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發育成熟的雲浩這幾年長高了不少,和個子較矮的程咬金差不多高了,加上他訓斥弟子訓斥慣了,自身養成了一種上位者的氣質,此時說起殺人滅國這種話題來不再讓人容易出戲。
“想要一鼓作氣的拿下北方,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雲浩邊思考邊說道:“高句麗的國力不弱,近幾年又得到了大批的走私武器,雖然都是些破銅爛鐵,但是也足以讓我們認真對待了。”
“我建議先向高句麗宣戰,但是暫時不出兵,而是加緊在幽州和津門港囤積物資,調兵也需要不少時間,現在北方已經落雪,我們沒必要和嚴寒對抗,現在宣戰隻是給他們足夠的壓力,等到來年春天,我們的大軍再動手,明年入冬之前消滅掉高句麗,之後再對付新羅和百濟,最後掃蕩室韋人,我們的實力雖強,但是消化占領區的能力卻是有限。”
“我的想法是盡量延長作戰周期,摧枯拉朽的打下高句麗對大唐來說有些不合適,我們要做的是把打下來的每一寸土地都徹底消化,這些隻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知各位有什麽想法沒有?提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雲浩話音剛落,李績就起身道:“雲候,老夫隻關心兵力和補給的問題,其他的事情不過問。”
李績的表態代表了軍方的意思:我們隻管打仗,其他的你們來!
“民部有錢!”
蕭瑀言簡意賅,你們狠狠地打,咱不怕花錢。
民部的豪氣刺激到了長孫無忌,他緊隨其後道:“吏部會馬上挑選合適的人員,隨時可以在北方建立府衙。”
杜如晦道:“雲候,高句麗的遺民如何處理?”
“照舊,女子發給單身漢,男子貶為奴隸,有異心者殺!”
雲浩見大佬們表態,也不再墨跡,說道:“此戰水陸並進,首要目標不是殺傷,而是搶人,高句麗是大唐周邊唯一可以提供大量農業勞動力的國家,我們不能錯過機會。”
“大唐的工業化進程必然會導致農業勞動力的缺乏,高句麗人會種地,這很重要,所以他們的價值比草原上的牧民更大。”
“我們不大量殺傷的前提是自身不能有太大的損失,要是遇到威脅到自身安全的情況,第一原則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其他的考量都往後放。”
......
第二天朝會上,魏征開炮,痛斥高句麗,恨不得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到高建武頭上,絲毫不在意兩國邊境衝突是軍方導演的事實。
老魏的殺傷力驚人,那些主和的家夥被他按在地上摩擦。
他好多年沒這麽痛快過了,既然被皇帝推出來搞事,索性就搞得大一點。
老魏當朝和令狐德芬打了起來,邊打邊痛斥他們這些讀書人不要臉,搞得朝會上一片雞毛鴨血。
不管魏征折騰的多過分,李二依舊是按照劇本走,當朝對高句麗使者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高句麗釋放被關押的大唐商人,歸還被扣押的貨物,並賠償大唐鐵路的損失共計八十萬貫,最後還要求高建武親自來長安向他致歉。
高句麗使者一臉懵逼,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事從何說起。
難道是國內出事了?
容不得他多想,大唐皇帝如此過分的要求他做不了主,趕緊派人迴去報信。
他顯然是小看了大唐君臣的臉皮厚度,年底的大朝會上,大唐直接便向高句麗宣戰了!
你妹呀!這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消息有沒有傳到王城還不知道,怎麽就要進入戰爭狀態了?
此時他也漸漸明白過來,哪裏是什麽邊境摩擦讓大唐丟了顏麵,分明就是大唐在找借口出兵而已。
但是想明白了又能怎樣?
大唐敢在這個時候露出獠牙就說明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自己的國家做好了準備沒有?
他不敢耽擱時間,更不敢提出異議,帶著隨從和宣戰書快馬加鞭的往高句麗趕,希望可以在唐軍行動之前給邊境的軍隊示警。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錯誤的,唐軍隻是在幽州屯兵,絲毫沒有北上的跡象,高句麗軍在戰戰兢兢之中迎來了新年。
大唐的各種期刊都刊載了對高句麗的宣戰書,百姓的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
因為和宣戰書同時刊載的還有預備役招兵的告示和招募移民的廣告,其中一點相當的吸引人——參軍或是移民就發媳婦!
沒趕上三年前那一撥紅利的單身漢們眼睛通紅的包圍了各地的衙署和招兵點,為了媳婦.....呸!是為了大唐,我們拚了。
新年開印的第一天,民部就收到了來自民間的二百四十萬貫的讚助,李績在朝會上表示不把高建武捉迴來就辭去兵部尚書一職。
武將們更是嗷嗷叫著要帶兵出征——必得的功勞啊,不搶的是傻子!
最終程咬金和薛萬徹拔得頭籌,程咬金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從陸路進攻,薛萬徹率領大唐所有的海上力量從海上進攻。
出兵時間定在三月初六。
程咬金和薛萬徹都立下了軍令狀,保證三個月打到高句麗王城去。
確定了出兵時間,大唐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大批的武器彈藥和軍隊通過鐵路運輸到大淩河前線,大唐三分之一的海船匯集到了登州和蓬萊,準備給唐軍運輸補給。
雲浩把這幾年囤積的武器彈藥一股腦的放了出來,其數量之大,著實是驚破了不少眼球。
隻是岸防營卻沒有參與到高句麗之戰中,而是接手了南洋的防衛任務,近衛軍則是全員到了幽州,李二也要向人展示手中的力量了。
大唐對付高句麗可謂是不遺餘力,把一多半的力量都放到了北方的防線上,軍費的上限提高到八百萬貫,出兵總數接近四十萬,一副打不贏就破產的模樣。
大唐朝廷的拚命架勢嚇壞了不少人,但絕對不包括大唐的商人和百姓,在這些人眼裏,對外戰爭就是難得的發財機會,好處是雨露均沾的。
高建武卻是要嚇瘋了。
西域的戰事讓世人知道,再堅固的城池也扛不住威力巨大的火器,而高句麗在邊境上修的那條“長城”是多麽的可笑,勞民傷財不說,能起到抵擋唐軍的作用嗎?
這幾年高建武過的都是心驚膽戰的,可是對前隋的勝利又讓他有著一絲的希望,要不然早就瘋了。
隻是當大唐真的要對付高句麗的時候,他才發現,沒有希望了!
“想要一鼓作氣的拿下北方,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雲浩邊思考邊說道:“高句麗的國力不弱,近幾年又得到了大批的走私武器,雖然都是些破銅爛鐵,但是也足以讓我們認真對待了。”
“我建議先向高句麗宣戰,但是暫時不出兵,而是加緊在幽州和津門港囤積物資,調兵也需要不少時間,現在北方已經落雪,我們沒必要和嚴寒對抗,現在宣戰隻是給他們足夠的壓力,等到來年春天,我們的大軍再動手,明年入冬之前消滅掉高句麗,之後再對付新羅和百濟,最後掃蕩室韋人,我們的實力雖強,但是消化占領區的能力卻是有限。”
“我的想法是盡量延長作戰周期,摧枯拉朽的打下高句麗對大唐來說有些不合適,我們要做的是把打下來的每一寸土地都徹底消化,這些隻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知各位有什麽想法沒有?提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雲浩話音剛落,李績就起身道:“雲候,老夫隻關心兵力和補給的問題,其他的事情不過問。”
李績的表態代表了軍方的意思:我們隻管打仗,其他的你們來!
“民部有錢!”
蕭瑀言簡意賅,你們狠狠地打,咱不怕花錢。
民部的豪氣刺激到了長孫無忌,他緊隨其後道:“吏部會馬上挑選合適的人員,隨時可以在北方建立府衙。”
杜如晦道:“雲候,高句麗的遺民如何處理?”
“照舊,女子發給單身漢,男子貶為奴隸,有異心者殺!”
雲浩見大佬們表態,也不再墨跡,說道:“此戰水陸並進,首要目標不是殺傷,而是搶人,高句麗是大唐周邊唯一可以提供大量農業勞動力的國家,我們不能錯過機會。”
“大唐的工業化進程必然會導致農業勞動力的缺乏,高句麗人會種地,這很重要,所以他們的價值比草原上的牧民更大。”
“我們不大量殺傷的前提是自身不能有太大的損失,要是遇到威脅到自身安全的情況,第一原則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其他的考量都往後放。”
......
第二天朝會上,魏征開炮,痛斥高句麗,恨不得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到高建武頭上,絲毫不在意兩國邊境衝突是軍方導演的事實。
老魏的殺傷力驚人,那些主和的家夥被他按在地上摩擦。
他好多年沒這麽痛快過了,既然被皇帝推出來搞事,索性就搞得大一點。
老魏當朝和令狐德芬打了起來,邊打邊痛斥他們這些讀書人不要臉,搞得朝會上一片雞毛鴨血。
不管魏征折騰的多過分,李二依舊是按照劇本走,當朝對高句麗使者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高句麗釋放被關押的大唐商人,歸還被扣押的貨物,並賠償大唐鐵路的損失共計八十萬貫,最後還要求高建武親自來長安向他致歉。
高句麗使者一臉懵逼,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事從何說起。
難道是國內出事了?
容不得他多想,大唐皇帝如此過分的要求他做不了主,趕緊派人迴去報信。
他顯然是小看了大唐君臣的臉皮厚度,年底的大朝會上,大唐直接便向高句麗宣戰了!
你妹呀!這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消息有沒有傳到王城還不知道,怎麽就要進入戰爭狀態了?
此時他也漸漸明白過來,哪裏是什麽邊境摩擦讓大唐丟了顏麵,分明就是大唐在找借口出兵而已。
但是想明白了又能怎樣?
大唐敢在這個時候露出獠牙就說明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自己的國家做好了準備沒有?
他不敢耽擱時間,更不敢提出異議,帶著隨從和宣戰書快馬加鞭的往高句麗趕,希望可以在唐軍行動之前給邊境的軍隊示警。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錯誤的,唐軍隻是在幽州屯兵,絲毫沒有北上的跡象,高句麗軍在戰戰兢兢之中迎來了新年。
大唐的各種期刊都刊載了對高句麗的宣戰書,百姓的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
因為和宣戰書同時刊載的還有預備役招兵的告示和招募移民的廣告,其中一點相當的吸引人——參軍或是移民就發媳婦!
沒趕上三年前那一撥紅利的單身漢們眼睛通紅的包圍了各地的衙署和招兵點,為了媳婦.....呸!是為了大唐,我們拚了。
新年開印的第一天,民部就收到了來自民間的二百四十萬貫的讚助,李績在朝會上表示不把高建武捉迴來就辭去兵部尚書一職。
武將們更是嗷嗷叫著要帶兵出征——必得的功勞啊,不搶的是傻子!
最終程咬金和薛萬徹拔得頭籌,程咬金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從陸路進攻,薛萬徹率領大唐所有的海上力量從海上進攻。
出兵時間定在三月初六。
程咬金和薛萬徹都立下了軍令狀,保證三個月打到高句麗王城去。
確定了出兵時間,大唐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大批的武器彈藥和軍隊通過鐵路運輸到大淩河前線,大唐三分之一的海船匯集到了登州和蓬萊,準備給唐軍運輸補給。
雲浩把這幾年囤積的武器彈藥一股腦的放了出來,其數量之大,著實是驚破了不少眼球。
隻是岸防營卻沒有參與到高句麗之戰中,而是接手了南洋的防衛任務,近衛軍則是全員到了幽州,李二也要向人展示手中的力量了。
大唐對付高句麗可謂是不遺餘力,把一多半的力量都放到了北方的防線上,軍費的上限提高到八百萬貫,出兵總數接近四十萬,一副打不贏就破產的模樣。
大唐朝廷的拚命架勢嚇壞了不少人,但絕對不包括大唐的商人和百姓,在這些人眼裏,對外戰爭就是難得的發財機會,好處是雨露均沾的。
高建武卻是要嚇瘋了。
西域的戰事讓世人知道,再堅固的城池也扛不住威力巨大的火器,而高句麗在邊境上修的那條“長城”是多麽的可笑,勞民傷財不說,能起到抵擋唐軍的作用嗎?
這幾年高建武過的都是心驚膽戰的,可是對前隋的勝利又讓他有著一絲的希望,要不然早就瘋了。
隻是當大唐真的要對付高句麗的時候,他才發現,沒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