現夜襲最大的問題不是夜盲症而是大規模夜襲不方便指揮隻能由精銳小分隊進行。
那麽兩千五百人的規模算不算精銳小分隊呢?宇文溫用各種少兒不宜的操練方法將這個問題的答案變成毫無疑問。
眼見著對方一幫人不知輕重當真要策劃夜襲周法明不由得心裏發急:他們要去送死就請便,可自己帶著母親隻能跟著大部隊走萬一這幫鳥人玩夜襲玩大了全軍覆沒怎麽辦?
我自己留下看你們作死可以,好歹給幾匹馬讓我安排家仆護著母親跑路啊!
“想要馬跑路?想要就去牽唄!”宇文十五認定這廝怕死不敢隨軍行動而是想帶著母親溜號,“到了安陸就說這馬是撿的莫要說見過我等!”
周法明聞言血往頭上湧,他覺得被一個十四五歲的小混蛋看扁了有損周家名頭:“在下未曾說要臨陣脫逃!”
“我等夜襲可是要去送死的周郎君有幾個腦袋夠砍?”宇文十五的嘴炮愈發像郎主宇文溫了。
“給在下一匹馬一件盔甲和武器!”十九歲的周法明被小他幾歲的宇文十五用激將法成功點燃了!
周法明是原順州刺史周法尚之弟家中排行老三,二哥周法尚月前調任黃州總管府任職,半月前在黃州安頓好後讓留在順州的弟弟護送母親搬過去。
收到信後周法明帶著一百家仆護著母親乘坐馬車從順州出發經東南方向的應州南下安陸,未曾想走到半路剛到應州的上明郡地界就遇到了下山襲擾的桐柏山巴蠻。
還好對方隻是數股小部隊周法明硬著頭皮突圍之後且戰且退如今身邊就剩得十來人,道路崎嶇馬車走不快而蠻兵們依然緊緊徒步跟著。
“早知道就該南下走隨州。”周法明有些懊惱,可世間沒有後悔藥吃,再往前至少二十裏都沒有什麽像樣的城池,光是些村落怕是頂不住蠻兵的衝擊。
除了馬車他們都是步行,馬匹和其它馬車已經在先前的幾次突圍中損失殆盡連箭也射光了,巴蠻長年生活在山中走山路如履平地這腳力不是他們能比的,再這樣追下去怕是沒到應州就完了。
路兩邊都是山林影影綽綽風吹過去有些草木皆兵的樣子,若不是身後蠻兵跟得緊周法明就想領著一行人躲進山林待得風聲過後再出來。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馬車顛簸了幾日後終於支持不住一個車輪斷裂,周法明急得滿頭大汗將母親扶起讓幾個得力家仆護著趕緊跑,他轉身拔出刀大喝一聲領著其餘家仆向蠻兵迎上去試圖爭取時間。
本以為能護得母親周全未曾想竟然就陷在此處,那便戰死罷了!
就在他幾人即將飛蛾撲火時忽然路兩邊破空之聲大作,許多羽箭唿嘯而來將蠻兵們射倒在地,有僥幸未死的被隨後衝出來的士兵用長刀一一砍翻。
一眨眼的功夫四十多追兵就這樣全軍覆沒了,大難不死的周法明感激的看著那些從路兩邊突然冒出來的士兵片刻後迴過神趕緊跑到母親那裏查看情況。
“都小心著點別給巴蠻偷襲了!”幾名隊正指揮著士兵警戒,周法明四周望去卻見這群士兵個個身披盔甲精神抖擻,相互之間還不停笑著:
“李大缸你得意什麽!有本事戰場上拿穩弓射箭別到時放箭又給風迷了眼!”
“得了把熊幢主你們幢動作這麽慢就算搶屎都搶不到一口熱乎的!”
周法明順著蜿蜿蜒蜒的官道看去,又有許多士兵及馬車、獨輪車現出身形往這邊過來,其中數名將領打扮的人正策馬走在隊伍前列。
“在下周法明,卸任順州刺史周法尚為家兄,不知貴軍是?”周法明眼見對方走近趕緊迎上去自我介紹順便打聽來路。
當先一人擲鞭下馬走上前來迴了個禮自我介紹說是西陽郡公宇文溫,操練新兵行軍至此見有蠻兵過來便設下埋伏,周郎君這模樣莫非前方有巴蠻禍害?
周法明點頭說是,巴蠻已經圍攻順州人多勢眾郡公請慎重況且山路崎嶇一路上也不知道蠻兵設下多少埋伏
“本公率軍一路過來就是要去支援順州。”宇文溫直接表明本意免得對方有什麽不切實際的期望,他和周法明交談了片刻大概說明了如今局勢。
他們在應州州治永陽協助刺史打敗來襲巴蠻五千人,隨後往西北方向進發意圖支援土州順便幫沿路郡縣擊退蠻兵,土州刺史已經擊退蠻兵所以他們繼續往順州去。
截止今日已是第三天,一路過來小股的蠻兵均已被清剿幹淨。
兩千多人軍力緊張無法分兵送周郎君幾人去應州永陽,人派多了自己這邊吃力派少了還不如不派,宇文溫巧舌如簧試圖說服周郎君與他母親等人與其一同行動。
周法明糾結了片刻又和母親商量了一會決定隨軍同行,他這邊就剩下幾人若是獨自上路再遇見哪怕小股蠻兵就玩完了。
宇文溫見對方做了決定心中有些興奮,因為他覺得這次碰麵肯定會觸發什麽隱藏任務。
這周法明可不是簡單人物同他二哥周法尚都有兩把刷子,是史書上留名的曆史人物。
周法尚,祖孫三代都是南朝將領相當能打,兩年前周法尚被誣陷謀反走投無路帶著繼母和弟弟渡江北上投奔北周被任命為順州刺史,在原來的曆史裏楊堅以隋代周後周法尚得到重用。
他曆任巴州刺史、黃州總管,封譙郡公在隋滅陳時經略江南,滅陳之後在嶺南平定多處蠻夷作亂官至武衛大將軍。
唐朝初年,他兒子周紹範作為皇宮禁軍頭目接應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隨後又立下赫赫戰功受封譙國公當真是虎父無犬子。
周法明,隋末天下大亂時占據黃州靜觀局勢變遷後來投唐被封為黃州總管,一次平叛時不慎被暗殺身亡。
這都不是重點,周法明和他哥在順州住了兩年對周邊地形應該很了解,宇文溫要‘奇襲’攻打順州的巴蠻就需要他這種‘帶路黨’。
那日在永陽城宇文溫不顧應州刺史挽留執意要去支援順州,從對方那裏軟硬兼施找了幾個熟知地形的官吏做向導馬不停蹄的循著官道往西北方向行軍。
動作不快不行,萬一走晚了被老爺子派來的人給叫迴安州那還怎麽刷副本!
。。。。。。
“突襲?”
周法明聽了宇文溫的意圖後眉毛一揚,對方和他打聽順州州治應城的周邊地形說若是時機合適計劃偷襲圍攻應城的巴蠻軍隊。
對於這種想法周法明覺得若是他做領兵官帶的是自己調教的兵肯定會去偷襲,因為那幫巴蠻就是一群垃圾不過仗著數量多而已,可若是宇文溫手下這幫兵的話就不行。
因為他覺得這幫兵比垃圾好不到哪裏去所以不斷腹誹著。
什麽‘銳士’方陣什麽步騎通殺,什麽超長槍一出誰也近不了身,還有可笑之極的長槍推進,這西陽郡公莫非飛鷹走狗多了以為打仗是鬧著玩的?
不敢貼身肉搏妄想憑著遠遠拿根破槍捅就能打勝仗這是哪個混蛋教你的?你這樣練兵你爹怎麽不管?
周法明的祖父周靈起是南朝梁的車騎大將軍,父親周炅仕途曆經梁、陳二朝,如今黃州總管府下轄的江北六州當年就是他父親從北齊手上打過來歸入陳國版圖然後一年多前給大周安州總管宇文亮攻占。
他就是不服一口氣:若是我父親那時還未病故你父親怎會這麽容易拿下江北六州!
周法明有出身將門的傲氣,他母親是陳高祖的公主是周家續弦所以和大哥、二哥為同父異母的兄弟。但他很佩服二哥周法尚。
周法尚從小隨著父親南征北戰兵法了得,周炅去世後周法尚繼承了周家所有的部曲私兵,兩年前被長沙王陳叔堅誣陷謀反朝廷立刻動手先捉了周家大郎周法僧。
周法尚無可奈何帶著繼母和弟弟渡江投奔北周,陳國追兵銜尾追殺結果周法尚略施小計就將其打得落花流水俘虜數千人,如今周法明就恨二哥離任早了一個月否則周家的部曲在順州的話那巴蠻就算來兩萬人都不在話下。
周家三代戎馬生涯積累下的部曲個個是百戰老兵,豈是你西陽郡公手下這些樣子貨能比的?
什麽突襲,說來說去不就是夜襲,你那幫兵有幾個能走夜路的?莫要自己人砍起來就阿彌陀佛了!
周法明腹誹不已隻是麵上沒表現出來,他今年十九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可能讓自己的想法顯露在臉上。
然而‘實際年齡’二十四,不,是二十五歲的宇文溫已經看破了這小子在想什麽,眼見著對方不認為突襲能成功他也不爭辯,周法明雖然質疑自己新兵戰鬥力但還是把應城附近地形詳細的告訴了他。
宇文溫和手下們一合計覺得有戲,桐柏山巴蠻那幫魚腩仗著人多圍城一下子也攻不下來肯定要紮營,正所謂兵貴神速圍攻順州的巴蠻不可能知道應州這邊大敗未必會提防有援軍突然出現。
己方抓緊時間行軍一定能殺得巴蠻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來個夜襲就神作了!
夜間行軍也是宇文溫操練新兵的一個科目,但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是夜盲症。
夜盲症俗稱‘雀蒙眼’,現代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平民百姓窮,營養不良也吃不起各類動物肝髒導致維生素a嚴重缺乏大部分都患有夜盲症,所以曆史上的古代大規模夜襲戰例大多數都是假的。
這種看法認為能進行夜襲的基本上都是長期好吃好喝供養的親軍、精銳部曲和家丁,隻有營養不缺才不會患上夜盲症所以夜襲隻能由小規模精銳部隊進行。
可是宇文溫發現自己招來的士兵裏就有許多平日裏吃野菜充饑的人但卻沒有患上夜盲症,想來想去可能是那些野菜裏確實含有維生素a。
不過喜歡燒錢的宇文溫不管那麽多,隻要能買到雞蛋、動物肝髒就加菜讓這幫飯桶吃,然而夜盲症沒有了可夜間行軍依然壓力山大。
因為晚上行軍真的太難指揮了,一百個人放出去再收迴來那就天曉得能找迴幾個,所以宇文溫發現夜襲最大的問題不是夜盲症而是大規模夜襲不方便指揮隻能由精銳小分隊進行。
那麽兩千五百人的規模算不算精銳小分隊呢?宇文溫用各種少兒不宜的操練方法將這個問題的答案變成毫無疑問。
眼見著對方一幫人不知輕重當真要策劃夜襲周法明不由得心裏發急:他們要去送死就請便,可自己帶著母親隻能跟著大部隊走萬一這幫鳥人玩夜襲玩大了全軍覆沒怎麽辦?
我自己留下看你們作死可以,好歹給幾匹馬讓我安排家仆護著母親跑路啊!
“想要馬跑路?想要就去牽唄!”宇文十五認定這廝怕死不敢隨軍行動而是想帶著母親溜號,“到了安陸就說這馬是撿的莫要說見過我等!”
周法明聞言血往頭上湧,他覺得被一個十四五歲的小混蛋看扁了有損周家名頭:“在下未曾說要臨陣脫逃!”
“我等夜襲可是要去送死的周郎君有幾個腦袋夠砍?”宇文十五的嘴炮愈發像郎主宇文溫了。
“給在下一匹馬一件盔甲和武器!”十九歲的周法明被小他幾歲的宇文十五用激將法成功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