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借這次機會寬慰寬慰她,但,呃,這樣的局麵更出乎意料,明目張膽的從太上皇麵前逃走的,恐怕泫是第一人吧。


    甯晟是沒責怪泫,但有人氣不過,比如霍久。


    使團還沒迴來時,甯焽已經到處為他們說好話,讓民眾體諒使團的不易,現在焜昱國輿論走向全偏向使團,本來奕王、卓爺在民眾中便有不小的威望,不但沒人責怪,反倒是一片同情,還有江毋這個花美男,引來成堆成堆女性的憐憫。霍久原本以為等泫迴來,甯晟會責罰泫,但,絲毫沒有動靜,這讓霍久更加不滿,認為現在不但甯焽糊塗了,連甯晟也被泫所迷惑,朝堂上下唯有他一個明白人。


    當然,還有一部分“明白人”,這些人中,有與霍久一樣對卓爺心存不滿之人,想借此把卓爺弄下去,但他們又與霍久不同,霍久雖然也想把卓爺弄下去,但,卻是從國家出發的,他認為這次事情的責任完全在泫,是泫沒有盡力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是泫在裏麵暗中搗鬼,可這些想把卓爺弄下去的人,是單純想把卓爺弄下去,因為卓爺太出風頭了,光芒太盛,壓的他們抬不起頭,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還有些人就是想借勢為自己謀點利益,如果可能推翻甯氏家族,扶持個新皇帝,他們也會成為功臣,世世代代享受榮譽。


    於是這麽一批人便非常、極其讚同霍久的聚到了一起,到處宣揚卓爺的劣跡,指責卓爺為賣國賊,還說甯焽被蒙蔽了雙眼,袒護卓爺,等等吧。


    這就麻煩了!雖然說“流言止於智者”,可前提是得有智者。


    民眾對事情了解的並不詳盡,很多都是道聽途說,即使了解的是真相,也僅僅是表麵的真相,加之民眾有從眾心理,比如曾子的故事,最初他的母親那麽信任他,不信他是殺人犯,可聽多了,連他母親都信以為真,所以,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卓爺的形象幾乎損毀,甚至有人到黑臉府門口扔臭雞蛋、爛菜,潑灑餿飯、糞水,甯昤和泫趁夜將花米一家接到了奕王府,將黑臉府裏的貴重東西全部搬走。


    維護卓爺的幾人也受到了民眾的謾罵,其中便包括了甯焽,皇帝沒有威嚴,這個國家也岌岌可危了。


    這個發展超出了霍久的預計,他是針對泫的,並沒有針對皇室,更不想推翻甯氏,不管甯焽怎麽想,他對甯氏還是忠心的,隻可惜,他的小夥伴們,將事情推進到了幾乎不可控的地步。


    焜昱國什麽局麵拓跋燾當然知道,按理說,他完全可以趁機找個借口出兵焜昱國,徹底將其納入版圖,但,泫在焜昱國,他有些舍不得看泫流淚,心裏罵了自己無數次,也做了無數次攻打焜昱國的計劃,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如果可以,真的很想揍自己一頓!


    找由子說要與焜昱國相商,借此招泫來,看到泫雙眼裏掩不住的疲憊,有些心疼,給她賜座,擺上好吃的點心,還有上好的馬奶酒,與她邊聊邊吃,但泫總是情緒不高,時常有下一秒就會睡著的感覺。


    拓跋燾放下酒杯問道:


    “卓將軍想不想收拾那些搗蛋的人?”


    泫正昏昏欲睡時,突然如雷灌頂般清醒了,抬眼怔怔的看著拓跋燾。


    如果是普通人,泫很願意交拓跋燾這個朋友,但,遺憾的是,他們都不是普通人,一旦涉及到國家利益,兩人都不能信任彼此,就比如現在,拓跋燾是真的想幫泫擺脫困境,但泫卻想著拓跋燾會不會借此徹底將焜昱國給滅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這種場合中,實在是逼不得已。


    泫連連擺手:


    “這麽點小事,哪用的著陛下出馬,我們能解決,陛下放心。”


    話一出口,拓跋燾便知說的不合適宜,被泫拒絕也在意料之中。


    揚揚眉,拿起酒杯呷了口酸酸的馬奶酒,湊近泫,陰鷙的對她一笑:


    “如果甯氏被推翻,朕會不惜一切代價踏平焜昱!”


    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


    從利益上說,魏國與焜昱間有很多合作,到目前為止都進展的非常順利,不能說財源滾滾吧,但拓跋燾已經看到了其未來的價值。


    如果變更政權,雖然新上來的皇帝,也會繼續履行這些合作,但,在其穩定前,魏國要損失大量金錢的流入,而且這些合作都是甯氏在做,甯氏倒了,新上來的能不能弄這麽好。


    從感情上說,泫是忠實於甯氏的,如果甯氏倒台,泫也得不到好下場,盡管拓跋燾可以趁機將她護在自己的羽翼下,但,這樣的女人不是哪裏都願意委身的,甯氏倒台泫或身首異處,如果順利逃走,或浪跡天涯,或為複仇而喪命,拓跋燾不希望這樣的結局。


    所以,如果甯氏倒台,拓跋燾於情於理都會報複新執政者。


    泫別說額頭上了,脊背上的冷汗都層層的往出冒,連連點頭:


    “是,在下一定會將陛下的意思轉告給焜昱王。”


    當泫完成任務準備返迴焜昱時,拓跋燾主動給她了一隊騎兵,人不多,隻有200人,但,騎兵在這個年代相當於高尖端部隊,就這200人如果運用得當,照樣能把對方打的落花流水,找不到北。


    泫很感謝拓跋燾,收到這200人部隊,無以為報,隻能深深的給拓跋燾鞠了一躬。


    一行人風雨兼程,馬不停蹄的趕迴焜昱,甯焽看到這隊騎兵,很是高興,但,興奮也隻是一瞬間,因為事態的發展超出了霍久的預計,他已經給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小夥伴們積極備戰,甯焽他們也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泫向甯晟提出現代軍備的情況後,甯晟與眾人進行了積極的軍事改革,軍隊不用再臨時招募,更不是些兩眼一抹黑的普通老百姓,所以,兩方人馬的軍隊集結很快,按說軍事改革後,霍久他們這些武將隻有指揮權而沒有調配權,但,跟著他們反的軍隊們,這還得感謝泫灌輸給他們的家國概念(泫想起這個就想去紮小人)。


    新中國,或者說清末之前,中國人除了士大夫之外,普通百姓家國概念很模糊,隻有自己小家的概念,但清末大批外侵者,不斷踐踏中國人的脊梁,抵禦外辱的自覺越來越濃鬱,隨著一批又一批英雄們的號召,國的概念越來越深,越來越清晰,這才讓民眾有了國的概念。


    泫將這一觀念帶去了焜昱國,因此,當民眾們被霍久的小夥伴們忽悠後,都升起了如同當年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後的反對情緒。軍隊中一些不明就裏,或不會獨自思考,隻會隨大流的人,被將領一忽悠,刷刷的全跟著跑了,因此,霍久他們集結起來的軍隊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


    霍久的小夥伴們也明白,將矛頭指向魏國不行,盡管是魏國逼迫使團同意的,但魏國不是他們能惹的起的;指向皇室也不行,一個是因為領頭人霍久不同意,再個民眾間,皇室的威望還是很高的,不是那麽容易便能扳倒,於是便將矛頭指向了“軟柿子”——卓爺。


    泫他們進入焜昱國地界後,除了他們自身的保護外,甯焽也派去了不少人去迎接他們,這些人如同滾雪球一樣,等迴到京城,已經有五千人之多,這還不算路上損耗掉的,可想此時的情況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


    與樂正康的二兒子樂正熹、江毋、汪濞都沒來及洗去一路的風塵,便急急匆匆趕去皇宮。


    快到書房時,就聽裏麵傳來樂正康底氣十足的叫罵聲:


    “這個霍久是傻了嗎?!喝麵糊糊喝的腦袋漿糊了!這是什麽狗屁事情!”


    太監通報四人來後,樂正元、樂正慶先拉開了書房門,一把拉過泫上下打量:


    “還好沒傷到。”


    被他推到後麵的甯昤氣的吹胡子瞪眼。


    泫顧不上與眾人打招唿,迴來的路上,她已經聽眾將軍說了情況,他們一邊往迴趕,一邊商量對策,焜昱國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們慢條斯理的拉開架勢然後再上了。


    衝眾人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唿,衝到甯焽麵前,別的什麽都沒說,先把拓跋燾那句如果甯氏被推翻,他會不惜一切代價踏平焜昱的話說了出來,眾人先愣了下,然後意味深長的看著泫,甯昤心裏的醋壇子更是漾了幾漾,不過現在不是吃醋的時候,甯昤趕緊把醋壇子擺好,蓋子蓋嚴實。


    泫的心思根本沒在這上麵,也沒意識到他們的情緒變化,說完後緊接著說:


    “迴來時,我們已經商量出了方案。”


    說完給另三人使個眼色,樂正熹、江毋、汪濞將他們商量的結果說了遍,這種軍事上的說明就不是泫的長項了,閉嘴站到一邊。


    其實也沒什麽戰術,就是先下手為強,本來還說要找霍久他們的集結地,可等迴來,兩方已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什麽都擺到了明麵,根本不用再耗時耗力的去找他們的藏身地。


    三人做了說明後,除了先下手為強這點外,眾人都聽的一頭霧水。


    泫沒給他們發問的時間,三人一說完,她緊接著說:


    “這次由我而起,我決定親自帶兵上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砸進紛亂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星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星來客並收藏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