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正元笑道:
“不愧是施家的人,不錯,不錯!”
說完,便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很認真的說:
“武興國地處山穀中,前方有不少可以埋伏的地方,他們是想引我們去那些地方,然後再收拾我們。”
施諄若有所思的說:
“我們對武興國地形並不熟悉,即使再小心,也很有可能中埋伏,在山穀中,大軍中埋伏,很可怕。”
樂正元的臉上再次顯出笑意:
“泫說過,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施諄和施戩聽的一頭霧水,樂正元說出這話後,卻想到了當年與泫攻打陳倉的事情,笑意裏帶了些懷念。
施戩問道:
“大將軍的意思是,我們還有援兵?”
樂正元大笑:
“對!援兵!而且是非常厲害的援兵!”招唿兩人“坐近點。”
兩人抬著椅子,湊到了樂正元身邊。
沒過多久,便有一個傳言從關城傳出:
魏國軍隊麵對焜昱國軍隊,不堪一擊!重要的關城,輕易的就被焜昱國軍攻下!
初始傳言,就是這個樣子,並沒有誇張的辭藻,但是,武興國民眾本就對魏國有諸多不滿,因此,這個傳言經過人言的潤色後,焜昱國軍隊簡直猶如天兵天將,異常雄武,魏國軍隊在焜昱國軍隊麵前,如同螻蟻般,焜昱國軍隊吹口氣都能把魏國軍隊吹到天邊去。
等等吧,反正是把焜昱國軍隊吹的,都**破牛了。
而武興國民眾們,在這個傳言中看到了希望,於是,焜昱國軍隊不但成了天兵天將,還成了將他們從魏國手中解救出來的活菩薩。
這下,各地暴亂似乎有了靠山,更加的瘋狂,即使平和的民眾們,也開始自發的給魏國搗亂,整個武興國陷入一片混亂中。
在古代,民眾的力量,隻是一種戰術,扇動民眾的情緒,達到某種目的,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這種力量的強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時隻是一句當擺設的話。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宇文泰等人,隻是覺得民眾的暴動,是件麻煩的事情,發榜安民,在之前剛攻下武興國時發出的安撫政策為基礎,又做了些多長時間內,減輕甚至是減免賦稅、勞役等等的惠利。
可是,民眾現在要的不是這些惠利,魏國害他們家破人亡,與親人陰陽兩隔,即使現在“國”的概念,除了士大夫之外,在廣大民眾中還比較淡薄,但,“家仇”的概念,自古以來就很明確,在武興國民眾眼中,魏國就是他們的殺父、殺兄、殺子的仇人,讓好好的中秋節,變的一片慘淡,這種仇,豈是一些小恩小惠就很撫平的?
所以,安民榜發出後,並沒有多少效果。
這就讓宇文泰等人感到有些棘手,一邊要應對焜昱國的攻擊,一邊又要應對這些民亂,對於剛剛占領,萬事還沒捋順的態勢來說,這樣的局麵,還真是有些抓耳撓腮了。
負責關城一帶的是王雄,王雄聽到傳言後,愣了又愣:
明明是我們故意放焜昱國進來的,怎麽就成我們軟弱可欺了呢?還有還有,焜昱國軍是天兵天將,救苦救難的活菩薩,這都什麽跟什麽?事情是怎麽發展到這樣一個狀態的?!
魏國這麵,一頭霧水的一頭霧水,焦頭爛額的焦頭爛額,而焜昱國這麵,卻載歌載舞,一片晴明。當年讓樂正元瞠目結舌的景象,今年也輪到施諄、施戩瞠目結舌了。
施諄手裏拿著一堆文件,有些發僵的走了進來,舉起文件對樂正元舌頭打結的說:
“這、這是,這是民眾們送來的,是、是是武興國的地形,”從下麵拿出單獨卷在一起的“這是一些獵戶送來的,一些險要都標注清楚了。”
施戩不可置信的衝過來,打開文件來仔細看,樂正元很是高興的欣賞著兩人驚愕的神情,原來不單是他覺得吃驚啊,如果隻有他自己的話,真的是要懷疑人生了。
施戩翻看了一通,轉頭不知該說是哭還是笑的神情,對樂正元說:
“大將軍的援軍太厲害了,有了這些援軍,我們就跟在自家花園作戰一般。”
樂正元洋洋得意的說:
“那可是卓爺出的主意,卓爺的主意,什麽時候不靈驗過?”
施諄討好的湊到樂正元身邊:
“大將軍,卓爺還有什麽法寶沒?”
樂正元斜眼看著他:
“卓爺的法寶,就是她的那個腦袋,我這裏可沒她的法寶。”
施諄像是立下了什麽誌向般說:
“迴去我就找卓爺學本事去!”
施戩在一旁給他放氣:
“你就不怕卓爺揉你臉了?”
說起這個,施諄想起泫那迷一樣的熱情,每次被她揉臉,都感覺是被泫當成她家那四個毛孩子,臉色有些發僵。
但,很快又堅定了決心:
“揉臉就揉臉,我要學卓爺的本事!”
樂正元笑道:
“對對對,這才對!揉臉又怎麽了?又不會少一塊肉,能把本事學到手,那才是正經的!”
施諄使勁一點頭,帶著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神情,決定迴去了一定要找泫學東西去。
樂正元在這裏停了兩三天,收集了不少情報,然後這才繼續慢悠悠的前行,有了這些情報,之前指定的戰術,有些地方就要有所變動了,要與眾將商討,所以,行軍速度並不快,跟散步沒什麽兩樣。
王雄在傳言散播過來後,就在軍中營造焜昱國軍是小人的氣氛,明明他們是故意放焜昱國軍進來,現在卻被焜昱國說軟弱無能,以此來激起將士們的鬥誌,讓他們心裏都憋著氣,不然,王雄還真的擔心將士們受傳言的影響,軍心一旦散了,那才是真正的**煩。
士氣是打起來了,可是,焜昱國軍卻遙遙不見蹤影,斥候天天來報,焜昱國軍如同蝸牛行進。
王雄不解:
“他們不打算打了嗎?兵不是貴在神速的嗎?”
可是,一屋子的人,卻沒一個能給他解答此疑惑,他們自己心中還翻滾著問號的海浪呢。
第二天,如常,到第三天時,斥候來報,焜昱國大將帶著兵隊,在河灘上乘涼、休息。
“不愧是施家的人,不錯,不錯!”
說完,便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很認真的說:
“武興國地處山穀中,前方有不少可以埋伏的地方,他們是想引我們去那些地方,然後再收拾我們。”
施諄若有所思的說:
“我們對武興國地形並不熟悉,即使再小心,也很有可能中埋伏,在山穀中,大軍中埋伏,很可怕。”
樂正元的臉上再次顯出笑意:
“泫說過,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施諄和施戩聽的一頭霧水,樂正元說出這話後,卻想到了當年與泫攻打陳倉的事情,笑意裏帶了些懷念。
施戩問道:
“大將軍的意思是,我們還有援兵?”
樂正元大笑:
“對!援兵!而且是非常厲害的援兵!”招唿兩人“坐近點。”
兩人抬著椅子,湊到了樂正元身邊。
沒過多久,便有一個傳言從關城傳出:
魏國軍隊麵對焜昱國軍隊,不堪一擊!重要的關城,輕易的就被焜昱國軍攻下!
初始傳言,就是這個樣子,並沒有誇張的辭藻,但是,武興國民眾本就對魏國有諸多不滿,因此,這個傳言經過人言的潤色後,焜昱國軍隊簡直猶如天兵天將,異常雄武,魏國軍隊在焜昱國軍隊麵前,如同螻蟻般,焜昱國軍隊吹口氣都能把魏國軍隊吹到天邊去。
等等吧,反正是把焜昱國軍隊吹的,都**破牛了。
而武興國民眾們,在這個傳言中看到了希望,於是,焜昱國軍隊不但成了天兵天將,還成了將他們從魏國手中解救出來的活菩薩。
這下,各地暴亂似乎有了靠山,更加的瘋狂,即使平和的民眾們,也開始自發的給魏國搗亂,整個武興國陷入一片混亂中。
在古代,民眾的力量,隻是一種戰術,扇動民眾的情緒,達到某種目的,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這種力量的強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時隻是一句當擺設的話。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宇文泰等人,隻是覺得民眾的暴動,是件麻煩的事情,發榜安民,在之前剛攻下武興國時發出的安撫政策為基礎,又做了些多長時間內,減輕甚至是減免賦稅、勞役等等的惠利。
可是,民眾現在要的不是這些惠利,魏國害他們家破人亡,與親人陰陽兩隔,即使現在“國”的概念,除了士大夫之外,在廣大民眾中還比較淡薄,但,“家仇”的概念,自古以來就很明確,在武興國民眾眼中,魏國就是他們的殺父、殺兄、殺子的仇人,讓好好的中秋節,變的一片慘淡,這種仇,豈是一些小恩小惠就很撫平的?
所以,安民榜發出後,並沒有多少效果。
這就讓宇文泰等人感到有些棘手,一邊要應對焜昱國的攻擊,一邊又要應對這些民亂,對於剛剛占領,萬事還沒捋順的態勢來說,這樣的局麵,還真是有些抓耳撓腮了。
負責關城一帶的是王雄,王雄聽到傳言後,愣了又愣:
明明是我們故意放焜昱國進來的,怎麽就成我們軟弱可欺了呢?還有還有,焜昱國軍是天兵天將,救苦救難的活菩薩,這都什麽跟什麽?事情是怎麽發展到這樣一個狀態的?!
魏國這麵,一頭霧水的一頭霧水,焦頭爛額的焦頭爛額,而焜昱國這麵,卻載歌載舞,一片晴明。當年讓樂正元瞠目結舌的景象,今年也輪到施諄、施戩瞠目結舌了。
施諄手裏拿著一堆文件,有些發僵的走了進來,舉起文件對樂正元舌頭打結的說:
“這、這是,這是民眾們送來的,是、是是武興國的地形,”從下麵拿出單獨卷在一起的“這是一些獵戶送來的,一些險要都標注清楚了。”
施戩不可置信的衝過來,打開文件來仔細看,樂正元很是高興的欣賞著兩人驚愕的神情,原來不單是他覺得吃驚啊,如果隻有他自己的話,真的是要懷疑人生了。
施戩翻看了一通,轉頭不知該說是哭還是笑的神情,對樂正元說:
“大將軍的援軍太厲害了,有了這些援軍,我們就跟在自家花園作戰一般。”
樂正元洋洋得意的說:
“那可是卓爺出的主意,卓爺的主意,什麽時候不靈驗過?”
施諄討好的湊到樂正元身邊:
“大將軍,卓爺還有什麽法寶沒?”
樂正元斜眼看著他:
“卓爺的法寶,就是她的那個腦袋,我這裏可沒她的法寶。”
施諄像是立下了什麽誌向般說:
“迴去我就找卓爺學本事去!”
施戩在一旁給他放氣:
“你就不怕卓爺揉你臉了?”
說起這個,施諄想起泫那迷一樣的熱情,每次被她揉臉,都感覺是被泫當成她家那四個毛孩子,臉色有些發僵。
但,很快又堅定了決心:
“揉臉就揉臉,我要學卓爺的本事!”
樂正元笑道:
“對對對,這才對!揉臉又怎麽了?又不會少一塊肉,能把本事學到手,那才是正經的!”
施諄使勁一點頭,帶著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神情,決定迴去了一定要找泫學東西去。
樂正元在這裏停了兩三天,收集了不少情報,然後這才繼續慢悠悠的前行,有了這些情報,之前指定的戰術,有些地方就要有所變動了,要與眾將商討,所以,行軍速度並不快,跟散步沒什麽兩樣。
王雄在傳言散播過來後,就在軍中營造焜昱國軍是小人的氣氛,明明他們是故意放焜昱國軍進來,現在卻被焜昱國說軟弱無能,以此來激起將士們的鬥誌,讓他們心裏都憋著氣,不然,王雄還真的擔心將士們受傳言的影響,軍心一旦散了,那才是真正的**煩。
士氣是打起來了,可是,焜昱國軍卻遙遙不見蹤影,斥候天天來報,焜昱國軍如同蝸牛行進。
王雄不解:
“他們不打算打了嗎?兵不是貴在神速的嗎?”
可是,一屋子的人,卻沒一個能給他解答此疑惑,他們自己心中還翻滾著問號的海浪呢。
第二天,如常,到第三天時,斥候來報,焜昱國大將帶著兵隊,在河灘上乘涼、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