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長安,走到現在的鹹陽,碰到了成山成海的難民,打問之下,才知莫折念生進逼岐州,岐州城裏的人抓住了刺史魏蘭根策應莫折念生。州刺史畢祖暉戰敗身亡,行台辛深棄下州城逃跑了,北海王元顥的軍隊也戰敗。


    賊寇首領胡引祖占據北華州(北魏將東秦州為北華州,治杏城在今陝西黃陵縣西南),叱幹麒麟占據州來響應莫折天生,整個關中一片混亂。


    雍州刺史楊椿招募了七千多兵力,率領他們拒守,北魏朝廷詔令加楊椿為侍中兼尚書右仆射,擔任行台,指揮關中各位將領。


    這麵已經開戰了,泫他們想走都走不了了,幹脆去找楊椿。


    北地功曹毛鴻賓帶領賊寇搶掠渭北,雍州錄事參軍楊侃率兵三千襲擊他們;毛鴻賓害怕了,請求討伐賊寇將功贖罪,於是,便擒獲宿勤明達的侄子宿勤烏過仁送來了。


    甯昤和泫來找楊椿時,正好毛鴻賓從裏麵出來。


    兩人看到迎麵走過來幾個人,還未看清是誰,隻聽一聲大吼:


    “卓爺!”


    泫便覺得眼前一黑,隨即,被兩個強壯的臂膀抱住,抱住也就罷了,還拍著她的背,繼續樂顛顛的大喊著:


    “卓爺啊,卓爺啊,早就聽聞了你的名號,沒想到今天居然在這裏見到了你!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泫被拍的滿眼冒花,後背都貼到了前胸來,一點都沒遇到自己粉絲的興奮,隻想擺脫這個她掙紮不開的懷抱。


    甯昤這時也迴了神,上前拉住了毛鴻賓:


    “這位將軍,卓爺身體弱,經不住。”


    毛鴻賓一愣,急忙放開了泫,看她腳下不穩,臉色也變的不好,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都說卓爺打仗有一套,就是身體有些羸弱,見到卓爺太過高興,是在下魯莽了。”


    甯昤扶著泫,泫站了會,終於緩過了勁,再看來者,體貌魁偉,看兩胳膊,一看就是善於騎射的,他身邊還有個比他年齡大些的人,大鼻眼,多鬢須,黑而且肥,兩人眼眉間有些相似,推測,應該是有血緣關係的。


    泫笑著擺擺手:


    “是我身體太弱,將軍不必自責,不知怎麽稱唿將軍?”


    毛鴻賓笑道:


    “在下毛鴻賓,將軍什麽的,在卓爺麵前實在不敢當,我也就是三原縣的一個豪紳。”


    泫想了想說:


    “叫將軍也的確生分了,如果不介意的話,叫你毛兄弟如何?”


    毛鴻賓大笑:


    “好好好,我這個人也不講什麽小節,自在點好,”又指指身邊這個年齡大些的人“這是我哥哥,毛遐弟。”


    毛遐弟倒是比毛鴻賓穩重些,給泫行了個禮:


    “卓爺。”


    然後又站在一邊,不再說話。


    毛鴻賓問道:


    “卓爺來這裏,有何事?”


    泫說道:


    “我來找楊椿大人,他可在?”


    毛鴻賓點點頭,熱情的指著一個帳篷說:


    “楊大人在那裏,卓爺去吧。”


    甯昤和泫謝過毛鴻賓後,繼續向前走,不過,不可能就讓他們這麽進去,走了沒幾步就被兵士攔住了。


    這種局麵下,上到皇帝,下到民眾,都憂心忡忡,不得安心,楊椿也不列外,與幾個將領在商討作戰部署。


    一個兵進了帳篷,因為興奮,說話聲音有些發顫:


    “楊大人,奕王和卓爺求見。”


    幾個將領瞬間愣住了,不可置信的看著兵士,但,楊椿卻沒反應過來。


    滿臉疑惑:


    “奕王?哪個奕王?咱有奕王嗎?”


    不等兵士迴話,一個將領激動的說:


    “楊大人,是焜昱國的,戰神奕王和黑臉卓爺!”


    楊椿還是有些不相信,畢竟現在混亂,謹慎是必須的:


    “他們不是在河北那麵嗎?怎麽到這裏來了?”


    另一個將領,緊緊抓著扶手,上身卻探出大半,似乎不抓著扶手,整個人都得因興奮跳起來:


    “現在咱們混亂,焜昱國也不安定了,前陣屬下得到消息,焜昱國內也起了亂,現在他們肯定是要迴去平定混亂的,已經與皇上告辭了。”


    楊椿想起來了這碼事,算算時間,差不多也該走到這裏了,心裏有些興奮,忙對兵士說:


    “快,快讓他們進來。”


    兩人進來後,就見一帳篷的人,都顯的很興奮,如同盯著美食般看著甯昤和泫,弄的兩人一身不自在。


    現在這種時候,突降一個強有力的外援,楊椿他們能不興奮嗎?


    楊椿看看兩人,的確很像傳言中描述的,忙命人上茶,轉頭對甯昤和泫說:


    “聽聞焜昱國內也有些不安定,兩位是路過此地嗎?”


    魏國將領聽了這話,心都不由提了起來,如果隻是路過,那多遺憾啊。


    甯昤說:


    “我們的確是路過,但,這路卻過不去了,所以,我們得先開路。”


    別人沒明白,開路?開什麽路?另辟他經?


    但,楊椿明白了,有些興奮的說:


    “那,奕王和卓將軍前來,有何打算?”


    雖然楊椿很想給兩人下命令,但,不能,奕王和卓爺都是不魏國的將領,他沒資格給兩人下令。


    甯昤看了眼身旁悶頭喝茶的泫,就知道這家夥又全推給他去應對了。


    又看著楊椿說:


    “我們是來助楊大人的,盡快平定,我們也好盡快起程。”


    帳篷裏瞬間被輕鬆、愉快的氣氛所填充。


    多日來,楊椿臉上終於見了笑意,起身對甯昤和泫拱手道:


    “有了奕王和卓爺相助,這路很快就會開的!”


    兩方又客氣了幾句,甯昤和泫迴到了自己的駐地。


    他們走後沒多久,蕭寶夤帶著敗退迴來的兵隊,也來了。


    都是魏國的人,楊椿的態度也比麵對甯昤和泫時,要放鬆一些,樂顛顛的對蕭寶夤說:


    “太好了,太好了,焜昱國的奕王和卓爺也來了,這下必能平定此處叛亂!”


    提到“奕王”、“卓爺”,蕭寶夤不由的打個哆嗦。


    這是為什麽呢?來來來,小板凳,排排坐。


    不知看到蕭寶夤的名字,有沒有想到南齊可愛的昏君蕭寶卷呢?蕭寶夤的南齊高宗明皇帝蕭鸞的第六子,是東昏侯蕭寶卷的弟弟,南齊末代皇帝和皇帝蕭寶融的哥哥。


    那麽,南齊的人,怎麽跑到了北魏呢?


    南齊中興元年,北魏景明二年(501年)三月,蕭衍起兵討伐蕭寶卷,並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


    蕭衍任命蕭寶夤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衛將軍、南徐州刺史,同時,蕭寶卷也任命蕭寶夤為使持節、都督荊益寧雍梁南北秦七州軍事、荊州刺史。


    七月,雍州刺史張欣泰、前南譙太守王靈秀等人在新亭起兵,謀廢蕭寶卷。當日,王靈秀趕到石頭城,讓人將蕭寶夤抬往台城。蕭寶夤到達杜姥宅時,天色已晚,城門也已關閉。叛軍見城上放箭,便丟下蕭寶夤,潰逃而去。


    蕭寶夤在逃亡三日之後,方才穿著武服來到草市尉司自首。


    蕭寶卷召蕭寶夤進宮訊問,蕭寶夤痛哭流涕地道:“那天不知道什麽人逼使我上車,就把我弄去了,實在是身不由己。”蕭寶卷大笑,沒有為難蕭寶夤,恢複了他的爵位。


    可見,蕭寶夤並沒有站到蕭衍一邊。


    南齊中興二年,北魏景明三年(502年),蕭衍殘殺南齊宗室,又準備加害蕭寶夤,派人對他嚴加看管,蕭寶夤在太監顏文智與隨從麻拱、黃神的幫助下,連夜逃走。


    經過輾轉,當時十六歲的蕭寶夤,逃進了北魏占領的壽春。


    之後,懇求北魏出兵南梁,以圖複國,雖然似乎是北魏同意了他的請求,但,從史料來看,蕭寶夤僅僅是掛了個名,主持南伐的將領,還是人北魏的皇子、將領。


    因為才加南伐,蕭寶夤也確實立了些戰功,被征拜為車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隻是,北魏已經內亂,自顧不暇,更無暇顧及南伐了,所以,他又被派遣來平定魏國內亂。


    從他擔任徐州刺史時所作的事情來看,蕭寶夤或許是個比他哥哥蕭寶卷,更適合皇位的人,但,遺憾的是,曆史沒有給他登上皇位的機會。


    蕭寶夤的經曆簡介了下,現在拐迴來。


    正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曆,自然知道當年世宗宣武帝元恪南伐時,黑臉卓爺以不足六百人的兵力,就把齊國軍打,不,炸了個落花流水,所以,楊椿興衝衝的想蕭寶夤提起甯昤和泫時,蕭寶夤想到的,不是平定叛亂,而是南齊與兩人對戰時的慘不忍睹。


    楊椿沒發現蕭寶夤的異樣,因為得了甯昤和泫的幫助,這些囂張的叛亂軍,也就不足為懼了。


    樂顛顛的說了半天,發現蕭寶夤坐在椅子裏,一個字、一個音節都沒說,不由的感到奇怪:


    “蕭大人這是怎麽了?”


    蕭寶夤很想說,如果你楊椿處在南齊的角度,想想當年魏國南伐的情景,還能這麽樂嗎,可這話也就是心裏想想,若說出來,豈不是很沒麵子,雖然他現在是虎落平陽,但,老虎該有的架子,不能倒。


    所以,衝楊椿擺擺手:


    “沒什麽,就是有點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砸進紛亂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星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星來客並收藏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