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榷場的西門。”
楊少峰站在榷場的西門之外,像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導遊一樣給朱皇帝和馬皇後介紹著眼前的榷場。
“榷場共有四個大門。”
“每個大門都設立有安全檢查課和稅務課。”
“整個榷場隻收寶鈔,不收金銀銅錢。”
“因為榷場裏有許多登州府的百姓做工,所以登州府的百姓和榷場之外的商戶們也都習慣了用寶鈔交易。”
“每天大概會有上千個商人進出榷場。”
“每天的交易額有多有少,多的時候可能幾十萬貫甚至幾百萬貫的都有,偶爾甚至還會有上千萬貫的交易額出現。”
“少的時候,一天也就是幾萬貫或者十幾萬貫。”
“每天僅僅隻是榷場裏的商稅,都有達到幾千貫甚至上萬貫。”
“榷場裏一共有五百三十一名大明百姓在做工。”
“每個人每天的工錢是六十文,每日供應一餐,兩葷兩素,早晚各給補貼五文錢的誤餐費,所以每人每天能拿到七十文錢。”
“除此以外……”
聽著楊少峰的介紹,朱皇帝都忍不住有些羨慕。
大明朝官方規定的工錢是六十文一天,可是百姓真正能拿到手的有六十文麽?
多半是沒有的。
總會有一部分錢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但是賬目上卻又沒有一丁點兒的問題。
甚至有些百姓也能實實在在的拿到六十文工錢,但是等他們迴家的時候,兜裏卻未必能有三十文錢。
這裏麵的彎彎繞繞太多,也太複雜。
真想把天底下那些貪錢的狗官都殺個幹淨!
朱皇帝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隻是在看到楊少峰的時候,朱皇帝又不自覺的冷哼一聲。
那些個貪官還真配不上狗官這個稱唿。
就這麽決定了,以後這狗東西才是狗官。
渾然不知自己又多了一個罵名的楊少峰正帶著朱皇帝和馬皇後還有朱老四和朱老五等人往榷場裏走去。
“這趟商鋪都是高麗的,小婿一般稱之為棒……高麗街。”
“這趟商鋪都是安南的,小婿一般稱之為安南街。”
“這裏是琉球街。”
“這裏是暹羅街。”
“這個就是登州府開設在榷場裏的會所,每天差不多能給登州府創造三十貫甚至五十貫錢的收益。”
“看著不算多,但是能帶動的產業卻是不少。”
“畢竟這裏麵需要大量的幹果,也需要新鮮的水果,還需要茶水,同時還需要一些打雜的雜役。”
在楊少峰看來,榷場裏的會所已經很不錯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裏麵全是新羅婢,而新羅婢又因為李二鳳那一家子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導致質量下降,實在是可惜,可惜。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搞來倭女和胡姬。
要不然還是想辦法攛掇老登搞絲綢之路吧。
畢竟大漢和大唐都打過西域。
大明要是不派兵去打西域,以後豈不是要矮人一頭?
楊少峰可以用倭國四島全體倭奴的九族發誓,自己之所以想攛掇老登打西域,單純的就是因為西域的葡萄幹好吃。
一想到葡萄幹,楊少峰便扭頭對朱皇帝和馬皇後說了句“嶽父嶽母稍等片刻”,隨後就直奔暹羅街而去。
等楊少峰迴來的時候,手裏已經端著一個盤子,上麵放著一些黃色的水果。
“嶽母大人,這是暹羅那邊剛剛引進不久的一種水果。”
“聞起來略帶些臭味兒,吃起來卻還算甜美。”
“錦兒和玉兒就很喜歡吃。”
馬皇後笑著拿起一塊榴蓮,聞了聞之後先是略帶嫌棄的撇了撇嘴,隨後又直接放進了嘴裏。
吃完之後,馬皇後不禁微微眯起眼睛,說道:“味道確實不錯。”
朱重八和朱老四、朱老五都悄然挪了挪步子。
榴蓮那股味兒可實在是太衝了。
穩了。
榴蓮這破玩意兒因為其獨特的氣味,所以在中原並不是很受歡迎。
想要引進種植並且推廣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有了馬皇後的認可,這玩意兒的推廣就變得輕而易舉。
到時候讓兩廣地區試著種吧,也算是替兩廣的老表們謀福利了。
嗯,光有榴蓮還不行,還得搭配上芝士烘烤才是最佳。
兩廣的榴蓮,草原的芝士。
這種南北之間誰也離不開誰的貿易一旦推廣開,朱重八這個老登就再也不用一門心思盯著草原了。
到時候就可以讓常遇春去倭島送溫暖了。
瞧著楊少峰又一次開始莫名其妙的走神,朱老四直接走到楊少峰身邊,低聲道:“姐夫?姐夫?”
楊少峰迴過神來,問道:“殿下?”
朱老四小心翼翼的看了朱皇帝和馬皇後一眼,見兩人一個忙著看榷場,一個忙著吃榴蓮,便小聲說道:“那啥,小弟受封燕王。”
楊少峰心道這特麽不是廢話麽。
朱老四又繼續說道:“姐夫你也知道,燕地實在是太窮了,百姓民不聊生,偏偏那些官老爺們又不幹什麽人事兒。”
“小弟在京城的時候曾經見識過寧陽縣的生員,所以就想著,姐夫能不能多派幾個生員去燕地?”
旁邊的朱老五也跟著小聲說道:“姐夫,還有我,我也要一些寧陽縣的生員,要是實在不行的話,登州府的生員也行。”
楊少峰當即就傻眼了。
不是,你倆這是把寧陽縣和登州府的生員當大白菜啊?
還張嘴就是幾個,一些,你們這計量單位都是從哪兒學來的?
再說了,就是我這個當姐夫的同意給你們調撥生員,你們那個爹,還有你們大哥能同意嗎?
說的好像他們手底下就不缺少合格的官員了一樣!
正當楊少峰暗自吐槽時,旁邊的朱皇帝已經輕輕咳了一聲道:“老四,你大哥已經往北平調撥了好多個寧陽縣的生員,你別太不知足。”
“還有你,老五,你那裏暫時不需要寧陽縣的生員。”
“就算需要,你也得再等一等。”
“先可著你四哥那邊兒來。”
朱老四頓時大喜過望。
先可著我這邊兒來?
以後寧陽縣出身的官員都要先派到燕地?
那不就是說,燕地很快就能富裕起來?
穩了。
等再過上幾年時間,等我就藩了,大哥就等著派官去接收草原吧!
楊少峰站在榷場的西門之外,像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導遊一樣給朱皇帝和馬皇後介紹著眼前的榷場。
“榷場共有四個大門。”
“每個大門都設立有安全檢查課和稅務課。”
“整個榷場隻收寶鈔,不收金銀銅錢。”
“因為榷場裏有許多登州府的百姓做工,所以登州府的百姓和榷場之外的商戶們也都習慣了用寶鈔交易。”
“每天大概會有上千個商人進出榷場。”
“每天的交易額有多有少,多的時候可能幾十萬貫甚至幾百萬貫的都有,偶爾甚至還會有上千萬貫的交易額出現。”
“少的時候,一天也就是幾萬貫或者十幾萬貫。”
“每天僅僅隻是榷場裏的商稅,都有達到幾千貫甚至上萬貫。”
“榷場裏一共有五百三十一名大明百姓在做工。”
“每個人每天的工錢是六十文,每日供應一餐,兩葷兩素,早晚各給補貼五文錢的誤餐費,所以每人每天能拿到七十文錢。”
“除此以外……”
聽著楊少峰的介紹,朱皇帝都忍不住有些羨慕。
大明朝官方規定的工錢是六十文一天,可是百姓真正能拿到手的有六十文麽?
多半是沒有的。
總會有一部分錢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但是賬目上卻又沒有一丁點兒的問題。
甚至有些百姓也能實實在在的拿到六十文工錢,但是等他們迴家的時候,兜裏卻未必能有三十文錢。
這裏麵的彎彎繞繞太多,也太複雜。
真想把天底下那些貪錢的狗官都殺個幹淨!
朱皇帝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隻是在看到楊少峰的時候,朱皇帝又不自覺的冷哼一聲。
那些個貪官還真配不上狗官這個稱唿。
就這麽決定了,以後這狗東西才是狗官。
渾然不知自己又多了一個罵名的楊少峰正帶著朱皇帝和馬皇後還有朱老四和朱老五等人往榷場裏走去。
“這趟商鋪都是高麗的,小婿一般稱之為棒……高麗街。”
“這趟商鋪都是安南的,小婿一般稱之為安南街。”
“這裏是琉球街。”
“這裏是暹羅街。”
“這個就是登州府開設在榷場裏的會所,每天差不多能給登州府創造三十貫甚至五十貫錢的收益。”
“看著不算多,但是能帶動的產業卻是不少。”
“畢竟這裏麵需要大量的幹果,也需要新鮮的水果,還需要茶水,同時還需要一些打雜的雜役。”
在楊少峰看來,榷場裏的會所已經很不錯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裏麵全是新羅婢,而新羅婢又因為李二鳳那一家子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導致質量下降,實在是可惜,可惜。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搞來倭女和胡姬。
要不然還是想辦法攛掇老登搞絲綢之路吧。
畢竟大漢和大唐都打過西域。
大明要是不派兵去打西域,以後豈不是要矮人一頭?
楊少峰可以用倭國四島全體倭奴的九族發誓,自己之所以想攛掇老登打西域,單純的就是因為西域的葡萄幹好吃。
一想到葡萄幹,楊少峰便扭頭對朱皇帝和馬皇後說了句“嶽父嶽母稍等片刻”,隨後就直奔暹羅街而去。
等楊少峰迴來的時候,手裏已經端著一個盤子,上麵放著一些黃色的水果。
“嶽母大人,這是暹羅那邊剛剛引進不久的一種水果。”
“聞起來略帶些臭味兒,吃起來卻還算甜美。”
“錦兒和玉兒就很喜歡吃。”
馬皇後笑著拿起一塊榴蓮,聞了聞之後先是略帶嫌棄的撇了撇嘴,隨後又直接放進了嘴裏。
吃完之後,馬皇後不禁微微眯起眼睛,說道:“味道確實不錯。”
朱重八和朱老四、朱老五都悄然挪了挪步子。
榴蓮那股味兒可實在是太衝了。
穩了。
榴蓮這破玩意兒因為其獨特的氣味,所以在中原並不是很受歡迎。
想要引進種植並且推廣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有了馬皇後的認可,這玩意兒的推廣就變得輕而易舉。
到時候讓兩廣地區試著種吧,也算是替兩廣的老表們謀福利了。
嗯,光有榴蓮還不行,還得搭配上芝士烘烤才是最佳。
兩廣的榴蓮,草原的芝士。
這種南北之間誰也離不開誰的貿易一旦推廣開,朱重八這個老登就再也不用一門心思盯著草原了。
到時候就可以讓常遇春去倭島送溫暖了。
瞧著楊少峰又一次開始莫名其妙的走神,朱老四直接走到楊少峰身邊,低聲道:“姐夫?姐夫?”
楊少峰迴過神來,問道:“殿下?”
朱老四小心翼翼的看了朱皇帝和馬皇後一眼,見兩人一個忙著看榷場,一個忙著吃榴蓮,便小聲說道:“那啥,小弟受封燕王。”
楊少峰心道這特麽不是廢話麽。
朱老四又繼續說道:“姐夫你也知道,燕地實在是太窮了,百姓民不聊生,偏偏那些官老爺們又不幹什麽人事兒。”
“小弟在京城的時候曾經見識過寧陽縣的生員,所以就想著,姐夫能不能多派幾個生員去燕地?”
旁邊的朱老五也跟著小聲說道:“姐夫,還有我,我也要一些寧陽縣的生員,要是實在不行的話,登州府的生員也行。”
楊少峰當即就傻眼了。
不是,你倆這是把寧陽縣和登州府的生員當大白菜啊?
還張嘴就是幾個,一些,你們這計量單位都是從哪兒學來的?
再說了,就是我這個當姐夫的同意給你們調撥生員,你們那個爹,還有你們大哥能同意嗎?
說的好像他們手底下就不缺少合格的官員了一樣!
正當楊少峰暗自吐槽時,旁邊的朱皇帝已經輕輕咳了一聲道:“老四,你大哥已經往北平調撥了好多個寧陽縣的生員,你別太不知足。”
“還有你,老五,你那裏暫時不需要寧陽縣的生員。”
“就算需要,你也得再等一等。”
“先可著你四哥那邊兒來。”
朱老四頓時大喜過望。
先可著我這邊兒來?
以後寧陽縣出身的官員都要先派到燕地?
那不就是說,燕地很快就能富裕起來?
穩了。
等再過上幾年時間,等我就藩了,大哥就等著派官去接收草原吧!