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蘇合語聲罕見的低啞溫柔,輕輕吹過木蘭耳畔,“三年前我們在鬼市見過,你一點都不記得了麽?”

    聽見“鬼市”二字,木蘭驟然睜大杏眸,狐疑的上下打量眼前之人。

    蘇合略一沉吟,緩緩取下麵上黃金罩甲,苦笑道:“但願別嚇著你才好!”

    長發散覆之下,一道血紅傷疤貫穿右臉,從額到腮,右眼早已枯癟,猙獰陰森,襯在俊美英挺的左臉旁,更加可怖,木蘭如見鬼魅,差點跌坐地麵。

    時光催人老,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眼前真是當年鬼市那個英武青年麽?

    三年前的中秋,顯仁皇後薨逝,那是木蘭第一次經曆親人死亡,不管父皇怎麽解釋勸慰,仍是不肯接受這個事實,大喪過後,天天賴在太極殿,趕走所有宮婢,抱著母後生前最喜歡的狸奴,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裏流淚發呆,期待母後突然從寢殿出來,笑著喚自己“傻木蘭”……

    曾經仗著母後寵溺,無法無天地和表哥、宗姬們混鬧,不管闖下什麽大禍小禍,隻要躲進太極殿,賴在母後懷裏,任何責罰都會被她擋在簾外,就像華蓋穩穩張在頭上,有了這塊擋箭牌,永遠不必擔心任何風雨。

    身為後蜀重臣愛女,母後外貌高貴端雅,性情淡泊恬和,仿佛天生就是不會為任何事生氣,不管發生什麽,都隻含著一絲溫柔的笑意,靜靜注視著你。才二十七歲,美麗如淡墨畫就的嬋娟,歲月不曾舍得在她身上留下點滴印痕,不過因為一場風寒,陡然臥病,等不及每年春天專門為她從千裏之外進貢的梅子送到,匆匆辭世……

    進宮之後她一直體弱多病,卻從來不會抱怨悲歎。即使臥病在床,也總是妝容齊整,直到臨終之際,也沒流露半分憔悴狼狽,隻帶著一絲淡泊笑意,就此睡去。

    是夜,哀鍾長鳴,六宮舉哀……

    木蘭傷心失望到極處,每每坐在母後親手種植的五瓣紫藤下,仰頭看秋風中片片枯葉零落,生命如此易逝,轉眼就消弭於眼前,初秋寒氣透過薄薄的素縐紗衣,鑽進心底,冷得指尖冰涼,冷得無依無靠……父皇曾經說過“母後是後蜀最嬌豔的牡丹,木蘭是牡丹花心最晶瑩的露珠”,得意炫耀溢於言表。

    很久以後木蘭才明白,太過於美好的東西、太過明媚燦爛的時光,總是不容易留得久長。

    西戎、吳越時時滋擾後蜀,邊患不斷,國庫空虛,疫病橫行,窮極生惡,終於釀成十萬災民暴亂,乍登金鑾的父皇手足無措,累月呆在龍吟殿處理政事,木蘭身邊隻有昆侖陪伴。

    第一次聽他說起除了皇宮之外,另有一個有趣去處,好奇心起,竟膽大包天,偷了海公公的腰牌,趁天黑溜出宮去……

    後蜀鬼市,國書銘文記載:軒轅白帝曾與妃嬪宴飲於銅雀台,忽見遠方煙幕浩淼,青城山頂孤塔聳起,直插雲霄,又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簷,國中斷斷無此禪院,宮娥相顧驚疑。

    未幾瓊樓玉闕,連亙六七裏,有樓、有閣、有塔……觀者目不暇接,忽起大風,塵氣莽莽,鏡像依稀……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巍峨入雲,五架扉窗洞開,層層疊疊,樓愈高愈小,如點點繁星,黯然縹緲……中間熙熙攘攘,人煙市肆,不一而足,逾時漸行漸遠,倏忽不見,惟有青城孤峰一座,帝感其靈,在青城山頂興建天地觀……

    百餘年來,觀中香火鼎盛,更兼毗鄰莫愁湖畔,地勢得天獨厚,山腳夜市興起,每月朔望五更,雞鳴狗盜、販夫走卒、娼優無賴、倚門人家……三教九流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遠道而來,經年人影僮僮、宛若鬼魅,時人以訛傳訛,譏為“鬼市”。

    木蘭曾隨父皇前往天地觀替母後祈福,依稀識得路徑,此時心頭小鹿亂撞,被人流裹挾前行。

    “三更半夜,姑娘單身一人,是要賣身葬父還是想離家出走?”

    眼前杵著一位公子哥,青袍袖箭,體魄粗獷,獵獵袍角在晨曦中散發著幽幽寒光,木蘭冰雪般的肌膚泛起一陣紅暈,隔著朦朧薄霧,宛如遺落凡塵的九天玄女,蹙起眉心,盈盈眼波閃爍,瞪他道:“多管閑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仇女皇:胭脂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花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花瓷並收藏複仇女皇:胭脂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