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完後,泫後轉,跑到主席台下,聲音洪亮有力的說道:
“演練小隊,應到一千人,實到一千人,請指示!”
甯晟愣了下,表麵上還是很淡定,似乎習以為常的說:
“開始吧。”
泫應道:
“是!”
然後轉身開始操練,一千人精神飽滿、動作整齊劃一,口號喊的震天響,眾人都看的瞪圓了眼。
操練完畢又是戰鬥的一些,泫並沒有教他們什麽格鬥,現代戰爭會遇到單兵作戰的可能,但在古代這種可能幾乎沒有,所以,泫教他們的是勇往直前,將一千人的力量凝聚在一點,不畏困苦的向前。
差不多一個時辰,泫將這一個月教的東西都展示完,帶隊退迴他們的位置上,整個教場一片安寧,剛才那“殺!殺!殺!”的聲音,似乎還在耳邊縈繞。
主席台上,樂正康最先迴過神,因為這一個月的訓練,他親眼看了不少,雨裏、泥裏摸爬滾打,風雨無阻,泫也跟著士兵一起練,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是甯晟寵愛的人而搞什麽特殊,讓樂正很是佩服。
樂正湊近甯晟,輕聲說:
“皇上,泫姑娘的提議,臣看可行。”
這句話讓甯晟迴了神,看看樂正康,又問其他人:
“你們覺得如何?”
霍久點頭道:
“臣也認為可以,這一千人正好可以分到各隊去。”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可以。
散了之後,甯晟叫泫來,與他們商量招兵的事情,泫詳細講了招兵的情況,其實放在古代,可以算是募兵製,所以,泫將現代兵製套進府兵製和募兵製中給他們講,讓他們不至於像甯晟那樣滿腦袋飛舞嘰嘰啾啾的小鳥。雖然府兵製始自西魏,募兵製始自唐五代,但現在這麽動亂的情況下,小小的焜昱國不能再采取自秦朝以來的征兵製,必須要建立一支係統、強力的常備軍。
從招募說到軍餉,從軍餉說到稅收,又從稅收說到增加生產力,眾人聽的暗自感歎:
這是傻子嗎?如果這是傻子,那我們算什麽?
泫自己也感到驚奇,以前從未想過這些之間會有什麽聯係,現在這麽一講,居然全部都能聯係到一起,社會的所有機構並不是單獨存在的,都能連接成一張網。
這麽想著,便在空白的地方將幾個機構連成一張網,舉起紙來一本正經的說:
“看,網,它們能成張網。”
泫的意思不單是這些機構,全部機構都是連接在一起的,當想發展一個機構時,不要隻將注意力放在一點,應該拓展開來,可是,她的思維跳躍太快,瞬間能從南極跳到北極,這期間的種種想法,不可能一一去解釋,所以,她隻抓重點的表述,對於泫來說,她的思維是連貫的,能明白是怎麽迴事,可對於別人來說還沒從南極出發呢,根本不能理解抵達北極的過程。
所以,甯晟愣了愣神,笑道:
“泫啊泫,你到底是傻還是聰明呢?”
泫不解的看著他,又舉了舉手中的紙,傻傻的說:
“它們真的是網,哥哥看啊。”
甯晟看了看那張網,也大概明白泫是什麽意思:
“行,網,哥哥明白了,”看她那傻樣越看越可愛,忍不住又搓她腦袋,又揪臉的,滿眼寵溺“我這即笨又聰明的小傻子。”
沒一會功夫就把泫的腦袋揉成了雞窩,臉揪成了猴屁股,泫一臉茫然的看著甯晟,完全沒明白這突轉的畫風是怎麽迴事。
江毋暗笑,從到教場,他的目光便落在泫身上,此時看著一臉傻氣的泫,真不明白她到底是傻還是聰明,不由揚起了嘴角:
可以成為朋友吧。
散了之後,江毋邊思考著泫講的那些東西,邊向外走去,突聽泫叫他,停下腳時,泫已經風風火火的跑到了他身邊,江毋笑道:
“小傻子,叫我什麽事?”
泫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江大人戒藥了嗎?”
江毋心裏高興:
“怎麽?在關心我嗎?”
“你這麽好的官,我可不想你英年早逝。”
這次輪到江毋白她了:
“就不能說點讓我高興的嗎?”
“我不希望你早死,這還不是高興的事情嗎?”
江毋黑著臉說:
“如果你就是和我說這事,那我先走了。”
說完轉身繼續向前走。
泫在後麵追問:
“你到底戒了沒啊?那可不是好東西,過幾天我把藥理什麽的整理出來,便公布出去,盡力勸別人都戒了,你可是我遊說的第一人,別到最後,其他人都戒了,你還沒戒。”
江毋看著泫焦急的在身後追問,莫名的心情很好,故意逗她:
“這個啊,那你覺得我現在是在戒呢還是在繼續服用呢?”
泫瞪著他說:
“江大人,這是關係到你身體的事情,戒了受益的隻能是你,不是我。”
“可你剛才還說我是個好官,我活長一點,最受益的應該是焜昱國吧,哎呀,真是傷心啊,說到底其實隻是關心焜昱國而已,我看還是繼續服用好,反正我的死活你也不擔心。”
泫急了,被甯晟揪紅的臉顯的更紅:
“你在亂說什麽?這都哪跟哪啊,你怎麽就能聯係到一起?快說你到底戒了沒有啊?”
江毋停下腳,故作傷心的看著泫:
“可是你最終隻是關心焜昱國嘛。”
泫看江毋都看愣了,好半天才將目光從他身上拔出來:
“我去!美男傷心都美的一塌糊塗!”
江毋大笑:
“放心,小傻子,我有戒,你都說的那麽明白了,再不戒就是不知好歹,說吧,找我什麽事,不可能是隻問藥的事情。”
泫訕訕一笑:
“我是想問問茹先生。”
江毋看著她:
“還想拉他來入仕?”
泫點點頭: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茹先生這樣的人流落在外,我於心不忍啊。”
江毋暗笑,麵上還是白了她一眼繼續往前走:
“真是說的比唱的好聽,就你這誠意請茹元出山,難。”
泫快跑兩步走到他身旁:
“這你就別管了,茹先生還住在那裏嗎?沒有雲遊去吧?”
江毋看看泫清亮的雙眼:
“沒,茹元除了在那片林子裏轉轉,不太喜歡到處溜達。”
泫壞笑的點點頭:
是個超級宅男啊,不亂跑就好。
一再囑咐江毋要戒藥後,往自己住處走。
接下來的幾個月,泫忙的是腳後跟打後腦勺,打的是邦邦作響,軍隊訓練是她的事,甯晟有時會找她去就稅收問題,讓她說說意見,還有募兵的事和茹元的事情。這四件事,軍隊訓練幾乎全是她的事。
現在正式訓練了,便不能隻是走走正步什麽的,與霍久、樂正康、江毋等武將商討,還得加入關於戰鬥的訓練,找先生提高武將們的文化素養,還得為即將招募來的兵找先生普及文化,然後還得給他們灌輸家國的概念,讓他們明白作為軍人的意義,讓他們忠孝等等,泫忙的恨不得有孫悟空將毛發變分身的本領。
幾個月便這樣腳不挨地的過去,將領們已經可以按泫的辦法去練兵,泫終於覺得能喘口氣,拎著東西去找茹元。
茹元一看又是泫,這幾個月,泫來了不止三次,比當年劉備請諸葛亮的次數還多,但,泫每次來都不提讓他入仕的事情,做一桌好吃的,然後和他飲酒,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聊,茹元覺得自己知識夠豐富了,可麵對泫,時常覺得自己眼界狹小、知識匱乏,所了解的、所涉及的太少、太少,真不知泫腦袋裏到底裝了多少東西。聽江毋講起過泫說的軍隊、稅收之類的東西,連茹元都瞪起了眼,看他這樣,江毋樂的大笑,說什麽心裏終於平衡了。
有時去街市上買東西,會看到或聽到新的政策,也會聽到反對的,自古以來,變革都不會一帆風順,特別現在政局動蕩,在這種環境下變革,來自各方的壓力會更大,不過焜昱國這次變革有個好處,掌軍的幾個人都偏向變革,也就是說這次變革軍隊不會出亂,而且稅收按財產來征收,驥王甯焽親自監督,老百姓都高興,百姓普遍都有仇富心裏,即使是現代,這種心理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聽說富人會比他們征更多的稅,百姓高興,而且征募的士兵,不單招孔武有力的,還招有才能的,表現好的可以升官,這個表現好,不單指作戰勇猛,是指各個方麵,隻要是可用的人才,便可入仕,也就是說,寒門子弟有出人頭地的希望了,所以,有軍隊和百姓的支持,盡管有反對的聲音,但成不了氣候。
古時所說的寒門,與現代所說的寒門不同。
寒門又稱為庶族、寒族,簡單了說,就是不屬於士族的家族,大多是中小地主;士族在魏晉之前是“世族”,兩個族的區別是:世族是地主階級,名門望族,不一定為官,但士族是世世代代為官的。
為什麽會發生這樣滴變化呢?來來來,小板凳排排坐啦!
兩漢時期的“察舉製”,是一種靠鄉閭輿論來選舉人才的舉措,語言這種東西是完全可控,於是“察舉製”發展到最後被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製,他們選士任官往往推薦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學問品質如何,許多世族便入仕,世代為官,成了後來的門閥士族。
為什麽叫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門第就不說了,這詞在現代也是耳熟能詳的。閥閱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曰:古人的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叫“勳”,以言叫“勞”,用力叫“功”,明其等叫“伐”,積日叫“閱”。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後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喻意建有功勞;右邊的叫“閱”,象征經曆久遠,即世代官居高位。就是說,有五品功名的官員家即可設立。
之後規模較大的官宦之家的居所建築群,被稱為“閥閱之家”。它是封建社會對世代建有功勳的官宦人家的稱謂
東漢末年曹操崛起啦!但曹操自身並不是什麽有後台的主,他是靠門閥士族支撐的,但是,他也看到了士族對皇權的掣肘,而且士族子弟,哪怕是個白癡,長到一定年紀也可以做官,這種人當然不能大用,相當於朝廷養著這群白吃飯的,但一個國家發展,不可能靠他們,所以,曹操幾次下詔,摒棄門戶之見,廣招人才。其實曹操還是個很厲害的人,大家把腦子裏《三國演義》的東西歸歸類,別和正史攪合到一起了。
但是,這引起了士族們的不滿,於是到他兒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製”,簡單說,就是由擔任大中正和小中正的人來推舉人才,可以說是“察舉製”的變體,緩和了當時與世族的矛盾,而且最開始的時候,確實繼承了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想法。
“演練小隊,應到一千人,實到一千人,請指示!”
甯晟愣了下,表麵上還是很淡定,似乎習以為常的說:
“開始吧。”
泫應道:
“是!”
然後轉身開始操練,一千人精神飽滿、動作整齊劃一,口號喊的震天響,眾人都看的瞪圓了眼。
操練完畢又是戰鬥的一些,泫並沒有教他們什麽格鬥,現代戰爭會遇到單兵作戰的可能,但在古代這種可能幾乎沒有,所以,泫教他們的是勇往直前,將一千人的力量凝聚在一點,不畏困苦的向前。
差不多一個時辰,泫將這一個月教的東西都展示完,帶隊退迴他們的位置上,整個教場一片安寧,剛才那“殺!殺!殺!”的聲音,似乎還在耳邊縈繞。
主席台上,樂正康最先迴過神,因為這一個月的訓練,他親眼看了不少,雨裏、泥裏摸爬滾打,風雨無阻,泫也跟著士兵一起練,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是甯晟寵愛的人而搞什麽特殊,讓樂正很是佩服。
樂正湊近甯晟,輕聲說:
“皇上,泫姑娘的提議,臣看可行。”
這句話讓甯晟迴了神,看看樂正康,又問其他人:
“你們覺得如何?”
霍久點頭道:
“臣也認為可以,這一千人正好可以分到各隊去。”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可以。
散了之後,甯晟叫泫來,與他們商量招兵的事情,泫詳細講了招兵的情況,其實放在古代,可以算是募兵製,所以,泫將現代兵製套進府兵製和募兵製中給他們講,讓他們不至於像甯晟那樣滿腦袋飛舞嘰嘰啾啾的小鳥。雖然府兵製始自西魏,募兵製始自唐五代,但現在這麽動亂的情況下,小小的焜昱國不能再采取自秦朝以來的征兵製,必須要建立一支係統、強力的常備軍。
從招募說到軍餉,從軍餉說到稅收,又從稅收說到增加生產力,眾人聽的暗自感歎:
這是傻子嗎?如果這是傻子,那我們算什麽?
泫自己也感到驚奇,以前從未想過這些之間會有什麽聯係,現在這麽一講,居然全部都能聯係到一起,社會的所有機構並不是單獨存在的,都能連接成一張網。
這麽想著,便在空白的地方將幾個機構連成一張網,舉起紙來一本正經的說:
“看,網,它們能成張網。”
泫的意思不單是這些機構,全部機構都是連接在一起的,當想發展一個機構時,不要隻將注意力放在一點,應該拓展開來,可是,她的思維跳躍太快,瞬間能從南極跳到北極,這期間的種種想法,不可能一一去解釋,所以,她隻抓重點的表述,對於泫來說,她的思維是連貫的,能明白是怎麽迴事,可對於別人來說還沒從南極出發呢,根本不能理解抵達北極的過程。
所以,甯晟愣了愣神,笑道:
“泫啊泫,你到底是傻還是聰明呢?”
泫不解的看著他,又舉了舉手中的紙,傻傻的說:
“它們真的是網,哥哥看啊。”
甯晟看了看那張網,也大概明白泫是什麽意思:
“行,網,哥哥明白了,”看她那傻樣越看越可愛,忍不住又搓她腦袋,又揪臉的,滿眼寵溺“我這即笨又聰明的小傻子。”
沒一會功夫就把泫的腦袋揉成了雞窩,臉揪成了猴屁股,泫一臉茫然的看著甯晟,完全沒明白這突轉的畫風是怎麽迴事。
江毋暗笑,從到教場,他的目光便落在泫身上,此時看著一臉傻氣的泫,真不明白她到底是傻還是聰明,不由揚起了嘴角:
可以成為朋友吧。
散了之後,江毋邊思考著泫講的那些東西,邊向外走去,突聽泫叫他,停下腳時,泫已經風風火火的跑到了他身邊,江毋笑道:
“小傻子,叫我什麽事?”
泫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江大人戒藥了嗎?”
江毋心裏高興:
“怎麽?在關心我嗎?”
“你這麽好的官,我可不想你英年早逝。”
這次輪到江毋白她了:
“就不能說點讓我高興的嗎?”
“我不希望你早死,這還不是高興的事情嗎?”
江毋黑著臉說:
“如果你就是和我說這事,那我先走了。”
說完轉身繼續向前走。
泫在後麵追問:
“你到底戒了沒啊?那可不是好東西,過幾天我把藥理什麽的整理出來,便公布出去,盡力勸別人都戒了,你可是我遊說的第一人,別到最後,其他人都戒了,你還沒戒。”
江毋看著泫焦急的在身後追問,莫名的心情很好,故意逗她:
“這個啊,那你覺得我現在是在戒呢還是在繼續服用呢?”
泫瞪著他說:
“江大人,這是關係到你身體的事情,戒了受益的隻能是你,不是我。”
“可你剛才還說我是個好官,我活長一點,最受益的應該是焜昱國吧,哎呀,真是傷心啊,說到底其實隻是關心焜昱國而已,我看還是繼續服用好,反正我的死活你也不擔心。”
泫急了,被甯晟揪紅的臉顯的更紅:
“你在亂說什麽?這都哪跟哪啊,你怎麽就能聯係到一起?快說你到底戒了沒有啊?”
江毋停下腳,故作傷心的看著泫:
“可是你最終隻是關心焜昱國嘛。”
泫看江毋都看愣了,好半天才將目光從他身上拔出來:
“我去!美男傷心都美的一塌糊塗!”
江毋大笑:
“放心,小傻子,我有戒,你都說的那麽明白了,再不戒就是不知好歹,說吧,找我什麽事,不可能是隻問藥的事情。”
泫訕訕一笑:
“我是想問問茹先生。”
江毋看著她:
“還想拉他來入仕?”
泫點點頭: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茹先生這樣的人流落在外,我於心不忍啊。”
江毋暗笑,麵上還是白了她一眼繼續往前走:
“真是說的比唱的好聽,就你這誠意請茹元出山,難。”
泫快跑兩步走到他身旁:
“這你就別管了,茹先生還住在那裏嗎?沒有雲遊去吧?”
江毋看看泫清亮的雙眼:
“沒,茹元除了在那片林子裏轉轉,不太喜歡到處溜達。”
泫壞笑的點點頭:
是個超級宅男啊,不亂跑就好。
一再囑咐江毋要戒藥後,往自己住處走。
接下來的幾個月,泫忙的是腳後跟打後腦勺,打的是邦邦作響,軍隊訓練是她的事,甯晟有時會找她去就稅收問題,讓她說說意見,還有募兵的事和茹元的事情。這四件事,軍隊訓練幾乎全是她的事。
現在正式訓練了,便不能隻是走走正步什麽的,與霍久、樂正康、江毋等武將商討,還得加入關於戰鬥的訓練,找先生提高武將們的文化素養,還得為即將招募來的兵找先生普及文化,然後還得給他們灌輸家國的概念,讓他們明白作為軍人的意義,讓他們忠孝等等,泫忙的恨不得有孫悟空將毛發變分身的本領。
幾個月便這樣腳不挨地的過去,將領們已經可以按泫的辦法去練兵,泫終於覺得能喘口氣,拎著東西去找茹元。
茹元一看又是泫,這幾個月,泫來了不止三次,比當年劉備請諸葛亮的次數還多,但,泫每次來都不提讓他入仕的事情,做一桌好吃的,然後和他飲酒,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聊,茹元覺得自己知識夠豐富了,可麵對泫,時常覺得自己眼界狹小、知識匱乏,所了解的、所涉及的太少、太少,真不知泫腦袋裏到底裝了多少東西。聽江毋講起過泫說的軍隊、稅收之類的東西,連茹元都瞪起了眼,看他這樣,江毋樂的大笑,說什麽心裏終於平衡了。
有時去街市上買東西,會看到或聽到新的政策,也會聽到反對的,自古以來,變革都不會一帆風順,特別現在政局動蕩,在這種環境下變革,來自各方的壓力會更大,不過焜昱國這次變革有個好處,掌軍的幾個人都偏向變革,也就是說這次變革軍隊不會出亂,而且稅收按財產來征收,驥王甯焽親自監督,老百姓都高興,百姓普遍都有仇富心裏,即使是現代,這種心理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聽說富人會比他們征更多的稅,百姓高興,而且征募的士兵,不單招孔武有力的,還招有才能的,表現好的可以升官,這個表現好,不單指作戰勇猛,是指各個方麵,隻要是可用的人才,便可入仕,也就是說,寒門子弟有出人頭地的希望了,所以,有軍隊和百姓的支持,盡管有反對的聲音,但成不了氣候。
古時所說的寒門,與現代所說的寒門不同。
寒門又稱為庶族、寒族,簡單了說,就是不屬於士族的家族,大多是中小地主;士族在魏晉之前是“世族”,兩個族的區別是:世族是地主階級,名門望族,不一定為官,但士族是世世代代為官的。
為什麽會發生這樣滴變化呢?來來來,小板凳排排坐啦!
兩漢時期的“察舉製”,是一種靠鄉閭輿論來選舉人才的舉措,語言這種東西是完全可控,於是“察舉製”發展到最後被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製,他們選士任官往往推薦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學問品質如何,許多世族便入仕,世代為官,成了後來的門閥士族。
為什麽叫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門第就不說了,這詞在現代也是耳熟能詳的。閥閱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曰:古人的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叫“勳”,以言叫“勞”,用力叫“功”,明其等叫“伐”,積日叫“閱”。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後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喻意建有功勞;右邊的叫“閱”,象征經曆久遠,即世代官居高位。就是說,有五品功名的官員家即可設立。
之後規模較大的官宦之家的居所建築群,被稱為“閥閱之家”。它是封建社會對世代建有功勳的官宦人家的稱謂
東漢末年曹操崛起啦!但曹操自身並不是什麽有後台的主,他是靠門閥士族支撐的,但是,他也看到了士族對皇權的掣肘,而且士族子弟,哪怕是個白癡,長到一定年紀也可以做官,這種人當然不能大用,相當於朝廷養著這群白吃飯的,但一個國家發展,不可能靠他們,所以,曹操幾次下詔,摒棄門戶之見,廣招人才。其實曹操還是個很厲害的人,大家把腦子裏《三國演義》的東西歸歸類,別和正史攪合到一起了。
但是,這引起了士族們的不滿,於是到他兒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製”,簡單說,就是由擔任大中正和小中正的人來推舉人才,可以說是“察舉製”的變體,緩和了當時與世族的矛盾,而且最開始的時候,確實繼承了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