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睿走後,吳夢歎了歎氣,好容易找了個說話的小友又走了。


    且待明日再教教他,就想法子離開此處,找一個能教算術的地方混口飯吃,教其他的書怕是不行,那繁體字隻是認得,可不會寫,且一手毛筆字形如狗爬,實在丟人。


    吳夢正閉目暗自思量,忽然間卻聞到一股肉香,睜開眼一看,卻是丁睿又迴來了,笑眯眯的伸手遞給他一個荷包,還有兩個果子。


    吳夢忙道謝,伸手接了,心忖這孩子真是心善,知道迴報他人。


    丁睿轉身走了幾步,停下來想了想,迴過身來問道:“吳師父,這天色已晚,你可有住處。”


    “唉,流浪之人,地當席天為被,哪有住處。小哥還是早些迴家吧,免得家中爹娘擔心。”吳夢說的慘兮兮。


    丁睿看了看他,有心想帶他迴家,又怕爹娘見怪,思忖了一下,說道:“吳師父,你在此處稍待,我去去就來。”


    說完也不等吳夢答話,轉身邁開小腿跑了。


    過了良久,暮色已降,村中炊煙四起,船上的艄公紮好纜繩歸家吃飯。


    天逐漸黑了下來,吳夢尋思這小童怕是家中不讓他出來了,便靠著樹上閉目養神。


    過了一陣忽然聽到“吱扭、吱忸“的聲音迎風傳來,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丁睿帶著另外一個八九歲的孩童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麵,身旁跟著一隻搖著尾巴的黑狗。


    後麵還有一個壯漢推著一架獨輪車向著這邊而來。


    丁睿上前道:“吳師父,你且上車,今夜就住在大郎家,明日裏我再請教你。”


    吳夢拱手道:“這如何好意思,小友今日已請我吃了兩頓,不必麻煩了。”


    那推車的壯漢憨厚的笑道:“不麻煩,不麻煩,不嫌棄某家中簡陋就成。”


    說罷將車撐好,近前扶著吳夢上了獨輪車,黑狗“汪汪”兩聲跑上前去領路,壯漢推著便往村裏走去。


    這壯漢力氣甚大,走的又快又穩。


    丁睿清脆的聲音從後麵傳來:”劉大叔,吳師父就暫住你家,我明日給些銀錢與你。”


    這壯漢連忙道:”三郎君不必客氣,丁員外平日裏多有照拂,這借住幾晚有何不可。”


    丁睿從衣襟裏掏出一個小布包遞給旁邊的小子道:”劉大郎,這裏有些蜜餞,你拿去嚐嚐。”


    劉大郎伸手接過,口水都流了出來,連聲道謝。


    吳夢在車上不由讚歎這孩子年齡雖幼,行事卻頗大氣,小童家中的父母定是很有涵養,才能教出如此優秀的小童。


    來到劉大郎家,丁睿告辭道:“吳師父,你今日早些歇息,我明日再帶早飯過來。”


    吳夢含笑說好,丁睿轉身向家中而行,黑狗甩著尾巴緊跟其後離去。


    吳夢見劉家雖僅有四五間房,內外牆均未粉刷,卻皆為磚瓦所蓋,木製的窗欞上糊著發黃的白紙。


    吳夢心道蘇州鄉下還真是不錯,比潤州(後世之鎮江)一帶的茅草屋強多了。


    劉父扶著吳夢下車來到一間小小的廂房,裏麵僅有一床一案一凳,看那粗糙模樣便是自行打造的。


    劉父憨厚的笑道:“小戶人家,隻有這間小屋,尊客勿要見怪。”


    吳夢拱手答謝:“落難之人,有落腳之地便可,還未曾答謝大恩,豈能嫌棄,在下姓吳名夢,還未請教兄台高姓大名?”


    劉父撓了撓頭道:”鄉下人家,哪敢說什麽大名,某叫做劉吉。”


    劉吉打來溫水,吳夢坐在小板凳上擦洗一番,扔掉了發出陣陣酸臭的袍子,換上了劉吉拿過來的舊麻布衣裳,兩人身高相仿,倒也挺合身。


    床榻的稻草墊子甚軟,吳夢舒展身體愜意的躺下,這可是自己來到大宋朝後唯一吃飽了肚子睡覺的一日。


    吳夢挪動了一下身體,感覺稻草床好像比以前睡過席夢思還要舒服,他不由重重的歎了口氣,想不到自己居然混成這個地步。


    吳夢是費勁了力氣才從後世穿越到了宋朝,原本是抱著做一番事業的心思。


    誰知天不遂人願,他穿越之時受傷,結果淪為乞丐,連頓飯都混不上,可見穿越人士並沒有什麽王八氣,一到古代就能令古人納頭便拜。


    若是沒有碰到丁睿這個頑童,他今夜還得露宿渡口,吳夢胡思亂想了好一會,才沉沉睡去。


    丁睿夜裏迴來又用阿拉伯數字作計算題,丁進文好奇的看了半天都不明其意,搖搖頭上床睡覺了,丁睿演算到深夜才上榻安睡。


    翌日,太陽剛剛露頭,給小小的吳山村罩上一層燦爛的霞輝,村子裏人聲鼎沸,眾農人牽牛駕車出門秋收。


    丁睿被院子裏趕車的聲音吵醒,他展開四肢伸了個懶腰,側過身去正要再睡,猛地想起了吳夢,趕緊一骨碌爬起來走去灶屋洗漱。


    林氏正親自在灶屋裏給兩個無需上學的孩子做飯,看到丁睿過來,不由奇怪。


    往常這孩子被他舅舅催著起床站樁練武時老大不耐煩,今日如何起的這般早。


    林氏上前和藹的笑著問道:“睿兒,今日如何起早?”


    丁睿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道:“娘親,孩兒昨日裏認識個吳師父,教孩兒速算之法,今日還需前去討教,娘親多蒸兩個包子,我拿去給吳師父吃。”


    林氏摸了摸他的頭,笑道:“我兒讀書勤,此乃好事,娘這就去蒸包子。”


    丁睿吃了包子喝了稀飯,反手把想跟著一起出去的小山關了起來。


    他手裏攜著兩個包子,從自己的錢罐裏抓了把銅錢便出了門,先到市集上把昨日裏的肉錢和果子錢給了商戶,給完錢後丁睿便往劉家而去。


    此時的大宋物價甚是便宜,一文可買兩個大果子,一塊熟豬肉也僅賣五文錢,一個壯漢一日僅需十四文錢便可吃飽吃好。


    來到劉家,劉家父子已出去務農了,這劉家總共四口人,二郎甚幼,農忙時節父、母、子三人忙著秋收,劉母便把二郎送到嶽父家照看,屋裏僅剩下吳夢一人。


    丁睿來時吳夢剛剛起床洗漱完,丁睿進門便叉手行禮:“吳師父,昨夜可安睡。”


    吳夢神清氣爽的答道:“睡的甚好,有勞小哥了。”


    丁睿嗬嗬一笑,遞上兩個包子,拿著瓷碗舀來一碗涼水。


    吳夢就著涼水把包子吃了,拍拍手道:“來,某繼續教你。”


    丁睿找來兩個稻草墊子,兩人坐在院子裏拿著草棍比劃起來。


    吳夢看這草棍實在不好用,便問丁睿:“睿哥兒,能不能找根鵝毛來。”


    丁睿摳了摳頭皮道:“不知吳師父要鵝毛作甚。”


    “練習阿拉伯數算之法筆劃稍小方便快捷,你將鵝翅膀左側最外麵的五根羽毛拔來,再帶上小刀、硯台和紙張。”


    鵝左側翅膀的羽毛有些彎曲,恰好符合右手寫字者的握筆習慣。


    丁睿領命飛奔而去,再迴來的時候手裏拿著幾根羽毛,頭發上還沾著一些鵝毛。


    昨日那條大黑狗搖著尾巴緊隨其後,看來這孩子是自己帶著狗去攆鵝了。


    “吳師父,你看看,是不是這樣的鵝毛。”丁睿將鵝毛遞給吳夢。


    “正是,剛才你自己去抓鵝了。”吳夢問道。


    “是,我追不上,就叫上小山一起去了,小山跑得快,一下就追上了。”丁睿嘿嘿笑著說道。


    小山趕緊狂搖尾巴,張開狗嘴吐出舌頭,狗臉上滿是得意。


    丁睿從懷裏掏出硯台和小刀,連同鵝毛一起遞給吳夢,吳夢接過羽毛,然後在根部斜切一刀,弄出一個小尖,再用小刀在筆尖中間劃一道縫。


    磨好墨汁,在紙上信手寫了幾個數字,嗯,不錯,還挺流利。


    丁睿拿過鵝毛筆,也在紙上書寫了幾個數字,他驚喜道:“鵝毛好寫多了。”


    “你日後學這數算之法就用鵝毛筆,在夫子處蒙學還須使用毛筆,明白嗎。”


    “好,謹遵吳師父訓示。”


    吳夢笑了笑,先是考了考他昨日所學,然後教他兩位數的減法,先是給他講解一番,然後出了許多題目讓丁睿自行計算。


    丁睿乖乖的一個一個計算起來。每逢算錯,吳夢便喊停,告訴他錯在哪裏,是何原因,一個耐心教,一個用心學,進展甚快。


    不知不覺間秋日的陽光已直直的照射在寧靜的村莊裏,丁睿仰頭看了看日正當頭,他又蹦跳著去市集賒來飯食給吳夢,自己迴家吃飯,吃罷了小睡半晌繼續來到劉家學算術。


    直到暮色降臨劉家父子三人忙完農活迴到家中,丁睿才拍拍手起身,想著買些肉食來給吳夢。


    但總不能讓劉家父子看著吳夢吃肉,自己一家吃素。


    丁睿歪著小腦袋思忖了半天,從口袋裏掏出三十多個銅錢遞給劉父:“劉大叔,這些錢你拿著,每日裏買些肉食你們一起吃。”


    劉父連忙推辭,丁睿硬塞給他,並說道:“劉叔,你若是不收,吳師傅如何好意思住,我明日再拿些銀錢來,農忙辛苦,吃些肉食。”


    他說完帶著小山沿著村中的小徑跑沒影了。


    劉父望著丁睿那小小的背影感慨道:“丁家三郎真是心善。”


    吳夢問道:“劉兄,丁小哥莫非家中甚是富有。”


    “兄台有所不知,丁員外家是本鄉數得上的大戶,良田兩千來畝,心地甚好。我等租種他的良田,收租時總暗地裏少收半成,他家的管家忠伯私下裏跟我等說,如若不是怕其他的員外怪罪,他早早就想少收一成,平日裏誰家中有個長短,借些錢財,息錢僅收二分,村裏的村學、市集都是丁員外捐的,真是好人啊,這孩子也良善。”劉父誇道。


    吳夢思忖,地主們也不全是惡霸劣紳,收租優惠,放錢收年息二分,就是新時代社會的民間借貸都做不到。丁員外確實心善,估摸他也是另有產業,不屑於賺老百姓的辛苦錢。


    劉母雖是大字不識,卻是個有心人,她悄悄對自己的大兒子說道:“大郎,明日裏農活已不多了,丁家三郎來家裏學什麽,你便在一旁也學著,定有好處。”


    劉大郎點點頭稱是,他雖然跟自己父親一樣憨厚老實,可也不笨,知道丁三郎聰明伶俐,沒用的東西怎會去學。


    隨後吳夢在張家安頓了下來,丁睿天天在張家向吳夢學習算術,劉大郎也在一旁跟著比劃。


    逢年過節時父母、舅舅給了不少隨年錢(壓歲錢),他從自家的隨年錢裏拿了約莫有四百錢給劉父。


    當時的糧價一石才不到一百文,一石大約92宋斤,大致是一文多一斤,四百錢可賣三百來斤糧食,每人每天平均按兩斤穀物計算,可供四個人吃上接近兩個月。


    此時的北宋雖然被封禪搞得烏煙瘴氣,但米價還是很平穩。


    除了極為偏遠的地區,如西北邊境、夔州、梓州的山區、荊湖南路、廣南西路尚未開發、蠻人較多,其他地界的民間百姓飯食還是能吃飽的。


    不過一文銅錢購買力甚高並非好事,導致百姓們在購買少量小商品如針頭線腦時常常無法使用銅錢,隻好以貨易貨。


    有些地方州府便鑄造鐵錢,一文銅錢當兩個鐵錢,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又帶出了一些利益熏心的大戶私鑄鐵錢。


    川蜀一地卻是鐵錢為主,一文銅錢又能當十文鐵錢,宋初的貨幣製度其實是比較混亂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濃霧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濃霧行者並收藏大宋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