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結案
吳海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果然精神百倍,他利利索索地坐在二堂上,大大咧咧坐了主位,張漢生陪坐在一旁,丁四等人站在兩側。吳海又請來了道紀司都紀上虛真人,上虛先是見到吳海就嚇了一跳,又在一旁聽到吳海講完事情經過,臉都唬白了,除了一個勁兒請罪外堅持說他們與寒易是正邪不兩立,斷是不敢攙和到這種事情中的,吳海看他老實,嚇唬了他一通,讓他在旁邊盯著,不讓寒易施展法術,如果發現寒易有異動,立刻想法破了他功,上虛苦著臉在一旁答應了。
今日的寒易更是無精打采,人就像被折斷的竹竿一樣,臉上也帶著頹喪,張漢生又連夜抓來一些曾和寒易有來往的道士,吳海在公堂上喝令給這些道士上了大刑,一時間鬼哭狼嚎,打得這些人皮開肉綻。沒過多長時間,有道士便扛不住,問什麽說什麽,這樣一開頭,眾道士便紛紛招供,問到後來,果然是寒易自稱於吉轉世,說什麽上次黃巾起義就是他給張角送去了《道德經》,但由於張角違了天規,犯了禁製,因此上天使他不成事,一千三百年後,十二生肖剛經過百年輪迴,天門大開,他要到世間重新舉事,完成當年沒完成的壯舉。寒易在一旁看吳海威風凜凜,臉上浮現出淒切的表情,待吳海喝令讓道士畫押,他渾身已是微微顫動起來。吳海又詳細問了他到泉州後的事情,他跟這些道士說得絲毫不差,原來,他本計劃先在泉州發展一部分教徒,然後再帶這些教徒到河北钜鹿,一路走一路傳教,沒想到還沒到揚名立腕,自己就被吳海抓了起來。吳海不信他是一人到泉州傳道的,於是又審下去,結果倒真給他發現了蛛絲馬跡,果然有幾個外來的道士是跟寒易一起到泉州的。
吳海麵上有幾分得意,讓人謄寫了他大印讓他畫押,寒易也不扭捏,直接在上麵簽字畫押,吳海吹了吹還沒幹的墨跡,對著寒易說道:“你這道士,妖言惑眾,還想煽動民眾造反,老實告訴你,皇上是天命所在,你還沒到泉州,他已經知道你要做什麽事了。”又喝問道:“速將大印下落說出,我可以稟明皇上,將你從輕發落。”
寒易眼裏露出詭異的笑容:“既然我都如此,大印找到找不到,又有什麽區別呢?”他又看了一眼吳海,說道:“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大印就放在這個地方:不深不淺、不厚不薄、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你想得出就找得到,不過你找得到也沒甚用處。”又仰天長笑道:“沒想到過了一千三百年,我還是沒做成這件事,看來皆是定數,我還是早早歸去,做我的散仙罷了。”說完之後,大喝一聲“疾”,隻見他盤腿坐定,頭卻一點點垂了下來,吳海趕緊命人上前查看,卻發現寒易嘴角滴滴答答淌著血,唿吸漸弱,竟一命嗚唿,隻是臉上的表情過於神秘,看得吳海也是心神不寧。此時,恰有獄卒過來稟報,牢房裏關著的兩個道童居然也是莫名其妙死去,吳海聽完不禁愣了一會兒,又發狠道:“妖道就是妖道,我就不信今天找不到大印。”於是吩咐左右,一齊苦思冥想寒易口裏所說的那個地方。
丁四在一旁看得是驚心動魄,沒想到轉眼之間,寒易說死就死了,這案子竟是眼看馬上就可以了結了。正在他皺眉時,司印阮風忽走上前,對著吳海耳語幾句,吳海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對著張漢生說:“張大人,說不定咱們就找到大印了,你趕緊布置下去,找些水性好的差役到泉州府南郊中潭。”
沒過多大功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南郊的中潭,這是一個很小的積潭,潭雖不大,水卻非常清澈,在陽光照射下泛起粼粼的波光,有些小魚兒遊來遊去,忽見來了一大幫人,不由都是四處亂竄,攪碎了一池潭水。吳海下令差役在潭水中尋找,七八個差役便一齊下了水,瞬間撲通幾聲響,幾人都悶著頭在裏麵亂摸。沒過多大功夫,忽有一個差役潛了上來,手裏舉著一個匣子,大聲喊:“我摸到了。”
幾人中數張漢生最為激動,他小跑上前,開了匣子,就見一方白玉做成的沉甸甸的大印,張漢生雙手顫抖拿了印,剛翻過來看,就不由大喊一聲:“怎麽會這樣?”
吳海見張漢生神態異常,幾步走上前,從他手中接過大印,這大印剛從潭裏取出,上麵還濕漉漉的,但是底部卻一片模糊,不知是用什麽磨平了,上麵的字卻是看得不太清楚,一旁的阮風早走上去,口裏喊道:“大人,這正是咱們知府的大印,可是被損壞了”。
張漢生嘴裏說道:“這妖道不是準備先盜大印再還大印以顯神通嗎?怎地把大印給毀了?”
吳海思考了一會兒,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此時迴想那妖道臨死前說的話,竟像是用妖法毀了大印。”又一驚說:“這妖道不會是死遁了吧?此事過於詭秘,我得趕緊迴去向皇上奏明此事,讓各地都小心注意,看這妖道會不會起死複生。”說完又埋怨地看了一眼上虛,上虛隻覺得身上衣服都快要濕透了。
一旁的阮風聲愁眉苦臉地看著張漢生說:“大人,這大印被損壞之事……”
吳海聽到了阮風問話,不待張漢生迴答,徑直把手一揮:“按咱禮部規矩,若是要換大印,須將大印交迴,然後在上麵銼出印跡,以示大印銷毀,然後可啟用新印;既然這大印已經毀了,我就替張大人做個證人,咱們聯名向皇上奏折,換了這個大印。”
張漢生連連點頭說:“大人真是為我著想,多謝大人。”於是下令:“知府大印已毀,新印還正在辦理,尚未啟用,若出現四月八日後蓋了舊印的,一律按偽造大印治罪。”
阮風忙在一旁附和說:“咱們趕緊請胡大人聯名向上請命,快些把新的大印給造出來,恐怕有些刁民素來膽大妄為,如果他們生出不法之心,說不定會偽造了印章甚至敢偽造出大印來。”
吳海看阮風在一旁誠惶誠恐的樣子,愈發覺得自己英明威武,胸脯不禁抬了更高了。一行人迴到衙門後,張漢生又上前問吳海道:“大人不日就要返京了嗎?”
吳海點點頭:“自從發生大印丟失一事後,我就向皇上遞了密折,昨日收到皇上指示,若有人以鬼神議論朝政,或圖謀不軌的,務必嚴查,今日既查清此事,我須趕緊到京城向皇上奏明此事,使皇上不再擔憂此事。”又叮囑吳海道:“那幾個與此事有聯係的道士,你先關進大牢,嚴加把守,到時候聽皇上旨意即可。”
張漢生感激涕零:“大人多智多謀,又兼運籌帷幄,實在是我平生少見,這次若非大人到泉州來,此案哪能如此痛快破獲?我本想多挽留大人幾日,但事情重大,既然大人決意要離開泉州,今晚我略備薄酒,就當替大人餞行。”
吳海捋捋胡子,一副勉強的樣子,重重點了點頭。
丁四跟在一旁,見吳海倉促間決定了要離去的消息,不由一陣著急,正在這時,胡潤澤走了進來,向丁四微微頷首,丁四便尋個借口走出門外。
吳海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果然精神百倍,他利利索索地坐在二堂上,大大咧咧坐了主位,張漢生陪坐在一旁,丁四等人站在兩側。吳海又請來了道紀司都紀上虛真人,上虛先是見到吳海就嚇了一跳,又在一旁聽到吳海講完事情經過,臉都唬白了,除了一個勁兒請罪外堅持說他們與寒易是正邪不兩立,斷是不敢攙和到這種事情中的,吳海看他老實,嚇唬了他一通,讓他在旁邊盯著,不讓寒易施展法術,如果發現寒易有異動,立刻想法破了他功,上虛苦著臉在一旁答應了。
今日的寒易更是無精打采,人就像被折斷的竹竿一樣,臉上也帶著頹喪,張漢生又連夜抓來一些曾和寒易有來往的道士,吳海在公堂上喝令給這些道士上了大刑,一時間鬼哭狼嚎,打得這些人皮開肉綻。沒過多長時間,有道士便扛不住,問什麽說什麽,這樣一開頭,眾道士便紛紛招供,問到後來,果然是寒易自稱於吉轉世,說什麽上次黃巾起義就是他給張角送去了《道德經》,但由於張角違了天規,犯了禁製,因此上天使他不成事,一千三百年後,十二生肖剛經過百年輪迴,天門大開,他要到世間重新舉事,完成當年沒完成的壯舉。寒易在一旁看吳海威風凜凜,臉上浮現出淒切的表情,待吳海喝令讓道士畫押,他渾身已是微微顫動起來。吳海又詳細問了他到泉州後的事情,他跟這些道士說得絲毫不差,原來,他本計劃先在泉州發展一部分教徒,然後再帶這些教徒到河北钜鹿,一路走一路傳教,沒想到還沒到揚名立腕,自己就被吳海抓了起來。吳海不信他是一人到泉州傳道的,於是又審下去,結果倒真給他發現了蛛絲馬跡,果然有幾個外來的道士是跟寒易一起到泉州的。
吳海麵上有幾分得意,讓人謄寫了他大印讓他畫押,寒易也不扭捏,直接在上麵簽字畫押,吳海吹了吹還沒幹的墨跡,對著寒易說道:“你這道士,妖言惑眾,還想煽動民眾造反,老實告訴你,皇上是天命所在,你還沒到泉州,他已經知道你要做什麽事了。”又喝問道:“速將大印下落說出,我可以稟明皇上,將你從輕發落。”
寒易眼裏露出詭異的笑容:“既然我都如此,大印找到找不到,又有什麽區別呢?”他又看了一眼吳海,說道:“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大印就放在這個地方:不深不淺、不厚不薄、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你想得出就找得到,不過你找得到也沒甚用處。”又仰天長笑道:“沒想到過了一千三百年,我還是沒做成這件事,看來皆是定數,我還是早早歸去,做我的散仙罷了。”說完之後,大喝一聲“疾”,隻見他盤腿坐定,頭卻一點點垂了下來,吳海趕緊命人上前查看,卻發現寒易嘴角滴滴答答淌著血,唿吸漸弱,竟一命嗚唿,隻是臉上的表情過於神秘,看得吳海也是心神不寧。此時,恰有獄卒過來稟報,牢房裏關著的兩個道童居然也是莫名其妙死去,吳海聽完不禁愣了一會兒,又發狠道:“妖道就是妖道,我就不信今天找不到大印。”於是吩咐左右,一齊苦思冥想寒易口裏所說的那個地方。
丁四在一旁看得是驚心動魄,沒想到轉眼之間,寒易說死就死了,這案子竟是眼看馬上就可以了結了。正在他皺眉時,司印阮風忽走上前,對著吳海耳語幾句,吳海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對著張漢生說:“張大人,說不定咱們就找到大印了,你趕緊布置下去,找些水性好的差役到泉州府南郊中潭。”
沒過多大功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南郊的中潭,這是一個很小的積潭,潭雖不大,水卻非常清澈,在陽光照射下泛起粼粼的波光,有些小魚兒遊來遊去,忽見來了一大幫人,不由都是四處亂竄,攪碎了一池潭水。吳海下令差役在潭水中尋找,七八個差役便一齊下了水,瞬間撲通幾聲響,幾人都悶著頭在裏麵亂摸。沒過多大功夫,忽有一個差役潛了上來,手裏舉著一個匣子,大聲喊:“我摸到了。”
幾人中數張漢生最為激動,他小跑上前,開了匣子,就見一方白玉做成的沉甸甸的大印,張漢生雙手顫抖拿了印,剛翻過來看,就不由大喊一聲:“怎麽會這樣?”
吳海見張漢生神態異常,幾步走上前,從他手中接過大印,這大印剛從潭裏取出,上麵還濕漉漉的,但是底部卻一片模糊,不知是用什麽磨平了,上麵的字卻是看得不太清楚,一旁的阮風早走上去,口裏喊道:“大人,這正是咱們知府的大印,可是被損壞了”。
張漢生嘴裏說道:“這妖道不是準備先盜大印再還大印以顯神通嗎?怎地把大印給毀了?”
吳海思考了一會兒,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此時迴想那妖道臨死前說的話,竟像是用妖法毀了大印。”又一驚說:“這妖道不會是死遁了吧?此事過於詭秘,我得趕緊迴去向皇上奏明此事,讓各地都小心注意,看這妖道會不會起死複生。”說完又埋怨地看了一眼上虛,上虛隻覺得身上衣服都快要濕透了。
一旁的阮風聲愁眉苦臉地看著張漢生說:“大人,這大印被損壞之事……”
吳海聽到了阮風問話,不待張漢生迴答,徑直把手一揮:“按咱禮部規矩,若是要換大印,須將大印交迴,然後在上麵銼出印跡,以示大印銷毀,然後可啟用新印;既然這大印已經毀了,我就替張大人做個證人,咱們聯名向皇上奏折,換了這個大印。”
張漢生連連點頭說:“大人真是為我著想,多謝大人。”於是下令:“知府大印已毀,新印還正在辦理,尚未啟用,若出現四月八日後蓋了舊印的,一律按偽造大印治罪。”
阮風忙在一旁附和說:“咱們趕緊請胡大人聯名向上請命,快些把新的大印給造出來,恐怕有些刁民素來膽大妄為,如果他們生出不法之心,說不定會偽造了印章甚至敢偽造出大印來。”
吳海看阮風在一旁誠惶誠恐的樣子,愈發覺得自己英明威武,胸脯不禁抬了更高了。一行人迴到衙門後,張漢生又上前問吳海道:“大人不日就要返京了嗎?”
吳海點點頭:“自從發生大印丟失一事後,我就向皇上遞了密折,昨日收到皇上指示,若有人以鬼神議論朝政,或圖謀不軌的,務必嚴查,今日既查清此事,我須趕緊到京城向皇上奏明此事,使皇上不再擔憂此事。”又叮囑吳海道:“那幾個與此事有聯係的道士,你先關進大牢,嚴加把守,到時候聽皇上旨意即可。”
張漢生感激涕零:“大人多智多謀,又兼運籌帷幄,實在是我平生少見,這次若非大人到泉州來,此案哪能如此痛快破獲?我本想多挽留大人幾日,但事情重大,既然大人決意要離開泉州,今晚我略備薄酒,就當替大人餞行。”
吳海捋捋胡子,一副勉強的樣子,重重點了點頭。
丁四跟在一旁,見吳海倉促間決定了要離去的消息,不由一陣著急,正在這時,胡潤澤走了進來,向丁四微微頷首,丁四便尋個借口走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