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把盒子完全拆開,隻看到一張略有些泛黃陳舊的紙張從裏麵掉落出來。她本能意識到有些不妥,但還是出於本身對威北侯府信任的原因,撿起來認認真真讀了一遍。


    紙上書寫著的內容卻讓她覺得心寒,像是在這個炎炎的夏日裏完全墜落掉入冰窟。


    這是一封由明烈親王當年手書寄出的信箋,收信人沒有署名,隻以簡單的吾友二字一並代之。通讀全信的內容來看,這樣的選擇似乎也是出於保護對方身份信息的考慮,畢竟以信中的內容作為依據的話,倘若傳輸半道上不幸丟失,落入其他人的手中的話,可能是要給雙方都帶去麻煩的。


    但是矛盾的是,實實在在卻又在信的落款處寫著明烈親王的名諱,一點兒都沒有避忌的情緒在。而信中的字跡,一筆一劃,經由昭陽確認也的確是出自明烈親王之手。倘若世間沒有什麽人能夠巧妙地仿效他人的字體書信文字的話,那言之鑿鑿這就是明烈親王的親筆書。


    “吾友,近來北境軍營偶得閑暇,常易服於市井間行走。那日你同我所說之案由,亦前往探查究竟。然實情反倒是比你所言還要嚴甚,至於令人難以相信之地步。他日若得見父皇,我必以詳實信息迴稟,肅殺北境此混亂不正之風氣。另忽聞蜀地連日落雨,你之舊疾患,仍需多多保養,擅自珍重。於北境軍營遙寄。”


    信上沒有標記時間,可靠可用的信息少的可憐。唯一能夠稱得上線索的,大概就是那所謂的蜀地一帶多雨水,收信人有舊疾在身,每逢陰雨天就可能會帶去病痛與不便。至於信中明烈親王言明要去探查的事項,也沒有詳細指明究竟是什麽。


    整封信都透露出一種古怪的氛圍。


    在昭陽的記憶裏,兄長說話做事並不是這樣迂迴委婉的風格。


    或許是所牽扯的事項實在是讓人覺得多受掣肘約束,連明烈親王這樣的身份地位,行辦此事的時候都要一樣小心謹慎,以免走漏風聲,給自己招致災禍。


    可明烈親王已經去世多年,為什麽忽然在當下,這封信函出現在了昭陽的眼前,出現在了禁宮之中。而這封信當初的收信人,他是否在當年真的收到了這封信。而往後,是否又以這封信為一個契機,再引申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呢?


    實在不是昭陽想要陰謀論什麽。


    北境到底是多事之地,那裏發生的很多事情,上一世昭陽那樣不理睬宮外的事情,都尚且能有所耳聞。而那裏的疑點重重,更是讓昭陽直覺上敏銳地認定,蕭阜嶼的叛亂事起,與北境當地發生的事情,所在的人物都要分不開的關係。


    因此,這也就是為什麽昭陽始終堅持認為——或者說是堅持自欺欺人也罷——如果蕭阜嶼能夠不再踏足北境的話,或許上一世原本注定要發生的很多事情,都能在這一世再得轉機。但願這不隻是昭陽一廂情願的以為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千昭陽應憐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力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力客並收藏萬千昭陽應憐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