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如一場夢一般。
折騰這麽些年,隱忍這麽些年,眼看大位在前,隻差半步了,卻遇到這等事!
不過,想想自己那個蠢大哥,坐了幾十年太子,卻被自己奪去,豈不是更慘?
想到此處,楊廣不由得感覺舒暢了些,這幸福感是比出來的。
想著送給楊恪的那些寶物,他也略覺心痛,隻是若能以此,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化解恩怨,那也是值得的。
那些寶物雖好,對他本身卻無大用。
不能讓他一步登天,成為絕世高手,也不能讓他網羅來真正的高手給他效力。
無論是送往少林還是邙山,也不能得到多少承諾。
這些門派,明著說,是不幹預王朝傳承,在他看來,不過是故作清高罷了。
靜修練氣,哪有服藥運功增長的快?
隻是,正道大多,教訓門人,要恆守己心,將外物視為外魔,內裏卻練就什麽“大還丹”“九轉金丹”“小還丹”“九轉熊蛇丸”等等之類的。
大都是服用一顆就可大幅度增長功力,若是不需要,煉這些作甚?
朝中每年供奉的那些人參、靈芝、何首烏、沉香、鹿茸、石乳、燕窩、茯苓、熊膽等種種藥材,也沒見被據收。
正道門派,就是如此的別扭。
想到此處,楊廣敲了敲轎窗,然後,輕聲說道:“去宮中。”
“轉!”
一聲清澈的唿聲,轎子轉向,轎中的人,若不是刻意感知,都不會感覺晃動和方位的變化。
抬轎的這些轎夫,大都是世代從事這職業的,都刻意練過體魄、身法、腳步、腿功,他們抬著鑾駕行進,無論在何處何種地形,都如履平地。
身為監國太子,又早已攝政,這皇宮,楊廣雖然也隻是朝會中才會來,不過宮中上下,也無人阻擋他的鑾駕。
無論是禁衛還是太監。
……
“弟子往日罪孽深重,隻是度入佛門,往日重重,也如煙消雲散,弟子都不曾記得了……”
搗亂的人盡去,大雄寶殿前,隻餘僧眾,三位南少林天字輩禪師,在此拷問,石之軒此時仍舊跌坐,身形如鍾。
聽著他的辯解,天鳴禪師等人,齊齊一聲佛號。
北少林不是沒有高輩僧人,隻是沒有武功邁入天人之境的高僧,這才不得不求助於南少林。
雖有易筋洗髓兩門上乘絕學傳承,但這兩門絕學,需要的佛法修為,實在艱深。
北少林曆代高僧雖然盡力將其傳承下來,但這兩種武學,全是依著個人佛學修為來領悟的,傳承的隻言片語,最多點化一二禪機,不能讓人直接頓悟神功。
所以,雖然絕學眾多,北少林也隻能排名九大門派最後一位。
反而南少林,雖然沒有洗髓經的傳承,卻有天決傳下。
這門武學,雖然博大精深,記載著達摩祖師一生的武學要旨,卻非是達摩祖師親傳。
而是南少林曆代高僧,通悟佛法,悟得六道輪迴要旨,創下五門絕學,隻需參悟《金剛經》,輔修達摩絕學,就能通達達摩祖師的境界之一二。
待得境界足夠,就能自悟駕馭那五門絕學的絕世心法,以生人之力,通悟六道輪迴,威力莫測。
而那五門絕學,單一修習,卻不需要多麽高深的佛學修為,威力卻是非凡;因此,南少林代代宗師不絕,偶有劫難,也有佛子悟得天決,從而庇護一宗。
何況南少林,除了天決一係,還有金剛不壞神功、少林童子功等絕學傳承,都是曆代高僧從達摩絕學中自悟而得,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絕學。
雖然南北少林,時有坐而論道之事,武學交流,也時而有之。
但是絕學難授,北少林一脈,也隻是能在這種交流中,獲得些許助力,保證傳承不絕罷了。
自玄慈入寺,上代方丈收為親傳,至今已經二十幾年了,十五年前,北少林方丈渡空大師坐化,滿寺僧眾坐而論道,玄慈以諸般佛偈折服滿寺僧眾,接任方丈之位。
其時,玄慈方再武林中,以阿難破戒刀,闖出名聲,其後,十五年間,未出少林,卻盛名不墜,將諸般少林絕學,都推演至新的境界。
滿寺僧眾,無不敬服,就連南少林那邊,幾次論道後,也不得不稱之謂“神僧”。
“葉二娘本是山下獵戶之女,容貌秀美,曾有外魔在山下犯案,貧僧當時尚未悟得佛法真諦,就以霹靂除魔手段除之,從其身旁救得一女,就是那葉二娘,她其時被那魔人所辱。
山下鄉村,民風愚俗,她不願再迴山村,求貧僧傳她一二護身武功,自入江湖,待得後來,聞她之名,卻也是數年之後了。
其所為,雖有違世俗,卻稱不上大惡,吾也就任之由之了!”
聽他講往事盡都訴說完畢,眾僧齊齊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是誤會了嗎?
“貧僧自得金剛真意,悟得絕學,並未禁止僧眾修行,藏經閣中,也有真本,還曾和南少林換得金鍾罩神功,前些年,吾曾聽聞,南少林曾有一火工頭陀離寺……阿彌陀佛!”
話說到一半,石之軒突然停住,又一聲佛號。
一切盡在不言中,天鳴禪師等人覺得麻煩了,本要問罪這個北少林方丈,哪怕他未有罪跡,反而有大功於少林,也不能讓他做這個方丈了。
雖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故事,但那也隻是故事,那等人物,哪怕剃度,也不能修行佛門真正的高深絕學,隻能參悟佛學。
這石之軒,化名玄慈,入得寺中,其究竟有什麽目的,是否真的成為禪宗弟子,哪怕天鳴成就天人,也不能悟透人心。
聽著周圍,齊齊的佛號聲中,浮動的眼神,他倒是明了,再也管不得北少林之事了。
固然,佛道兩家,都為正道,卻有門戶之爭。
但是卻有上下強弱之分,武當自張三豐冠絕天下之後,日益強盛,南少林一直有壓製武當氣焰之意。
雖有其心,卻無其力,畢竟那張老道一人,可能就挑了滿寺上下,隻能坐觀張三豐故去。
折騰這麽些年,隱忍這麽些年,眼看大位在前,隻差半步了,卻遇到這等事!
不過,想想自己那個蠢大哥,坐了幾十年太子,卻被自己奪去,豈不是更慘?
想到此處,楊廣不由得感覺舒暢了些,這幸福感是比出來的。
想著送給楊恪的那些寶物,他也略覺心痛,隻是若能以此,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化解恩怨,那也是值得的。
那些寶物雖好,對他本身卻無大用。
不能讓他一步登天,成為絕世高手,也不能讓他網羅來真正的高手給他效力。
無論是送往少林還是邙山,也不能得到多少承諾。
這些門派,明著說,是不幹預王朝傳承,在他看來,不過是故作清高罷了。
靜修練氣,哪有服藥運功增長的快?
隻是,正道大多,教訓門人,要恆守己心,將外物視為外魔,內裏卻練就什麽“大還丹”“九轉金丹”“小還丹”“九轉熊蛇丸”等等之類的。
大都是服用一顆就可大幅度增長功力,若是不需要,煉這些作甚?
朝中每年供奉的那些人參、靈芝、何首烏、沉香、鹿茸、石乳、燕窩、茯苓、熊膽等種種藥材,也沒見被據收。
正道門派,就是如此的別扭。
想到此處,楊廣敲了敲轎窗,然後,輕聲說道:“去宮中。”
“轉!”
一聲清澈的唿聲,轎子轉向,轎中的人,若不是刻意感知,都不會感覺晃動和方位的變化。
抬轎的這些轎夫,大都是世代從事這職業的,都刻意練過體魄、身法、腳步、腿功,他們抬著鑾駕行進,無論在何處何種地形,都如履平地。
身為監國太子,又早已攝政,這皇宮,楊廣雖然也隻是朝會中才會來,不過宮中上下,也無人阻擋他的鑾駕。
無論是禁衛還是太監。
……
“弟子往日罪孽深重,隻是度入佛門,往日重重,也如煙消雲散,弟子都不曾記得了……”
搗亂的人盡去,大雄寶殿前,隻餘僧眾,三位南少林天字輩禪師,在此拷問,石之軒此時仍舊跌坐,身形如鍾。
聽著他的辯解,天鳴禪師等人,齊齊一聲佛號。
北少林不是沒有高輩僧人,隻是沒有武功邁入天人之境的高僧,這才不得不求助於南少林。
雖有易筋洗髓兩門上乘絕學傳承,但這兩門絕學,需要的佛法修為,實在艱深。
北少林曆代高僧雖然盡力將其傳承下來,但這兩種武學,全是依著個人佛學修為來領悟的,傳承的隻言片語,最多點化一二禪機,不能讓人直接頓悟神功。
所以,雖然絕學眾多,北少林也隻能排名九大門派最後一位。
反而南少林,雖然沒有洗髓經的傳承,卻有天決傳下。
這門武學,雖然博大精深,記載著達摩祖師一生的武學要旨,卻非是達摩祖師親傳。
而是南少林曆代高僧,通悟佛法,悟得六道輪迴要旨,創下五門絕學,隻需參悟《金剛經》,輔修達摩絕學,就能通達達摩祖師的境界之一二。
待得境界足夠,就能自悟駕馭那五門絕學的絕世心法,以生人之力,通悟六道輪迴,威力莫測。
而那五門絕學,單一修習,卻不需要多麽高深的佛學修為,威力卻是非凡;因此,南少林代代宗師不絕,偶有劫難,也有佛子悟得天決,從而庇護一宗。
何況南少林,除了天決一係,還有金剛不壞神功、少林童子功等絕學傳承,都是曆代高僧從達摩絕學中自悟而得,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絕學。
雖然南北少林,時有坐而論道之事,武學交流,也時而有之。
但是絕學難授,北少林一脈,也隻是能在這種交流中,獲得些許助力,保證傳承不絕罷了。
自玄慈入寺,上代方丈收為親傳,至今已經二十幾年了,十五年前,北少林方丈渡空大師坐化,滿寺僧眾坐而論道,玄慈以諸般佛偈折服滿寺僧眾,接任方丈之位。
其時,玄慈方再武林中,以阿難破戒刀,闖出名聲,其後,十五年間,未出少林,卻盛名不墜,將諸般少林絕學,都推演至新的境界。
滿寺僧眾,無不敬服,就連南少林那邊,幾次論道後,也不得不稱之謂“神僧”。
“葉二娘本是山下獵戶之女,容貌秀美,曾有外魔在山下犯案,貧僧當時尚未悟得佛法真諦,就以霹靂除魔手段除之,從其身旁救得一女,就是那葉二娘,她其時被那魔人所辱。
山下鄉村,民風愚俗,她不願再迴山村,求貧僧傳她一二護身武功,自入江湖,待得後來,聞她之名,卻也是數年之後了。
其所為,雖有違世俗,卻稱不上大惡,吾也就任之由之了!”
聽他講往事盡都訴說完畢,眾僧齊齊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是誤會了嗎?
“貧僧自得金剛真意,悟得絕學,並未禁止僧眾修行,藏經閣中,也有真本,還曾和南少林換得金鍾罩神功,前些年,吾曾聽聞,南少林曾有一火工頭陀離寺……阿彌陀佛!”
話說到一半,石之軒突然停住,又一聲佛號。
一切盡在不言中,天鳴禪師等人覺得麻煩了,本要問罪這個北少林方丈,哪怕他未有罪跡,反而有大功於少林,也不能讓他做這個方丈了。
雖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故事,但那也隻是故事,那等人物,哪怕剃度,也不能修行佛門真正的高深絕學,隻能參悟佛學。
這石之軒,化名玄慈,入得寺中,其究竟有什麽目的,是否真的成為禪宗弟子,哪怕天鳴成就天人,也不能悟透人心。
聽著周圍,齊齊的佛號聲中,浮動的眼神,他倒是明了,再也管不得北少林之事了。
固然,佛道兩家,都為正道,卻有門戶之爭。
但是卻有上下強弱之分,武當自張三豐冠絕天下之後,日益強盛,南少林一直有壓製武當氣焰之意。
雖有其心,卻無其力,畢竟那張老道一人,可能就挑了滿寺上下,隻能坐觀張三豐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