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將屍體扔下萬丈深淵,摔的粉粉碎,說太子妃畏罪自殺。


    當甯晟迴來後,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沒了太子妃娘家的勢力,甯晟之後要坐穩皇位,隻能完全靠葉家的勢力,所以,葉蓁的哥哥並未得到懲罰,除了太子妃死,一切都好像沒發生過一般。


    甯晟很氣憤,但他不知道該生誰的氣,母後嗎?他能體諒母後為何這麽做,這樣的事情,別說皇家了,就是放在百姓家也是無法容忍的;父皇嗎?該責怪父皇不告訴他嗎?可他們出差是為了焜昱國,父皇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教他一個帝王該有的無情;太子妃嗎?他實在對這個女人無法生氣,即使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太笨,識人不虞,但也無法對她生氣,況且她也死了,天大的錯也該原諒她。


    火氣無處宣泄,最後倒黴了太子妃宮裏的仆人,甯晟怪他們沒有看好太子妃,全部被殺。


    之後,太子妃成了禁忌的話題,人們都以為甯晟是受不了太子妃的離世,其實甯晟是無法忍受這件事引起的火氣,不管什麽時候想起這事,都是滿腔怒火,無處宣泄的怒火!


    登基後,甯晟迫不及待的把林嫿選進了宮,多年過去,還是對林嫿念念不忘。


    開始都好,可林嫿發現葉蓁的陰狠後,便開始低調,即使盼著甯晟到她的宮裏來,或是能選她侍寢,表麵上也不敢表露絲毫,就那麽遠遠看著自己愛著的男人。


    因為林嫿的疏遠,甯晟對林嫿漸漸失去了興趣,之後雲淑媛入宮。


    這個與太子妃有幾分相似的女人,他是真的愛到了骨子裏,這個女人不但有才還聰明,不像太子妃那麽愚笨,可最終還是沒逃過葉蓁的掌心,萬幸的是給他留下一個好兒子。


    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迴到了林嫿的身邊,這個女人的隱忍即讓他佩服又讓他心疼。


    伸手摟過林嫿,在她額頭上狠狠的吻了下,抬眼看著鱗次櫛比的皇宮,長出了口氣:


    “江山讓孩子們去折騰吧,我就帶著你去遊天下,做個閑雲野鶴!”


    林嫿一陣激動,撲上來吻著甯晟,釋放自己的情感與激情。


    甯晟一愣,從未見林嫿如此主動過,看著閉著眼、滿臉緋紅的林嫿,似又看到那個怯生生叫自己太子哥哥的小姑娘,他已經模糊了雲淑媛的長相,卻一直記著林嫿的樣子:


    或許第一眼時便已愛上了這個女人,真是世事弄人。


    想到這不由笑了下。


    林嫿一愣,從腦熱中清醒過來,瞬間連耳朵都紅了,正打算退開,甯晟卻將她困在懷裏,變被動為主動,此刻兩人完全融為了一體,即使到海枯石爛也不能將他們分開。


    石閔攻入皇宮,囚禁了石遵,之後將其殺死,石遵在位一百八十三天。


    石鑒是如願繼位了,可惜是個傀儡皇帝,實權在石閔手裏。


    在襄國駐守,石虎之子、新興王石祗,與姚弋仲、蒲洪等連兵,移檄中外,欲共誅石閔、李農;石閔、李農以汝陰王石琨為大都督,與張舉及侍中唿延盛,帥步騎七萬分討伐石袛等人。


    在外,有石袛發檄討伐,在內,也並不安穩。


    先有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共謀誅殺石閔、李農,但遺憾的是,他們還未行動,便已被兩人察覺,其下場當然是被殺。


    後有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帥羯士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區域,也準備誅殺石閔、李農。


    石鑒在中台,孫伏都帥三十餘人準備登台,挾持石鑒以進攻。


    石鑒看到孫伏都毀閣道,問起原由。孫伏都說:“李農等人反叛,已在東掖門。臣欲帥衛士對其討伐,先向皇上稟告。”


    石鑒當然也不願意做個傀儡皇帝,知道有人要反石閔,當然很是高興,立刻說到“你是功臣,好好為官效力。我從台上觀望著你,無須考慮尚未向我報告。”於是孫伏都、劉銖帥眾攻打石閔、李農。


    但是,石閔生來善戰,他之所以被石虎看重,當親孫子一般養育,就是石虎看重了他善戰,再加上李農,孫伏都等人根本不是對手,隻得屯於鳳陽門。


    石閔和李農率數千人,毀了金明門入宮。


    石鑒看伏都他們並沒有攻破石閔,又害怕石閔殺了自己,馬上招石閔和李農,開門讓他們進來,並說:“孫伏都反叛!卿宜速速前去討伐。”


    難怪石鑒前腳與石遵商議誅殺石閔,後腳就給石閔打小報告,就是個小人啊!一點沒有石氏家族的霸氣。孫伏都就不該聽他的鬼話,局勢未明之前,就該挾持這丫的,不過,就算挾持,恐怕對石閔的威脅也不大。


    反倒是,石鑒的這個舉動害慘了孫伏都等人,石閔、李農攻打孫伏都部,斬殺孫伏都等人,從鳳陽門至琨華門,橫屍相枕,流血成渠,這簡直是血洗皇宮了啊!


    之後石閔宣布:宮廷內外,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斬!


    胡人或衝破城門,或跳城而出,逃亡者不計其數。


    而石鑒,盡管他出賣了孫伏都等人,自己也沒落好。


    石閔命尚書王簡、少府王鬱帥數千人,將石鑒軟禁於禦龍觀,每日將食物懸吊至禦龍觀,給他食用。


    石閔又在城內發令稱:“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命城門不再戒嚴。於是百裏之內的趙人都進城來,離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滿了城門。


    看到這個情形,石閔知道胡人不願為己所用,頒布命令告知內外趙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這就是曆史中有名的“殺胡令”!


    命令一出,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


    石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


    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人,有一半因濫殺而死。


    這就是冉閔頒布的所謂的“殺胡令”!


    有些人將冉閔視為民族英雄,說什麽“殺胡令”拯救了民族,冉閔是拯救了漢人的大英雄,狗熊要在這裏呸呸呸了,真的不明白這樣的人怎麽就成民族英雄了?他哪裏英雄了?


    他殺胡人,隻是因為他知道胡人不能為己所用,利用了當時胡漢的民族仇恨,不分好歹的濫殺!僅僅是為了驅除胡人或壓製胡人,使其歸順,以確保自己的統治。


    說起來,石閔也不能算完全的漢人。


    他的父親冉良在十二歲時就被石虎收為義子,改名為石瞻,他更是在胡人的環境中成長,可以說是個胡化的漢人,而且他殺胡人根本就不是從民族大義出發,殺胡人的舉動和石氏舉動一樣殘暴,所以,他到底哪裏是英雄?


    以前的人不明其中緣由,加之當時漢人確實是被胡人欺壓嚴重,於是不知從哪裏聽了那麽一耳朵,便將冉閔奉為民族英雄,可以理解,但現在,曆史被解密的越來越多,想找什麽曆史資料並不是件難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奉他為民族英雄,真的得懷疑這類人對“民族英雄”的定義是不是有問題。


    第二年石閔更國號為“衛”,大赦天下。


    然而,冉閔的政策引來了殘酷的民族仇殺和連綿不斷的戰爭。


    也是在同年,數萬人投奔石琨,另有將軍割據一方,不依附於石閔,這部分人也有數萬人。


    之後石琨等人率眾七萬攻打鄴城,石閔率千餘騎兵,與其戰於城北,結果石琨等人大敗。


    呃,這誇張了吧,七萬對陣一千多,又是野戰,圍都圍死了,難道石閔已經善戰到如此地步?還是說石閔在戰場上太過兇悍,把這些烏合之眾給嚇的逃走了?要不就是人數有出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砸進紛亂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星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星來客並收藏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