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張賀之因為記憶殘缺,雖然從部分記憶裏知道了這個世界好像是一部小說中的世界,但眾人都是不信。


    他也一時想不起這部小說裏的具體情節,隻能等待一些事情觸動記憶。


    卻說這年發生了一件事,張賀之與林師兄都認為,可以從側麵證實這一點。


    這年林師兄被請去秦王府醫治一位妃子,藥醫不死病,那位妃子還是去了。


    於是秦王府的管事太監就帶著人堵在萬壽宮門口罵了三天,與後世的醫鬧不同,其實這秦王府的管事太監這麽一罵,道門師兄弟就知道這件事情就算就此過去了,管事太監堵在這裏罵人,隻是做給一些有眼力見的人看看而已,秦王府也不會為了一個妃子的死活與萬壽宮交惡。


    既然隻是做給一些人看,師兄弟也就沒放在眼裏,那管事太監也不可能自己親自動嘴罵人,也是請了幾個潑皮無賴來幹動嘴的活。


    那些負責罵人的也不知道這隻是做給別人看的,罵起來倒是盡心盡力,滿嘴沒有好話。


    隻是這些人便罵出了幾個“閹貨”“沒卵子的家夥”這一類的言語,卻沒有注意自家的老板臉色,已經變了。


    那管事太監當即便把這些潑皮無賴破口大罵了一通,拳打腳踢了一番,鬧劇就此收場。


    那小張賀之讀書很多,當然知道自家林師兄是個閹醫,也知道閹醫是怎麽迴事。


    林師兄專攻婦兒科,那古代大戶人家,豪門王府後宅裏的婦兒科事情,請個男人難免有所不便,於是便有了閹醫這個行業誕生。


    隻是往日裏都與林師兄在一起習慣了,並未多想,今日裏卻被觸動了一下,想起了華山派的葵花寶典和那福建福威鏢局的辟邪劍譜。


    這辟邪劍譜是林家傳承的機密,自己能夠知道,自然是從那小說中看到的。


    兩人把這件事情匯報給了真人們,真人們聽了事情的始末,分析一番之後做了幾個推測。


    這第一,小張賀之會不會是那位林遠圖或者南少林紅葉大師轉世投胎?


    這一點被羅浮山葛真人給否定了,羅浮山葛真人當年可是見過南少林的紅葉大師與那林遠圖的,他可不認為這兩位的修為會比自己還要高明多少。


    這第二嘛就是小張賀之前世,畢竟修為如此之高,這易經測算之術上麵造詣很高也是說不準的。


    當下便由嶗山李真人和羅浮山葛真人兩人帶隊,帶著小張賀之一家南下去了一趟福州。


    一是嚐試一下,還能不能觸動小張賀之別的記憶。


    二是李真人和葛真人多年沒有迴門派,都是弟子們輪流過來伺候,這次順路迴去安排一下事務。


    特別是安排船隻人手前往美洲探險。


    那張氏父子之所以跟去,卻是因為李真人和葛真人自重身份不可能出手去偷一份秘籍。


    而張氏父子是正正經經的華山派弟子,名刻祖師堂的,出手去偷,,咳,咳,,,取迴,華山派的葵花寶典殘卷,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吧?


    取那本辟邪劍譜時,發現那瓦片之間堆積了一個小空間,除了那件袈裟,還有幾封信件一起拿了迴來。


    打開袈裟一看開頭果然是武林稱雄,引刀自宮幾個字。


    從那幾封信件內容來看,這林遠圖之所以修煉葵花寶典,並不像少林方證所說的那樣。


    圖遠大師當初上華山很是與嶽蔡兩位祖師研討了幾日,各自都有收獲,三人武功高深各自已經開創了自己的道路,都沒有修煉葵花寶典,而是借鑒參考。


    華山劍氣兩宗的開創也不像方證大師所說的,在兩位祖師那裏就已經爭鬥起來了。


    方證大師轉述紅葉大師的言語有所保留,其中一句“武功越是高明的人看了葵花寶典,就越是忍不住去修習”,其實是不對的。


    華山派兩位祖師,任我行,紅葉大師,他們都沒有修行葵花寶典。


    將自身武學修行到極高明的境界,並找到自身道路的人,是不會輕易被葵花寶典誘惑自宮的,當年東方勝如果不是後麵有個任我行盯著也多半有能耐抗拒葵花寶典。


    嶽蔡兩位祖師能創立劍氣兩宗,而且沒有修煉葵花寶典,自然在修行上已經達到了這種境界。


    這圖遠大師下山之後不久,日月神教便攻打華山,嶽蔡兩人隕落,才知道自己被當做了工具人,感覺對不起朋友,一怒之下,還俗自宮,修煉起了葵花寶典。


    那幾封信中有一封,就是圖遠大師,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寫給嶽蔡兩人的,但還沒有發出去,兩人就已經隕落了。


    這辟邪劍譜落到了華山手中,華山派自己以及道門中對於葵花寶典還有許多零星的記載,結合辟邪劍譜與這些記載,將這葵花寶典複原了許多,別人自然不能修行,但林師兄卻是正合適。


    林師兄雖然內功高明,但心思不在武功上,單論武功其實比五嶽劍派的精英弟子來說還是要遜色很多的,同等年紀下比較後來的青城四秀,也不見得強點。


    但他這種心境,介於有意與無意之間,修煉起葵花寶典來,也就不會被邪功輕易影響心態。


    所以隻用了三五年,林師兄的武功實戰就已經在四位真人之上。


    後來張家小姐進宮做了太子妃,張賀之就去信叫姐姐在皇宮藏書之中找尋葵花寶典的線索,這皇家雖然自太祖以來自有一套獨立運行的規則,以保護藏書,但太子妃想要進去讀書,抄書自然無人阻擋。


    果然太子妃在皇宮藏書之中反複查找數月,終於找到了合起來還算比較豐富的葵花寶典內容。


    幾相結合之下,這葵花寶典也就恢複了七八成的原貌。


    多年以後,在張賀之隱居華山前,終於確信東方勝已經成為了東方不敗,這時在張賀之評價中,師兄已早於東方不敗十年成為了武功天下第一。


    張賀之不願意讓自己這個蝴蝶翅膀,打攪東方不敗領悟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道,希望東方不敗的道與林師兄的道相結合,看有沒有機會實現“葵花向陽”彌補缺憾。


    早在張小姐剛剛被選入宮的時候,張家就已經安排人手在宮裏各方打探,確認宮裏並沒有幾個真正的高手。


    僅有的幾個供奉都是各家各派世家大族放在宮裏的代表,互相牽製。


    皇室在宮裏竟然毫無自己真正的高端武力。


    林師兄便親自出麵,帶著幾個識人相人非常厲害的知客道人,去了京城,帶迴了八個少年無名白,自己收為弟子,林師兄將這些弟子調教一段時間之後,張家托人把他們都送入了宮中。


    此時林師兄經過多年的研究,早已將葵花寶典中追求葵花向陽的那一部分分離了出來,葵花寶典對於人心性的影響也小了很多。


    再加上道門高明的相術,心法,這八個太監多年以後心性都一直不錯。


    有了家裏派來的這八個心性武功都不錯的太監相助,在張小姐成為張皇後的整個過程中,以及今後成為皇後,打理宮中都很是得心應手。


    特別是天下豪門及士大夫都極力防止皇室宮裏獲得自己的高端武力,如今皇室得到了自己掌控在手的高端武力,後來的許多事情便都發生了變化。


    本來原曆史這太子十幾歲就得登基,身體極好的人三十多歲就駕崩了,連兒子都沒有,隻能找一個宗室繼承皇位。


    張皇後後來也過得並不如何如意。


    現在這個世界,太子三十多歲登基,老皇帝變成了太上皇,從張皇後變為張太後的張小姐,雖然未曾拋頭露麵,幹涉政務,但影響天下過甲子。


    在幾代帝後的推動下,幾十年後西班牙殖民者剛剛從古巴登陸美洲大陸,迎頭便撞上了東方帝國移民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證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玄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玄道人並收藏諸天證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