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下榻之處的院子裏喝著茶,江毋說起施諄向泫拜師的事情了。
施諄性子單純,心思簡單,沒有那麽多花花繞,這也是為什麽施劭一直將他留在身邊的原因,可是從武興國迴來後,非說要向泫拜師,鬧的施劭沒辦法,便讓他來找泫,想著能跟著泫學學東西,也是好的。
但是,作為泫,是一點都不想收施諄,說他性子單純,這都是好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傻白甜,泫與這樣的人合不來,這邊被這類人的無鞋刺激到想揍人時,那邊還傻傻的問為什麽突然不高興了?所以,不想收施諄。
可是,施諄爆發出了驚人的厚臉皮,也不管當時周圍還有甯昤、甯承、甯猛、施嘏,以及奕王府的仆人在,緊緊的抱著泫的一條腿,說死都不放手,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不收他,他就抱著泫不放,不管泫怎麽罵、怎麽拉扯,哪怕是拖著他走,施諄也是堅決不放。
最後,把泫磨的一點脾氣都沒了,隻得收下這個死活不想收的第一個徒弟。
這事傳出去後,施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梗著脖子說:
“不管怎麽樣,我被卓爺收為徒弟了!有本事,你們也被卓爺收徒弟。”
說起這事,江毋笑爬在了桌子上,施嘏是直捂臉,不過,施諄這厚皮厚臉的樣子,還真是鐵樹開花,千載難逢啊!身為哥哥,是又好氣又好笑。
三人正說的熱鬧,來了一個兵士,遞上來封信,對泫說:
“卓將軍,這是長安送來的信。”
泫接過信,示意兵士可以離開後,打開信來看,看完後,滿腦子裏奔騰著問號,看向兩人:
“宇文覺說要我們迴去,給他娃祈福。”
江毋和施嘏也蒙了,江毋不解的說:
“他娃祈福,跟我們有什麽關係!焜昱國和魏國的關係,有這麽好的嗎?”
施嘏指指信問:
“還說什麽了嗎?”
泫搖搖頭,把信遞給兩人:
“就說讓我們迴去祈福。”
兩人扒著信紙,一個字一個字的逐一摳著看過去,也沒看出什麽問題,可是,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施嘏問兩人:
“怎麽辦?我們去嗎?”
泫搓搓下巴說:
“不去不行啊,上次宇文覺來找咱們,咱們就很不客氣的迴絕了,如果再不去,怕他會找我們事啊,這畢竟是人家地盤,把咱殺了都是輕鬆的事情,然後找個說辭,就把殺害我們的事給搪塞過去了。”
最後,燕小毛和烏鐵蛋留下來等賴猴子,其他人先往長安去了。
路上,泫寫了封信給丁旺財:
“你把這封信送迴京城去,給皇上說咱們的經曆,讓他做好開戰的準備。”
丁旺財麵色凝重的問:
“卓爺這是確定宇文覺要找咱們麻煩了?”
泫搖搖頭:
“不確定,但,防範於未然,之前很不客氣的拒絕了宇文覺,就算沒實權,也好歹是個皇帝,萬一他咽不下這口氣,想著法的尋我們晦氣,咱好歹大軍壓境,也能給他施施壓。”
一旁的侯莫陳崇咳了兩聲,插話道:
“等旺財哥迴去,皇上再派兵到秦州,咱這麵的黃花菜都涼幾遍了。”
泫撓撓頭:
“那怎麽辦?”
丁旺財想了想說:
“既然是施壓,不如我就大張旗鼓的迴去,他還能攔著我們不讓送信了?”
侯莫陳崇一拳砸進掌心裏:
“這個方法好!給旺財哥配幾名兵士,宇文覺還能真攔著?”
在旁聽著一直沒說話的江毋說:
“這辦法是好,但是,出長安之前,丁旺財都不能暴露蹤跡,不能給他們截殺的機會。”
商定後,丁旺財帶著幾名機智的兵士,與眾人分開,繞小路前行。
為了給丁旺財多拖一些時間,一行人並未急著往長安趕,悠哉悠哉溜達迴了長安。
宇文覺則在宮裏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泫馬上就能迴來,想讓人去打探,可又怕引起宇文護的注意,隻有在迴到後宮,周圍沒別人的情況下,才敢露出焦急的神色。
懷著這樣的心情上朝,與宇文護虛與委蛇,在泫他們溜達到灞上時,丁旺財他們一路狂奔,已經過了興平,到了興平時,丁旺財不再隱藏蹤跡,消息立刻傳迴了長安。
在朝堂上,宇文護聽大臣向宇文覺報告此消息後,不解的問:
“卓將軍派人迴去送信?好端端的送什麽信?”
一個拍宇文護馬屁的大臣,想了想接話說:
“是不是怕在外麵玩太久不迴去,被皇上猜疑啊?”
宇文護淡淡笑了笑,並未把這個當事。
可是,宇文覺明白為什麽要送信,心裏倍感無奈,暗地裏苦笑了下。
泫一行人迴到長安,立刻有人為他們安排住處,依然是之前住的地方,他們還未收拾好,宇文覺的邀請函便到了,大概意思就是聽聞卓爺心善,被人稱為活菩薩,想讓卓爺看看自己的兒子,為孩子祈福。
幾人愈發不明白了,也愈發覺得這裏有事,不想去,可又不能不去,往身上藏了不少生化武器。
到了日子,泫和江毋進宮,進宮前告訴施嘏,如果覺得情況不對,立刻逃走,迴國報信,有之前丁旺財的行動,宇文覺一定有所顧忌,千萬不可魯莽行事,白白丟了性命。
施嘏在門口,一直目送兩人乘坐的馬車看不見,才憂心忡忡的返迴去,做了一番部署後,就在大堂裏等。
兩人進了宮,在宮人的引導下,來到一個宮殿,但是,讓人吃驚的是,裏麵並沒有多少人,赫連達等人,兩方自然是認識的,再還有些貌似是文官的樣子。
兩人對視了眼,進入會場。
李弼迎了上來,對泫說:
“傳言中說卓將軍心善,如菩薩一般,卓將軍征戰四方,不管是敵方,還是己方,都很少有死傷,卓將軍可以說的功德無量啊,我們兩國的多次征戰,也是因為與焜昱國對戰,幾乎沒什麽死傷,老夫要代那些將士們,給卓將軍道聲謝啊。”
從接到宇文覺的信後,腦子就處在漿糊狀態,聽了李弼這番言論,更是漿糊中的漿糊了。
施諄性子單純,心思簡單,沒有那麽多花花繞,這也是為什麽施劭一直將他留在身邊的原因,可是從武興國迴來後,非說要向泫拜師,鬧的施劭沒辦法,便讓他來找泫,想著能跟著泫學學東西,也是好的。
但是,作為泫,是一點都不想收施諄,說他性子單純,這都是好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傻白甜,泫與這樣的人合不來,這邊被這類人的無鞋刺激到想揍人時,那邊還傻傻的問為什麽突然不高興了?所以,不想收施諄。
可是,施諄爆發出了驚人的厚臉皮,也不管當時周圍還有甯昤、甯承、甯猛、施嘏,以及奕王府的仆人在,緊緊的抱著泫的一條腿,說死都不放手,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不收他,他就抱著泫不放,不管泫怎麽罵、怎麽拉扯,哪怕是拖著他走,施諄也是堅決不放。
最後,把泫磨的一點脾氣都沒了,隻得收下這個死活不想收的第一個徒弟。
這事傳出去後,施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梗著脖子說:
“不管怎麽樣,我被卓爺收為徒弟了!有本事,你們也被卓爺收徒弟。”
說起這事,江毋笑爬在了桌子上,施嘏是直捂臉,不過,施諄這厚皮厚臉的樣子,還真是鐵樹開花,千載難逢啊!身為哥哥,是又好氣又好笑。
三人正說的熱鬧,來了一個兵士,遞上來封信,對泫說:
“卓將軍,這是長安送來的信。”
泫接過信,示意兵士可以離開後,打開信來看,看完後,滿腦子裏奔騰著問號,看向兩人:
“宇文覺說要我們迴去,給他娃祈福。”
江毋和施嘏也蒙了,江毋不解的說:
“他娃祈福,跟我們有什麽關係!焜昱國和魏國的關係,有這麽好的嗎?”
施嘏指指信問:
“還說什麽了嗎?”
泫搖搖頭,把信遞給兩人:
“就說讓我們迴去祈福。”
兩人扒著信紙,一個字一個字的逐一摳著看過去,也沒看出什麽問題,可是,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施嘏問兩人:
“怎麽辦?我們去嗎?”
泫搓搓下巴說:
“不去不行啊,上次宇文覺來找咱們,咱們就很不客氣的迴絕了,如果再不去,怕他會找我們事啊,這畢竟是人家地盤,把咱殺了都是輕鬆的事情,然後找個說辭,就把殺害我們的事給搪塞過去了。”
最後,燕小毛和烏鐵蛋留下來等賴猴子,其他人先往長安去了。
路上,泫寫了封信給丁旺財:
“你把這封信送迴京城去,給皇上說咱們的經曆,讓他做好開戰的準備。”
丁旺財麵色凝重的問:
“卓爺這是確定宇文覺要找咱們麻煩了?”
泫搖搖頭:
“不確定,但,防範於未然,之前很不客氣的拒絕了宇文覺,就算沒實權,也好歹是個皇帝,萬一他咽不下這口氣,想著法的尋我們晦氣,咱好歹大軍壓境,也能給他施施壓。”
一旁的侯莫陳崇咳了兩聲,插話道:
“等旺財哥迴去,皇上再派兵到秦州,咱這麵的黃花菜都涼幾遍了。”
泫撓撓頭:
“那怎麽辦?”
丁旺財想了想說:
“既然是施壓,不如我就大張旗鼓的迴去,他還能攔著我們不讓送信了?”
侯莫陳崇一拳砸進掌心裏:
“這個方法好!給旺財哥配幾名兵士,宇文覺還能真攔著?”
在旁聽著一直沒說話的江毋說:
“這辦法是好,但是,出長安之前,丁旺財都不能暴露蹤跡,不能給他們截殺的機會。”
商定後,丁旺財帶著幾名機智的兵士,與眾人分開,繞小路前行。
為了給丁旺財多拖一些時間,一行人並未急著往長安趕,悠哉悠哉溜達迴了長安。
宇文覺則在宮裏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泫馬上就能迴來,想讓人去打探,可又怕引起宇文護的注意,隻有在迴到後宮,周圍沒別人的情況下,才敢露出焦急的神色。
懷著這樣的心情上朝,與宇文護虛與委蛇,在泫他們溜達到灞上時,丁旺財他們一路狂奔,已經過了興平,到了興平時,丁旺財不再隱藏蹤跡,消息立刻傳迴了長安。
在朝堂上,宇文護聽大臣向宇文覺報告此消息後,不解的問:
“卓將軍派人迴去送信?好端端的送什麽信?”
一個拍宇文護馬屁的大臣,想了想接話說:
“是不是怕在外麵玩太久不迴去,被皇上猜疑啊?”
宇文護淡淡笑了笑,並未把這個當事。
可是,宇文覺明白為什麽要送信,心裏倍感無奈,暗地裏苦笑了下。
泫一行人迴到長安,立刻有人為他們安排住處,依然是之前住的地方,他們還未收拾好,宇文覺的邀請函便到了,大概意思就是聽聞卓爺心善,被人稱為活菩薩,想讓卓爺看看自己的兒子,為孩子祈福。
幾人愈發不明白了,也愈發覺得這裏有事,不想去,可又不能不去,往身上藏了不少生化武器。
到了日子,泫和江毋進宮,進宮前告訴施嘏,如果覺得情況不對,立刻逃走,迴國報信,有之前丁旺財的行動,宇文覺一定有所顧忌,千萬不可魯莽行事,白白丟了性命。
施嘏在門口,一直目送兩人乘坐的馬車看不見,才憂心忡忡的返迴去,做了一番部署後,就在大堂裏等。
兩人進了宮,在宮人的引導下,來到一個宮殿,但是,讓人吃驚的是,裏麵並沒有多少人,赫連達等人,兩方自然是認識的,再還有些貌似是文官的樣子。
兩人對視了眼,進入會場。
李弼迎了上來,對泫說:
“傳言中說卓將軍心善,如菩薩一般,卓將軍征戰四方,不管是敵方,還是己方,都很少有死傷,卓將軍可以說的功德無量啊,我們兩國的多次征戰,也是因為與焜昱國對戰,幾乎沒什麽死傷,老夫要代那些將士們,給卓將軍道聲謝啊。”
從接到宇文覺的信後,腦子就處在漿糊狀態,聽了李弼這番言論,更是漿糊中的漿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