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終於同意臨時放過於孝天了。


    郭崇韜這才稍微把心放下。


    皇上說,臨時先把於孝天、金友芸押入大牢,等明天審完了之後再說。


    *******


    這時,郭崇韜還不放心一個事。


    郭崇韜對皇上說:“皇上,您還得下令封鎖任何消息。這個消息絕不能讓敵方的人知道。”


    皇上也明白:現在於孝天是我們的頂梁柱,如果敵方的人知道於孝天被押明天不能出戰,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馬上下令:“封鎖任何消息!今天晚上任何人不得出入大營!”


    郭崇韜又對皇上說:“皇上,還有——?還有——?”


    皇上說:“還有什麽?”


    郭崇韜說:“臣不敢說。”


    皇上說:“說也無妨。”


    郭崇韜說:“還有,皇上您還得封鎖西宮娘娘的任何出入的消息。”


    皇上明白:郭崇韜在懷疑西宮娘娘。


    這時候,皇上對西宮娘娘也有些懷疑。


    皇上說:“好!”


    皇上又下令了:“馬上封鎖西宮娘娘的任何消息!未經允許一定不能讓西宮娘娘,或者西宮娘娘的人在西宮娘娘的住處出出入入!”


    皇上也清楚:在這個時候絕不能走露半點消息的。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那個西宮娘娘。


    ******


    隨後,皇上和郭崇韜等人都不各自迴去休息了。


    單說皇上。


    皇上迴到他的臨時住所之後,他就看到那個胡太監了。


    胡太監就是昨天皇上打發讓傳旨給金友芸,說要封金友芸為芸妃娘娘,說晚上要夜宿金友芸房間的那個太監。


    皇上一見胡太監,他就問胡太監:“胡太監,今天白天的時候,朕讓你向張娘娘的丫環芸兒傳旨的事,你是親口傳給張娘娘的丫環芸兒的嗎?”


    皇上不放心那事。


    皇上還怕胡太監傳旨的時候傳錯了人。


    胡太監聽皇上問,他急忙迴答:“是啊。錯不了。老奴是親口傳給張娘娘丫環芸兒的。”


    皇上說:“沒你事了。你休息去吧。”


    胡太監說:“是。”


    皇上把胡太監打發走了。


    這時候皇上百爪揉腸。


    皇上心說:金友芸啊,金友芸,你——?你可氣死朕了!


    ******


    一夜的功夫很快過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皇上早早地就起來了。


    這時候。皇上該處理政事了。


    皇上先對郭崇韜說:“郭丞相,今天兩軍開戰的事,你就別管了。你今天負責於審孝天、金友芸一案。”


    郭崇韜說:“臣遵旨!”


    皇上說:“郭丞相,你還有什麽難處嗎?”


    郭崇韜說:“臣確實有些難處。”


    皇上說:“講!”


    郭崇韜說:“皇上您讓臣審於孝天可以。臣也是臣,於孝天也是臣。可您讓臣審芸妃娘娘。芸妃娘娘是君,臣是臣,臣有些不敢審君。”


    皇上說:“郭丞相你放心好了。朕早已把封金友芸為妃的聖諭收迴了。現在金友芸的身份隻是張娘娘的丫環芸兒,你完全可以把她當丫環一樣審問。”


    郭崇韜說:“是!”


    皇上說:“郭丞相,還有什麽難處嗎?”


    郭崇韜說:“還有。”


    皇上說:“講!”


    郭崇韜說:“此案事關西宮娘娘,臣——。”


    皇上說:“如果有話,你可以隨時去問西宮娘娘!”


    郭崇韜說:“是。”


    皇上隻是說,如果有話,讓郭崇韜可以隨時去問西宮娘娘,皇上可沒說。可以讓西宮娘娘上堂受審。


    因為西宮娘娘是君,因為臣審君確實沒有先例。


    ******


    這時候,李存孝問郭崇韜:“郭丞相,你多長時間能把於孝天的案子審好啊?”


    李存孝為什麽這麽問呢?


    因為於孝天這一入獄受審,他們這邊能夠出戰的,就隻有李存孝他一個人了,李存孝擔心自己頂不住。李存孝希望郭崇韜盡快審清於孝天的案子,盡快為於孝天洗清冤枉,好讓於孝天上陣為自己分擔一些憂愁。


    李存孝也早猜出於孝天是冤枉的了。


    李存孝也知道於孝天不是那樣的人。


    李存孝也煩西宮娘娘和西宮娘娘的爹孔謙。


    郭崇韜見李存孝問,他對李存孝說道:“一天的功夫吧。就一天的功夫。您放心。在一天的功夫之內,我準保能審清這個事。”


    郭崇韜說得還挺肯定。


    就一天的功夫,在這一天的功夫之內,我一定能審清於孝天一案。


    李存孝說:“好吧。不過。郭丞相,在這一天的功夫之內,你可一定得把審清於孝天的案子啊!不然的話,我在陣上可真有可能頂不住啊!”


    郭崇韜說:“你放心吧。”


    ******


    隨後,郭崇韜、李存孝等就各自幹各自的事去了。


    郭崇韜去審於孝天和金友芸,李存孝去上陣殺敵。


    ******


    先說李存孝。


    李存孝一說讓他上陣。他腦袋都疼啊。


    李存孝怕上陣。


    因為李存孝、胡大虎、道安、於孝天幾個人中數李存孝的武功最次。


    李存孝、胡大虎、道安、於孝天四人中,武功最好的是胡大虎,其次是於孝天,再其次是道安,最後是李存孝。


    昨天的時候,李存孝大戰道安,李存孝和道安打了個平手,是李存孝硬著頭皮拚了命打的。


    論武功,李存孝不如道安。可昨天的時候,李存孝拚了命了。李存孝一拚了命,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李存孝才和道安打了個平手。


    昨天道安呢?


    昨天道安怕死。


    李存孝的刀來了,道安總怕李存孝的到會傷著自己,李存孝的刀離自己腦袋好遠,道安就想躲。


    所以,道安一消極,道安就和李存孝打了個平手。


    其實要論真本事,道安的本事是比李存孝大的!


    ******


    還說李存孝。


    這時候,該李存孝上陣了。


    李存孝心說:現在該我上陣了。如果我上陣後遇上道安,說不定我咬著牙,我還能在道安的麵前抵擋一氣,如果我上陣後,我遇上胡大虎,那是徹底地完。


    李存孝心說:怎麽辦呢?


    突然,李存孝心生一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唐興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轉並收藏後唐興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