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策馬狂奔,一口氣跑出二三裏地,見已把酒店遠遠拋在後麵,才一勒韁繩,讓馬慢了下來。
扮作男裝的女子緊跟身後,也將馬慢了下來。
待趕上丁四,男裝女子才問道:“丁公子,剛才那酒店可有蹊蹺?”這女子倒也聰慧,剛才丁四無故挑釁,已覺異常,她近日連連被人圍追,心中早深有警惕。
丁四遂將剛才事情娓娓道來。
男裝女子聽完才覺後怕,看著丁四感激地說道:“丁公子,你真是好心腸。”
這女子容貌生得甚是漂亮,雖作男子打扮,但綽約風姿仍見一二,丁四被她這一看,不知為何,心裏“嘣嘣”亂跳,臉也沒來由地紅了幾分。
男裝女子又說道:“在下姓白名衣,原是……”她猶豫了一會兒,似乎不知要不要把話說出來,沉思一會兒,接下去說:“我本是紅蓮教人,昨日你所見兩人,年輕的姓倪名紅裳,年長的是卞嬤嬤,我們從廣西到北京,原是有要事見聖姑。怎料來京後處處被人追殺,幾次險些被捉,聽聞聖姑今日在野三坡出沒,但昨日卞嬤嬤舊傷複發,紅裳陪她在京,我隻好一人到野三坡。”可能想到此行責任重大,又不知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禁不住微微把眉蹙起。
丁四見這姑娘孑然一人,豪情油然而生,對她說:“白姑娘,我看你孤身一人,如信得過在下,索性我跟你一起跑這一遭。”
白衣乍聽此言,渾然一喜,嘴角漾出一絲笑意,又猶豫道:“丁公子俠義心腸,連助我們兩次,如此大恩還未謝過,怎麽好意思又麻煩公子?”
丁四倒也豪爽:“白姑娘,順手人情,倒不值得掛念。在下單字一個四,你我二人一路上兄弟相稱,現在趁天色甚早,咱們及時啟程吧。”
說完後把馬一拍,向野三坡方向直奔而去。
野三坡位於淶水縣西北,山勢雄偉,景色秀美,倒也不失一處遊玩的好地方。隻不過今日野三坡倒來了幾位不速之客,紅蓮教一行人在此要和一位重要人物會麵。這人到此有何目的,隻有聖姑和護法才知曉其中秘密。
在野三坡山腰一間淨房,紅蓮教聖姑馬晴雪和護法成士龍正和一男子詳談,馬晴雪四十歲年紀,臉龐微圓,鳳目微挑,英氣十足,氣勢逼人,看容貌年輕時也是一位美人,隻不過歲月不饒人,青絲間漸有白發生出,魚尾紋也悄悄爬上眼角。成士龍也是四十出頭,國字臉,一雙眸子精光四溢,鼻梁高挺,,身材挺拔,看上去文質彬彬,其實卻是智勇雙全。和二人對麵而坐的那人與成士龍年紀相當,身材高大,臉色冷峻,寬口闊鼻,麵白無須,給人陰冷無比的感覺,再加上一身黑衣,越發讓人覺得陰森。
三人所談之事甚是機密,隨身所侍之人盡在室外守候,大約一個時辰後,馬睛雪和那男子並肩出門,成士龍緊隨其後。
出得門來,那男子將手一揮,一隊人馬迎上前去。
男子看了眼馬睛雪,笑著說:“此事可謂互利互惠,還望聖姑細細思量。”雖是笑著說,但這男子聲間又尖又冷,竟不給人半點笑意。
馬睛雪臉上滿是笑容:“此事關係重大,還容我和教內商議。”
那男子料定馬晴雪會有如此迴答,也不為忤,從容和眾人離去,他麵上平靜,心裏卻頗為惱火,深恨馬晴雪與成士龍態度曖昧,不給一個明確的答複,但想到自己來之前被千叮嚀萬囑咐過,一定要辦成此事,不由又歎了一口氣,暗暗腹誹,不知那人從何處聽來漢末黃巾軍的事,一定要與紅蓮教合作,若不然,衝著今日紅蓮教的態度,他當時就要發了脾氣。
馬晴雪不知男子心中所想,等看那男子背影消失在山路上,她才轉過頭來,對成士龍說:“成護法,你覺此事如何?”
成士龍沉吟一會兒才道:“聖姑,此事無疑與虎謀皮,稍有不慎,教內將會引來滔天禍事呀。”
馬晴雪頷首道:“那就從長計議吧。”
正商議間,隻見山路上馬匹疾馳,經有四五個人正向這邊趕來,為首一人就是在酒店出現的女子,隻不過此時嘴角也是笑意盈盈,少了許多戾氣。
馬晴雪看那女子疾馳而來,禁不住奇道:“我記得今日負責護衛的風堂堂主李子劍,怎麽段青蓮趕過來了,難道京城出了什麽事兒?”
原來紅蓮教下設四堂,分別以風、雨、雷、電命名,因今日事關重大,所以特派了武功最高的風堂堂主李子劍護衛,而前來的女子正是雷堂堂主段青萍。
說話間,那女子已下馬到了跟前,因是相識,李子劍並未過問,點頭一笑,算是打了個招唿。
段青蓮笑容滿麵上前:“聖姑,尚護法,今日事情還算順利吧?”不等二人迴答又自故自地解釋:“剛我到附近有事情處理,想到聖姑和護法在此,就來此相見。”
馬晴雪並未起疑,對段青蓮說:“今日事太複雜,等返迴京城我再和你們細細商議。”又忽想起一事,對段青蓮說道:“青蓮,我與尚護法離京期間,可曾有聖女的消息。”
段青蓮心中不由一跳,臉上卻毫無異常,仍是笑容滿麵:“沒有,我也在奇怪,說是月初就要進京,怎麽過了這麽長時間,始終沒有二人消息。”
一行人一邊聊,一邊向原路返迴。剛走了一段路,忽一個男子從遠處跑來,在李子劍耳邊嘀咕幾句,李子劍聽了幾句話便不由“咦”了一聲,待手下匯報完畢,一揮手,那男子垂手立在一旁,靜聽指示。
李子劍這才上前說道:“聖姑,護法,剛才有報,返途中的吊橋被人毀壞,原路是迴不去了。”
原來今日事情過於重大,所以雙方選了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途中有一河道,水流湍急,河水上架一懸索橋,橋麵狹窄,僅容一人一騎通過。
成士龍聽到所報,心裏不由一動,今日商談前,對方明明是派人在吊橋邊守衛,怎麽會平白無故地被毀壞?如此說來,定是黑衣男子過橋後讓人把橋毀壞,用來告誡紅蓮教,此事一談,已是迴頭無路了。
他抬頭看看馬晴雪,馬晴雪也是臉上隱隱有憂色,越發覺得黑衣男子行事狠毒,這場密談是福是禍,真是無法判定。
殊不知他倒冤枉了黑衣男子,說來也巧,黑衣男子過橋撤過人馬後,段青蓮一行人才趕到橋邊,正是為了防止白衣和丁四順利找到聖姑和護法,才命手下做了手腳,將橋毀壞。
見無人表示訝異,段青蓮深覺僥幸,若按成士龍平時的機智,此時若不費一番功夫還難以糊弄過去。又一想,都說人無完人,成士龍又不是神仙,哪能事事算在前麵。這麽一想,倒把平日忌憚成士龍之心淡了兩分。
李子劍看眾人都是無語,又說道:“聖姑,如此我們隻得行到拒馬河,坐船返迴了。”
當下一行人就向拒馬河趕去。
扮作男裝的女子緊跟身後,也將馬慢了下來。
待趕上丁四,男裝女子才問道:“丁公子,剛才那酒店可有蹊蹺?”這女子倒也聰慧,剛才丁四無故挑釁,已覺異常,她近日連連被人圍追,心中早深有警惕。
丁四遂將剛才事情娓娓道來。
男裝女子聽完才覺後怕,看著丁四感激地說道:“丁公子,你真是好心腸。”
這女子容貌生得甚是漂亮,雖作男子打扮,但綽約風姿仍見一二,丁四被她這一看,不知為何,心裏“嘣嘣”亂跳,臉也沒來由地紅了幾分。
男裝女子又說道:“在下姓白名衣,原是……”她猶豫了一會兒,似乎不知要不要把話說出來,沉思一會兒,接下去說:“我本是紅蓮教人,昨日你所見兩人,年輕的姓倪名紅裳,年長的是卞嬤嬤,我們從廣西到北京,原是有要事見聖姑。怎料來京後處處被人追殺,幾次險些被捉,聽聞聖姑今日在野三坡出沒,但昨日卞嬤嬤舊傷複發,紅裳陪她在京,我隻好一人到野三坡。”可能想到此行責任重大,又不知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禁不住微微把眉蹙起。
丁四見這姑娘孑然一人,豪情油然而生,對她說:“白姑娘,我看你孤身一人,如信得過在下,索性我跟你一起跑這一遭。”
白衣乍聽此言,渾然一喜,嘴角漾出一絲笑意,又猶豫道:“丁公子俠義心腸,連助我們兩次,如此大恩還未謝過,怎麽好意思又麻煩公子?”
丁四倒也豪爽:“白姑娘,順手人情,倒不值得掛念。在下單字一個四,你我二人一路上兄弟相稱,現在趁天色甚早,咱們及時啟程吧。”
說完後把馬一拍,向野三坡方向直奔而去。
野三坡位於淶水縣西北,山勢雄偉,景色秀美,倒也不失一處遊玩的好地方。隻不過今日野三坡倒來了幾位不速之客,紅蓮教一行人在此要和一位重要人物會麵。這人到此有何目的,隻有聖姑和護法才知曉其中秘密。
在野三坡山腰一間淨房,紅蓮教聖姑馬晴雪和護法成士龍正和一男子詳談,馬晴雪四十歲年紀,臉龐微圓,鳳目微挑,英氣十足,氣勢逼人,看容貌年輕時也是一位美人,隻不過歲月不饒人,青絲間漸有白發生出,魚尾紋也悄悄爬上眼角。成士龍也是四十出頭,國字臉,一雙眸子精光四溢,鼻梁高挺,,身材挺拔,看上去文質彬彬,其實卻是智勇雙全。和二人對麵而坐的那人與成士龍年紀相當,身材高大,臉色冷峻,寬口闊鼻,麵白無須,給人陰冷無比的感覺,再加上一身黑衣,越發讓人覺得陰森。
三人所談之事甚是機密,隨身所侍之人盡在室外守候,大約一個時辰後,馬睛雪和那男子並肩出門,成士龍緊隨其後。
出得門來,那男子將手一揮,一隊人馬迎上前去。
男子看了眼馬睛雪,笑著說:“此事可謂互利互惠,還望聖姑細細思量。”雖是笑著說,但這男子聲間又尖又冷,竟不給人半點笑意。
馬睛雪臉上滿是笑容:“此事關係重大,還容我和教內商議。”
那男子料定馬晴雪會有如此迴答,也不為忤,從容和眾人離去,他麵上平靜,心裏卻頗為惱火,深恨馬晴雪與成士龍態度曖昧,不給一個明確的答複,但想到自己來之前被千叮嚀萬囑咐過,一定要辦成此事,不由又歎了一口氣,暗暗腹誹,不知那人從何處聽來漢末黃巾軍的事,一定要與紅蓮教合作,若不然,衝著今日紅蓮教的態度,他當時就要發了脾氣。
馬晴雪不知男子心中所想,等看那男子背影消失在山路上,她才轉過頭來,對成士龍說:“成護法,你覺此事如何?”
成士龍沉吟一會兒才道:“聖姑,此事無疑與虎謀皮,稍有不慎,教內將會引來滔天禍事呀。”
馬晴雪頷首道:“那就從長計議吧。”
正商議間,隻見山路上馬匹疾馳,經有四五個人正向這邊趕來,為首一人就是在酒店出現的女子,隻不過此時嘴角也是笑意盈盈,少了許多戾氣。
馬晴雪看那女子疾馳而來,禁不住奇道:“我記得今日負責護衛的風堂堂主李子劍,怎麽段青蓮趕過來了,難道京城出了什麽事兒?”
原來紅蓮教下設四堂,分別以風、雨、雷、電命名,因今日事關重大,所以特派了武功最高的風堂堂主李子劍護衛,而前來的女子正是雷堂堂主段青萍。
說話間,那女子已下馬到了跟前,因是相識,李子劍並未過問,點頭一笑,算是打了個招唿。
段青蓮笑容滿麵上前:“聖姑,尚護法,今日事情還算順利吧?”不等二人迴答又自故自地解釋:“剛我到附近有事情處理,想到聖姑和護法在此,就來此相見。”
馬晴雪並未起疑,對段青蓮說:“今日事太複雜,等返迴京城我再和你們細細商議。”又忽想起一事,對段青蓮說道:“青蓮,我與尚護法離京期間,可曾有聖女的消息。”
段青蓮心中不由一跳,臉上卻毫無異常,仍是笑容滿麵:“沒有,我也在奇怪,說是月初就要進京,怎麽過了這麽長時間,始終沒有二人消息。”
一行人一邊聊,一邊向原路返迴。剛走了一段路,忽一個男子從遠處跑來,在李子劍耳邊嘀咕幾句,李子劍聽了幾句話便不由“咦”了一聲,待手下匯報完畢,一揮手,那男子垂手立在一旁,靜聽指示。
李子劍這才上前說道:“聖姑,護法,剛才有報,返途中的吊橋被人毀壞,原路是迴不去了。”
原來今日事情過於重大,所以雙方選了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途中有一河道,水流湍急,河水上架一懸索橋,橋麵狹窄,僅容一人一騎通過。
成士龍聽到所報,心裏不由一動,今日商談前,對方明明是派人在吊橋邊守衛,怎麽會平白無故地被毀壞?如此說來,定是黑衣男子過橋後讓人把橋毀壞,用來告誡紅蓮教,此事一談,已是迴頭無路了。
他抬頭看看馬晴雪,馬晴雪也是臉上隱隱有憂色,越發覺得黑衣男子行事狠毒,這場密談是福是禍,真是無法判定。
殊不知他倒冤枉了黑衣男子,說來也巧,黑衣男子過橋撤過人馬後,段青蓮一行人才趕到橋邊,正是為了防止白衣和丁四順利找到聖姑和護法,才命手下做了手腳,將橋毀壞。
見無人表示訝異,段青蓮深覺僥幸,若按成士龍平時的機智,此時若不費一番功夫還難以糊弄過去。又一想,都說人無完人,成士龍又不是神仙,哪能事事算在前麵。這麽一想,倒把平日忌憚成士龍之心淡了兩分。
李子劍看眾人都是無語,又說道:“聖姑,如此我們隻得行到拒馬河,坐船返迴了。”
當下一行人就向拒馬河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