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的楚州後世淮安城頭張懸著一張張巨大的漁網,寬闊的城牆頂之上,士氣動搖的守軍在軍官們的督促下排列出一個還算規整的陣仗。


    弓弩手們排好隊列,馬麵上還有殘存的幾具八牛弩也已放箭入槽,隻等發『射』。同時僅剩不多的一些石炮也做好了準備。


    一切都蓄勢待發,隻等一聲令下。


    但是作為楚州宋軍總指揮的劉延慶卻在叫兒子悄悄做好準備,做好跑路的準備。


    是的,楚州在北軍的進攻下已經堅持了好多天,但今天卻很可能就是這一切都結束的時候。


    事實上錯非幸運,三天前北軍發起的那次總攻,就已經能把楚州拿下了。


    可老天爺站在了南軍這邊,在最關鍵的時候後方送來的軍械總算到了,突如其來的一場霹靂彈澆滅了北軍的激情。


    霹靂彈就是南軍為區別於北麵的震天雷而給自己的仿製品所取的名字,威力要比震天雷小很多。


    但今天他們還能有這般的幸運嗎?


    城頭上出奇地寧靜,早前還奔走唿喝的軍官們已經各就各位,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北軍。


    對方顯然已經作好了準備。黑壓壓的人群就弓弩『射』程之外,數以千計的甲兵圍在一架架雲梯車四周,而他們的前麵就是一列列高大的木簰,以及躲在木簰後的石炮和八牛弩。


    就跟汴梁城一戰一樣,軍械『藥』粉上的消耗遠遠超過了補充,當這一勢頭無可更改的時候,楚州之戰就也塵埃落定了。


    一望無際的北軍集群行動了來,軍旗飄揚,無數人的歡唿呐喊此起彼伏。軍兵士氣沸騰,鬥誌昂揚。


    巨大的聲響在楚州上空久久迴『蕩』!


    木簰、弩車、炮車在一點點向城頭『逼』近,號角聲陡然響了起來,城頭上的守軍上下都覺得自己的心猛的一沉,雙手不由自主地攥緊了兵器!戰場上,隻有這手裏的家夥才是他們有力的依靠!


    北軍的唿號聲瞬間到達了頂點!守軍的八牛弩也開始發威。


    但因為『藥』粉的差異,守軍八牛弩的爆炸威力真的有點夠嗆,但對於城下的弩車和炮車言真的沒啥用。因為北軍的八牛弩那都是躲在木簰後頭呢。


    弩槍威力再了得,也隻多是紮穿木簰,不可能尖針捅薄紙一樣,輕易地就穿過去,何況弩槍槍刃下還綁著『藥』粉帶,那『藥』粉爆炸也隻能炸木簰的。


    也隻有當弩車拉開自己與前麵木簰的距離,要對著楚州城頭放箭時候,才有可能被城頭的弩槍直接命中,但這幾率真的太小了。


    尤其是在楚州城頭的八牛弩已經寥寥無幾的時候。


    今日的總攻就像劉延慶預想的一樣,當北軍的石炮貼近城牆二百步後,當一顆顆震天雷被甩到了楚州城牆上的時候,一切就都結束了。


    一顆顆震天雷劃過長空,唿嘯著向城頭敵群落去!當那震動天地的劇響大作時,守軍將士看到就是一片地域場景!


    鮮血飛濺,殘肢斷臂橫飛,沒人能在這種情形下繼續作戰的。


    護城壕早就被填平,一架架雲梯車被送到了城牆下,北軍的甲兵們跟螞蟻一樣迅速的衝上城頭。


    當然還有守軍在抵抗,但那就是大江大河中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轉瞬就被鐵甲洪流湮沒。


    至於劉延慶在城內布置的一些手段,比如街壘和內牆之類的,前者不堪一擊,後者倒是給進城的北軍增添了一些麻煩,但雙方士氣相差太懸殊了,那麻煩就也隻是一些麻煩。


    尤其是殺入城中的薛廣叫人大喊“劉延慶已逃”之後,守軍的士氣徹底清零。


    接著折彥質命薛廣、張瓊二將帶兵馬不停蹄地追擊,再在高郵軍大敗劉光國。


    這劉光國正是劉延慶的長子,劉光世的兄長。


    曆史上他與劉延慶在第二次東京保衛戰失利時率兵萬人突圍,被金人追上,悉數戰死好歹沒降。劉光世便得了父萌,還有了一個忠臣之後的光環,在南宋一路走下去是順風順水。


    而在這個世上,劉光國和劉延慶都沒死,那劉光世的發展就遠不如曆史同期了,隻是跟在父親左右任事,而劉光國卻獨當一麵,被趙桓派去了耿南仲手下整頓江南兵馬軍械。


    楚州先破,高郵又失,被楚州堵在北麵多時的北軍眨眼就殺到了揚州城下,這消息傳過長江後,建康聽聞此訊,全城震驚!


    趙桓早在自己還沒趕到揚州時候,便急調提領海舶張公裕和明州寧波水軍統製官徐文率軍勤王,趙宋本是沒有水師的,也是他在有意的經營江南後才使人組建了水師部隊。


    等他過江了之後,更是大肆的擴建水軍,便劉光國手下都有水軍統製張崇、耿進二將。


    這防備的就是今天。


    然而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候,趙桓又對這些水軍們不信任了。


    這一是不確定如此局勢下會不會有人降了北軍,二是不相信這些水軍真的就能攔下北軍。


    於是,一個聲音又一次在他的心底裏生出來遷都。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逃跑!


    建康城內,恐慌的情緒在四處蔓延。


    他們可都已經不聞刀兵聲許多年了,陡然間大禍臨頭,叫城內的百姓們真能不人心惶惶?


    錦衣衛伺機放出一道道謠言在京城四處風傳,其中有一種說法尤為的牽動人心。說是官家準備放棄這南國之首的石頭城,要退去川蜀,巡幸成都。這比趙桓要往浙中逃跑更能刺激他們。


    大批跟隨著趙桓南下的太學生們『騷』動了起來,他們在一些時候總是很積極的,這次就又堵在行在外,要朝廷給個說法。


    有了從前血淋淋的先例在,內侍們還有一些個官員,乃至是宰臣都打死不出宮門一步,耿南仲知道自己不招士林待見,所需就在行在裏不出來了。


    最後趙桓隻能叫顯謨閣侍製王棣出麵安撫太學生和被太學生招引來的百姓。


    王棣是王雱的嗣子繼子,王安石的嗣孫。


    王安石可是建康城的驕傲,雖然人不是江寧人士,但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隨著父親王益生活在江寧。他在江寧度過青年時代,又來此兩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後生活了近20年。可以說這兒就是他的第二故鄉,而江寧府人對於王安石自然也很是親切。


    王棣能說什麽呢?麵對著數以萬計的軍民百姓,隻能信誓旦旦地表示,所謂棄守建康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的,實為北地細作放出的謠言,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可惡行徑。百姓們不要妄加揣測,那就中了北賊的惡計了。


    可事實上呢?朝堂上的君臣大佬們可一個個正在爭執中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千年來誰著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五千年來誰著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