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良醫囑咐顧雲錦,讓她近日要好好休息,這夜色已深了,早些歇下才是正理。
趙文煊抱了她,直接進了正房,將她安置在床榻上,顧雲錦剛坐穩,便說自己無礙,催促他出門辦事即可。
她當然知道時間緊迫,男人關心自己,顧雲錦清楚得很,無需現在刻意表現,她會照顧好自己跟兒子。
趙文煊仔細打量過她,見她臉色確實好了不少,便囑咐幾句,起身匆匆出了正房。
妻兒歇下,免了後顧之憂,趙文煊便全神貫注處理外務。今晚是個不眠夜,臨時設置的外書房燈火通明,秦王麾下謀士及勳貴官員,俱急急趕來,欲共商大事。
此時不表現,更待何時,諸人精神奕奕,不見半分倦怠疲乏。
趙文煊安排好防務後,打開外書房大門,讓諸人魚貫入內,
眾人剛坐穩,便有消息來報,胡振山領著大軍,已經找到了方向,如今正疾奔而來。
不多時,胡振山將麾下兵馬留在五裏之外,自己領著親衛以及一幹統領,直奔轅門,求見秦王。
此時,七萬秦地精兵已經駐紮下來,黑夜下,篝火燃燒,營帳一個連接一個,望不見邊際,將士們該巡哨的巡哨,該戍衛的戍衛,分工合作,軍紀嚴謹。
這大軍雖安安靜靜,但肅殺之氣鋪麵而來,明顯經曆過實戰,這將士們見沒見過血腥,其實很容易分辨出來。
胡振山等人從戎多年,自然深得其中三味,一路行來,觸目驚心。
真正精銳與普通士兵比較起來,有時候差個兩三倍人數,要以少勝多不是難事。胡振山在京營多年,他太清楚沒有經曆過戰爭,兵士無論平日怎麽練,都是有區別的。
京營當然有一定消除劣勢的法子,中都、大寧等地每年會調兵士戍衛京城,這些就是班軍,以求帶動起本土士兵的血性,以免養廢了。
不過,這還是很有區別的。
胡振山相信,京營將士經曆幾次戰爭後,能迅速成長起來。隻可惜以秦王之勢,大約不用等到幾次之後,便已奠定勝局了。
他很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胡振山與統領們對視一眼,在大家的目中看到了慶幸。
在轅門出等候片刻,趙文煊親自出迎。
「末將參見主公!」胡振山等人拱手,利索單膝下跪,一句話便定下了此事性質。
趙文煊眸光一閃,隨即他麵帶微笑,親自扶起領頭的胡振山,「西平候請起。」
胡振山被扶起,麵上帶有激動之色,接著,他神色一正,將越王持「來曆不明」的副印,前來接掌京營,周提督信以為真之事一一道來。
末了,胡振山強調,他們不願被蒙騙,逆了大行皇帝之意,於是,便憤而出走,投靠明主。
這個明主,當然是趙文煊了。
胡振山表示,觀建德帝生平行徑,必是要傳位於秦王殿下,他們為人臣子的,遵從聖意理所當然。
一席話冠冕堂皇,說得慷慨激昂,胡振山身後諸統領紛紛附和,隨後,他們便順理成章再次下跪,正式見過主公。
趙文煊沒有阻止,正身受了一禮,正式拜見過後,他笑著扶起胡振山,欣然勉勵幾句。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就是有意思,這麽一來一往,趙文煊便已順利接手了胡振山等人,以及他們帶來的大軍。
諸人攜手,返迴外書房,寒暄幾句後,趙文煊眸底暗光一閃,便道:「楷固,按你所見,如今有何上策?」
趙文煊麾下本有七萬秦兵,如今又添胡振山帶來的近九萬人,在兵力上,已經勝過越王,勝利顯然不難,那接下來繼續追求的,便是如何勝得好看,不要落下個篡位之名。
畢竟,建德帝生前沒廢太子,東宮仍在。
「末將匆匆出走,一路追蹤殿下腳步,竟未能及時想出良策。」胡振山拱手,麵露愧色。
他對秦王之意心領神會,隻是他初來乍到,怎好貿貿然指手畫腳?
胡振山給自己定位很明確,聽從指揮,努力完成任務,好立下從龍之功,即便不能成為新帝肱股,西平侯府也必然能更進一步。
秦王文韜武略,麾下又有謀士文武,必然早有了計策。
趙文煊微微一笑,這胡振山是個有腦子有眼色之人,時間緊迫,他也不再廢話,直接吩咐道:「楷固,今夜仍需你奔波一趟,你領八萬軍士,前往西山,投奔太子。」
胡振山腦子一轉,立即明白過來,秦王的意思,是先要越王殺了太子,然後秦王一方再以此為名,誅戮越王。
京營一分為二,近十萬兵馬往秦王這邊來了,瞞不過人,太子也肯定知道,至於為何又折迴西山去,這說辭便由胡振山掰了。
太子未必相信,但他不得不上鉤,除此之外,他別無選擇,不拚一把,等秦王、越王決出勝負後,等待他的依然是個死字。
這是個陽謀。
胡振山此次的任務,就是確保太子死於越王陣前便可,然後他立即走人,氣憤之下,「投奔」秦王。
「末將領命!」
這事兒天亮後就不好辦了,言簡意商議過後,胡振山點了八萬兵馬,夤夜啟程,往西山而去。
胡振山帶來有將近九萬人馬,這麽一去,幾乎全領走了,麾下那些統領有了重要任務,也一個個摩拳擦掌,精神抖擻。
原京營出來了二十個統領,其中跟去了十九個,剩下一個,卻是西平候世子胡欽中。
胡振山是個很有心計之人,他既然決定投奔秦王,就投奔了個徹徹底底,他特地將獨子胡欽中留下,借口領著剩餘幾千人,實際以此表示赤誠。
饒是趙文煊清楚胡振山投機本性,也不禁欣賞對方的幹脆利落。
「末將見過殿下。」
胡欽中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父親留下自己的意義,議事暫告一段落後,他故意落後一步,見秦王出了外書房,便上前見禮。
趙文煊抱了她,直接進了正房,將她安置在床榻上,顧雲錦剛坐穩,便說自己無礙,催促他出門辦事即可。
她當然知道時間緊迫,男人關心自己,顧雲錦清楚得很,無需現在刻意表現,她會照顧好自己跟兒子。
趙文煊仔細打量過她,見她臉色確實好了不少,便囑咐幾句,起身匆匆出了正房。
妻兒歇下,免了後顧之憂,趙文煊便全神貫注處理外務。今晚是個不眠夜,臨時設置的外書房燈火通明,秦王麾下謀士及勳貴官員,俱急急趕來,欲共商大事。
此時不表現,更待何時,諸人精神奕奕,不見半分倦怠疲乏。
趙文煊安排好防務後,打開外書房大門,讓諸人魚貫入內,
眾人剛坐穩,便有消息來報,胡振山領著大軍,已經找到了方向,如今正疾奔而來。
不多時,胡振山將麾下兵馬留在五裏之外,自己領著親衛以及一幹統領,直奔轅門,求見秦王。
此時,七萬秦地精兵已經駐紮下來,黑夜下,篝火燃燒,營帳一個連接一個,望不見邊際,將士們該巡哨的巡哨,該戍衛的戍衛,分工合作,軍紀嚴謹。
這大軍雖安安靜靜,但肅殺之氣鋪麵而來,明顯經曆過實戰,這將士們見沒見過血腥,其實很容易分辨出來。
胡振山等人從戎多年,自然深得其中三味,一路行來,觸目驚心。
真正精銳與普通士兵比較起來,有時候差個兩三倍人數,要以少勝多不是難事。胡振山在京營多年,他太清楚沒有經曆過戰爭,兵士無論平日怎麽練,都是有區別的。
京營當然有一定消除劣勢的法子,中都、大寧等地每年會調兵士戍衛京城,這些就是班軍,以求帶動起本土士兵的血性,以免養廢了。
不過,這還是很有區別的。
胡振山相信,京營將士經曆幾次戰爭後,能迅速成長起來。隻可惜以秦王之勢,大約不用等到幾次之後,便已奠定勝局了。
他很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胡振山與統領們對視一眼,在大家的目中看到了慶幸。
在轅門出等候片刻,趙文煊親自出迎。
「末將參見主公!」胡振山等人拱手,利索單膝下跪,一句話便定下了此事性質。
趙文煊眸光一閃,隨即他麵帶微笑,親自扶起領頭的胡振山,「西平候請起。」
胡振山被扶起,麵上帶有激動之色,接著,他神色一正,將越王持「來曆不明」的副印,前來接掌京營,周提督信以為真之事一一道來。
末了,胡振山強調,他們不願被蒙騙,逆了大行皇帝之意,於是,便憤而出走,投靠明主。
這個明主,當然是趙文煊了。
胡振山表示,觀建德帝生平行徑,必是要傳位於秦王殿下,他們為人臣子的,遵從聖意理所當然。
一席話冠冕堂皇,說得慷慨激昂,胡振山身後諸統領紛紛附和,隨後,他們便順理成章再次下跪,正式見過主公。
趙文煊沒有阻止,正身受了一禮,正式拜見過後,他笑著扶起胡振山,欣然勉勵幾句。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就是有意思,這麽一來一往,趙文煊便已順利接手了胡振山等人,以及他們帶來的大軍。
諸人攜手,返迴外書房,寒暄幾句後,趙文煊眸底暗光一閃,便道:「楷固,按你所見,如今有何上策?」
趙文煊麾下本有七萬秦兵,如今又添胡振山帶來的近九萬人,在兵力上,已經勝過越王,勝利顯然不難,那接下來繼續追求的,便是如何勝得好看,不要落下個篡位之名。
畢竟,建德帝生前沒廢太子,東宮仍在。
「末將匆匆出走,一路追蹤殿下腳步,竟未能及時想出良策。」胡振山拱手,麵露愧色。
他對秦王之意心領神會,隻是他初來乍到,怎好貿貿然指手畫腳?
胡振山給自己定位很明確,聽從指揮,努力完成任務,好立下從龍之功,即便不能成為新帝肱股,西平侯府也必然能更進一步。
秦王文韜武略,麾下又有謀士文武,必然早有了計策。
趙文煊微微一笑,這胡振山是個有腦子有眼色之人,時間緊迫,他也不再廢話,直接吩咐道:「楷固,今夜仍需你奔波一趟,你領八萬軍士,前往西山,投奔太子。」
胡振山腦子一轉,立即明白過來,秦王的意思,是先要越王殺了太子,然後秦王一方再以此為名,誅戮越王。
京營一分為二,近十萬兵馬往秦王這邊來了,瞞不過人,太子也肯定知道,至於為何又折迴西山去,這說辭便由胡振山掰了。
太子未必相信,但他不得不上鉤,除此之外,他別無選擇,不拚一把,等秦王、越王決出勝負後,等待他的依然是個死字。
這是個陽謀。
胡振山此次的任務,就是確保太子死於越王陣前便可,然後他立即走人,氣憤之下,「投奔」秦王。
「末將領命!」
這事兒天亮後就不好辦了,言簡意商議過後,胡振山點了八萬兵馬,夤夜啟程,往西山而去。
胡振山帶來有將近九萬人馬,這麽一去,幾乎全領走了,麾下那些統領有了重要任務,也一個個摩拳擦掌,精神抖擻。
原京營出來了二十個統領,其中跟去了十九個,剩下一個,卻是西平候世子胡欽中。
胡振山是個很有心計之人,他既然決定投奔秦王,就投奔了個徹徹底底,他特地將獨子胡欽中留下,借口領著剩餘幾千人,實際以此表示赤誠。
饒是趙文煊清楚胡振山投機本性,也不禁欣賞對方的幹脆利落。
「末將見過殿下。」
胡欽中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父親留下自己的意義,議事暫告一段落後,他故意落後一步,見秦王出了外書房,便上前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