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耽羅,隻說一說咱們的宋三郎引軍遷往梁山,時任濟州知州的張叔夜以及通判宗澤發現其動靜之後,便引兵阻擊,意欲將其一網打盡。


    可是二龍山兵馬也算得上久經戰陣,並非等閑烏合之眾,吳用以壁虎脫尾之計,舍棄了三千兵馬,最終使得大軍順利在梁山安下腳來。


    濟州兵馬隨即追趕而至,不料宋江手下新增一人名歐陽壽通,此人水性頗好,又善水戰,引兵大破濟州先鋒軍,再加上馬勥馬勁,花榮李應,狄雷李成等猛將,導致濟州兵馬拿不下梁山這股自二龍山前來的兵馬。


    張叔夜便奏請朝廷,期望派兵增援,以免叫他們養成了氣候。


    徽宗皇帝得知後勃然大怒,第二日百官來朝,便就此事說起。


    “那梁山實乃一處禍源之地,先有羅恩,為童樞密所破,今又有青州二龍山一股賊寇前去,致使本處守軍拿他不下,戰局就此僵持,諸卿可有願前去將此禍根拔除的?”


    童貫得了誇獎,心中卻一陣惡感,羅恩等人究竟是不是被他所破,童貫自己心裏可是清楚的很。


    可此人麵皮極厚,又想著二龍山兵馬終究不及羅恩根基深厚,又是新至,正好是自己立功的機會。當下便上前道:“此賊寇作亂,微臣義不容辭,但請前去剿賊。”


    當即便有其派別之人出言附和:“童樞密此前便破了梁山之賊,此番隻消前去,必叫他們聞風喪膽。”


    蔡京卻不願見童貫權勢越來越大,便閃出身道:“臣有話說,此宋江不過鄆城區區一押司爾,若此小賊便動用童樞密前去,豈不叫天下百姓以為朝廷無大將可用?依微臣看,大可再選一員大將前去,此等小賊便可破去。”


    這二人乃是當今朝廷最為得勢之人,當下便有兩人爪牙互相爭辯起來。


    徽宗皇帝聽得心煩,便道:“諸卿且住,區區一個賊寇,不過癬疥之疾,如此爭論成何體統?”


    “高愛卿有何看法?”這便是徽宗皇帝最大的不足之處,任人唯親,每當此抉擇不下的情況,便要聽高俅的意見,卻也不想想,高俅不過一潑皮出身,能懂幾分軍事?


    高俅聞言拜道:“依微臣所見,蔡相與童樞密二人所言皆是有理,童樞密欲破此賊,實乃忠心所致。蔡相之擔心亦是為了朝廷威嚴。若破此賊,微臣倒有個人選當得此重任。”


    蔡京二人聞言皆是冷哼一聲,不過也對高俅這做法較為讚同。


    這般爭論下去,無論此功勞落到他們兩人中的哪一個身上,對方都會從中作梗。


    倒不如叫高俅將此事攬下,隻要不叫對方得了好處便是。


    徽宗喜道:“高卿有何良將人選,快快說來。”


    高俅躬身道:“微臣所薦之人乃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劉錡,此子雖是年輕,卻驍勇善戰,實有萬夫不當之勇。現任隴右都護,多曾與西夏作戰,並取勝挫其銳氣,深受其畏懼,於西夏國乃有止小兒夜啼之威勢。若有此人,區區梁山之憂不在話下,自可破除。”


    “既得高卿如此誇讚,必是一員大將,便調此人前去剿賊。”徽宗皇帝一錘定音。


    當下便擬旨傳令劉錡,令其立即入京覲見。


    卻說劉錡在隴右都護府坐衙,聽得門人報道:“有聖旨特來宣取都護赴京,有委用的事。”


    劉錡便與本處官員除外迎接使臣,開讀已罷,設宴款待之後。


    便火速安排好此處事務,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急帶幾十從人,一同離了隴右,星夜趕赴東京汴梁城。


    於路無話,待到東京城殿司府前下馬,來見三衙太尉高俅。


    須知此非劉錡趨炎附勢,實乃高俅權柄所在,凡宣進京之將,需到他麵前先行拜見。


    高俅正高作殿帥府,門吏報道:“隴右宣到劉錡來見,現在門外。”


    高俅大喜,喚來參見了,那劉錡一表非俗,正是身量高大,膀闊腰圓,行路龍行虎步,好一員猛將。


    劉錡雖對高俅不恥,然伸手不打笑臉人,更兼此人手握大權,又得其舉薦,倒也與他虛以逶迤起來。


    高俅慰問已罷,與了賞賜,次日早朝,引見道君皇帝。


    徽宗見其身量魁梧高大,觀之便非凡人,喜動心間。


    當下便賞賜其北地寶馬九頂烏雲豹一匹,此馬頭生九旋,通體烏黑,日行千裏不在話下,便是比之此前唿延灼那匹踢雪烏騅也絲毫不差。


    劉麒謝恩已罷,雖高俅來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滅宋江一夥一事。


    高俅與梁山有著血海深仇,自打他做了太尉之後,所吃的虧加起來也不及梁山帶來的半分。


    哪怕是如今梁山已經易主,高俅亦是對其恨之入骨,故此才舉薦如此並非自己心腹的猛將前去。


    高俅道:“劉都護既得天命,該當早日將此賊剿滅,為陛下分憂。此番剿賊,但有所需,隻提無妨。”


    劉錡稟道:“恩相,此宋江一夥,盤踞青州之時便叫那處大將霹靂火秦明拿他不下,今番又占據梁山這有著天然屏障之地,縱然劉錡自信可將其拿下,卻還需一人方能事半功倍。”


    高俅道:“都護所要何人?”


    “便是這東京城中人稱轟天雷淩振的,得此人炮火相助,問提大軍至彼,與濟州兵馬合為一處。以此必獲大功,倘有誤舉,甘當重罪!”


    高俅聽罷大喜:“果是如此,若有炮火相助何愁狂寇?”


    當日高俅便就殿帥府押下文牒一道,調撥轟天雷淩振隨軍剿匪,不得延誤。


    卻說那淩振此時頗為不得誌,隻是每逢節日裏為徽宗皇帝調配些煙花作樂。


    今番得了調令,乃有建功立業之機會,欣喜非常,便立即到殿帥府參拜高俅,亦是見過了劉錡。


    翌日,因隴右兵馬要防備西夏,是以高俅便就禁軍中精銳三千,賞了二人金銀緞匹。犒賞三軍之後,當下便起軍擺布兵馬出發。


    不旬日間,大軍便至梁山泊所在,會合了濟州兵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與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與東並收藏水滸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