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王衍賞了德一海鋼刀一把、白綾一條、禦酒一杯,他讓德一海自行了斷,他讓德一海自殺。
德一海聽傳旨官那麽一說,他當時就嚇昏過去了。
傳旨官心說:你老這麽昏迷不醒,皇上交給我的任務,我什麽時候完成啊?
傳旨官一想:反正皇上要的是德一海死,反正德一海怎麽死都一樣。幹脆,我提前讓他死吧!
傳旨官想到這裏,他拿起皇上王衍賞給德一海的刀,他“噗”地一聲,他就把德一海殺了。
*******
德一海曾經堂堂的西蜀大元帥,就這麽死了。
德一海是特別壞的人嗎?
德一海在掌權期間,他也確實做了些讓西蜀人民難以接受的事。
德一海掌權以來,他加捐加稅,也確實累死餓死了不少的人。
要說德一海特別特別地壞,也不能完全那麽說。
德一海在西蜀掌權期間,他自然也是願意讓西蜀人民誰都說他好的。
作為一個人來說,誰都願意別人說他好。
不光德一海,誰都一樣。
有的人為什麽會變壞呢?
有的人變壞,多半是因為形勢所逼,或者利益的誘惑。
如果沒有形勢所逼,或者利益的誘惑,我敢說,世界上沒有壞人。
德一海的壞,就是因為形勢所逼引起的。
如果沒有形勢所逼,我敢說,德一海沒有那麽壞。
德一海的“壞”,多半是因為李唐對他西蜀大兵壓境所引起的。
當時,李唐的二十萬人馬駐紮在西蜀邊境,當時李唐隨時都有一舉將西蜀滅掉的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德一海不得不二十萬人馬去應對。德一海調二十萬人馬去應對,他西蜀國國小,他西蜀國掉二十萬人馬困難,他就不得不向他西蜀老百姓加捐加稅。他向老百姓加捐加稅。老百姓就苦。
德一海之所以成為他西蜀老百姓心目中的罪人,怪誰呢?
還是怪他德一海自己。
在我們一開書的時候我說過,本來在一開始的時候西蜀和李唐關係還可以的。本來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可德一海見人家國內兵力空虛,他非要趁機打人家不可。
就因為那個。才使得西蜀有了以後的事。
西蜀首先打人家李唐,使得李唐有了打西蜀的理由了。
興你打我,就不行我打你嗎?
因此才使得李唐二十萬大兵對西蜀大兵壓境,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不得不向西蜀的老百姓加捐加稅,因此才使得西蜀有今天的這一劫。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今天一命歸天。
******
德一海一死,西蜀有些人放起了鞭炮。
不過,在西蜀皇上王衍的心裏,確是酸甜苦辣什麽滋味都有。
******
但是西蜀的皇上王衍可沒忘了他的國家大事。
西蜀皇上王衍心說:現在淩異人怎麽樣了?現在淩異人順利嗎?
經過這一劫,西蜀皇上王衍也比以前成熟多了。
這一劫,對西蜀是很危險的,這一劫差點讓西蜀亡了國。
要沒有李唐的那次“後院起火”,要沒有道安、李忠義在李唐作亂,李唐要不撤兵,如果李唐繼續對西蜀大兵壓境。西蜀可不真亡了國嗎?
如果李唐對西蜀仍然大兵壓境,這次西蜀還有那個功夫,還有那個能力處理他的綿竹內亂的事嗎?
對於那個,王衍能不清楚嗎?
我完全可以說:這次西蜀之所以沒有亡國,是老天爺救了他。
所以,現在王衍才這麽重視那事。
所以,現在王衍才這麽叨念這次淩異人的成與敗。
******
現在淩異人怎麽樣了?他順利嗎?
淩異人奉王衍的命出使南六國,他的第一站是南平的高季興。
起初,高季興對將來還與西蜀合作不合作有些猶豫。
因為他擔心德一海不死,德一海將來還會在西蜀死灰複燃。
如果德一海不死。如果德一海日後有一天死灰複燃,他老想著惹事,他老想著打人家,他那兒老有事。讓我今天幫他明天幫他啊?
再說,德一海已經是千古罪人了,如果德一海日後有一天死灰複燃,讓我和他合作,讓我和他坐一塊稱兄論弟啊?
我和他坐一塊稱兄論弟,我和他同流合汙。我不也加入壞人行列了嗎?
所以,起初淩異人和高季興談那個事的時候,高季興不大願意和西蜀合作。
現在,高季興聽說德一海死了,高季興當時就向淩異人表態了:我願意與你們合作。
高季興也不希望失去西蜀“這座山”啊!
如果高季興失去西蜀“這座山”,李唐對他的威脅是很大的。
所以,高季興一聽到德一海死的消息以後,他馬上表態願意和西蜀合作了。
******
淩異人見高季興答應了,他非常高興。
之後,淩異人辭別了高季興,他就到吳國楊行密那裏去了。
淩異人到了吳國楊行密那裏,楊行密的迴答和高季興差不多。
楊行密也非常順利地答應了。
書說簡短。
之後,淩異人又到了吳越國錢繆那裏,閩國王審之那裏,漢國劉隱那裏,楚國馬殷那裏。
結果,得到的迴答和高季興的迴答都差不多。
淩異人見出使南六國成功了,他非常高興。
*******
這天,淩異人迴到了成都。
淩異人迴到成都之後,他把他這次出使南六國的情況和王衍一說,王衍也非常高興。
******
不久,高季興又派人到西蜀來了。
高季興說,為了使南七國的關係進一步關係密切,他想來個南七國的七個國主的大結拜。
這次高季興不但派人來了西蜀,南方其他幾國高季興業派人去了。
這次高季興想來個七主大結拜。
以前,他們七國是《七國聯盟》,他們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高季興提了個建議,他想七個國家的國主七主打結拜。
如果真“七主大結拜”,那他們的關係就更密切了。
在古代,就講究“拜把子”。
您見國三國時的劉備、關羽、張飛嗎?
他們結拜以後,他們的關係多麽密切啊!
現在高季興就想來那個。
高季興也怕“舊戲重演”啊!上次西蜀差點亡了國,如果西蜀真亡了國,那他也就離他自己亡不遠了。不管西蜀國一旦亡了國,對他震撼很大,南七國中無論誰一旦亡了,對餘者的震感都很大。
前文說了,南七國的七個國家加一塊,國力才僅是李唐郭的五分之四,如果南七國再亡一個,他們懸殊不更大了嗎?
******
這天,南七國的七個國主大結拜了。
結拜的地點就在高季興的荊州。
南七國的國主分別是,高季興、楊行密、馬殷、劉隱、錢繆、王審之、王衍。
南七國七主結拜,他們要齊心合力共同對抗李存勖。(未完待續。)xh.73
德一海聽傳旨官那麽一說,他當時就嚇昏過去了。
傳旨官心說:你老這麽昏迷不醒,皇上交給我的任務,我什麽時候完成啊?
傳旨官一想:反正皇上要的是德一海死,反正德一海怎麽死都一樣。幹脆,我提前讓他死吧!
傳旨官想到這裏,他拿起皇上王衍賞給德一海的刀,他“噗”地一聲,他就把德一海殺了。
*******
德一海曾經堂堂的西蜀大元帥,就這麽死了。
德一海是特別壞的人嗎?
德一海在掌權期間,他也確實做了些讓西蜀人民難以接受的事。
德一海掌權以來,他加捐加稅,也確實累死餓死了不少的人。
要說德一海特別特別地壞,也不能完全那麽說。
德一海在西蜀掌權期間,他自然也是願意讓西蜀人民誰都說他好的。
作為一個人來說,誰都願意別人說他好。
不光德一海,誰都一樣。
有的人為什麽會變壞呢?
有的人變壞,多半是因為形勢所逼,或者利益的誘惑。
如果沒有形勢所逼,或者利益的誘惑,我敢說,世界上沒有壞人。
德一海的壞,就是因為形勢所逼引起的。
如果沒有形勢所逼,我敢說,德一海沒有那麽壞。
德一海的“壞”,多半是因為李唐對他西蜀大兵壓境所引起的。
當時,李唐的二十萬人馬駐紮在西蜀邊境,當時李唐隨時都有一舉將西蜀滅掉的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德一海不得不二十萬人馬去應對。德一海調二十萬人馬去應對,他西蜀國國小,他西蜀國掉二十萬人馬困難,他就不得不向他西蜀老百姓加捐加稅。他向老百姓加捐加稅。老百姓就苦。
德一海之所以成為他西蜀老百姓心目中的罪人,怪誰呢?
還是怪他德一海自己。
在我們一開書的時候我說過,本來在一開始的時候西蜀和李唐關係還可以的。本來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可德一海見人家國內兵力空虛,他非要趁機打人家不可。
就因為那個。才使得西蜀有了以後的事。
西蜀首先打人家李唐,使得李唐有了打西蜀的理由了。
興你打我,就不行我打你嗎?
因此才使得李唐二十萬大兵對西蜀大兵壓境,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不得不向西蜀的老百姓加捐加稅,因此才使得西蜀有今天的這一劫。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今天一命歸天。
******
德一海一死,西蜀有些人放起了鞭炮。
不過,在西蜀皇上王衍的心裏,確是酸甜苦辣什麽滋味都有。
******
但是西蜀的皇上王衍可沒忘了他的國家大事。
西蜀皇上王衍心說:現在淩異人怎麽樣了?現在淩異人順利嗎?
經過這一劫,西蜀皇上王衍也比以前成熟多了。
這一劫,對西蜀是很危險的,這一劫差點讓西蜀亡了國。
要沒有李唐的那次“後院起火”,要沒有道安、李忠義在李唐作亂,李唐要不撤兵,如果李唐繼續對西蜀大兵壓境。西蜀可不真亡了國嗎?
如果李唐對西蜀仍然大兵壓境,這次西蜀還有那個功夫,還有那個能力處理他的綿竹內亂的事嗎?
對於那個,王衍能不清楚嗎?
我完全可以說:這次西蜀之所以沒有亡國,是老天爺救了他。
所以,現在王衍才這麽重視那事。
所以,現在王衍才這麽叨念這次淩異人的成與敗。
******
現在淩異人怎麽樣了?他順利嗎?
淩異人奉王衍的命出使南六國,他的第一站是南平的高季興。
起初,高季興對將來還與西蜀合作不合作有些猶豫。
因為他擔心德一海不死,德一海將來還會在西蜀死灰複燃。
如果德一海不死。如果德一海日後有一天死灰複燃,他老想著惹事,他老想著打人家,他那兒老有事。讓我今天幫他明天幫他啊?
再說,德一海已經是千古罪人了,如果德一海日後有一天死灰複燃,讓我和他合作,讓我和他坐一塊稱兄論弟啊?
我和他坐一塊稱兄論弟,我和他同流合汙。我不也加入壞人行列了嗎?
所以,起初淩異人和高季興談那個事的時候,高季興不大願意和西蜀合作。
現在,高季興聽說德一海死了,高季興當時就向淩異人表態了:我願意與你們合作。
高季興也不希望失去西蜀“這座山”啊!
如果高季興失去西蜀“這座山”,李唐對他的威脅是很大的。
所以,高季興一聽到德一海死的消息以後,他馬上表態願意和西蜀合作了。
******
淩異人見高季興答應了,他非常高興。
之後,淩異人辭別了高季興,他就到吳國楊行密那裏去了。
淩異人到了吳國楊行密那裏,楊行密的迴答和高季興差不多。
楊行密也非常順利地答應了。
書說簡短。
之後,淩異人又到了吳越國錢繆那裏,閩國王審之那裏,漢國劉隱那裏,楚國馬殷那裏。
結果,得到的迴答和高季興的迴答都差不多。
淩異人見出使南六國成功了,他非常高興。
*******
這天,淩異人迴到了成都。
淩異人迴到成都之後,他把他這次出使南六國的情況和王衍一說,王衍也非常高興。
******
不久,高季興又派人到西蜀來了。
高季興說,為了使南七國的關係進一步關係密切,他想來個南七國的七個國主的大結拜。
這次高季興不但派人來了西蜀,南方其他幾國高季興業派人去了。
這次高季興想來個七主大結拜。
以前,他們七國是《七國聯盟》,他們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高季興提了個建議,他想七個國家的國主七主打結拜。
如果真“七主大結拜”,那他們的關係就更密切了。
在古代,就講究“拜把子”。
您見國三國時的劉備、關羽、張飛嗎?
他們結拜以後,他們的關係多麽密切啊!
現在高季興就想來那個。
高季興也怕“舊戲重演”啊!上次西蜀差點亡了國,如果西蜀真亡了國,那他也就離他自己亡不遠了。不管西蜀國一旦亡了國,對他震撼很大,南七國中無論誰一旦亡了,對餘者的震感都很大。
前文說了,南七國的七個國家加一塊,國力才僅是李唐郭的五分之四,如果南七國再亡一個,他們懸殊不更大了嗎?
******
這天,南七國的七個國主大結拜了。
結拜的地點就在高季興的荊州。
南七國的國主分別是,高季興、楊行密、馬殷、劉隱、錢繆、王審之、王衍。
南七國七主結拜,他們要齊心合力共同對抗李存勖。(未完待續。)xh.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