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厲說完便是挺身而坐,眼睛看也不看眾人,好像剛才不是他在說話一樣,更好像全然不把眾人放在眼裏的模樣。


    乖乖隆地咚!這秦厲也是太狂妄了吧?就他現在這份氣度對在場的眾人絕對是一種震懾。


    行!你個小崽子,真是有你的,竟然跟我們明目張膽的對著幹。真不明白你小子為啥也要推薦湖廣安陸興王。難道你小子也和安陸興王有關係?你才是剛出茅廬,你咋會和安陸興王有了關係呢?


    朝臣中也有對秦厲的過往有過關注的人。此時他們均是心頭一震,這小子在去年從狄道返迴京城的時候去了一趟安陸。也就那一次他和安陸興王有了關係。最緊要的是這小子竟然掌握了龍脈的地圖,聽說是把龍脈的地圖獻給了興王。看來這小子真是居心叵測,早就想舉薦興王世子當皇帝了。哼!真若是興王世子朱厚熜做了皇帝,那你秦厲還不是要登天嗎?


    你現在渾然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了,等你真正掌握了實權,我們這些老臣焉有好日子過哩。


    不行!絕對不能讓這小子得逞。


    他們想的是不讓秦厲得逞,就必須要站出來反對秦厲了。剛才那種亂哄哄的場麵遭到了太後的厭煩和嗬斥。顯然這時候就不能再陷入那種混亂不堪的局麵了。


    大家都是把目光投注在禮部尚書王瓊身上。


    是王瓊第一個提出要魯王當皇帝的。他說話的分量應該是最大的。王瓊此時心下也在合計。


    說來他和山東魯王關係很不錯,就在去年,魯王還派人到他府裏送上了厚禮。這是王瓊收到各地王爺的第一次禮物。


    各地的王爺雖然沒有實權,但畢竟他們的身份在那裏擺著,是皇室血脈。在王瓊的印象裏好像從來沒聽說過有哪一位王爺會給朝臣送禮的。這麽看來他王瓊算是第一人了。


    嗬嗬!收禮這種事自然是在背地裏進行,絕對不能和外人提起的。老王瓊不知道的是就在去年山東魯王朱辰星給朝廷的多個大臣送了厚禮。包括楊廷和都是收過魯王的禮物。


    在王瓊看來魯王如此看重他,王瓊欣喜若狂。在後來的日子裏,正好趕上正德皇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王瓊便對魯王有了很大的關注。王瓊了解到魯王年輕有為,堪稱少年才俊,他在山東頗有賢明。更重要的是魯王和山東曲阜的孔家更是關係緊密。孔家是孔聖人的後裔,曆來是詩書傳家。魯王和他們接觸緊密,自然受到了他們的很多教誨,這魯王便更是知書達理。


    當然了,這些隻是王瓊的片麵了解。具體內裏,王瓊自然不是太清楚。他是禮部尚書,平時就在京城裏,哪有閑工夫和機會去山東麵見魯王呀。


    雖然未曾謀麵,但魯王在他心裏早已先入為主了。王瓊對魯王有這麽好的印象,哪裏有不推薦魯王的道理?魯王當了皇帝,想來他王瓊自然會受到重視,到時候的權利還不是要更大一些?


    眼看著秦厲推薦了興王,沒有人說話了,王瓊心下更是激靈靈一下子。奶奶滴!,莫非這次老夫又要敗了?那可不成呐!老夫這次若是再敗給秦厲這個崽子之手,那老夫幹脆就不要活了。


    興王世子,狗屁,他能當皇帝嗎?他是個神馬東東?


    想到這裏,王瓊陡然站起,老臉通紅,說道,“太後,興王遠在安陸,他怎麽能當皇帝呀?南方和北方的情形不同,那興王世子真若是來了北方,他怎麽能適應了北方的地理天氣?


    想來他若是當了皇帝,必然要有非分的想法。太後呐,大明現在需要的是穩定,單單是從這一點兒看著這興王世子便做不得皇帝。”


    不得不說這老家夥的嘴可是夠毒的。他雖然沒有明說,但誰也都明白他這話是暗有所指。興王世子是南方人,他不適應北方,水土不服,想來他當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遷都。


    遷都可是大事。


    天子守國門,那是永樂大帝定下來的規矩。這興王世子真若是弄出一個遷都來。那不就是違背祖上的遺訓,鬧出亂子嗎?


    更重要的是此時在場的朝臣中大多都是北方人,他們在京城生活都習慣了。每一個人的小日子都過的順風順水,很是滋潤的。真若是讓那狗屁興王世子把都城遷到南方,那怎麽能成呀?他們的生活絕對沒有現在這般美好了。就憑著這點,也是不能讓興王世子當了皇帝。


    王瓊的話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老臣們的臉色都是變了。他們這次不再是亂哄哄的,說話沒有章法了。而是叫齊了勁兒,異口同聲道,“臣等附議,王大人所言甚是,請太後下旨宣魯王進京登基吧!”


    太後的眉頭悄然間又皺了起來。目光向楊廷和看過去,此事議論了這麽久,楊廷和始終一句話沒說。至於讓誰來當皇帝,太後還真是想聽聽楊廷和的意見。畢竟她與楊廷和搭檔了這麽多年,知道楊廷和其實在大多時候都是站在大局考慮的。


    在新皇帝這件事上他更會秉公而思,為大明朝廷的未來著想,為天下蒼生而想。


    楊廷和看了一眼張太後,便是說道,“老臣剛才聽了眾位大人的說法,山東魯王的確頗有賢明,是個難得的人才,想來他若是當了皇帝,我大明朝廷會有所發展。”


    他這一句話頓時讓眾人都放心不小。嘿嘿!原來老楊也是看好魯王的。這下好了,有他在魯王當皇帝就是十拿九穩了。


    然而大家剛剛心裏一喜,隨後便是心裏冰涼了。楊廷和卻是接著說道,“湖廣安陸興王一脈在湖廣一帶更是賢德無比,一直本本分分。那世子朱厚熜聰明絕頂,禮賢下士,見識廣博。他其實更合適當皇帝。魯王真若是和他比起來卻是要稍稍遜色了一些。


    剛才老臣細細權衡了一下,老臣以為興王世子才是最佳人選。”


    說完便是眼睛看著太後,等著太後最後的決斷了。


    此時眾大臣瞬間便明白了,原來這楊廷和和秦厲翁婿二人是聯合在一起的呀。楊廷和這老東西,在關鍵時刻將了我們一軍呐!行,楊廷和你夠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混世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時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時飛雨並收藏大明混世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