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剛才撈的那條,又跑到水裏,然後又正巧被撈了上來”瀟瀟捂著嘴咯咯地笑起來。
實際上,老趙本來也是這樣想的,他捧了這條魚迴到岸上,把魚放在一邊,伸手去解蛇皮袋子,等把袋口解開一看,裏麵的鯽魚竟然還在裏麵!
老趙再迴頭看看地上那條魚,兩條魚竟然一模一樣!
這時的老趙突然眼前一黑,什麽都不知道了。
都說夫妻連心,關鍵時刻,還是他的老伴救了他一名。當天早上,這位賣魚大姨感覺眼皮一直跳個不聽,心裏像堵著一塊石頭,壓抑得很。
她看了看外麵下得越來越密的小雨,十分越發不安,一股莫名的想法突然產生:她要去找老頭子。
她小跑著來到河邊,發現河水已經漸漸漲了起來,她沿著河邊跑著,尋找著老頭子,等他看到河裏立著兩根被水衝歪了的竹竿時,確定了老頭子捕魚的位置,可是老趙人呢?
她慌了,叫了好幾聲不見有人答應。這時她看見不遠處的水邊有一截黑黑的木頭,她詫異間,湊近前一看,這哪是一根木頭,這分明是一條一人多長的大黑魚!
這條大黑魚有一半的身子露在水麵外,趴在那裏一動不動,難怪遠遠望去如同一截枯木。
她彎腰伸手一掐,想抓住這條大魚。這條黑魚受驚後,猛地轉了個身,撲打著水,遊到河心裏去了。
黑魚遊走後,她才看到,原來黑魚的身下還躺著一個人,她嚇得後退了幾步,才發現,原來這就是自家老趙!
她嚇得兩腿發軟,哭喊著把老趙拉上了岸,好在漁民人家都有一定的溺水求生經驗,她奮力抱起老趙控了控水,又使勁給她錘了會背,老趙上來了一口氣,算是活過來了。
此時,水越漲越大,老趙下在河心裏的釣絲網早被衝跑了,他剛剛捉的兩條大鯽魚----不,或者是同一條大鯽魚,也不見了。
老趙迴家後躺了一個星期,天天喝薑湯,才終於可以下地活動了。
自此之後,老趙隻敢在白天偶爾下下網,雖然收入少了,但是老兩口隻為落個心安。
故事講完了,賣魚大姨笑著說:“跟你們說了大半天,你們也不買點魚迴去?”
“好好,行”我連連點頭。
“這一堆鯽魚,給我十塊錢中了”她指著桶裏的鯽魚,我目測了一下,大概有十多斤。雖然個頭小點,但是熬點魚湯還是可以的。
“你們這是來采訪什麽啊?”她好奇地問。
“唉,就是家長裏短些事唄”我歎了口氣,“對了,大姨,你家大爺這個事挺有意思啊,當時你怎麽不打電話給我們啊,我們采訪采訪。”
“當時光顧著害怕了,哪有心思給你們打電話”她說。
瀟瀟接著問:“大姨,你們這裏最近還有什麽趣聞嗎?要有現場的,時過境遷的不行。”
“什麽趣聞,有意思的事嗎?俺西邊村裏那棵棗樹今年結了一個大棗,挺有意思的。”
“什麽棗樹啊?”我問。
“掛甲樹,知道吧?”她笑嗬嗬地說,“天黑了,我要迴家做飯了,明天你們去看看,那個棗有蘋果那麽大了,還在長。”
賣魚大姨說的掛甲樹,在我們當地是十分有名的。在大沽河畔張家村村西,有一棵有著近2000年樹齡的酸棗樹。
這棵酸棗樹,有一人環抱那麽粗,枝幹高大,遮天蔽日,樹皮皺皺巴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它生長在一片田野裏,鶴立雞群,十分顯眼。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棵古樹,把它列為全市重點的古樹名木保護目錄中。
這棵千年酸棗樹被稱為掛甲樹,而掛甲樹的由來,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當年,李世民還不是皇帝,他那時是“唐王”。李世民帶兵東征經過這裏時,突然天降暴雨,時值初秋,他的十萬兵馬無處躲避,個個濕得像落湯雞。李世民暗暗叫苦:“糟糕,軍情火急切,十萬兵馬本應該馬不停蹄,要這樣淋下去,兵士大有生病之危。這豈不失我戰機?”
李世民急的團團轉,可到哪裏能找到容納十萬兵馬的庇護所呢?正在左右為難,他發現眼前出現了一座小廟,長有四尺,高有二尺,石牆石頂,門額有一塊石頭小匾,上刻“百龍廟”三字。廟前還長著一顆一人來高的酸棗樹,枝繁葉茂。再看旁邊,有一汪水灣,清澈見底。
唐王頓時有了主意,他立即下令:全軍下馬,到“百龍廟”裏避雨。
可士兵們一看,這小廟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門口隻能拱進去個人頭,這怎麽能容納十萬軍馬呢?唐王無動於衷,繼續下令:“進!”
第一個士兵趴在地上,頭拱進廟門內。這時,第二個士兵推著他的後腚,硬生生把他推了進去。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整整十萬兵馬就這樣擠進了小廟。
進廟後,則是另一番天地:寬闊的大廳無邊無際,沒有一點擁擠的感覺;大廳裏雕梁畫柱,象進了殿堂,十兵們又驚又喜,麵麵相覷。
過了一會,雨過天晴,李世民發現自己的盔甲剛剛已經被雨淋透了,於是他脫下盔甲,順手掛在了廟前的酸棗樹上晾曬。
這時,士兵們一個個都從小廟裏走了出來,整裝待發,可是經過這一番勞頓,大家都覺得肚子咕咕叫個不停。此時軍糧所剩無幾,這下可愁壞了軍隊裏的夥夫。
“大王,現在軍糧不夠,做的飯不夠吃,怎麽辦呀”有部下向李世民報告說。
李世民並不著急,他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身邊的這灣池塘:喝粥吧!
說也奇怪,剛剛還清得見底的小灣,頓時變成一灣濃稠的稀飯。十萬兵馬吃飽後,備好行裝,又開始遠征了。唐王走後,他的戰馬在那小灣的石橋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月牙形蹄印。而他那十萬兵馬,卻踩出了彎曲不同的九條小道。從此,那避雨的小廟就叫“百龍廟”,那廟前的酸棗稱為“掛甲樹”,那旁邊的小灣叫做“引湯灣”,那灣上的石橋就叫“月牙橋”。而那戰馬踩出的九條小道就直喊“九條道”了。滄海桑田,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開來,歌謠唱道:“掛甲樹,百龍廟,引湯灣,月牙橋,彎彎曲曲九條道。”時至今日,人們把這棵酸棗樹當作神靈一樣供奉,每逢節日,村民們都會在樹枝上拴滿紅色布帶,在樹下放鞭燒紙祈福。
這棵酸棗樹經過碳14鑒定,確定它的年齡超過了1000年,近年來,人們又在附近五米深的農田下發現了“月牙橋”,橋麵上的確有月牙狀馬蹄印記。如今,掛甲樹、月牙橋、引湯灣等都有了實物證據,但幾千年前,唐王李世民是否真的在這裏演繹過一段傳奇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我多次到掛甲樹下看過,樹隻是一個參天的老樹,別無二致,廟也隻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廟,月牙橋更是普普通通,如同一塊遺棄的石板,引湯灣也隻是一個小小的水池而已。
但這次突然聽說掛甲樹上長出了一個巨大的酸棗,使得我頓時來了興致,我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酸棗口感酸酸甜甜,營養價值很高,也具有藥用價值,棗核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據我了解,掛甲樹每年都能結五百多斤酸棗,最多的一年結了八百斤酸棗!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掛甲樹前,表明身份說明來意後,看護樹木的大爺帶領我們來到了樹下。
這棵樹實在太大了,站在樹下,方覺人類的渺小。外麵毒日火辣辣的,但是樹下卻涼風習習,十分舒適,抬頭看去,粗粗細細的枝幹蜿蜒曲折,伸向極高的天空。
“大爺今年這樹上怎麽沒結果呢?”我抬頭看著。
“嗯,但是結了一個大的”他說。
“在哪裏?我怎麽沒看見?”我問。
“你得上這邊來,這裏葉子太多,擋著了”說完,他帶著我來到了樹的南麵。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果然看到在樹的中間有一個蘋果大小的果實,淡綠,透漏著一點點紅。
“這麽大!”我讚歎著說,“酸棗還能長這麽大?!”
“今年就結了這一個,往年一樹的棗,今年都長到這一個上了。”大爺說道。
大爺說,今年春天,這棵棗樹發芽比往年都要玩,而且今年沒有開花。大家都認為它可能到了壽限,可誰知,過了幾個月,它的葉子漸漸繁盛起來,甚至超過了往年,有一次,一個攝像愛好者更是無意中發現了樹上的唯一一個果實。
“這會不會是個騙局?”我心裏起了懷疑。
因為我知道,很多旅遊景點,為了吸引遊客,不惜作假製造噱頭。比如有廟宇編造神佛顯靈的故事來吸引香客,有海濱景區偽造美人魚的視頻來忽悠遊客……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大爺,我從下麵拍,拍不太清楚,我可以更近一點拍麽?”我想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測。
實際上,老趙本來也是這樣想的,他捧了這條魚迴到岸上,把魚放在一邊,伸手去解蛇皮袋子,等把袋口解開一看,裏麵的鯽魚竟然還在裏麵!
老趙再迴頭看看地上那條魚,兩條魚竟然一模一樣!
這時的老趙突然眼前一黑,什麽都不知道了。
都說夫妻連心,關鍵時刻,還是他的老伴救了他一名。當天早上,這位賣魚大姨感覺眼皮一直跳個不聽,心裏像堵著一塊石頭,壓抑得很。
她看了看外麵下得越來越密的小雨,十分越發不安,一股莫名的想法突然產生:她要去找老頭子。
她小跑著來到河邊,發現河水已經漸漸漲了起來,她沿著河邊跑著,尋找著老頭子,等他看到河裏立著兩根被水衝歪了的竹竿時,確定了老頭子捕魚的位置,可是老趙人呢?
她慌了,叫了好幾聲不見有人答應。這時她看見不遠處的水邊有一截黑黑的木頭,她詫異間,湊近前一看,這哪是一根木頭,這分明是一條一人多長的大黑魚!
這條大黑魚有一半的身子露在水麵外,趴在那裏一動不動,難怪遠遠望去如同一截枯木。
她彎腰伸手一掐,想抓住這條大魚。這條黑魚受驚後,猛地轉了個身,撲打著水,遊到河心裏去了。
黑魚遊走後,她才看到,原來黑魚的身下還躺著一個人,她嚇得後退了幾步,才發現,原來這就是自家老趙!
她嚇得兩腿發軟,哭喊著把老趙拉上了岸,好在漁民人家都有一定的溺水求生經驗,她奮力抱起老趙控了控水,又使勁給她錘了會背,老趙上來了一口氣,算是活過來了。
此時,水越漲越大,老趙下在河心裏的釣絲網早被衝跑了,他剛剛捉的兩條大鯽魚----不,或者是同一條大鯽魚,也不見了。
老趙迴家後躺了一個星期,天天喝薑湯,才終於可以下地活動了。
自此之後,老趙隻敢在白天偶爾下下網,雖然收入少了,但是老兩口隻為落個心安。
故事講完了,賣魚大姨笑著說:“跟你們說了大半天,你們也不買點魚迴去?”
“好好,行”我連連點頭。
“這一堆鯽魚,給我十塊錢中了”她指著桶裏的鯽魚,我目測了一下,大概有十多斤。雖然個頭小點,但是熬點魚湯還是可以的。
“你們這是來采訪什麽啊?”她好奇地問。
“唉,就是家長裏短些事唄”我歎了口氣,“對了,大姨,你家大爺這個事挺有意思啊,當時你怎麽不打電話給我們啊,我們采訪采訪。”
“當時光顧著害怕了,哪有心思給你們打電話”她說。
瀟瀟接著問:“大姨,你們這裏最近還有什麽趣聞嗎?要有現場的,時過境遷的不行。”
“什麽趣聞,有意思的事嗎?俺西邊村裏那棵棗樹今年結了一個大棗,挺有意思的。”
“什麽棗樹啊?”我問。
“掛甲樹,知道吧?”她笑嗬嗬地說,“天黑了,我要迴家做飯了,明天你們去看看,那個棗有蘋果那麽大了,還在長。”
賣魚大姨說的掛甲樹,在我們當地是十分有名的。在大沽河畔張家村村西,有一棵有著近2000年樹齡的酸棗樹。
這棵酸棗樹,有一人環抱那麽粗,枝幹高大,遮天蔽日,樹皮皺皺巴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它生長在一片田野裏,鶴立雞群,十分顯眼。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棵古樹,把它列為全市重點的古樹名木保護目錄中。
這棵千年酸棗樹被稱為掛甲樹,而掛甲樹的由來,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當年,李世民還不是皇帝,他那時是“唐王”。李世民帶兵東征經過這裏時,突然天降暴雨,時值初秋,他的十萬兵馬無處躲避,個個濕得像落湯雞。李世民暗暗叫苦:“糟糕,軍情火急切,十萬兵馬本應該馬不停蹄,要這樣淋下去,兵士大有生病之危。這豈不失我戰機?”
李世民急的團團轉,可到哪裏能找到容納十萬兵馬的庇護所呢?正在左右為難,他發現眼前出現了一座小廟,長有四尺,高有二尺,石牆石頂,門額有一塊石頭小匾,上刻“百龍廟”三字。廟前還長著一顆一人來高的酸棗樹,枝繁葉茂。再看旁邊,有一汪水灣,清澈見底。
唐王頓時有了主意,他立即下令:全軍下馬,到“百龍廟”裏避雨。
可士兵們一看,這小廟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門口隻能拱進去個人頭,這怎麽能容納十萬軍馬呢?唐王無動於衷,繼續下令:“進!”
第一個士兵趴在地上,頭拱進廟門內。這時,第二個士兵推著他的後腚,硬生生把他推了進去。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整整十萬兵馬就這樣擠進了小廟。
進廟後,則是另一番天地:寬闊的大廳無邊無際,沒有一點擁擠的感覺;大廳裏雕梁畫柱,象進了殿堂,十兵們又驚又喜,麵麵相覷。
過了一會,雨過天晴,李世民發現自己的盔甲剛剛已經被雨淋透了,於是他脫下盔甲,順手掛在了廟前的酸棗樹上晾曬。
這時,士兵們一個個都從小廟裏走了出來,整裝待發,可是經過這一番勞頓,大家都覺得肚子咕咕叫個不停。此時軍糧所剩無幾,這下可愁壞了軍隊裏的夥夫。
“大王,現在軍糧不夠,做的飯不夠吃,怎麽辦呀”有部下向李世民報告說。
李世民並不著急,他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身邊的這灣池塘:喝粥吧!
說也奇怪,剛剛還清得見底的小灣,頓時變成一灣濃稠的稀飯。十萬兵馬吃飽後,備好行裝,又開始遠征了。唐王走後,他的戰馬在那小灣的石橋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月牙形蹄印。而他那十萬兵馬,卻踩出了彎曲不同的九條小道。從此,那避雨的小廟就叫“百龍廟”,那廟前的酸棗稱為“掛甲樹”,那旁邊的小灣叫做“引湯灣”,那灣上的石橋就叫“月牙橋”。而那戰馬踩出的九條小道就直喊“九條道”了。滄海桑田,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開來,歌謠唱道:“掛甲樹,百龍廟,引湯灣,月牙橋,彎彎曲曲九條道。”時至今日,人們把這棵酸棗樹當作神靈一樣供奉,每逢節日,村民們都會在樹枝上拴滿紅色布帶,在樹下放鞭燒紙祈福。
這棵酸棗樹經過碳14鑒定,確定它的年齡超過了1000年,近年來,人們又在附近五米深的農田下發現了“月牙橋”,橋麵上的確有月牙狀馬蹄印記。如今,掛甲樹、月牙橋、引湯灣等都有了實物證據,但幾千年前,唐王李世民是否真的在這裏演繹過一段傳奇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我多次到掛甲樹下看過,樹隻是一個參天的老樹,別無二致,廟也隻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廟,月牙橋更是普普通通,如同一塊遺棄的石板,引湯灣也隻是一個小小的水池而已。
但這次突然聽說掛甲樹上長出了一個巨大的酸棗,使得我頓時來了興致,我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酸棗口感酸酸甜甜,營養價值很高,也具有藥用價值,棗核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據我了解,掛甲樹每年都能結五百多斤酸棗,最多的一年結了八百斤酸棗!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掛甲樹前,表明身份說明來意後,看護樹木的大爺帶領我們來到了樹下。
這棵樹實在太大了,站在樹下,方覺人類的渺小。外麵毒日火辣辣的,但是樹下卻涼風習習,十分舒適,抬頭看去,粗粗細細的枝幹蜿蜒曲折,伸向極高的天空。
“大爺今年這樹上怎麽沒結果呢?”我抬頭看著。
“嗯,但是結了一個大的”他說。
“在哪裏?我怎麽沒看見?”我問。
“你得上這邊來,這裏葉子太多,擋著了”說完,他帶著我來到了樹的南麵。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果然看到在樹的中間有一個蘋果大小的果實,淡綠,透漏著一點點紅。
“這麽大!”我讚歎著說,“酸棗還能長這麽大?!”
“今年就結了這一個,往年一樹的棗,今年都長到這一個上了。”大爺說道。
大爺說,今年春天,這棵棗樹發芽比往年都要玩,而且今年沒有開花。大家都認為它可能到了壽限,可誰知,過了幾個月,它的葉子漸漸繁盛起來,甚至超過了往年,有一次,一個攝像愛好者更是無意中發現了樹上的唯一一個果實。
“這會不會是個騙局?”我心裏起了懷疑。
因為我知道,很多旅遊景點,為了吸引遊客,不惜作假製造噱頭。比如有廟宇編造神佛顯靈的故事來吸引香客,有海濱景區偽造美人魚的視頻來忽悠遊客……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大爺,我從下麵拍,拍不太清楚,我可以更近一點拍麽?”我想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