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駭人聽聞
農家窮叮當,科舉當自強 作者:立身之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隊伍開始入宮,王學洲也跟在文官的隊伍後麵進入到了金鑾殿內。
一股暖氣撲麵而來,殿內各個位置都放置的有炭盆在,燒的很旺。
而那些職位不夠的,六品及從六品職位以下的,隻能站在殿外忍受寒風。
高祥熟悉的聲音響起:“陛下到——”
王學洲立馬伸長了脖子去看仁武帝。
上次太廟祭祀,陛下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倒了下去,至今沒有一人見過陛下的真容,文武百官此時聽到這個喊聲,全都忍不住鬆了一口氣。
仁武帝是坐在禦輦上過來的,又被兩個小黃門雙手交叉抬到了龍椅上。
盡管平日裏不敢直視天顏,但現在看陛下的人多,王學洲也就抬眼仔細觀察了一下。
不過幾日的功夫,陛下就已經瘦了一大圈,臉色還是有些蒼白,眼圈也有些青黑,但雙眼有神,上半身挺的筆直,像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
應該養養就好了····
王學洲放心了許多。
隻要仁武帝沒事,暫時就出不了亂子。
至於別的,不在他的擔心範圍內。
其他大臣看到仁武帝這樣,心中各有打算。
太子看到仁武帝過來,十分失望,麵上極好的掩飾了這一點。
沒關係,就算父皇救了迴來,身體也不如以前,他已經聯合了一些屬官,等下就上書讓他代理國事,這樣一來就算父皇還在,他也能逐漸的掌握權力……
等仁武帝坐好之後,文武百官在高祥的提示下,開始進行三跪九叩禮,平日是不需要的,但今日是‘開印’的日子,所以得行大禮。
司禮監的人捧來盒子,由仁武帝親自打開,捧出玉璽,這就是‘開印’了,象征新年的一年政務啟動。
原本接下來是該說些場麵話,仁武帝再說一些新年祝福,文武百官就開始奏事了,可仁武帝一反常態,根本沒有按照流程來,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原本的場麵話環節,仁武帝開門見山:
“崔家,被朕懲戒,心有不甘,聯合太子給朕下毒,意圖篡位。朕多次縱容太子,才釀成今日這大禍,種種惡性,罄竹難書,朕今日不怕家醜外揚,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此事料理清楚!何常!”
“臣在!”
“將證據、證人、證詞等全都呈上!”
“周明禮!”
“臣在!”
“將你審到的東西,也一並拿來,今日朕就讓所有人都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仁武帝的話,激起一陣浪花。
太子癱軟在地上:“父皇!這中間肯定是有誤會,肯定有奸人挑撥我和您的父子之情!您不要輕信旁人啊!”
安平伯眼含興奮,立馬站出來怒斥:“證據確鑿,太子殿下還在這裏狡辯!我早就看出太子殿下是無德無行之人,有今天臣不覺得有半分意外,幸虧陛下早日看清楚了他的為人,不然等天下交到了他的手上,才是我大乾之禍啊!”
“安平伯!你休要胡說八道!因為老夫人的事情你一直緊追著太子殿下不放,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落井下石,實乃小人行徑!”
“你少在這裏放屁!你老娘是已經不在了可你老爹還在,不然我下了朝就殺上你家去,等把你老爹氣死,你迴頭再來跟我說大度!”
“你!簡直不可理喻!”
仁武帝坐在上首不說話,悄悄養神。
今日他要處理的事情有些多,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還不知道要在這裏坐多久下去,能不說話就少一些體力為好。
可下麵的人看他不出聲,便以為他默認了這個場麵,接二連三的有人下場。
詹事府、東宮的屬官一個個全都不留餘力的想要證明太子殿下的能力和品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讚賞太子以往做過的事情。
可二皇子因為之前的爭鬥被迫離開了京城去了肅州就藩,原本支持二皇子的人,也被太子動手,拉下去了一部分。
現在剩下的這些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兒的貓,這個缺口一旦拉開,就瘋狂的上去撕咬,不留餘力的揭示太子幹過的不能見天日的事情,想要趁著這波東風,將人死死的按下去。
安平伯一脈更是上竄下跳,恨不得陛下當場下令誅崔家九族,將太子砍了報仇雪恨。
一些老牌勳貴,站在那裏不言語,不曾為太子說半句情。
之前太子的那句‘穿上錦衣華服也不過是沐猴而冠’,刺痛了不少人。
王學洲一邊炯炯有神的看戲,一邊卻又後悔自己穿的太厚,場子熱了起來,他突然覺得有些熱了。
古在田他們站在殿外,看不清裏麵的情況,隻能看到一群大人臉對臉的在爭吵,卻不知道吵的什麽內容,抓耳撓腮的伸長了耳朵想要聽清楚。
沒想到上朝,還這麽····有節目。
一群人吵的不可開交,上首的仁武帝卻神色淡淡,一群大臣看的心都提了起來。
陛下越來越深不可測了····
很快何常就提著文太醫過來,周明禮也提了一串的太監宮女,押著她們跪在了地上。
兩人將手中的證詞、證據等事物交在高祥端來的托盤上,呈給仁武帝。
仁武帝平靜的看完:“給方閣老及六部尚書、都察院、宗人府等人看看吧!”
這些人早就想知道上麵寫的什麽內容,等高祥端著托盤下來,自覺圍了過去,一人拿了一份看著,沒拿到的主動湊到別人身旁伸著腦袋看。
王學洲看的有些羨慕。
職位高了吃瓜都在第一線。
他們這些官職低的,吃的都是二手瓜。
一群人越看臉色越難看,越看越心驚,飛快的閱完迅速的換個人看。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宗人府現在的宗令是仁武帝的堂弟璞親王擔任。
此時他看到上麵的內容氣的渾身哆嗦:“聯合外家對生父圖謀不軌,不僅陽奉陰違,還幫著崔家對生父不利,聯合生母對親生父親下毒,試圖毒殺親父上位!這簡直就是駭人聽聞!讓人齒寒,我等皇室之中,怎麽出現了你這等禽獸不如、背祖忘宗之輩!”
“蕭靖奕!你還知道自己姓甚名誰嗎?知道你有今天是靠誰嗎?!”
璞親王衝上去揪著太子的衣領將人提了起來,聲如洪鍾的質問。
一股暖氣撲麵而來,殿內各個位置都放置的有炭盆在,燒的很旺。
而那些職位不夠的,六品及從六品職位以下的,隻能站在殿外忍受寒風。
高祥熟悉的聲音響起:“陛下到——”
王學洲立馬伸長了脖子去看仁武帝。
上次太廟祭祀,陛下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倒了下去,至今沒有一人見過陛下的真容,文武百官此時聽到這個喊聲,全都忍不住鬆了一口氣。
仁武帝是坐在禦輦上過來的,又被兩個小黃門雙手交叉抬到了龍椅上。
盡管平日裏不敢直視天顏,但現在看陛下的人多,王學洲也就抬眼仔細觀察了一下。
不過幾日的功夫,陛下就已經瘦了一大圈,臉色還是有些蒼白,眼圈也有些青黑,但雙眼有神,上半身挺的筆直,像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
應該養養就好了····
王學洲放心了許多。
隻要仁武帝沒事,暫時就出不了亂子。
至於別的,不在他的擔心範圍內。
其他大臣看到仁武帝這樣,心中各有打算。
太子看到仁武帝過來,十分失望,麵上極好的掩飾了這一點。
沒關係,就算父皇救了迴來,身體也不如以前,他已經聯合了一些屬官,等下就上書讓他代理國事,這樣一來就算父皇還在,他也能逐漸的掌握權力……
等仁武帝坐好之後,文武百官在高祥的提示下,開始進行三跪九叩禮,平日是不需要的,但今日是‘開印’的日子,所以得行大禮。
司禮監的人捧來盒子,由仁武帝親自打開,捧出玉璽,這就是‘開印’了,象征新年的一年政務啟動。
原本接下來是該說些場麵話,仁武帝再說一些新年祝福,文武百官就開始奏事了,可仁武帝一反常態,根本沒有按照流程來,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原本的場麵話環節,仁武帝開門見山:
“崔家,被朕懲戒,心有不甘,聯合太子給朕下毒,意圖篡位。朕多次縱容太子,才釀成今日這大禍,種種惡性,罄竹難書,朕今日不怕家醜外揚,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此事料理清楚!何常!”
“臣在!”
“將證據、證人、證詞等全都呈上!”
“周明禮!”
“臣在!”
“將你審到的東西,也一並拿來,今日朕就讓所有人都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仁武帝的話,激起一陣浪花。
太子癱軟在地上:“父皇!這中間肯定是有誤會,肯定有奸人挑撥我和您的父子之情!您不要輕信旁人啊!”
安平伯眼含興奮,立馬站出來怒斥:“證據確鑿,太子殿下還在這裏狡辯!我早就看出太子殿下是無德無行之人,有今天臣不覺得有半分意外,幸虧陛下早日看清楚了他的為人,不然等天下交到了他的手上,才是我大乾之禍啊!”
“安平伯!你休要胡說八道!因為老夫人的事情你一直緊追著太子殿下不放,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落井下石,實乃小人行徑!”
“你少在這裏放屁!你老娘是已經不在了可你老爹還在,不然我下了朝就殺上你家去,等把你老爹氣死,你迴頭再來跟我說大度!”
“你!簡直不可理喻!”
仁武帝坐在上首不說話,悄悄養神。
今日他要處理的事情有些多,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還不知道要在這裏坐多久下去,能不說話就少一些體力為好。
可下麵的人看他不出聲,便以為他默認了這個場麵,接二連三的有人下場。
詹事府、東宮的屬官一個個全都不留餘力的想要證明太子殿下的能力和品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讚賞太子以往做過的事情。
可二皇子因為之前的爭鬥被迫離開了京城去了肅州就藩,原本支持二皇子的人,也被太子動手,拉下去了一部分。
現在剩下的這些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兒的貓,這個缺口一旦拉開,就瘋狂的上去撕咬,不留餘力的揭示太子幹過的不能見天日的事情,想要趁著這波東風,將人死死的按下去。
安平伯一脈更是上竄下跳,恨不得陛下當場下令誅崔家九族,將太子砍了報仇雪恨。
一些老牌勳貴,站在那裏不言語,不曾為太子說半句情。
之前太子的那句‘穿上錦衣華服也不過是沐猴而冠’,刺痛了不少人。
王學洲一邊炯炯有神的看戲,一邊卻又後悔自己穿的太厚,場子熱了起來,他突然覺得有些熱了。
古在田他們站在殿外,看不清裏麵的情況,隻能看到一群大人臉對臉的在爭吵,卻不知道吵的什麽內容,抓耳撓腮的伸長了耳朵想要聽清楚。
沒想到上朝,還這麽····有節目。
一群人吵的不可開交,上首的仁武帝卻神色淡淡,一群大臣看的心都提了起來。
陛下越來越深不可測了····
很快何常就提著文太醫過來,周明禮也提了一串的太監宮女,押著她們跪在了地上。
兩人將手中的證詞、證據等事物交在高祥端來的托盤上,呈給仁武帝。
仁武帝平靜的看完:“給方閣老及六部尚書、都察院、宗人府等人看看吧!”
這些人早就想知道上麵寫的什麽內容,等高祥端著托盤下來,自覺圍了過去,一人拿了一份看著,沒拿到的主動湊到別人身旁伸著腦袋看。
王學洲看的有些羨慕。
職位高了吃瓜都在第一線。
他們這些官職低的,吃的都是二手瓜。
一群人越看臉色越難看,越看越心驚,飛快的閱完迅速的換個人看。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宗人府現在的宗令是仁武帝的堂弟璞親王擔任。
此時他看到上麵的內容氣的渾身哆嗦:“聯合外家對生父圖謀不軌,不僅陽奉陰違,還幫著崔家對生父不利,聯合生母對親生父親下毒,試圖毒殺親父上位!這簡直就是駭人聽聞!讓人齒寒,我等皇室之中,怎麽出現了你這等禽獸不如、背祖忘宗之輩!”
“蕭靖奕!你還知道自己姓甚名誰嗎?知道你有今天是靠誰嗎?!”
璞親王衝上去揪著太子的衣領將人提了起來,聲如洪鍾的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