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糞陶掌櫃看秦厲普通著裝,但眉宇之間卻是有一股英氣,更是有一種上位者的氣質,陶掌櫃在內心不禁很是好奇,在行動和言語中就把秦厲高看一眼。不管秦厲的手藝是什麽,反正是藝不壓身,用不著也就算了,真要是用的著,那不是一個很大的便宜嘛。至於他把獨腳耬車的圖形畫給了秦厲。在他看來,那就是一個無心之舉,耬車早就應該在大明普及了。


    秦厲淡然一笑,旋即站起,當即進了廚房。當即和麵,擠壓,放爐中蒸烤,反正做燒餅的設備做秦厲的這種吃食都用得上。很快便是做出了麻醬火燒。


    大明時候,植物油和芝麻醬之類的東西早已存在了。所以秦厲這麻醬火燒做的也就非常方便。


    製作火燒其實和做燒餅的程序大同小異,隻不過火燒更加酥脆,香味濃厚。咬上一口和燒餅自然是不同的口味。燒餅鋪若是兼營了火燒,相信生意定然會有所改善。


    說來在後世之時,秦厲來河間,當時河間的驢肉火燒是非常有名的,天下有名。幾乎每一個河間人都能做出這種美食。一個偶然的機會秦厲便是和河間最有名的廚師學會了做驢肉火燒。


    當然了,河間還有一項出名的小吃:河間燜子。和其他地方的燜子有截然不同的味道,軟綿綿的,吃起來更是迴味悠長。


    做出火燒之後,秦厲幹脆就把河間燜子的熬製之法也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陶糞。


    慕容冰看秦厲竟然一下子又有兩道美食麵世,不禁更是對秦厲喜歡的要命。年前秦厲才推出了餃子的製作之法。現在又是兩道美食,這秦厲腦子裏到底有多少美食沒有說出來呀?相公的腦袋咋就這麽聰明呐!


    這輩子能尋到秦厲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偉大的男人作相公,我慕容冰前輩子到底是積了多大的德呀。


    陶糞經營燒餅鋪子有幾個年頭了,他一下就能判斷出驢肉火燒和河間燜子的前景。隻不過讓陶糞很為難的是現在河間百姓的購買力顯然是令人堪憂。


    秦厲早已猜出陶糞的心思,淡淡一笑道,“陶掌櫃,可能現在這河間燜子還不會推而廣之,但我感覺不出一年,這驢肉火燒和河間燜子將會成為河間人的最愛,將會成為他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在整個大明也會讓人趨之若鶩。


    嗬嗬!陶掌櫃的,好好經營你的燒餅鋪子吧,不出一年你就會財源滾滾!


    對了,我看陶掌櫃是個有眼光之人,這驢肉火燒和河間燜子的技術還請陶掌櫃不要據為己有,要推而廣之,最好是讓每一個河間人都掌握了這門手藝。


    相信我,沒有人會搶走你的飯碗,隻有大氣了,隻有心胸開闊了,才會賺更多的銀子呐!”


    言罷,在陶掌櫃和店小二驚訝的目光中,大大方方,旁若無人的拉起慕容冰的小手,便是揚長而去。


    秦厲直接迴了府衙,迴去之後便一蹴而就,把耬車的構造圖形清清楚楚的畫了出來。當然了,秦厲這次畫出來的和陶糞畫出的並不相同。陶糞畫出的隻是獨腳耬車,秦厲畫出的則是三腳耬車。


    三腳和獨腳比起來,那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速度要快上三倍呐。在陶糞畫出圖形的時候,秦厲就很是納悶,既然能做出獨腳的耬車,那為啥不多做出兩隻腳呢?


    本來秦厲是打算按照後世播種機的構造,做出四腳或是五腳耬車。但後世的播種機完全是靠機械的力量,可現在隻能是畜力。三腳耬車正好是和畜力相匹配。


    圖形畫出後,秦厲安排人連夜便是按照圖形去製作了。在製作出第一個耬車秦厲過目檢驗後,便是讓匠人們抓緊生產出五千輛。五千輛自然是分發到了各縣。當然了,五千輛絕對不能滿足百姓們的需求,至於所缺的部分,那就讓知縣、知州等去製作吧。反正在打土豪分田地後秦厲給各地的縣衙留下的銀子是相當多的。


    搞定了生產工具後,秦厲則帶領著餘大猷、慕容冰、周帆、大虎四個人去山東購買種子和牲畜。


    山東自古是產糧大省,雖然也是災荒橫行的大省,但災荒過後,山東總是能盡快的恢複元氣。原因是這裏的土地太肥沃了,而且地廣人稀,人均占有的土地是相當多的。


    糧食生產的多了,自然畜力也有很大的發展。當然了,就眼下大明這個水平,畜力無論是多麽發展,也是不能滿足百姓生產需要的。一句話,不管是在哪裏,牲畜都是非常缺的。牲畜既然缺少,那牲畜的價格自然是昂貴的。


    但不管怎麽說,山東的地方大了,而且遠遠要比窮苦的河間要富裕。所以種子和畜力便選擇在了山東去買。


    一行五人帶著五十個精壯的差役,帶足了銀子,這便是踏上行程。


    河間距離山東本就不遠,一路匆匆忙忙,七日之後便進入了山東地界。


    山東顯然和河間是兩重天,雖然是正月裏,大地還未解凍,但山東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受,秦厲不禁暗暗讚歎。同時秦厲也是暗暗下定了決心,河間現在是貧困的,但時間不長就要超過山東。他娘的!若是不能治理好河間,不能讓河間的百姓盡快過上好日子,那自己這個穿越者穿越而來也就沒啥意義了。


    山東最富有的地方莫過於曲阜。


    說來無論是什麽朝代,曲阜這地方好像一直沒受到過戰爭的洗禮。一直保持和平穩定發展的態勢。


    也難怪了,曲阜古代就是魯國的都城,是孔老二的故鄉。孔老二的思想統治了華夏兩千年,他的故鄉誰敢去碰觸呀?


    不光如此,就是孔老二的後代在曆朝曆代都是受人尊敬的,都是有一官半職的。在大明時候,孔老二的後代更是待遇非同一般,甚至一度出現了王爺。


    當然了,現在的曲阜自然沒有人當什麽王爺了。但是他們家族的地位還是高的嚇人的。


    秦厲暗暗想到,說來在後世都是沒來過曲阜,這次便好好看看這孔老二的家鄉,順便也好好勒索勒索孔老二的家鄉。誰讓你這地方一直享受著特殊的照顧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混世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時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時飛雨並收藏大明混世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