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賀他們也沒什麽發現。
這可犯難了,不查清楚,心裏總是塊病,雖然泫他們也覺得不大可能是魏國,可誰知道呢,萬一馮太後有什麽想法呢。
源賀帶著他的人,垂頭喪氣的與泫他們匯合,他不希望與焜昱國把關係搞僵,也是在極力尋找擺脫嫌疑的線索,可,非常遺憾。
源賀有些累的隨便坐了一把椅子,對泫說:
“卓將軍,老朽知道,老朽不管怎麽保證,沒有確實的證據前,魏國依然不能擺脫嫌疑。”
雖然心裏對魏國也懷疑甚多,但麵上可不能這麽說,所以,泫笑道:
“源將軍不要有顧慮,我們自然是相信陛下的,我們合作了這麽久,而且關係久遠,我們可謂是有緣人啊,我怎麽會懷疑陛下呢,源將軍不必多慮。”
源賀看向泫時,不由的轉眼看了看站在泫身後的甯昤,源賀總覺得這個仆從氣場太強大,實在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源賀的一個侍衛在門外晃蕩了下,源賀起身對泫說:
“老朽就不在這裏打擾卓將軍了。”
泫也起身說道:
“源將軍客氣了。”
兩人行了禮,源賀便走了。
第一次遇襲後,源賀沒怎麽放在心上,打算迴來了再做計較,可再遇襲,源賀不敢再不重視了,忙給拓跋宏和馮太後寫了信,這個侍衛來,正是有了迴信,源賀要看看皇上和太皇太後怎麽說。
源賀走後,在門口的丁旺財關上了門,甯昤坐了下來。
端起泫的茶杯,呷了口水:
“這些人,還真是偽裝的好,難……”
泫愣了下,一把抓住甯昤的胳膊,興奮的兩眼冒光:
“我有辦法了!”
兩人來到關押黑衣人的地方,此時的黑衣人,不但被卸了口中的藏毒,還被賴猴子扒個精光,一個個瑟瑟發抖的蜷縮在一起,相互取暖。
泫忘記了這茬,興奮的一腦袋衝進去,很快又逃了出來,與身後的甯昤撞了個滿懷。
甯昤不解的問:
“怎麽了?”
泫邊揉著鼻子,邊赧然的說:
“我就不進去了,方法給你說了,你去辦吧。”
甯昤踏前一步,向裏麵看了眼,不由笑出了聲,惹的泫嗔怪著瞪了他一眼。
甯昤笑著一把摟過泫,對甲子他們使了個眼色,剛才在路上,泫給甯昤講方法時,他們都聽到了,接到甯昤的眼神後,幾人走了進去,丁旺財和賴猴子搬了兩把椅子,甯昤陪著泫在外麵等。
不傷一根毫毛,卻能讓受審者生不如死的刑罰,泫腦子裏一堆一堆的,這還真得好好感謝,全世界數千年來的刑罰。
現在甲子他們就在對這些黑衣人撓癢癢,各種癢癢肉存在的地方,都被甲子他們好好的“照顧”著。
開始這些黑衣人不以為意,但隨時間延續,便受不了了,笑聲中夾著哀嚎聲。
終於有人忍不住破口大罵:
“泥們把鬧放開!鬧們一對一子來!這麽家子冇本四呐!”
一直在門外聽著的泫和甯昤,相視而笑,異口同聲的說:
“吐穀渾。”
前麵也提到過,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所以,從口音來判斷,是最簡單直接的。這也受源賀和甯昤啟發。
源賀是南涼人,南涼在今天的青海和甘肅西部一帶,焜昱國在今天的甘肅中部及東部一帶,因此源賀和甯昤說話的口音當然不同。
特種兵這一兵種,是二戰前才出現的,最早出現在德國,所以,在南北朝時期的軍隊,不可能訓練處特種兵這樣的軍人,各方麵的素質,連焜昱國的軍隊都比不上,更不可能考慮到語言方麵的問題,能做到把所有具有本國特征的物消除,已經算是厲害了。
既然找到了元兇,自然是得給源賀說一聲,人老了便經不起事,有點沒點的事,總在心裏念叨,然後便會造成失眠等一係列問題,所以,得讓源賀安心。
源賀得知他們找到了罪魁禍首,興衝衝的問道:
“那是誰要攻擊我們?”
泫笑著把源賀扶到椅子旁坐下:
“源將軍,這事我們不能說,對方的目標是我,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怎麽打來,我們得自己打迴去,以後才能站的直。”
源賀想想也覺得對,但又有些不放心:
“需要老朽的時候,可一定得說一聲,老朽義不容辭。”
泫陪著源賀說了會話,逗了會悶子,源賀便一身輕鬆的迴了自己的房間,趕緊得把這一結果告訴馮太後。
馮太後在平城也是異常著急:
哪個混蛋在這個時候給魏國添堵,焜昱國雖是個小國,可卻不容小覷,這要是打起來……
想到這,馮太後不敢往後想,魏國現在僅僅是表麵平靜,實則暗潮洶湧,這個時候,千萬不敢有什麽岔子。
一連擔心了好幾天,眼鏡下都浮現出了黑影,終於看到源賀送來的好消息,長長的出了口氣,舒服的窩在椅子裏。
焜昱國與吐穀渾王國怎麽折騰,先不說,咱先把前麵挖的兩個坑給填了。
獻文帝拓跋弘離奇駕崩後,拓跋宏繼位,年僅五歲,此時的馮太後,成為了太皇太後,繼續臨朝聽政。
現在先來填第一個坑:拓跋弘在退位時,選的繼承人是自己的叔父,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一般來說,立繼承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兒子。
好吧,其實這個也不是很能站住腳。
遊牧民族因為是部落聯盟形式,年幼的繼承人,不能掌控大局,所以,遊牧民族在選定繼承人時,有“立長不立幼”的習慣,在拓跋弘時期,北魏朝廷還是保有遊牧民族的習俗,但,朝廷上的眾臣,卻極力推立拓跋宏。
千萬別認為朝廷中漢人多,北魏雖然有任用漢人,但,得到重用的漢人,卻很少很少,這與清朝如出一轍,清朝也是到了末期,才開始重用漢人,因此,漢人官員,人輕言微,漢人的那套繼承規則,在北魏朝廷,不大能站住腳。
這樣的環境中,眾臣卻極力推立年幼的拓跋宏,哼哼,事出反常必有妖!
另,史學家們提出,獻文帝拓跋弘生於454年,孝文帝拓跋宏生於467年,沒錯!拓跋弘13歲就當爹了!這……就不需要狗熊搬一堆人的生長發育來講了吧,所以,有些史學家懷疑,拓跋宏其實是馮太後的私生子。
這樣的話,那些大臣極力推立拓跋宏,便找到了原因。
當然,咳咳,狗熊很嚴肅的說,這些都是推論,到底事實如何,如果某天真的能穿越迴去,或許我們便知道了,所以,推論是推論,千萬別和曆史弄混。
嗯嗯,第一個坑填完,現在來填第二個坑:顯祖獻文帝拓跋弘崩後,拓跋氏便死了。
填坑第一步:來講講馮太後。
馮太後這個女人,在北魏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雖然也有人懷疑她的身份,但不管怎麽說,她的活動,確實對北魏的曆史產生了影響。
先來看看她對官員俸祿改革的主持。
自從拓跋珪開國,北魏政權各級官吏皆無俸祿,平日都要依賴貪汙、掠奪和皇帝隨意性的班賞來獲取財富。這在北魏初建之時,作為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采取這種方式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當北魏政權逐漸在中原地區確立統治地位,這種以掠奪為主的財富分配方式日益給北魏政治帶來嚴重的問題。
隨著戰事的減少,戰時掠奪的機會有限,各級官吏為了滿足私欲,便毫無顧忌地盤剝、搜刮民脂民膏,從而導致北魏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統治的危機。
文成帝拓跋濬時期,就曾數次下詔禁貪,獻文帝拓跋弘時期,也作了嚴格規定,並有人提出了給官吏班祿的建議,可惜並未能實施。
到了馮太後這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在馮太後的主持下,北魏仿效兩漢魏晉舊製下達了“班俸祿”詔書。
規定在原來的戶調之外,每戶增調三匹、穀二斛九鬥,作為發放百官俸祿的來源。內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確定其俸祿的等次。俸祿確定之後,再貪贓滿一匹者,處死。
這是一個好事,雖然在原來戶調之外,又增加的份額,但,這些是死的,不用擔心時不時被人掠去辛苦攢起的財富。
但,有些民眾轉不過著彎來,目光短淺,看著比以前付出更多,便覺得不滿。
而且,這項改革,也是擋了一些人的生財之道,引起了以淮南王拓跋他為代表的鮮卑貴族的反對,他奏求停行班祿,依舊斷祿。
但馮太後鐵腕執行,太和八年九月間,孝文帝的舅舅,時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因貪暴無度,被令在家自裁,地方官員坐贓處死者四十餘人。經此整飭,北魏吏治大有改觀,貪贓受賄者也大有收斂。
再來說說均田製。
太和九年(489年)十月,馮太後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議下,頒布了“均田令”。“均田令”是指國家對無主荒田以**的名義定時、按人口分授給農民。
這可犯難了,不查清楚,心裏總是塊病,雖然泫他們也覺得不大可能是魏國,可誰知道呢,萬一馮太後有什麽想法呢。
源賀帶著他的人,垂頭喪氣的與泫他們匯合,他不希望與焜昱國把關係搞僵,也是在極力尋找擺脫嫌疑的線索,可,非常遺憾。
源賀有些累的隨便坐了一把椅子,對泫說:
“卓將軍,老朽知道,老朽不管怎麽保證,沒有確實的證據前,魏國依然不能擺脫嫌疑。”
雖然心裏對魏國也懷疑甚多,但麵上可不能這麽說,所以,泫笑道:
“源將軍不要有顧慮,我們自然是相信陛下的,我們合作了這麽久,而且關係久遠,我們可謂是有緣人啊,我怎麽會懷疑陛下呢,源將軍不必多慮。”
源賀看向泫時,不由的轉眼看了看站在泫身後的甯昤,源賀總覺得這個仆從氣場太強大,實在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源賀的一個侍衛在門外晃蕩了下,源賀起身對泫說:
“老朽就不在這裏打擾卓將軍了。”
泫也起身說道:
“源將軍客氣了。”
兩人行了禮,源賀便走了。
第一次遇襲後,源賀沒怎麽放在心上,打算迴來了再做計較,可再遇襲,源賀不敢再不重視了,忙給拓跋宏和馮太後寫了信,這個侍衛來,正是有了迴信,源賀要看看皇上和太皇太後怎麽說。
源賀走後,在門口的丁旺財關上了門,甯昤坐了下來。
端起泫的茶杯,呷了口水:
“這些人,還真是偽裝的好,難……”
泫愣了下,一把抓住甯昤的胳膊,興奮的兩眼冒光:
“我有辦法了!”
兩人來到關押黑衣人的地方,此時的黑衣人,不但被卸了口中的藏毒,還被賴猴子扒個精光,一個個瑟瑟發抖的蜷縮在一起,相互取暖。
泫忘記了這茬,興奮的一腦袋衝進去,很快又逃了出來,與身後的甯昤撞了個滿懷。
甯昤不解的問:
“怎麽了?”
泫邊揉著鼻子,邊赧然的說:
“我就不進去了,方法給你說了,你去辦吧。”
甯昤踏前一步,向裏麵看了眼,不由笑出了聲,惹的泫嗔怪著瞪了他一眼。
甯昤笑著一把摟過泫,對甲子他們使了個眼色,剛才在路上,泫給甯昤講方法時,他們都聽到了,接到甯昤的眼神後,幾人走了進去,丁旺財和賴猴子搬了兩把椅子,甯昤陪著泫在外麵等。
不傷一根毫毛,卻能讓受審者生不如死的刑罰,泫腦子裏一堆一堆的,這還真得好好感謝,全世界數千年來的刑罰。
現在甲子他們就在對這些黑衣人撓癢癢,各種癢癢肉存在的地方,都被甲子他們好好的“照顧”著。
開始這些黑衣人不以為意,但隨時間延續,便受不了了,笑聲中夾著哀嚎聲。
終於有人忍不住破口大罵:
“泥們把鬧放開!鬧們一對一子來!這麽家子冇本四呐!”
一直在門外聽著的泫和甯昤,相視而笑,異口同聲的說:
“吐穀渾。”
前麵也提到過,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所以,從口音來判斷,是最簡單直接的。這也受源賀和甯昤啟發。
源賀是南涼人,南涼在今天的青海和甘肅西部一帶,焜昱國在今天的甘肅中部及東部一帶,因此源賀和甯昤說話的口音當然不同。
特種兵這一兵種,是二戰前才出現的,最早出現在德國,所以,在南北朝時期的軍隊,不可能訓練處特種兵這樣的軍人,各方麵的素質,連焜昱國的軍隊都比不上,更不可能考慮到語言方麵的問題,能做到把所有具有本國特征的物消除,已經算是厲害了。
既然找到了元兇,自然是得給源賀說一聲,人老了便經不起事,有點沒點的事,總在心裏念叨,然後便會造成失眠等一係列問題,所以,得讓源賀安心。
源賀得知他們找到了罪魁禍首,興衝衝的問道:
“那是誰要攻擊我們?”
泫笑著把源賀扶到椅子旁坐下:
“源將軍,這事我們不能說,對方的目標是我,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怎麽打來,我們得自己打迴去,以後才能站的直。”
源賀想想也覺得對,但又有些不放心:
“需要老朽的時候,可一定得說一聲,老朽義不容辭。”
泫陪著源賀說了會話,逗了會悶子,源賀便一身輕鬆的迴了自己的房間,趕緊得把這一結果告訴馮太後。
馮太後在平城也是異常著急:
哪個混蛋在這個時候給魏國添堵,焜昱國雖是個小國,可卻不容小覷,這要是打起來……
想到這,馮太後不敢往後想,魏國現在僅僅是表麵平靜,實則暗潮洶湧,這個時候,千萬不敢有什麽岔子。
一連擔心了好幾天,眼鏡下都浮現出了黑影,終於看到源賀送來的好消息,長長的出了口氣,舒服的窩在椅子裏。
焜昱國與吐穀渾王國怎麽折騰,先不說,咱先把前麵挖的兩個坑給填了。
獻文帝拓跋弘離奇駕崩後,拓跋宏繼位,年僅五歲,此時的馮太後,成為了太皇太後,繼續臨朝聽政。
現在先來填第一個坑:拓跋弘在退位時,選的繼承人是自己的叔父,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一般來說,立繼承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兒子。
好吧,其實這個也不是很能站住腳。
遊牧民族因為是部落聯盟形式,年幼的繼承人,不能掌控大局,所以,遊牧民族在選定繼承人時,有“立長不立幼”的習慣,在拓跋弘時期,北魏朝廷還是保有遊牧民族的習俗,但,朝廷上的眾臣,卻極力推立拓跋宏。
千萬別認為朝廷中漢人多,北魏雖然有任用漢人,但,得到重用的漢人,卻很少很少,這與清朝如出一轍,清朝也是到了末期,才開始重用漢人,因此,漢人官員,人輕言微,漢人的那套繼承規則,在北魏朝廷,不大能站住腳。
這樣的環境中,眾臣卻極力推立年幼的拓跋宏,哼哼,事出反常必有妖!
另,史學家們提出,獻文帝拓跋弘生於454年,孝文帝拓跋宏生於467年,沒錯!拓跋弘13歲就當爹了!這……就不需要狗熊搬一堆人的生長發育來講了吧,所以,有些史學家懷疑,拓跋宏其實是馮太後的私生子。
這樣的話,那些大臣極力推立拓跋宏,便找到了原因。
當然,咳咳,狗熊很嚴肅的說,這些都是推論,到底事實如何,如果某天真的能穿越迴去,或許我們便知道了,所以,推論是推論,千萬別和曆史弄混。
嗯嗯,第一個坑填完,現在來填第二個坑:顯祖獻文帝拓跋弘崩後,拓跋氏便死了。
填坑第一步:來講講馮太後。
馮太後這個女人,在北魏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雖然也有人懷疑她的身份,但不管怎麽說,她的活動,確實對北魏的曆史產生了影響。
先來看看她對官員俸祿改革的主持。
自從拓跋珪開國,北魏政權各級官吏皆無俸祿,平日都要依賴貪汙、掠奪和皇帝隨意性的班賞來獲取財富。這在北魏初建之時,作為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采取這種方式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當北魏政權逐漸在中原地區確立統治地位,這種以掠奪為主的財富分配方式日益給北魏政治帶來嚴重的問題。
隨著戰事的減少,戰時掠奪的機會有限,各級官吏為了滿足私欲,便毫無顧忌地盤剝、搜刮民脂民膏,從而導致北魏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統治的危機。
文成帝拓跋濬時期,就曾數次下詔禁貪,獻文帝拓跋弘時期,也作了嚴格規定,並有人提出了給官吏班祿的建議,可惜並未能實施。
到了馮太後這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在馮太後的主持下,北魏仿效兩漢魏晉舊製下達了“班俸祿”詔書。
規定在原來的戶調之外,每戶增調三匹、穀二斛九鬥,作為發放百官俸祿的來源。內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確定其俸祿的等次。俸祿確定之後,再貪贓滿一匹者,處死。
這是一個好事,雖然在原來戶調之外,又增加的份額,但,這些是死的,不用擔心時不時被人掠去辛苦攢起的財富。
但,有些民眾轉不過著彎來,目光短淺,看著比以前付出更多,便覺得不滿。
而且,這項改革,也是擋了一些人的生財之道,引起了以淮南王拓跋他為代表的鮮卑貴族的反對,他奏求停行班祿,依舊斷祿。
但馮太後鐵腕執行,太和八年九月間,孝文帝的舅舅,時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因貪暴無度,被令在家自裁,地方官員坐贓處死者四十餘人。經此整飭,北魏吏治大有改觀,貪贓受賄者也大有收斂。
再來說說均田製。
太和九年(489年)十月,馮太後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議下,頒布了“均田令”。“均田令”是指國家對無主荒田以**的名義定時、按人口分授給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